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下冊《學無止境》導學案【學習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提高對學習的認識,增強應對學習壓力的能力,養成主動學習、不斷探索的習慣。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樹立終身學習觀念,正確社會責任感。能力、過程與方法目標: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提高對學習的認識,增強應對學習壓力的能力,養成主動學習、不斷探索的習慣。知識目標:了解學習的重要性,知道積極面對當下的學習。能站在新的角度認識學習,學會坦然面對學習壓力,學會在生活、工作中學習。【重點難點】教學重點:坦然面對學習壓力教學難點:堅持在實踐中學習一、自學互研 生成能力(一)導入新課活動一:教材第66頁,運用你的經驗和探究與分享:小李很喜歡汽車,樂于學習有關汽車方面的知識。小李乘坐的大巴爆胎,乘客下車焦急等待。回家后,他運用所學的知識反復做實驗。他歷經了無數次失敗,最終成功研制出應急輪胎。思考:(1)在你的學習經歷中,有沒有與小李類似的經歷?(2)說明這段經歷對你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答案提示:(1)略。(2)我們不僅樂于學習書本知識,而且要堅持在實踐中學習,勤動手、勤動腦、勤于思考,積極參加社會調查、科學實踐等活動,努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等等。面對當下的校園學習生活,我們要高度重視、積極投入,尤其是要正確面對可能出現的困難和壓力,調整心態,完成學習任務。自主預習1.面對當下的校園學習生活,我們要正確面對可能出現的 ,調整 ,完成學習任務。2.九年級除了學習新的知識,還要對以往學習進行 ,這對我們的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和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九年級有一些學習 ,感到擔心、緊張、焦慮,是一種正常的 現象,我們要坦然面對。4.人類正是通過學習來 、提高本領,并在 中不斷進步的。5.學習對青少年來說既是 ,也是 和義務,更是適應未來社會需要所必備的一種能力。因此, 應該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6.我們不僅要重視 的學習,而且要堅持在 中學習。實踐出 。7.在實踐中,我們 自己,豐富人生經歷, 自我,提升 。8.學習是一個 的過程,學校學習只是其中的一個階段,不可 ,也不能 。9.我們要重視實踐,積極參加 、 、科學實驗等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增強 ,培養 ,努力做到 。10.我們生活的時代信息量巨大, 周期縮短,實踐中的問題層出不窮,必須樹立 的理念,養成 、不斷探索的習慣,增強自我更新、 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目標導學一:積極面對當下的學習活動:材料分析 思考:1、圖片反映了什么?答案提示:反映了部分學生學習壓力過大。面對當下的校園學習生活,我們要正確面對可能出現的困難和壓力,調整心態,完成學習任務。2、怎樣正確認識學習壓力?(1)來源:一是來自學校方面的壓力,包括校方管理層、課任老師和班主任傳來的壓力及同學間的競爭壓力;二是來自社會方面的壓力,包括高考、教育體制、社會輿論帶來的壓力;三是來自家長方面的壓力。包括父母、親戚、朋友的無形壓力。(2)學習壓力過大主要表現:①在生活上會表現為食量大增或很久食欲不振;睡眠質量較差,經常失眠;經常感到不舒服,容易生病,有時還會出現惡心、嘔吐等生理反應;已經有較長時間沒參加喜愛的體閑活動等。②在情緒上會表現為容易沮喪低落,經常顯得不耐煩,暴躁、易怒;說話冷言冷語,對自己、他人的評價以及對事情的描述都有消極傾向;和家長關系緊張,對父母有抵觸情緒或 經常與父母發生沖突等。③在學習上會表現為敷衍、厭煩監督、抱怨、對自己學業過分苛責、對自己沒信心等。④在考試時會表現出焦慮不安、考前失眠等。(3)正確態度:是一種正常心理現象,我們要坦然面對。活動:教材第67頁“探究與分享” 思考:(1)你如何評價小清的做法?答案提示:小清不能正確的面對在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困難和壓力,面對壓力,她感到擔心、緊張、焦慮。因此,我們要坦然面對學習壓力,調整心態,完成學習任務。(2)你有哪些學習壓力?緩解學習壓力,你有什么經驗?答案提示:學習壓力有:初中課程多,學習任務重;學習遇到困難:同學競爭;父母和老師較高的期望;成績下滑的苦惱;面臨的考試很重要等等。經驗:①明確學習目標,培養學習興趣。②轉移注意力,如聽聽舒緩的音樂。③保持身體放松。④自我暗示,經常提醒自己,我能做好。⑤保持適度緊張等等。知識鏈接:方法與技能——中學生如何緩解壓力方法一:從“生理”上緩解壓力墨西哥專家盧西拉·托里斯建議,在學習壓力大時,可以適當咀嚼口香糖來緩解。咀嚼口香糖既可以緩解壓力,又可以提高記憶力。方法二:從“心理”上緩解壓力當感覺學習壓力過大時,停下來,調節一下,打開播放器,一邊閉目養神,一邊聽一些輕音樂。方法三:從“行為”上緩解壓力研究表明:每天進行一定時間的體育鍛煉,有利于壓力的緩解。