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備戰(zhàn):物理專題研究 —“壓力和壓強”(液體、氣體)專題(歷年真題+專題精煉)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備戰(zhàn):物理專題研究 —“壓力和壓強”(液體、氣體)專題(歷年真題+專題精煉)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19年中考備戰(zhàn) 物理專題研究
“壓力和壓強” 專題
(液體氣體)
姓名 ( )
【歷年考題】
1. (2018 杭州)(4分)西蔵海拔高,氣壓低,液體的沸點低;用高壓鍋。
【分析】西蔵海拔高,氣壓低,液體的沸點低,食物在低溫環(huán)境中不容易熟;
要煮熟飯,可采用高壓鍋,提高水的沸點。
故答案為:西蔵海拔高,氣壓低,液體的沸點低;用高壓鍋。
2. (2017 杭州)A
【分析】如圖三容器裝入相同質(zhì)量的水,因容器的底面積相等,
所以,三容器內(nèi)水的深度關系為h甲>h乙>h丙,
由p=ρgh可知,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關系為p甲>p乙>p丙。
故選:A。
3. (6分)(2015 杭州)乒乓球不會掉落,大氣壓的作用;氣體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分析】
(1)從漏斗尖嘴處向上用力吸氣,并將手指移開,看到的現(xiàn)象是乒乓球不會掉落,這是因為吸氣時,乒乓球?qū)⑾旅娴墓芸诜庾?,漏斗細管?nèi)的氣壓減小,小于下方的大氣壓,在大氣壓的作用下,使乒乓球不會掉落;
(2)從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氣,乒乓球上方空氣流速大壓強小,乒乓球下方空氣流速小壓強大,乒乓球受到向上的壓強大于向下的壓強,乒乓球不會掉下來,這個小實驗說明氣體流速大處壓強較小。
故答案為:乒乓球不會掉落;大氣壓的作用;氣體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4. (2010 杭州)C
【分析】
A、因為木塊漂浮,所以F浮=G,
因此ρ水gV排=ρ木gV木,則ρ水V排=ρ木V木 1.0×103kg/m3×V排=0.5×103kg/m3×V木,
得:=,所以木塊露出水面的體積也是木塊體積的;
B、由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水gV排可知,當液體密度一定時,V排越大F浮越大。由于木塊緩慢下壓至浸沒的過程中,V排在增大,所以F浮在增大;
C、液體壓強公式:P=ρgh,當木塊全部壓入水中時,雖然溢出了一些水,但左邊容器中的水面高度仍然和右邊的水面高度相同,所以兩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是相等的;因為壓強相等且兩容器的底面積相等,根據(jù)F=PS可知,兩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力相等;
D、因為把木塊取出后,左邊容器中的水比右邊容器中的水要少,則左邊容器的總重力比右邊容器的總重力小,左邊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比右邊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小,由于兩容器底面積相同,則根據(jù)P=可知,左邊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也比右邊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小。
故選:C。
【專題精練】——液體氣體壓強
1. 選:B
【分析】解:
(1)∵它們的液面等高,容器底面積相同,
∴兩種液體體積:V甲<V乙;﹣﹣﹣﹣﹣﹣﹣①
(2)∵p=,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相等,容器底面積相同,
∴桌面受壓力相等,
∵F=G,兩個容器質(zhì)量相同(容器重相同)
∴兩種液體重相同(質(zhì)量相同);﹣﹣﹣﹣﹣﹣﹣②
由①②根據(jù)密度公式ρ=可知:ρ甲>ρ乙;
(3)∵p=ρgh,兩容器等高,∴p甲>p乙;
故選:B。
1. 選:A
【分析】解:由示意圖知,兩支完全相同的試管液面相平時,乙試管中液體的體積較大,甲試管中液體的體積較小,
