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同步培優學案:2.2 物質的微觀粒子模型(要點歸納+分層練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同步培優學案:2.2 物質的微觀粒子模型(要點歸納+分層練習)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2節 物質的微觀粒子模型
【要點整理】
物質通常是由 構成,但也有些物質是直接由 構成。
分子的定義和性質
(1)分子的定義: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在由 構成的物質中, 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 。
(2)分子的性質:分子很小(肉眼不能看見,需通過掃描隧道顯微鏡等顯微設備來觀察)、分子在不斷地作無規則運動、分子間有間隔、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
3、用分子觀點解釋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發生物理變化時分子 。發生化學變化時,分子 ,變成其它物質的分子。
4、原子的定義:原子是 中的 。即在化學變化中原子 。
5、物質的構成與化學性質
(1)物質通常是由分子構成的,如水、氫氣、氧氣等分別由水分子、氫分子、氧分子等構成。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其化學性質由 ,如水的化學性質由水分子保持。
(2)有些物質是直接由原子構成的,如鋁等金屬物質是由 等金屬原子直接構成;石墨、硅等物質分別是由 、 等原子直接構成。由 其化學性質由原子直接保持,如金屬鋁的化學性質由鋁原子保持。
6、粒子的大小與質量
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 和 。原子的體積很小,原子半徑一般在10-10米數量級;原子的質量也非常小,原子的質量數量級一般在10-26千克。不同種類的原子質量不同,體積也不相同。
7、原子和分子區別和聯系
相同點:
都具有微觀粒子的共性,體積很小,質量也非常小,不斷運動,粒子間有一定間隔;同種物質的分子(原子)化學性質相同,不同種物質的分子(原子)化學性質不同。
不同點:
在由分子構成物中,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
聯系:
是由 構成的。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分成原子。






8、化學反應的微觀解釋
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分成的各種 經重新組合形成新的 ,從而聚集成新物質。有的 可以直接聚集成新物質。
【例題講解】
1、下列關于分子、原子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質物理性質的微粒
B.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C.物質的化學性質都是由分子保持的
D.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微粒,物質的物理性質是通過大量分子的聚集體體現出來的。物質的構成是較為復雜的,有些物質由分子構成的,該種物質的化學性質就由構成它的分子保持。有些物質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該種物質的化學性質就由構成它的原子直接保持。有些物質是由離子構成的,該種物質的化學性質就由構成它的離子保持。
答案:D
2、如圖表示氫氣和氧氣發生的化學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B.每個氫分子由2個氫原子構成
C.每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分子和1個氧分子構成的
D.化學反應前后原子數和分子數均不會發生變化
解析:由圖是可知,在化學變化中氫分子和氧分子變化成了水分子,分子發生了變化.故A說法不正確;
由氫分子的構成可知,每個氫分子由2個氫原子構成,故B說法正確;
由水分子的構成可知,每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故C說法不正確;對比反應前后微粒的變化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數目和種類均不會發生,分子的種類一定發生改變,分子的數目不一定發生改變.故D說法不正確.
答案:B

3、下列關于分子和原子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分子比原子的體積大得多
B.分子比原子的質量大得多
C.海綿能吸水說明分子間有間隔
D.氧氣分子(O2)和臭氧分子(O3)具有不同的性質
解析: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但不是意味著自然界中所有分子的體積和質量一定會比原子小;海綿能吸水,說明海綿物質間存在大量空隙,不能說明分子間有空隙;不同物質由于構成其分子的原子在種類、數目上的不同而導致分子結構上的不同會使物質有不同的性質,或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導致物質結構的不同會使物質有不同的性質。
答案:D