活動:材料分析“冰雪消融,化作萬頃碧濤;朗朗書聲,鋪就錦繡前程。”9年的寒窗苦讀,3000多個日夜企盼,此時已到了揚鞭策馬,鏖戰百日闖雄關的時刻了!2月27日下午4:00,成都七中育才學校金堂分校九年級全體師生家長歡聚在一起,隆重舉行2019屆迎中考百日誓師大會。各班領誓員在主席臺上滿懷激情地帶領著全班同學用鏗鏘有力的誓言向老師致敬,向父母表態,他們振奮人心、響徹天空的共同誓言就是“相信奮斗的力量!”。喚醒潛能,凝聚力量;九年一劍,今試鋒芒。伴隨著歌曲《我的未來不是夢》,初三年級全體師生在“相信奮斗的力量”的橫幅上莊嚴地簽下自己的名字,同時全體家長也在特制的卡片上為孩子們寫下了中考的祝福和期望,激勵著孩子們不畏艱難、奮勇前行。思考:(1)進入九年級召開動員大會有什么意義?答案提示:有利于釋放學生的心理壓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堅定中考必勝的信心等等。(2)我們應該如何面對九年級的學習?答案提示:九年級除了學習新的知識,還要對以往學習進行總結梳理,這對我們的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和學習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個階段,我們還要迎接升學、就業的挑戰。這時,有一些學習壓力,感到擔心、緊張、焦慮,是一種正常心理現象,我們要坦然面對。面對當下的校園學習生活,我們要高度重視、積極投入,尤其要正確面對可能出現的困難和壓力,調整心態,完成學習任務。活動:閱讀教材第68頁“探究與分享”孔子晚年反復閱讀《周易》,以至于穿連竹簡的皮條都斷了好幾次。東晉時期的祖逖與好友相約,每天雞叫時起床舞劍。后來他們實現了報效國家的愿望。 (1)結合上圖,挑選一個你熟悉的成語故事與同學分享,并列舉三個類似的成語。答案提示:懸梁刺股、鑿壁偷光、囊螢映雪、牛角掛書、隨月讀書等。(2)結合你的學習經驗,談談你對以上觀點的看法。答案提示:人類正是通過學習來增長知識、提高本領,并在創新中不斷進步的。學習對青少年來說既是權利,也是責任和義務,更是適應未來社會需要所必備的一種能力。因此,學習應該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知識歸納:1.如何面對當下的校園學習生活。①面對當下的校園學習生活,我們要高度重視、積極投入,調整心態,完成學習任務。②面對九年級階段的學習壓力,我們感到擔心、緊張、焦慮,是一種正常心理現象,要坦然面對。③學習對青少年來說既是權利,也是責任和義務,更是適應未來社會需要所必備的一種能力。因此,學習應該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2、學習為什么應該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①人類正是通過學習來增長知識、提高本領,并在創新中不斷進步。②學習對青少年來說既是權利,也是責任和義務,更是適應未來社會需要所必備的一種能力。目標導學二:在實踐中學習活動:教材第69頁“探究與分享”。同學甲:我大伯對我說:“我小學畢業,賺錢比很多大學生都多,你別上學了,跟著我做生意吧。”我該怎么辦呢?同學乙:你大伯講的好像也有道理,現在很多大學生畢業后找不到工作。同學丙:比爾·蓋茨大學沒畢業,不是也照樣成功了嗎?同學丁:你們講的是個別現象,不具有普遍性,而且學習也不只是在學校學習一種形式思考:你如何評價上述觀點?答案提示:只重視書本知識,而不堅持實踐中學習或不重視書本知識,只重實踐說法是片面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校學習只是其中的一個階段,不可急功近利,也不能坐失良機。青少年隨著生活范圍的擴大會遇到越來越多的困惑,要在實踐中逐步解決,以促進自身的發展和提升。活動:名言感悟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勸學》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朱熹(宋)心中醒,口中說,紙上作,不從身上習過,皆無用也。——顏元(清)思考:(1)這些名言說明了什么道理?答案提示:說明了我們不僅要重視書本知識的學習,而且要堅持在實踐中學習。(2)我們為什么要在實踐中學習?答案提示:①在實踐中,我們與外部世界打交道,了解客觀實際,把握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提高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②在實踐中,我們錘煉自己,豐富人生經歷,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質。③青少年隨著生活范圍的擴大會遇到越來越多的困惑,要在實踐中逐步解決,以促進自身的發展和提升。活動:教材第70頁“探究與分享”摩爾斯是一位畫家,一次坐輪船的旅行改變了他的人生……在船上,他跟一位物理學家學了點兒電磁學知識。他與船員聊天兒,了解到船員們的困難。(我們很害怕大風浪。如果你們能提前知道天氣變化就好了。)他開始認真思考。(怎么能讓船員提前知道天氣信息呢?既然電傳得這么快,能不能用電流傳播呢?)他放棄了繪畫,學了五年的電磁學知識,最終發明了電報和摩爾斯電碼。思考:(1)摩爾斯的成功與哪些因素有關?答案提示:積極的心態;正確的目標;扎實的科學文化知識;堅持不懈精神等等。摩爾斯的研究經歷對你有哪些啟示?