已知兩種液體質(zhì)量相等,由公式ρ=可知:甲液體的密度較大;
由圖可知兩液體的深度相同,根據(jù)p=ρgh可知,甲液體對試管底部的壓強較大。
故選:A。
1. 選:A
【分析】解:
由題知,瓶內(nèi)氣體壓強大于大氣壓;在水柱穩(wěn)定時,瓶內(nèi)封閉氣體壓強p等于大氣壓p0與玻璃管內(nèi)水柱產(chǎn)生的壓強之和,即p=p0+ρgh,h為玻璃管內(nèi)水柱的高度;
當拿著它從山下的報國寺到金頂山上時,由于大氣壓隨著高度的增加而減小,即大氣壓p0變小,所以在瓶內(nèi)較大氣體壓強p的作用下,玻璃管中水柱的高度上升(即h變大),故A正確。
故選:A。
1. 選:C
1. 選:D
解:(1)把木塊取出,h要下降,由p=ρgh,可知杯底受到的壓強減少;
杯底面積不變,由p=F /S
可知杯底受到的壓力減?。?br/>(2)地面受到的壓力G=G水+G木,木塊豎直懸于盛水的杯中,和將它取出后橫置于杯口時,地面受到的壓力不變,都是G=G水+G木;
由p=F /S 得,對地面的壓強不變。
AD、杯內(nèi)底面受到的壓力變小,地面受到的壓力大小不變,A錯誤,D正確;
BC、杯內(nèi)底面受到的壓強變小,地面受到的壓強大小不變,故BC錯誤。
故選:D。
1. 選:B
【分析】解:
A、根據(jù)圖示可知,A、B漂浮,所以其所受的浮力與其自身的重力相等,故FA=FB,故A錯誤;
B、由圖知B排開液體的體積小于A排開液體的體積,F(xiàn)A浮=FB浮,所以根據(jù)F?。溅岩篻V排知,甲中液體的密度小于乙中液體的密度,即ρ乙>ρ甲,由圖知,乙液體體積大,根據(jù)G=mg、ρ=知,乙液體重力大,A、B完全相同,則重力相同,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的重力和容器內(nèi)部物體重力之和;故容器對桌面的壓力F甲<F乙,故B正確;
C、ρ乙>ρ甲,靜止時兩個容器中的液面恰好相平,即h相等,因此由p=ρgh可知,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 p甲<p乙,故C錯誤;
D、因為物體上、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差等于物體受到的浮力,AB上表面受到的壓力為零,因此AB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等于浮力,且相等,A、B完全相同,則底面積相同,根據(jù)p=知,物體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強相等,即pA>pB,故D錯誤。
故選:B。
1. 選:A。
1. 760;1.5504×105;人體內(nèi)也有氣壓
【分析】解:
(1)從水銀柱的上表面到水銀槽液面的高度恰好是由大氣壓支持的,所以當時的大氣壓強等于760mm高水銀柱所產(chǎn)生的壓強;
(2)此時大氣壓力F=ps=ρghs=13.6×103kg/m3×10N/kg×0.76m×1.5m2=1.5504×105N;
(3)由于人體內(nèi)也有氣壓存在,內(nèi)外氣壓相互抵消,所以人沒被壓扁。
故答案為:760;1.5504×105;人體內(nèi)也有氣壓。
1. =;>;>
【分析】解:
(1)圓臺形實心鐵塊甲和乙完全相同,將它們完全浸沒在水中,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根據(jù)F?。溅岩篻V排知甲乙所受浮力 的大小相等,即F甲=F乙;
(2)由圖知:當從容器中取出相同質(zhì)量的水,甲鐵塊浸沒在水中的體積較大,則甲容器中剩余水的深度較大,根據(jù)p=ρgh知水對甲容器底部的壓強較大,即pA>pB,根據(jù)F?。溅岩篻V排知甲受到的浮力大,即F甲>F乙。
故答案為:=;>;>。
1. 8.2;820
【分析】解:
酒精的質(zhì)量:m酒=ρ酒V=0.8g/cm3×400cm3=320g=0.32kg;
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時,對桌面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故容器對桌面的壓力:F=G容器+G酒精=5N+m酒g=5N+0.32kg×10N/kg=8.2N;
底面積S=100cm2=0.01m2,
容器對桌面的壓強:
故答案為:8.2;820。
1. (1)=;(2)4:1
1. <;>
【分析】解:
(1)由圖知VA<VB,若兩種液體的質(zhì)量相等,由ρ=可知液體密度ρA>ρB,
A、B下方對容器底的壓強:pA下>pB下,
