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教版中考復習化學-2、物質的鑒別分離和提純 1、常見氣體和離子的檢驗氣體 / 離子 檢驗方法 現象氧氣 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 木條復燃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石灰水變渾濁氫氣 點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燒杯 純凈的氫氣安靜的燃燒,有淡藍色的火焰,燒杯內壁有無色液滴一氧化碳 點燃,在火焰上方罩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 石灰水變渾濁甲烷 點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燒杯,迅速倒轉后,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燒杯內壁有無色液滴,石灰水變渾濁水蒸氣 通過白色硫酸銅固體粉末 白色粉末變藍H+ 滴加紫色石蕊試液 石蕊試液變紅 用pH試紙測量其pH pH小于7OH- 滴加無色酚酞試液 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用pH試紙測量其pH pH大于7CO32- 滴加鹽酸,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2、物質鑒別:(1)一劑鑒別(限用一種試劑來鑒別多種物質)(2)無劑鑒別(不用任何其它試劑鑒別多種物質)①特征現象法:利用物質的物理性質不同,通過感官找到突破口,然后利用已鑒別出來的物質作為試劑將剩余物質連環鑒別出來。②兩兩混合法:當無法通過物理性質鑒別出來時,采用兩兩混合的方法,若能各自產生不同的現象,即可加以區別。③借助產物法:若用以上兩種方法還不能將組內的一種或兩種物質鑒別出來,可借用相關反應產物和酸反應加以鑒別(組內物質一般含有酸)(3)不限制試劑鑒別一組物質的方法:鑒別組內物質的方法有多種,最好選最簡單的方法加以鑒別。(4)逐一檢出同種溶液中不同陰離子的方法:前面加進去的試劑不能干擾后面的離子的檢驗。 【例1】 鑒別下列各組物質的方法可行的是( )A.用銅片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 B.用二氧化錳鑒別過氧化氫溶液和水C.用蒸餾水鑒別四氧化三鐵粉末和鐵粉 D.用鹽酸鑒別澄清石灰水和氫氧化鈉溶液【答案】B【例2】現有失去標簽的四瓶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硝酸鈉溶液、酚酞溶液、硫酸銅溶液,不用其他 試劑就可以將它們加以鑒別,則最先鑒別出來的是( ) A. 氫氧化鈉溶液 B. 硝酸鈉溶液 C. 酚酞溶液 D. 硫酸銅溶液【答案】D【例3】只用一種試劑經過一步操作便可鑒別HCl、NaOH和NaCl三種溶液,這種試劑是( )A. 碳酸鈉溶液 B. 稀硫酸 C. 石蕊試液 D. 石灰水【答案】C【例4】某同學為研究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是否恰好中和時,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分別用不同試劑進行實驗。下列實驗方法及結論不正確的是 ( ) 實驗序號 所用試劑 現象及結論A 鐵粉 有氣泡產生,則稀鹽酸過量B pH試紙 測得pH﹥7,則氫氧化鈉溶液過量C 酚酞溶液 溶液為無色,一定恰好中和D 少量硫酸銅溶液 沒有藍色沉淀,不一定恰好中和【答案】C【例5】下列各組物質的兩種鑒別方法都正確的是( )序號 物質 方法一 方法二①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點燃 聞氣味② 食鹽水和水 測pH 蒸發結晶③ 氫氧化鈉和碳酸鈣 加水溶解 加入鹽酸④ 鎂條和鋁條 在空氣中點燃 加入稀硫酸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②和④ D. ③和④ 【答案】D【例6】某種混合氣體中可能含有N2、HCl、CO中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該混合氣體的成分,將混合 氣體依次通過NaHCO3溶液和灼熱的Fe2O3,氣體體積無變化但是有黑色物質生成;再通過 NaOH溶液,氣體體積明顯減小;將燃著的木條伸入裝有剩余氣體的集氣瓶中,木條熄滅(假 設每步反應都是完全的),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提示:氣體的分子數之比等于體積比)( ) A. 一定有CO和HCl,肯定無N2 B. 一定有CO和N2,可能有HCl C. 一定有CO和HCl,可能有N2 D. 一定有CO和N2,肯定無HCl【答案】D【例7】 下列各組溶液中,必須另加試劑才能鑒別開來的一組是( )A. NaOH、FeCl3、MgSO4、NaCl B. KOH、HCl、CuSO4、KNO3 C. Na2CO3、BaCl2、HCl、KCl D. Na2CO3、KNO3、NaCl、CaCl2【答案】D【例8】甲是初中化學中的常見物質,請根據下列敘述回答問題。