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5課 三大改造統編八(下) 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新課引入社會主義好 社會主義好 社會主義國家人民地位高 反動派被打倒 帝國主義夾著尾巴逃跑了 全國人民大團結 掀起了社會主義建設高潮 建設高潮 ——歌曲《社會主義好》中國是如何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呢?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950——1952年土地改革1、土地所有制形式:農民土地私有制2、消滅了地主階級:勞動者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剝削者改造背景已知3億人,要分7億畝土地和 297萬頭耕畜,求人均可分得耕地多少畝?多少人可分得一頭耕畜?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答:人均可分得耕地2.3畝,約1000人可分得1頭耕畜。1952年土改結束后,在對山西省49個村的農民調查中發現,農民剛獲得的718公頃土地被出賣;山西2486個農戶中,有20戶放高利貸,月利率最高達10%,1953年湖南、湖北、江西農村調查發現,靠租種他人土地生活的貧農占農村總戶數18.69%。你能想象在不成片的幾畝多地上使用拖拉機的情景嗎?改造背景國家農民一家一戶分散經營滿足不了國家工業化建設的需要一家一戶分散經營需要農民進行互助合作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953年,國家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個體農民組織起來,引導農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改造形式改造目的改造原因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952年秋,河北遵化王國范領導的合作社由23戶貧農組成,全社僅有一只驢,入社三條腿,還有一條腿是別的社的,農民家里是一窮二白,生產資料極為缺乏,人們稱這個社為“窮棒子社”。但就是這么一個窮棒子社,不僅不靠政府的財政,而是依靠自己的勞動,去離該村35里的深山打柴,1952年冬季到1953年春季共打了400多元的柴,幫助一些困難戶解決了生活問題,還為社里添置了1頭牛,1只驢,30只羊,1輛鐵輪車,還有一些生產資料。到了1953年冬季,社里又添置了1頭騾子,5頭牛,2只驢,65只羊,12只豬,1輛鐵輪車,還有噴霧器等生產工具。毛澤東聽說后,豪情滿懷地說:“我看這就是我們整個國家的形象,難道6萬萬窮棒子,不能再幾十年內通過自己的努力變成一個社會主義的又富有強的國家嗎?”團結互助窮棒子社的故事 不僅如此,在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產資料都變成了合作社的公有財產,土地又都連成了一片,非常有利于大型耕作工具的使用,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所以王國范的合作社也用上了拖拉機、聯合收割機,莊稼的收成提高了好幾倍呢!窮棒子社的故事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農民積極踴躍加入農業生產合作社改造過程03高級農業合作社02初級農業合作社01農業互助組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一般由幾戶至或十幾戶組成,共同勞動、分散經營。土地、耕畜、農具等生產資料和收獲的農產品,仍歸私人所有,但由于換工互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在互助組的基礎上的集體經濟組織。特點是土地入股,耕畜、農具作價入社,由社統一經營,社員集體勞動,勞動產品統一進行分配。主要生產資料集體所有制,基本單位是生產隊。把勞動力,土地,耕畜,農具固定給生產隊使用改造過程社會主義公有制參加合作社農戶 占全國農民總數(%) 參加高級生產合作社 占全國農戶總數(%) 1.18億戶 96.3 1.0742億戶 87.8 毛澤東親自主持編寫了怎樣辦合作社的書,這使得農業合作化進入了高潮。到了1956年,90%以上的農戶參加了合作社,并完成了從初級社到高級社的過渡,這比毛澤東的計劃早三年。改造結果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毛澤東在看農民寫給他的豐收報喜信“南有張小泉,北有王麻子”,是指近代中國剪刀行業中的兩名“狀元”。在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指導下,黨和政府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和發展大力支持。此時,已經逐漸式微的王麻子刀剪店如枯木逢春。1956年,北京68家刀剪作坊聯合在一起,統一使用“王麻子”商標,統一生產、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為王麻子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1959年,北京市命名成立北京王麻子剪刀廠,注冊“王麻子”商標。就在同一時期,杭州制剪生產合作社恢復“張小泉”稱號,改名杭州張小泉剪刀生產合作社并建起了新工廠。王麻子、張小泉,兩把剪刀的變遷,生動闡釋了成功進行的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改造形式:引導手工業者參加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材料二:在私營企業大中小戶之間,先進企業與落后企業之間的矛盾突出,如果不突破所有限制,不突破企業乃至行業限制,統一調動生產力,統一安排,不進一步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進行改造,則一系列的矛盾就不能克服,生產力就會受到破壞。材料一:這水泥廠解放前是一個資本家開的工廠,當時最高產量還達不到設計能力的90%;現在都解放了,我們的勞動條件還很差,資本家還經常打罵和開除工人;水泥廠賺的錢也大都被資本家裝進了腰包,我們的工資少得可憐。資本家憑什么還能剝削工人?。繃业泌s快給我們想個辦法??!改造原因國家工人發展工商業、解放生產力提高工資和福利待遇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改造原因蘇聯對封建經濟、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政策:沒收我國對封建經濟、官僚資本主義的政策:沒收然而我國對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政策卻是:改造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榮宗敬和榮德生兄弟倆在20世紀初期懷著版工業、救過圖強的夢想開始了自己的創業史。