因為兩種液體的質(zhì)量相等,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p===,
所以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pA底=pB底,
因為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pA底=pA+pA下,pB底=pB+pB下,
所以A、B兩點的壓強關系:pA<pB;
(2)由圖知A、B深度hA<hB,若A、B兩點的壓強相等,由p=ρgh可知液體密度ρA>ρB,A、B下方對容器底的壓強:pA下>pB下,
因為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pA底=pA+pA下,pB底=pB+pB下,
所以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pA底>pB底。
故答案為:<;>。
1. =;>;> 
【分析】解:
(1)圓臺形實心鐵塊甲和乙完全相同,將它們完全浸沒在水中,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根據(jù)F?。溅岩篻V排知甲乙所受浮力 的大小相等,即F甲=F乙;
(2)由圖知:當從容器中取出相同質(zhì)量的水,甲鐵塊浸沒在水中的體積較大,則甲容器中剩余水的深度較大,根據(jù)p=ρgh知水對甲容器底部的壓強較大,即pA>pB,根據(jù)F?。溅岩篻V排知甲受到的浮力大,即F甲>F乙。
故答案為:=;>;>。
1. (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液體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
【分析】解:
(1)往紙杯里倒些水,水從吸管噴出時,水給空氣一個向后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空氣給水一個向前的力,故紙杯船就會前進。
(2)杯內(nèi)裝水越多,吸管噴水越遠,是因為裝水越多,水的深度h越大;運用液體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所以噴水越遠。
故答案為:(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液體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
1. (1)兩側(cè)液面高度差;(2)深度;(3)乙、丙;(4)1000。
【分析】解:
(1)壓強計測量液體壓強時,就是靠U形管兩側(cè)液面高度差來體現(xiàn)壓強大小的,液面高度差越大,說明液體壓強越大;
(2)比較圖甲和圖乙,兩杯中的液體密度相同、金屬盒所處的深度不相同,深度越深,高度差越大,壓強越大,可以初步得出結論:在同種液體中,液體內(nèi)部壓強隨液體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要討論液體內(nèi)部壓強是否與液體密度有關,需要控制,液體的深度相同,金屬盒的方向相同,液體的密度不同,故選乙、丙兩次實驗即可;
(4)圖乙中U形管的右兩側(cè)與大氣相通,
則U型管底部受到的液體的壓強為右側(cè)液柱產(chǎn)生的壓強:
p=ρgh=1×103kg/m3×10N/kg×0.1m=1000Pa。
故答案為:(1)兩側(cè)液面高度差;(2)深度;(3)乙、丙;(4)1000。
1. (1)真空;(2)沒有;(3)下降;(4)當?shù)氐臍鈮旱陀谝粋€標準大氣壓。
【解答】解:(1)做托里拆利實驗時,用一根長約1m、一端開口的玻璃管,充滿水銀后,要保證管內(nèi)是真空。將開口堵住倒插于水銀槽內(nèi),則管中的水銀液面會下降,降到一定高度時水銀柱將停止下降。
(2)如果玻璃管傾斜了,由于大氣壓是不變的,故能支持的水銀柱高度也是不變的,故管中水銀柱長度會增大,但高度保持不變,即實驗結果 沒有影響。
(3)做實驗過程中,不小心將玻璃管頂端打破了,大氣壓對管內(nèi)水銀柱就有個向下的壓強,則管內(nèi)的水銀面將下降,管內(nèi)水銀全部流回水銀槽中。
(4)若這個實驗裝置搬到云南建水來進行實驗,玻璃管內(nèi)的水銀柱的高度會小于760mm,原因是當?shù)氐臍鈮旱陀谝粋€標準大氣壓。
故答案為:(1)真空;(2)沒有;(3)下降;(4)當?shù)氐臍鈮旱陀谝粋€標準大氣壓。
1. 注射器帶刻度的長度L,拉動彈簧測力計時的拉力F;  ;