答案提示:我們始終不能停止學習的步伐,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學習,主動服務社會。我們要重視實踐,積極參加社會調查、志愿服務,科學實驗等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問題意識,培養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活動:材料分析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入,教學形式變得越來越豐富。放下書本,將課堂無限延伸,在愉快的旅行中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探討學習,這種寓教于樂的研學旅行受到家長和孩子們的一致歡迎與好評。自2018年研學旅行被納入安徽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安徽省中小學生有計劃有組織地踏上了研學之旅,在歡樂的行程中體驗與學習。在孩子們心中,研學旅行是一場冒險、一輪歡聚、更是一次收獲滿滿的實踐與成長。思考:(1)研學旅行對中學生的成長有什么意義?答案提示:①有利于引導學生主動適應社會,促進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的深度融合。②有利于學生拓展視野、豐富知識、了解社會、親近自然。③有利于增長知識,提高本領,并在創新中不斷學習。④有利于了解客觀實際,把握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提高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⑤有利于在實踐中,錘煉自己,豐富人生經歷,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質。⑥有利于培養學生自立能力,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2)結合材料談談我們應怎樣在實踐中學習?答案提示:①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學習,主動服務社會。②要重視實踐,積極參加社會調查、志愿服務、科學實驗等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問題意識,培養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③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養成主動學習不斷探索的習慣,增強自我更新、學以致用的能力。活動:材料分析徐特立(1877-1968),湖南長沙人,毛澤東主席最尊敬的老師,著名的“延安五老”之一。徐特立的一生,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學到老”。他年少時讀私塾,20歲制定“十年破產讀書”(就是,將每年教書所得的20串錢作為家里的生活開支,而將祖母留給他的幾畝田,逐年變賣,專門用來買書。爭取花十年時間,把書讀通,但這樣也就勢必破產),30歲改名“特立”,40多歲赴法國勤工儉學,50多歲學俄語,60多歲學解剖學,72歲制定“20年學習工作計劃”。此后,徐特立不顧年事已高,朝氣蓬勃地投身于新中國的文化教育事業,領導一批黨的宣傳干部和史學工作者從事中國通史、中國革命史和黨史等的編纂工作,并繼續以各種方式關心、指導教育工作:或報告講演,或撰文著述,或視察調研,或接待來訪,或書信交流……為發展社會主義文化教育事業不懈地奉獻著光和熱。思考:(1)徐特立老先生的事跡給了我們什么啟示?答案提示:說明了我們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養成主動學習、不斷探索的習慣,增強自我更新、學以致用的能力。(2)為什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答案提示:我們生活的時代信息量巨大,知識更新周期縮短,實踐中的問題層出不窮。拓展提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學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荀子思考:談談你對“學”與“行”的理解?答案提示:“學”是認知科學知識。“行”是指人的實踐。學中有行,行中有學,“學”與“行”是密不可分,不僅要重視書本上的學習,而且要重視在實踐中學習。實踐出真知。“學”必然表現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因此,知行合一。二、討論交流生成新知學生分組對問題討論交流,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疑問知識點小結:學無止境一、積極面對當下的學習1、高度重視,積極投入2、坦然面對學習壓力3、學習應該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二、在實踐中學習1、要堅持在實踐中學習2、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3、要努力做到知行合一4、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三、當堂演練 達成目標(一)單項選擇題:1.