資源簡介 第十課 法律伴我們成長 第二節 我們與法律同行科目 道德與法治 年級 七年級 課型 新授課 教師 學習 目標 1.了解依法辦事的要求。 2.懂得樹立法律信仰的必要性以及要求。3.增強法治意識,讓法律成為我們的信仰。學習重點 學會如何依法辦事學習難點 青少年應如何樹立法律信仰【溫故互查】1.為什么要給予未成年人特殊保護?2.保障未成年人權利的四道防線是什么?【新課導入】 【設問導讀】 第一目 學會依法辦事閱讀教材P101-102思考如下問題:1.我們為什么要學會依法辦事?2.我們怎樣才能做到依法辦事?第二目 樹立法律信仰閱讀教材P102-103頁,思考如下問題:3.樹立法律信仰的原因是什么?4.我們該如何樹立法律信仰?(為什么)5.建設法治中國對青少年的要求是什么?【交流與展示】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自主學習”內容,進一步完善答案。先獨立完成“自我檢測”習題,后展示自學成果,在老師點評后,用紅筆認真糾錯。【自我檢測】1.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法治的實現離不開擔當.法律保障功能的實現依靠我們每個人( ) A.對法律的認可和實踐 B.堅信法律的公正性C.對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D.對法律的信賴和認可 2.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法律保障人們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實現靠我們每個人對法律的尊崇和遵守。我們要做到依法辦事,就應該( ) ①遵守各種法律法規 ②遇到問題我行我素,僅站在自身角度去考慮 ③養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習慣 ④任何事情都依據法律的標準去判斷對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3.學完了“我們與法律同行”這一節后,七年級(3)班的幾個同學就有關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下列觀點中,你認為正確的有( ) ①建設法治中國是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②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③只要懂法就是有法治精神的表現 ④樹立法律信仰要遵守法律和捍衛法律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③4.法律信仰的樹立,不是盲從,不是迷信。法律信仰是蘊含在條文之內的精神內核。法律信仰的養成要具有合理的批判和有效的反思這段話說明,樹立法律信仰,就要( ) ①發自內心地認同法律、信賴法律 ②尊崇法律至上 ③讓法治精神銘刻在我們的內心里 ④發自內心地遵守法律和捍衛法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2018年1月29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柳城縣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在柳城縣人民法院舉辦揭牌儀式。之所以重視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因為我們青少年是法治中國建設的( ) ①受益者 ②推動者 ③參與者 ④設計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鞏固訓練】1.觀察漫畫,回答問題。(1)漫畫告訴我們,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時應該如何做?(2)現實生活中如何做到依法辦事? 2.結合材料,請你探究并完成下列問題材料—:美國著名法學家伯爾曼曾說:“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材料二:《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千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1)為什么說“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 (2)如何樹立法律信仰? (3)在崇尚法律的法治社會,青少年應該如何做? ?班級: 姓名: 工整度: 準確率: 日期:參考答案:自我檢測:1-4 CCAAA鞏固訓練1.(1)應當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2)依法辦事,就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依法辦事,就要養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2.(1)當法律真正成為我們的信仰時,才會充分體現其自身的價值,發揮其應有的功能。(2)樹立法律信仰,就是發自內心地尊崇法律、信賴法律、遵守法律和捍衛法律,并提高道德水平。(3)增強法治意識,依法辦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僅是法治中國建設的受益者,更應該成為參與者和推動者。要養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溫馨提示:放學回家早,安全很重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