【分析】解:(1)實驗時,首先要測出注射器的活塞剛開始滑動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即大氣對活塞的壓力)F;
由二力平衡的條件可知:F=p大氣S=p大氣
即p大氣=由本實驗的原理可知:需要測量出注射器帶刻度的長度L,拉動彈簧測力計時的拉力F;
(2)由F=pS可知:
山頂?shù)拇髿鈮簭妏==。
(3)花果山山頂和山腳的壓強變化:
p′=p0﹣p=p0﹣=,
根據(jù)在豎直方向每升高10m大氣壓強減小△p可知:
花果山的高度h==。
故答案為:
(1)應測出的物理量有:注射器帶刻度的長度L,拉動彈簧測力計時的拉力F;
(2);
(3)。
1. 500Pa
解:圓柱形金屬塊浸入水中深度到15厘米的過程中,金屬塊排開液體體積V排1=S1h,
那么水的高度增加為: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增大值:△p1=ρg△h1=1.0×103kg/m3×10N/kg×0.05m=500Pa。
答:若圓柱形金屬塊浸入水中深度到15厘米的過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增大500Pa。
1. (1)S2hg;(2)ρgH。
1. (1)1kg;(2)1×105Pa;(3)①當0<△h<3h時,pA>pB;②當△h=3h時,pA=pB;③當△h>3h時,pA<pB。
1. 答:將微小壓強計的探頭浸在A容器的酒精中,探頭所在的深度為h1,觀察并記錄U形管內(nèi)液柱的高度差為h。將探頭從酒精中取出,再緩慢浸入B容器的水中,當U形管內(nèi)液柱的高度差也等于h時,發(fā)現(xiàn)探頭所在的深度h2小于h1.因為兩次實驗深度不同,但是液柱的高度差相同,也就是液體壓強p相同,這個實驗說明液體壓強p不與液體深度h 成正比,所以小強的觀點是錯誤的。
1. 【分析】(1)8×103Pa;(2)20N
解:(1)以圓柱體甲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由可得,圓柱體甲的質(zhì)量:m=ρV=5.0×103kg/m3×2×10-3m3=10kg,
圓柱體甲的重力:G=mg=10kg×10N/kg=100N,
由受力分析圖和二力平衡條件可知:F支=G-F拉=100N-20N=80N,
根據(jù)相互作用力可知桌面所受壓力:F′=F支=80N,
圓柱體甲對桌面所受壓強:;
(2)乙容器中水深度的增加量:,乙底部受到水的壓強的增加量:△p=ρ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
乙底部受到水的壓力的增加量:△F=△pS容器=1000Pa×2×10-2m2=20N。
答:(1)圓柱體甲受力分析圖如上所示,此時圓柱體甲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為8×103Pa;
(2)乙底部受到水的壓力的增加量為20N。
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19年中考備戰(zhàn) 物理專題研究
“壓力和壓強” 專題
(液體氣體)
姓名 ( )
【命題要點】
物質(zhì)科學 主題3 物質(zhì)的運動與相互作用 (二)運動和力
液體壓強
能了解液體對容器、側(cè)壁有壓強
知道液體壓強的大小與哪些影響因素有關
知道液體壓強計的構造和用途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說出流體壓強與流速的定性關系
能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定性關系解釋有關的現(xiàn)象
物質(zhì)科學 主題1 常見的物質(zhì) (三)空氣
大氣壓
說出一些驗證大氣壓存在的方法
說出標準大氣壓的值
用大氣的有關知識解釋一些自然現(xiàn)象列舉一些大氣壓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如對天氣、人體、沸點的影響,了解高壓鍋、吸塵器的原理。
【歷年考題】
(4分)(2018 杭州)援藏教師到達西藏后發(fā)現(xiàn)用普通鍋煮飯不容易熟。請用學過的知識解
析原因:   ;提出一個把飯煮熟的方法         。
(2017 杭州)如圖,甲、乙、丙是三個質(zhì)量和底面積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裝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個容器底部都受到水的壓強( ?。?br/>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樣大
