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指南針簡介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指南針的前身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目前傳統的觀點認為指南針的始祖大約出現在戰國時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樣子像一把湯勺,圓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盤”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轉。當它靜止的時候,勺柄就會指向南方。當時的著作《韓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薄岸顺Α本褪钦姆健⒍ǚ轿坏囊馑肌!豆砉茸印分杏涊d了司南的應用,鄭國人采玉時就帶了司南以確保不迷失方向。 春秋時代,人們已經能夠將硬度5度至7度的軟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種形狀的器具,因此也能將硬度只有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制成司南。東漢時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論衡》中對司南的形狀和用法做了明確的記錄。司南是用整塊天然磁石經過琢磨制成勺型,勺柄指南極,并使整個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于光滑的地盤之中,地盤外方內圓,四周刻有干支四維,合成二十四向。這樣的設計是古人認真觀察了許多自然界有關磁的現象,積累了大量的知識和經驗,經過長期的研究才完成的。司南的出現是人們對磁體指極性認識的實際應用。 但司南也有許多缺陷,天然磁體不易找到,在加工時容易因打擊、受熱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較弱,而且它與地盤接觸處要非常光滑,否則會因轉動摩擦阻力過大,而難于旋轉,無法達到預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體積和重量,攜帶很不方便,這可能是司南長期未得到廣泛應用的主要原因。 目前的司南模型是由我國著名科技史學家王振鐸根據《論衡》中的記載,考證并復原的。司南由青銅盤和天然磁體制成的磁勺組成,青銅盤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盤中心圓面上,靜止時,勺尾指向為南。 海船的眼睛在大海里航行是非常困難的。白茫茫的一片大海,天連水,水連天,很難找到什么目標。白天,人們可以看太陽出沒來辨別航行的方向;夜晚,還可以看北極星??墒?,遇到陰天下雨,太陽和北極星都看不見,便發生嚴重困難了。假如航錯了方向,就會遇到危險。這個問題直到指南針發明以后才得到解決。我國不但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指南針的國家,而且是最早把指南針用在航海事業上的國家。這件事在人類文化史上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海船從此有了眼睛,人們在海上航行,再也不怕迷失方向了。明朝時候,我國是世界上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政府就曾經派鄭和進行了大規模遠航。鄭和的船隊,白天用指南針導航,夜間則用觀看星斗和水羅盤定向的方法保持航向,很少發生意外事故。可以說,航海指南針是人類走向遠洋的先決條件。為什么指南針不靈了活動目標學生通過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養成動手、動腦、手腦結合的好習慣,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活動過程(1)教師講述:老師這里有兩個指南針,誰能用它們來辨認出準確的方向?[事先教師將磁針進行磁化,以使指南針失靈]學生到講臺前進行演示,方法正確但卻失敗了,沒能準確地測定方向(2)學生分組進行分析討論這是為什么。(啟發學生指南針能指示方向是應用的什么性質,失靈說明什么?)(3)比一比看哪一個組最先修好指南針?[可以利用相關物品](4)學生分組討論,研究,評選出方法最簡單,效果最明顯的小組,予以表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做一個指南針.mp4 指南針簡介.doc 指南針:海船的眼睛.doc 知識拓展:古代的指南針.swf 知識鏈接:磁懸浮列車和磁記憶.swf 科學制作:小磁針變指南針.swf 科學實驗:制作“魔力”小針h264_720x576_800k.mp4 科學實驗:制作小磁針.swf 科學實驗:制作指南針h264_720x576_800k.mp4 科學探究:為什么指南針不靈了.doc 科學探究:指南針的秘密h264_720x576_800k.mp4 觀察探究:做一個小磁針.sw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