4、下圖是電解水的微觀過程示意圖。???表示水分子,?表示氧原子, 表示氫原子


(1)用適當的化學詞語填空:
在電解水的過程中,水分子被破壞生成_________和__________,每兩個氫________又結合成一個___________,每兩個_________結合成一個________。
(2)在上述過程中,發生變化的是________ ,不變的是_________。
解析:電解水的過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氫原子和氧原子,它們再重新組合分別構成了氫氣分子和氧氣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答案:(1)氧原子?氫原子??原子?氫分子????氧原子???氧分子(2) 分子??原子


【同步練習】
基礎篇
1、構成水、并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微粒是( )
A.氧原子和氫原子 B.氧分子和氫分子
C.水分子 D.水原子
2、能觀察到分子圖像的是( )
A.肉眼 B.放大鏡 C.顯微鏡 D.掃描隧道顯微鏡
3、如下圖所示用“ ”表示氧原子,用“  ”表示氫原子,則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粒子是( )




4、水分子分解的微觀過程如右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B.在化學反應前后,分子和原子的個數都不變
C.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在一定條件下,水能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
5、下列實驗能證明分子在化學反應中可分的是( )
A.加熱氧化汞有汞和氧氣生成
B.碘加熱升華成氣體
C.蠟燭熔化
D.加熱水產生蒸氣
6、固態碘受熱會變成紫紅色碘蒸氣,無論是固態碘還是碘蒸氣都能使切開的土豆變藍色,這說明了( )
A.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B.分子間有一定間隔
C.分子有一定的大小
D.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
7、為了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觀過程,某同學制作了如下模型表示相應的微觀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過程中不能再分的微粒的是……………………………………( )




8、下面有關分子的正確說法是……(? )
①分子由原子構成; ②分子是由一種原子構成的;③分子是由不同的原子構成的;
④分子構成了所有物質;⑤分子是構成物質的微粒之一。
①②⑤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⑤
9、下列能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的是( )
A.春天,柳絮飛楊 B.夏天,槐花飄香
C.秋天,黃沙撲面 D.冬天,雪花飄飄
10、最近科學家制造出了含有4個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而氧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構成的。針對以上事實,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新型“氧分子”與氧氣分子都是由氧原子構成的
B.每個新型“氧分子”與每個氧氣分子含有的氧原子數不同
C.氧氣的分子結構與新型“氧分子”的結構應該相同
D.氧氣分子與新型“氧分子”的物理性質應該不相同

提高篇

11、氧化汞受熱時的變化可用下圖表示(○表示汞原子,○表示氧原子)。據圖得出的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 )





A.氧化汞受熱時能分解成汞和氧氣
B.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的微粒
C.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D.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12、1993年8月,我國科學家利用超真空掃描隧道顯微鏡,在一塊晶體硅(Si)的表面通過探針的作用搬走原子,寫下了“中國”兩個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上述操作中沒有任何變化
B.該變化為化學變化
C.此項技術說明在化學變化中原子可以再分
D.這標志著我國科學家已進入了操縱原子的階段

13、如下圖電解水的過程中水分子分解示意圖。從水分解的過程示意圖中你能得出什么樣的規律或結論?
(1) ;
(2) ;
(3) ;
(4) 。







14、碘是一種由碘分子構成的非金屬, 某同學利用碘進行了如下的實驗:
把少量的固體碘放在濕潤的饅頭上,發現饅頭會變藍色,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水中,用饅頭去沾取碘液,以現饅頭也會變藍色。則:
(1)取少量的碘放入燒杯中,用酒精燈加熱,碘升華變成碘蒸氣,把濕潤的饅頭放在碘蒸氣中,饅頭 變藍色(“會”或“不會”)。
(2)把碘溶解在酒精中,可以得到用來消毒用的碘酒,用饅頭去沾取少量的碘酒,饅頭 (“會”或“不會”)藍色。
(3)請用分子的觀點來解釋實驗中的現象 。
(4)現在市場上買來的食鹽都是加碘鹽,用饅頭沾取少量的食鹽水,饅頭不變藍色,由此可知,食鹽 (存在或不存在)碘分子。
15、如圖所示,表示1個甲分子,表示1個乙分子。已知1個甲分子與3個乙分子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2個丙分子,則1個丙分子可表示為( )