(6分)(2015 杭州)小明同學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個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如圖所示).然后從漏斗尖嘴處向上用力吸氣,并將手指移開,看到的現(xiàn)象是    ,原因是    ;小王看到小明的實驗后說,朝漏斗尖嘴處向下持續(xù)用力吹氣也能達到類似的實驗效果,原因是   。
(2010 杭州)如圖,兩個相同容器都盛滿水,甲中有一個體積為50厘米3.密度為0.5×103千克/米3的木塊漂浮在水面。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A.木塊漂浮時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并有體積露出水面
B.木塊緩慢下壓至浸沒的過程中受到的浮力不變
C.木塊全部壓入水中兩容器底部受水的壓力和壓強都相等
D.取出木塊后兩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和壓強都相等
【專題精練】——固體壓強
(2012 昭通)如圖所示的兩個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們的質(zhì)量和底面積均相同,容器中分別裝有甲、乙兩種液體且液面在同一高度。若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相等,則兩種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  ?。?br/>A.一樣大
B.甲最大
C.乙最大
D.無法判斷
(2018 邵陽)如圖所示,向兩支同樣的試管中注入質(zhì)量相等的甲、乙兩種液體,發(fā)現(xiàn)液面在同一水平線上,比較甲、乙兩種液體對試管底部的壓強(   )
A.甲大
B.乙大
C.一樣大
D.無法確定
(2018·樂山)如圖所示,將一個瓶子,裝入適量帶色的水,再取一根兩端開口的細玻璃管,使玻璃管穿過橡皮塞插入水中。從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氣體,使瓶內(nèi)氣體壓強大于大氣壓,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如圖所示。當拿著它從山下的報國寺到金頂山上,玻璃管內(nèi)水柱高度將( )
A.升高 B.不變 C.降低 D.無法判斷
(2018 鹽城)小明將兩個相同的一次性塑料杯疊放在一起,用吹風機以恒定風速沿上杯口水平吹氣,發(fā)現(xiàn)塑料杯被吹出,如圖,有人認為這是因為“上杯口流速大,壓強小”使杯子飛出,也有人認為這是因為“吹氣時有氣體進入下面的杯子中將上面的杯子頂上來”。為進一步驗證以上兩種解釋,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   )
A. 在上面的塑料杯底開一個孔,再次重復實驗,觀察杯子情況
B. 將下面的塑料杯的底剪去,再次重復實驗,觀察杯子情況
C. 將兩塑料杯的底都剪去,再次重復實驗,觀察杯子情況
D. 將上面塑料杯的杯口剪去,使其低于下面塑料杯的杯口,再次重復實驗,觀察杯子情況
如圖甲所示,某物體豎直漂浮于盛水的杯中,后來將該物體取出并橫置于杯口,如圖乙所示(不考慮水的損失).下列關于杯內(nèi)底面及地面所受壓強和壓力大小的變化情況,判斷正確的是(   )
A.杯內(nèi)底面和地面受到的壓力大小都不變
B.杯內(nèi)底面和地面受到的壓強大小都不變
C.杯內(nèi)底面受到的壓強減小,地面受到的壓強增大
D.杯內(nèi)底面受到的壓力減小,地面受到的壓力大小不變
如圖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圓柱形容器,容器中裝有不同種類的液體,將A、B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體物塊分別放入甲、乙兩個容器的液體中,靜止時兩個容器中的液面恰好相平。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物體受到的浮力 FA>FB
B.容器對桌面的壓力 F甲<F乙