一度被稱為“面粉大王”、棉紗大王”。但是也通其他民族資本家一樣,在外國資本和國內官僚資本的壓榨下,在夾縫中生存,甚至遭到過國民黨特務的綁票勒索。實業救國理想的破滅讓他們都希望有一個強大的祖國。解放前夕,榮氏一家對共產黨的到來感到恐慌,幾個兄弟有的跑到泰國,有的躲進香港,榮毅仁和父親恨透了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堅決不愿離開祖國。榮氏企業的故事(一)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在近代史上不僅不是革命的對象,而是我們要團結的對象。他們雖有剝削工人的一面,但是他們有愛國的一面,也是擁護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的。單個企業公私合營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在私營企業中增加公股,國家派駐干部(公方代表)負責企業的經營管理。利潤分配實行 “四馬分肥”。國家對資本家占有的生產資料實行贖買政策:十年內每年由國家按照企業合營時核定的私股額,發給股息,年息為5%,1966年9月,定息年限期滿,公私合營企業最后轉變為國有企業。 全行業公私合營四馬分肥資本家紅利20.5%公積金30%國家34.5%工人福利15%贖買政策實現了和平過渡,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創舉。改造形式公私合營社會主義公有制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改造形式第一、對于資產階級用贖買和國家資本主義的方法,有償的而不是無償,逐步的而不是突然的改變資產階級的所有制。第二、要在改造他們的同時,給予他們必要的工作安排。第三、不剝奪資產階級的選舉權,并且對于他們中積極擁護社會主義改造而在這個改造視野中有所貢獻的代表人物給予恰當的政治安排。 —中共中央《關于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問題的決議》資本家的身份:剝削者與國家合作的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或管理者消滅了資產階級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榮毅仁解放初期,由于政府貸款、委托加工和收購產品,才使榮氏企業擺脫困境,盈利逐漸增加。榮毅仁說:“五年計劃開始了,全國興辦了許多大工廠,各地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一切實現得比夢想還要快。多么令人鼓舞!沒有共產黨,不走社會主義的道路,哪能有今天?”1954年,榮毅仁率先將自己的企業實行公私合營,1956年,無償將整個商業帝國交給國家。自己更是四處奔走,現身說法,宣傳國家的改造政策。紅色資本家榮氏企業的故事(二)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榮毅仁1957年任上海市副市長、市工商聯副主委。1959年任紡織工業部副部長,國家進出口管理委員會顧問,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1978年任第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1979年任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1982年后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暨南大學校董事會董事長。1983年起任第六、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同年當選為全國工商聯第六屆執委會主席。1993—1998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1996年被推舉為中國扶貧基金會第三屆理事會榮譽會長。2005年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紅色資本家榮氏企業的故事(三)北京西單區13個工業行業157戶資本家踴躍地在申請公私合營書上簽名1955年上海信大祥綢布店換上了公私合營招牌1955年上海信大祥綢布店換上了公私合營招牌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改造過程1955年上海信大祥綢布店換上了公私合營招牌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樂松生向毛澤東送喜報1956年北京人民慶祝公私合營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改造過程 改前 改后 農業 農民土地私有制 集體所有 手工業 手工業者私有 集體所有 資本主義工商業 資本家私人所有 國家所有 三大改造實質:將生產資料的私有制改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改造實質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實質:將生產資料的私有制改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意義: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確立起來。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社會主義社會是以生產力的巨大增長和高度發展為前提的; 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資料全部由社會直接占有; 社會主義社會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則; 社會主義社會有計劃地組織社會生產; 社會主義社會國家開始消亡; 社會主義社會人們將獲得自由和全面的發展。 —馬克思改造意義三大改造課堂小結三大改造改: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引導農民(手工業者)參加合作社改造形式:公私合營改造政策:贖買生產資料私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造: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確立起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三大改造.pptx 殷秀梅-社會主義好.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