16、科學家發現在特殊條件下,水能表現出許多有趣的結構和性質。一定條件下給水施加一個弱電場,常溫常壓下水結成冰,俗稱“熱冰”,下圖為其計算機模擬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結成“熱冰”的過程中原子個數發生變化
B.上述變化過程中分子間間隔沒有發生變化
C.在弱電場下,水分子的分子結構發生變化
D.利用該性質,人們在常溫常壓下可建成溜冰場

17、下圖是甲烷與氧氣反應的微觀示意圖:







請通過比較、歸納,回答下列問題
(1)一個甲烷分子和一個二氧化碳分子的不同點是 ;
(2)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的相同點是 ;
(3)根據上述示意圖,請從微觀角度描述你獲得的關于化學變化的一個信息


18、一切物質都是由粒子構成的,化學反應的實質就是粒粒子之間的重新組合過程。現有甲、乙兩種不同的氣態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相互反應生成丙和丁的微粒示意圖如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畫出虛框內丁物質的微粒示意圖 。
(2)構成丙物質的粒子是 (填“ 分子”“原子“或“離子”)。?
(3)一個乙分子是由 個原子構成。
(4)甲物質的化學式為 。
(5)此化學反應中甲、乙、丙、丁四種物質的粒子個數比為 。

19、如圖分別是水蒸氣液化,水通電分解和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的微觀變化示意圖。

回答下列問題:
(1)從微觀角度解釋圖①、圖②的本質區別是 ;
(2)由圖②、圖③可得到:化學變化中一定不變的粒子是 ,可能發生改變的是分子的 。
(3)由圖③還能獲得的一條信息是 。


20、汽車尾氣凈化裝置中裝有鉑催化劑,尾氣在催化劑表面反應的微觀過程如圖.

(1)反應Ⅰ中的反應物分子有 種。
(2)反應Ⅱ中參加反應的二氧化氮與一氧化碳的分子個數比為 。
(3)此凈化裝置可以消除 對空氣的污染。





參考答案:
【要點整理】
分子、原子
分子、分子、最小粒子
本身未變、本身發生變化
化學變化、最小粒子、不能再分
分子保持、鋁原子、碳原子、硅原子、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
質量、體積
分子、原子
原子、分子、原子

【同步訓練】
1--5、 CDCBA 6--10、DCDBC
11、D
12、D
13、(1)化學反應中原子重新結合成新分子;(2)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量沒有改變;(3)兩個氧(氫)原子結合成一個氧(氫)分子;(4)水分子由氧原子和氫原子構成。
14、(1)會(2)會(3)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4)不存在。
15、A
16、D
17、(1)分子構成不同(或原子總數不同;或分子結構不同)。(2)都含有氧原子。(3)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也可以結合成新分子(或在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沒有改變)。
18、(1);(2)分子;(3)2;(4)NO2;(5)2:4:4:1。
19、(1)①是分子間隔改變,②是分子種類改變;(2)原子、個數。(3)化學反應中分子種類一定改變等。
20、(1)2;(2)1:2;(3)NO、NO2、CO.




物質

分子

原子

分裂

構成

直接構成

構成









(第13題圖)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宁县| 马公市| 东港市| 中山市| 牙克石市| 兴城市| 兴国县| 蕉岭县| 宕昌县| 肇东市| 泌阳县| 翁源县| 莆田市| 凤台县| 木兰县| 贺兰县| 萨嘎县| 尉氏县| 石柱| 桦川县| 蒙自县| 余干县| 青河县| 三门县| 从化市| 西吉县| 乐亭县| 长子县| 辽宁省| 都昌县| 鹰潭市| 永新县| 长兴县| 本溪市| 彭水| 富阳市| 体育| 修武县| 玉树县| 汶上县| 阳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