C.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 p甲>p乙
D.物體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強 pA>pB
有A、B兩個密度分別為ρA、ρB的實心正方體,它們所受的重力分別為GA和GB,它們的邊長之比為2:1.將它們?nèi)鐖D所示疊放在水平桌面上時,A對B的壓強與B對桌面的壓強之比為6:7.水平桌面上有甲、乙兩個圓柱形容器,將物體A和B分別放入甲、乙兩容器的液體中,物體A漂浮,有1/4的體積露出水面。液體靜止時,物體A、B所受浮力分別為FA和FB.已知酒精密度是水密度的0.8倍。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br/>A.FA:FB=15:2,ρA<ρB
B.ρA:ρB=3:4,F(xiàn)A<FB
C.GA:GB=1:6,ρA<ρB
D.FA:FB=5:2,GA>GB
(2011 昭通)某同學做托里拆利實驗時,測得的大氣壓強值如圖所示,當時的大氣壓等于   mm高水銀柱所產(chǎn)生的壓強。若該同學皮膚表面積約1.5m2,則受到的大氣壓力約   N,他并沒有被大氣壓力壓扁,是因為   的緣故(ρ水銀=13.6×103kg/m3,g取10N/kg)。
(2018 鎮(zhèn)江)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有兩個相同的圓柱形容器A和B,置于其中的圓臺形實心鐵塊甲和乙完全相同,它們的上表面均與容器中水面相平,則甲、乙受到的浮力F甲   F乙,當從兩容器中分別取出相等質(zhì)量的水后(未取完),A、B底部受到水的壓強pA   pB,甲、乙受到的浮力F甲   F乙.(均選填“>”“=”或“<”)
(2018 南充)如圖所示,一個重為5N的容器,底面積100cm2,內(nèi)裝有400ml的酒精,則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為   N,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為   Pa(ρ酒精=0.8×103kg/m3,g=10N/kg)
(1)一只裝滿水的燒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甲,此時水對杯底的壓強為p1;若將一個木塊輕輕放在水面上,穩(wěn)定后如圖乙,此時水對杯底的壓強為p2,則p1   p2;(選填“>”、“<”、或“=”)
(2)A、B兩個正方體鐵塊,它們的邊長之比為2:1.將它們?nèi)鐖D丙、丁所示方式疊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時它們對地面的壓強之比是   。
(2018 達州)如圖所示,完全相同的圓柱形容器中,裝有不同的兩種液體甲、乙,在兩容器中,距離同一高度分別有A、B兩點。若兩種液體的質(zhì)量相等,則A、B兩點的壓強關系是pA   pB;若A、B兩點的壓強相等,則兩種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關系是p甲   p乙(兩空選填“>”、“=”或“<”)。
(2018 鎮(zhèn)江)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有兩個相同的圓柱形容器A和B,置于其中的圓臺形實心鐵塊甲和乙完全相同,它們的上表面均與容器中水面相平,則甲、乙受到的浮力F甲   F乙,當從兩容器中分別取出相等質(zhì)量的水后(未取完),A、B底部受到水的壓強pA   pB,甲、乙受到的浮力F甲   F乙.(均選填“>”“=”或“<”)
(2018 臺州)將紙餐盤、紙杯和吸管按照如圖方式粘合在一起即成“紙杯船”。
(1)往紙杯里倒些水,水從吸管噴出時,紙杯船就會前進,說明   。
(2)杯內(nèi)裝水越多,吸管噴水越遠,因為   。
(1)玻璃管的上方應該是   ;
(2)若將玻璃管傾斜一些,對實驗結果   影響;(填“有”或“沒有”)
(3)若在做實驗過程中,不小心將玻璃管頂端打破了,則管內(nèi)的水銀面將   。
(4)若這個實驗裝置搬到云南建水來進行實驗,玻璃管內(nèi)的水銀柱的高度會小于760mm,原因是   。
(2018 南充)在“研究影響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實驗中:
(1)壓強計是通過觀察U型管的兩端液面的  來顯示橡皮膜所受壓強大小。
(2)比較圖甲和圖乙,可以初步得出結論:在同種液體中,液體內(nèi)部壓強隨液體   
的增加而增大。
