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導學案 姓名 班級 小組 小組評價 教師評價 課 題走進世界文化百花園課 型綜合課課 時主備人執教者審 核 審 簽累 計 課 時總第 9 課時使 用 時 間2019年 月 日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知道世界文化多樣性和豐富性2.能力目標:提高搜集、整理、分析問題的能力3.情感目標:樹立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尊重不同文化重難點重點:萬紫千紅才是春難點:尊重不同文化學法指導學習流程及內容課堂隨筆用心閱讀教材,勾畫梳理筆記,把問題寫在相應位置。用心強化記憶(知識的首次生成過程)嘗試運用課本知識點分析材料,解決有關問題積極參與小組討論、學科小組長總結問題要點,分配展示任務梳理核心知識,內化知識線路一.自主學習1、怎樣正確認識民族節日和民族習俗?2、為什么要加強對文化遺產的保護(重要性|正確認識)?3、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4、為什么要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5、怎樣尊重不同的文化?二.合作探究隨著2018年7月梵凈山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國已擁有53項世界遺產。自1985年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以來,中國世界遺產數量呈火箭般上升,1987年首次擁有的6項世界遺產中,除泰山是文化與自然混合遺產外,其余5項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長城、莫高窟、北京故宮和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均為文化遺產。(1)請你列舉出我國其他的世界文化遺產。(2)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3)為什么要加強對文化遺產的保護?三、自主展示四、整理學案(歸納小結)作業:(在作業本上自主整理本節課知識要點)五、自主檢測(鞏固提升)1.每到春節,我們貼對聯、拜年、吃餃子,注重的是那份親情與溫馨;提起西方的圣誕節,我們會想到帶來禮物的圣誕老人,想到圣誕樹下親朋好友互換禮物的美好場景;說起巴西的狂歡節,我們又會想到大街上狂歡的人群、鮮艷的服裝、奔放的舞蹈…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西方是不接受的B.民族習俗是民族節日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C.透過世界各民族的傳統節日,我們可以領略不同民族習俗的獨特韻味D.世界上所有的文化都值得借鑒與學習2.目前我國已擁有53處世界遺產。下列對文化遺產認識正確的有 ( )①文化遺產是民族習俗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②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③文化遺產蘊含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傳統④古老的中華民族為人類留下了豐富和寶貴的文化遺產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風格迥異的建筑藝術杰作遍布世界各地,展現出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如中國的故宮、印度的泰姬陵、麥加神廟等等。它們的不同風格體現了 ( )A.建筑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B.建筑文化是人類寶貴的文化財富C.建筑文化的趨同化傾向 D.建筑文化的積極作用4.中國古代思想家孟子說過“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習近平總書記引用該名言來說明不同文明沒有優務之分,只有特色之別。下列與這一思想蘊含的哲理致的是 ( )①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②亂生于治,怯生于勇③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④各美其美,美美與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這是因為 ( )①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紅之別,而無高低優劣之分,一律平等 ②文化是民族的,不是世界的 ③各國都遵循各種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④尊重不同文化有利于促進平等交流與合作,促進世界文化共同繁榮和進步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2017年11月,我國申報的“甲骨文”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審,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中華文化再一次進入國際視野。這表明 ( )A.中華文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 B.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C.傳統文化總是與現代文明相協調 D.要消除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7.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的《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中指出:“文明沒有高下、優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別。每種文明都有其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藴,都是人類的精神瑰寶。”面對世界不同的文化,我們應 ( )①和睦相處,共同進步 ②互學互鑒,取長補短③相互融合,實現統一 ④尊重差異,包容多樣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8.1964年,周恩來總理訪問歐洲某國時,發現部分工作人員因吃不慣當地的飯菜跑到我國使館去吃飯后,十分生氣地說,住在賓館的同志必須在賓館吃飯,這是對人家的尊重。尊重一國的習慣,實際上是對這個國家的尊重,絕不是小事,決不能馬虎。周總理之所以這樣要求,是因為 ( )①民族風俗習慣反映著一個國家和民族共同的心理和情感 ②尊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風俗習慣,就是尊重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和民族情感 ③應尊重其他民族的傳統習俗和生活中的禁忌 ④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是一成不變的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收獲感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