中新網6月2日電據重慶商報報道,一名11歲的小學生染上了“怪病”,狂拔自己的眉毛、睫毛及頭發,3個月的時間里,眉毛和睫毛幾乎被拔光,由于頭部被拔出兩塊鵝蛋大的“空地”,只得戴上帽子。前日,經兒童醫院心理科診斷,由于學習壓力大,精神緊張自我發泄所致。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學習壓力,下列做法正確的有( A )①明確學習的意義,培養學習的興趣②實事求是地調整自我期望③樹立正確的考試觀念④不斷加壓,把壓力化為動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對右邊漫畫中兒子的正確評價是( C )A. 這是合理調控情緒的有效方式B. 這有利于他的身心健康發展C. 他沒有正確地對待學習壓力D. 這能夠幫助他消除學習焦慮3.中學生面對當下的校園學習生活,應該( D )①要做好自己,追逐個性②高度重視、積極投入③正確面對可能出現的困難和壓力④調整心態,完成學習任務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4.“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體現的觀點是( A )A. 終身學習 B. 主動學習C. 合作學習 D. 探究學習5.中學生的學習生活豐富多彩,不僅要重視書本知識的學習,而且要堅持在實踐中學習。下列屬于在實踐中學習,主動服務社會的行為是( B )①九(2)同學得利用寒假進行“扶貧攻堅”社會調查同學們了解民生疾苦,踴躍為貧困地區的同學捐款②王瑤參加社區的環境保護知識宣傳、扶助助殘等活動③李陽把新買的教學輔導書借給同學傳閱④小珍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研學旅行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6.5月4日,南石家莊小學組織高年級學生到革命圣地西柏坡舉行了“重走長征路”主題研學活動。孩子們在研學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了“我是一個兵”隊列集訓、“我們一顆心”運傳球、徒步4公里、翻雪山、過草地、第五次反圍剿等項目的拓展訓練。本次活動的目的是知識科普、體驗考察、勵志拓展、行知合一。這一研學活動( C )①引領學生在實踐中學,學以致用②浪費了學生的學習時間,沖擊了課堂教學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④、非選擇題:陳云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始終堅持學習、“擠”時間學習。他指出:“必須善于在繁忙的實際工作中,自己爭取時間去學習,這一點必須有堅持的精神才能做到。”他出身貧苦農民家庭,小學畢業就當了學徒,但是他酷愛學習,利用在商務印書館當學徒和店員的機會讀了許多書,較早地接受了革命民主思想和共產主義思想。從20世紀30年代初期開始,陳云長期擔任黨和國家的重要領導職務,工作異常繁忙,但他發揚“擠”的精神,絕不放棄學習,更不因職務高、年齡大而放松學習。陳云是活到老、學到老的典范。晚年,他雖然體力日漸衰弱,但依然傾注極大精力用于學習。他堅持每天早晚收聽電臺的新聞廣播,白天看文件和報紙。進入1980年代后,由于眼疾加重,文件和報紙只好讓秘書念,但每天早晚的廣播他還是照聽不誤,即使生病住院,也從未間斷。結合材料思考:(1)材料體現了陳云同志具有怎樣的學習態度?(2)與陳云同志所處的時代相比,我們的學習條件要優越得多。那你該怎樣面對當下的學習呢?許多知識要在實踐中獲得。作為中學生你認為我們應怎樣去參與初值實踐,去完善自我?2、1月29日“大美中國”中俄青少年文化藝術交流節在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開幕。此次訪問俄羅斯的江蘇代表團成員有70位,其中包括35名少年兒童,年齡結構從6歲到15歲不等。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本次中俄青少年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將讓兩國的青少年進一步加深了解,是增進了解、加深友誼的機會,也是相互觀摩、取長補短、開闊眼界的過程,為青少年走向世界打開了一扇窗口。結合材料走向世界的青少年要做好哪些準備?四、課后反思 查漏補缺這節課我學會了:這節課我未解決的疑惑:《學無止境》自主預習答案1.困難和壓力 心態2.總結梳理 學習品質3.壓力 心理現象 坦然面對4.增長知識 創新5.權利 義務 學習6.書本知識 實踐 真知7.錘煉 完善 自身素質8.長期 急功近利 坐失良機9.社會調查 志愿服務 問題意識 研究能力 知行合一10.知識更新 終身學習 主動學習 學以致用《學無止境》當堂演練參考答案單項選擇題A 2、C 3、D 4、A 5、B 6、C非選擇題(1)能自覺、主動地學習,樹立了終身學習的理念。(2)①面對當下的校園學習生活,我們要高度重視、積極投入,調整心態,完成學習任務。②面對九年級階段的學習壓力,我們感到擔心、緊張、焦慮,是一種正常心理現象,要坦然面對。③學習對青少年來說既是權利,也是責任和義務,更是適應未來社會需要所必備的一種能力。因此,學習應該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