(3)如果我們要討論液體內(nèi)部壓強是否與液體密度有關,應選擇 進行比較。
(4)已知乙圖中U型管左側(cè)液柱高為4cm,右側(cè)液柱高為10cm,則U型管底部受到的液體的壓強為  Pa(ρ水=1×103kg/m3,g=10N/kg)
(2007 連云港)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星期天開展一次登山活動,想利用所學的物理知識測量花果山的高度。若已知在豎直方向每升高10m大氣壓強減小△p,且山下的大氣壓強為p0.他們隨身攜帶了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容積為V)、彈簧測力計、細線、刻度尺等。到達山頂后,他們首先排盡針筒內(nèi)的空氣并用橡皮帽封住其小孔,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實驗中針筒與活塞之間的摩擦不計)
(1)為了測量山頂?shù)拇髿鈮簭?,你認為實驗中應測出的物理量有(指出物理量的名稱并用相應的符號表示):   ;
(2)山頂?shù)拇髿鈮簭妏=   (用所測量的物理量及已知量表示);
(3)花果山的高度h=   (用所測量的物理量及已知量表示)。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def9a131-4e6b-432b-849e-05282241a1b4" \t "http: / / www.m / physics / ques / detail / _blank )如圖所示,有一圓柱形容器和一足夠長的圓柱形金屬塊,其橫截面積S容:S柱=3:1,容器中盛有水,金屬塊吊在一根細線下,現(xiàn)將金屬塊慢慢放入水中,問:若圓柱形金屬塊浸入水中深度到15厘米的過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增大多少?
如圖圓柱形盛水容器,橫截面積為S1.重力為G的柱形金屬塊,橫截面積為S2,已知S1>S2,金屬塊用細線懸掛并使之底面恰好與水面齊平?,F(xiàn)將金屬塊緩慢下降浸入水中,設水均不溢出且金屬塊不浸沒,水的密度為ρ,則:
(1)金屬塊底面在水中深度為h時,金屬塊所受浮力為多少?
(2)金屬塊相對容器底部下降高度為H時,盛水容器底部增大的壓強是多少?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433c1b84-a5ed-42b6-a281-fb89630c1900" \t "http: / / www.m / physics / paper / _blank )如圖所示,完全相同的圓柱形容器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A中裝有深為7h、體積為1×10-3m3的水。B中裝有深為8h的另一種液體,其密度為0.8×103kg/m3,求:
(1)A容器中水的質(zhì)量;
(2)若A容器的重力為2N,容器與水平地面接觸面積為1.18×10-4m2,求A容器對地面的壓強;
(3)若從A、B兩容器中分別抽出高均為△h的液體后,液體對各自容器底部的壓強分別為PA、PB,請通過計算比較PA與PB的大小關系及對應的△h的取值范圍。
(2018 菏澤)小強根據(jù)液體壓強公式p=ρgh得出如下結論:在任何情況下,p都與h成正比。請你設計實驗說明小強的結論是錯誤的。
如圖所示,金屬圓柱體甲的密度為5.0×103千克/米3,體積為2×10-3米3,底面積為10-2米2;薄壁圓柱形容器乙的底面積為2×10-2米2,容器中盛有適量的水。求:
(1)通過繩子對放在桌面上的甲物體用20N的力豎直向上提(如圖),此時圓柱體甲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畫受力分析圖)
(2)小明想求出當用繩子將甲物體全部浸入乙容器的水中時(水未溢出),乙底部受到水的壓力的增加量。
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丰县| 方正县| 瓦房店市| 伊春市| 沙湾县| 沙湾县| 梨树县| 连州市| 肥东县| 乌兰浩特市| 成都市| 夹江县| 绵阳市| 石城县| 西畴县| 普格县| 阳信县| 清原| 唐河县| 牟定县| 长兴县| 民丰县| 五大连池市| 丹阳市| 开江县| 拉萨市| 布尔津县| 慈溪市| 东阳市| 岳西县| 大安市| 海兴县| 隆林| 千阳县| 宁陵县| 堆龙德庆县| 麻城市| 陇西县| 无为县| 华安县| 石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