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課時 在文化交流中增進友誼導學案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樹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自覺繼承民族優良傳統,樹立文化交流中意識,爭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能力目標教育學生明白文化交流、傳播的必要性,學會做文化傳播的使者。知識目標1.知道文化交流的意義。2.知道爭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的做法。重點難點重點:爭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做法要求。難點:文化交流促進文化發展的意義。教法學法以體驗式、啟發式教學為主,結合社會熱點設置問題進行探究。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一)、文化交流的意義1、探究分享:師生共同閱讀教材P87兩則材料,結合歷史上文化交流的故事,完成下列活動:1)列舉你所知道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動。2)文化交流活動對中外國家產生了什么影響?教師提示引導學生總結答案:1)“文化交流故事:一帶一路文化交流,馬可波羅游記,好萊塢大片登錄我國影院,流浪地球在全球影院放映,春晚外國友人節目等,2)文化交流的意義:(1)文化發展作用:文化的交流是文化的開放,封閉導致落后,開放才能發展。沒有交流就沒有共享,沒有交流就沒有發展。(2)本民族文化發展作用:通過文化交流,既能增強其他民族對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認同,提高本民族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又能吸收、借鑒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推動本民族文化的發展。(3)對世界文化的作用: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在相互交流、借鑒、融合中,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發展與繁榮。2、中華文化交流的意義探究:引導學生分析教材P89—90的圖片和材料完成下列活動:(1)你了解圖片中的歷史人物嗎?說說他們對外友好交往的故事。(2)中國文化交流對中華文化的發展有何意義?小組合作探究,教師小結:文化發展作用:自古以來,我國就有對外友好交往的優良傳統,中華文化在與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中獲得前進動力,不斷發展,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擴大文化影響:力今天,中外文化交流活動日益頻繁,增進了相互間文化的了解,擴大了中華文化的影響力,鞏固和發展了國家間的友誼。中華文化的進一步弘揚和發展,必將為世界文化的繁榮作出更大貢獻。如何在文化交流中發展中華文化請同學們小組比賽說出你所知道的中西方節日,看誰說得多?不少中國青少年對外國節日如數家珍,對中國節日確知之甚少,如何看待這一現象?在對外文化交流開放的今天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小組合作探究,教師小結::(1)大量國外的文化產品涌入國門,滿足了人們日益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充實了人們的精神生活,開闊了人們的視野,但文化交流中不能忘記繼承本民族優秀文化(2)中華民族是一個海納百川的民族,對各國人民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我們都要認真學習、借鑒,通過不斷汲取各種文明養分豐富和發展中華文化。(3)我們要在文化交流中弘揚和發展中華文化。我們要有高度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覺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努力傳播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二)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做法1、積極參與文化交流活動探究與分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P91美國同學皮特到小華做客的材料,結合英語所學習外國與中國文化習俗相關文章,引導學生思考:談論1).對小華和家人的表現,皮特為什么感到不理解?2)結合英語學習外國與中國習俗知識,舉例說明中外文化在交往方面的差異。3)面對文化的差異,我們在文化交流中該如何對待?師生互動,合作交流,師總結:中美文化差異造成的。不同文化的習俗體現了他們民族尊嚴與生活習慣,我們唯有多交流溝通,尊重,理解,包容他們文化。在文化交流活動中應盡量做到:熱情友善,以禮相待,不卑不亢;尊重外國友人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避免因文化差異引起誤解;對外國友人不持偏見,多聽取他們的觀點和看法,避免妄下斷言。2、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還要注重學習/1)你是通過哪些方式了解外國文化的?2)消除文化誤會差異,需要我們了解學習文化知識,我們該學習增長哪些本領?3)學習外來文化,積極進行文化交流對我們成長有何意義?師生互動,合作交流,師總結:1)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注重學習的做法學習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學習世界各國各民族的優秀文化,努力學習外語和涉外禮儀,能夠使自己提高對外溝通和交往的能力。