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9課 世界因不同而精彩第一課時 走進世界文化百花園導學案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欣賞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文化,認識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樹立尊重不同文化的觀念。能力目標理解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樹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觀念;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都應受到尊重。知識目標知道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構成了世界文化百花園,不同的民族文化都應受到尊重,我們要尊重不同文化。重點難點重點:尊重不同文化的做法。難點:尊重不同文化的原因。教法學法情境教學法、小組討論法、案例分析法、多媒體教學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一、學生自主學習基本觀點:1.怎樣正確認識民族節日和民族習俗?(1)民族節日是民族( )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 )的集中表達。(2)各具特色的民族習俗是世界文化( )的重要表現。2.怎樣正確認識文化遺產?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 )的重要標志。它蘊含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特有的( ),體現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全人類( )的瑰寶。文化遺產對于展現世界文化的( )具有獨特作用。3.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文化( )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4.為什么要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1)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國和本民族土壤之中,都是各個國家和民族人民( )的結晶。(2)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各有千秋,無高低優劣之分,一律( }。(3)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組成部分,都為人類( )和世界( )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都是人類的( )。(4)尊重不同文化,有利于世界各國人民相互( ),和諧相處;有利于促進平等交流與合作,促進世界文化( )5.怎樣尊重不同的文化?(1)尊重不同的文化,要求以( )的態度對待不同民族有文化。我們既要尊重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 ),不因國家和民族的大小強弱而對其民族文化抱有不同態度,不盲目( )其他民族的文化。(2)( )是尊重不同文化的重要表現。尊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 ),就是尊重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我們在國際交往活動中,應尊重其他民族的( ),切不可因思想或行為上的疏忽而傷害他們的民族自尊心。二、雙邊互動,合作探究:一)、探究(一)萬紫千紅才是春1、民族節日是文化多樣性和豐富性的表現啟發學生分小組觀察教材P82的四幅圖片人們行為,情感。結合自己過春節的感受分小組探究思考:1)過春節我們自己當地有哪些習俗?你參與其中有何感受?圣誕節你過了嗎?圣誕節有哪些習俗?人們感受是什么?民族節日對我們生活起到哪些積極作用?2、文化遺產文化多樣性和豐富性的表現啟發學生分小組觀察教材P83圖片討論交流:世界八大奇跡有哪些?結合你參加或者了解的知識談談這些奇跡的價值?中國入選聯合國歷史文化遺產的文化遺跡有哪些?你旅游過嗎?說說你的感受。3)結合你的體悟說說文化遺產的歷史價值?比較不同民族文化遺產說說其中體現了世界文化的什么特點?3、文化多樣性和豐富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1)人類文化的表現形式還有哪些?2)結合語文你們學習的不同國家民族文學作品體現主題,說說其中體現的民族性格文化有何不同?3)結合民族節日不同,文化遺產不同,民族文學不同說說人類文化的特點有哪些?、尊重不同文化1、尊重不同文化的原因啟發引導學生自主學習85頁課本圖片資料,分小組討論思考:1)出席APEC會議的領導人為什么要穿東道主國家的民族服裝?2)2014年北京APEC會議上,我國設計多種顏色和款式的中式服裝供各國領導人選擇又表達了什么?3)尊重不同國家民族文化的原因是什么?尊重不同國家民族文化的做法:結合86頁課本的圖片,資料,結合所學歷史知識,時事政治思考討論:唐太宗為什么被稱為天可汗?前蘇聯和中國在對待少數民族的政策文化上有何不同?后果怎樣?今天的中國實行一帶一路戰略,得到了所在國人民和政府熱愛。我國是怎樣對待不同國家民族文化的?學生小組談論后選代表回答,教師引導學生總結三、總結歸納,梳理知識走進世界文化百花園萬紫千紅才是春民族節日的重要性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尊重不同文化尊重不同文化的原因怎樣尊重不同文化檢測反饋:1、社會正義是干出來的。我們應該不馳于空想、不鶩于虛聲,踏踏實實干好工作。下面古語能體現這一思想的是【 】①與其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 ②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來源:學科網]③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④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A.①③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在《花開廠廣州·盛放世界》這一面向全球發布的最新城市形象片中,展現了一對中外男女在廣州相遇、相識、相相戀的文化之旅:既有粵海關大樓、圣心大教堂等經典西洋建筑,更有陳家祠、廣彩、廣繡、思劇、涼茶等廣府文化名片。該片反映了廣州的文化特質是() ①尊重文化的多樣性②不同文化包容共存③堅青中華文化自信④不同文化相互獨立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2017 年 2 月 7 日,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主旨的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總決賽在中央電視臺落下帷幕,再次成為各界熱議的焦點。據此回答 中央電視臺舉辦這樣大型的文化賽事有利于①抵制外來文化②中華文化成為最優秀的文化③豐富人的精神生活④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認同感。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4、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傳統天文知識與人文生活合一的文化技術,有著數千年的歷史,目前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印證了( )①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②優秀文化遺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二十四節氣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值得大力弘揚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2017年伊始的電視熒屏,少了幾分喧囂,多了幾分文化的沉靜;第二屆《中國詩詞大會》引發了一股古典詩詞閱讀、品評熱潮。從《詩經》、楚辭,到漢魏六朝詩,再到唐宋詩詞、明清詩詞,一直延續到當代名人詩詞,時間跨度數千年,顯示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創造力之中。《中國詩詞大會》喚起了滲透于每個人心中的詩歌情懷,激起了老百姓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培育了國人的高雅情趣,進一步生長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1)異彩紛呈、綿延數千年的中國古代詩詞體現了中華文化的什么特點?(2)《中國詩詞大會》的熱播啟示我們應如何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檢測反饋:答案:1、B 2、A. 3、B. 4、 D(1)源遠流長,博大精深(2)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保護本民族文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