2)中學生如何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1)我們要爭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積極參與文化交流活動。(2)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還要注重學習,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和文化交流的本領。3)青少年積極參與文化交流活動有何重要意義?積極參與文化交流活動,不僅有助于我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更有助于我們增強與世界文明對話、交流的意識,增強對當今世界共同擁有的先進文化的認同感。三、教師歸納總結全課,強調重難點在文化交流中增進友誼交流促進文化發展文化交流的意義促進文化交流爭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怎樣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文化交流活動的做法四、檢測反饋1、(2018隨州)近年來,我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熱衷于過愚人節、情人節、萬圣節、圣誕節等洋節日,而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逐漸被淡忘。對此,你的感想( B )①這是在吸收外來文化,豐富我們的生活 ②保護本民族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③在走向世界的同時,我們千萬不能迷失自己,不能失去自身的獨特性,要珍愛自己的精神家園 ④對于外來文化,不能照抄照搬,而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2018廣州)在《花開廣州·盛放世界》這一面向全球發布的最新城市形象片中,展現了一對中外男女在廣州相遇、相識、相戀的文化之旅:既有粵海關大樓、圣心大教堂等經典西洋建筑,更有陳家祠、廣彩、廣繡、粵劇、涼茶等廣府文化名片。該片反映了廣州的文化特質是( C )①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②不同文化包容共存 ③堅持中華文化自信 ④不同文化相互獨立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018·福建中考)2017年《開學第一課》以”"中華驕傲”為主題,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陶冶和教育。回答21-22題。21.節目分“字以溯源”、“武以報魂”、“棋以明智”、”文以載道”、“絲綢新路”五節課,采用不同的形式,穿越5000年時光,走進中華文明的古老源頭。這體現了中華文化的特點是 D.①勤勞勇敢 ②自強不息 ③源遠流長 ④博大精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開學第一課》將關注的目光對準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這旨在B①增強文化自信 ②恢復傳統文化③抵制外來文化 ④發展中華文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018·常德學業考)(12 分)中國詩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最能展現中國人情感世界、審美世界,最能敏銳感受時代風云、體現時代變化的藝術形式。 2018 年春節期間,央視《經典詠流傳》 讓傳統的詩詞與新時代流行元素相結合,再造當下流行和未來經典, 掀起文化節目新高潮。材料一: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 這首清代詩人袁枚的小詩《苔》,靜靜地躺了 300 年,因為在《經典詠流傳》節目中被改編后,由一位支教老師和大山里的孩子們質樸地演唱,一夜爆紅。品讀材料一中袁枚的小詩《苔》 后,你獲得了怎樣的人生感悟? (4 分)材料二: 節目“和詩以歌” ,將古詩詞和部分近代詩詞配以現代流行音樂,又結合了科技感十足的舞美和場景;在注重節目時代化表達的同時,深度挖掘詩詞背后的傳統文化內涵;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首抒發“登高望遠” 情懷的詩在《經典詠流傳》的舞臺上,融匯了中法印蒙四國樂風。據此,有人認為:“只有充分吸收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我們才能真正建立起文化自信。”請你結合材料,予以辨析。 (8 分) 答案:(1) 我獲得的“人生感悟”是(必須突出“人生”,否則,不給滿分):初中思想品德參考答案與評分細則第 2 頁(共 2 頁)答案一 人生在世,應該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努力戰勝挫折,不斷開拓進取,等等。(4 分)答案二 人的生命是可愛、可敬、可貴的。 人沒有貴賤之分,即使平凡,也能創造出自己獨特的魅力和價值。(4 分)(2)這一觀點是錯誤的,(1 分)因為它只片面強調外來文化的重要性。(1 分)我們要真正建立起文化自信, 就應該像央視節目《經典詠流傳》那樣:第一,積極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如“中國詩詞”那樣優秀的傳統文化;(2 分)第二, 注重結合時代特點,在文藝實踐中進行創新(多途徑探索文化創新),融入流行元素和現代科技;(2 分)第三,如同融匯他國“樂風”那樣注意從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中汲取有益營養(主動接納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2 分)(第二問“辨析”時,如果沒有結合材料,只闡明觀點,最多給 6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