(1)若甲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一種在標準狀況下密度最小的氣體,該氣體的化學式為 。甲在常見的金屬活動性順序中的位置是 。(2)若甲是一種紅色的氧化物,能溶于稀鹽酸,得到黃色溶液,則甲的化學式為 。(3)若甲在常溫下是液態,可以做一些溶液的溶劑,其75%的溶液常作為醫用消毒。則甲的化學式為 ,它屬于(填序號) 。A. 有機物 B. 純凈物 C. 混合物 D. 化合物 E. 氧化物(4)若甲是發酵粉的成分之一,在醫療上是治療胃酸過多癥的一種藥劑。 則甲的俗名是 ;甲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若甲的固體可做氣體干燥劑,但不能用于干燥CO2氣體,那么甲溶液的pH 7(填“<”或“>” 或“=”),CO2氣體不能被甲干燥的原因可能是 。(6)若甲既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X,又能與氫氧化鈣溶液反應生成Y,且X與Y能反應,則甲的化學式可能是 (寫出一種即可),X與Y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7)若甲物質長期敞口放置會變質,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填序號) 。 A. 甲一定是氫氧化鈉 B. 變質的原因一定是與氧氣發生了反應 C. 變質后質量一定增加 D. 變質一定是由化學反應引起的(8)若甲能與水反應,將少量甲加到飽和石灰水中,溶液變渾濁,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序號)。 A. 甲一定是二氧化碳 B. 反應后溶質的質量一定減小C. 反應前后溶劑的質量保持不變 D. 反應前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可能不變【答案】(1) H之前的金屬 (2) (3)C2H5OH A B D (4) 小蘇打,NaHCO3 + HCl NaCl + CO2↑ + H2O (5) >,CO2氣體與甲發生反應(6) (答案合理即可,如其他可溶性碳酸鹽等)(其他合理答案應與上一空相對應)(7)D (8)BD 一、.物質分離:通過適當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各組分物質彼此分開,并且恢復到各種物質原來的存在 狀態,分別得到純凈物。 二、物質提純:通過適當的方法把混在某物質里的少量雜質除去,以便獲得相對純凈的物質,又稱除 雜。提純的基本原則是:“不增、不減、好分”(1)固體物質提純①吸收法:例如:CO中混有少量CO2,欲除去CO2,將混合氣體通過氫氧化鈉溶液。 ②沉淀法:例如:要除去氯化鈉中含有少量硫酸鐵雜質,應選用的一種試劑是氫氧化鋇溶液。 ③氣化法:例如:除掉氯化鈉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鈉,應選用適量的試劑是稀鹽酸。④互變法:例如:欲除去KNO3溶液里的KOH雜質,可加入適量的HNO3溶液。⑤置換法:例如:要除去后邊括號中的雜質:Cu(Zn),可加入稀鹽酸、稀硫酸或銅鹽溶液。⑥加熱法:例如:要除去括號中的雜質,CaO(CaCO3),可將混合物高溫煅燒。(2)氣體的凈化和干燥吸收劑 吸收的氣體雜質水 易溶性氣體,如HCl、NH3等強堿溶液(NaOH) CO2、SO2、HCl、H2S等堿石灰(NaOH+CaO) CO2、H2O(氣體)、H2S等灼熱的CuO H2、CO灼熱的銅網 O2干燥劑 可干燥的氣體 不能干燥的氣體酸性 濃硫酸 H2、O2、CO2、CO、CH4、N2、SO2、HCl NH3堿性 生石灰、堿石灰、固體氫氧化鈉 H2、O2、CO、CH4、N2、NH3 CO2、SO2、HCl中性 無水氯化鈣 大部分氣體 【例9】下列依據實驗目的所設計的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A 鑒別Na2CO3和CaCO3固體粉末 加足量稀鹽酸B 除去CO2中的CO 通過足量NaOH溶液C 檢驗NaCl溶液中含有Na2CO3 加適量CaCl2溶液D 除去CaO中的CaCO3 加足量水【答案】C【例10】除去下列物質中所含的少量雜質,方法正確的是 物 質 所含雜質 除雜質的方法A 二氧化錳 氯化鈉 加水溶解,過濾,蒸發結晶B 氯化鈉溶液 碳酸鈉 加入過量稀鹽酸,加熱蒸發C 氯化鈣溶液 稀鹽酸 加入過量氫氧化鈣,過濾D 氫氧化鈉溶液 碳酸鈉 加入適量的石灰水【答案】B【例11】下列除去雜質的方法中,不正確的是( )序號 物質 雜質 除去雜質的方法① NaCl固體 泥沙 溶解、過濾、蒸發② CO2[來源:學科網] H2O 將混合氣通過盛氫氧化鈉固體的裝置③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足量鋅粒,充分反應,過濾④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過量的Ca(OH)2溶液,過濾A. ①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③④【答案】D【例12】某同學對下列四個實驗都設計了兩種方案,兩種方案均合理的是 選項 A B C D實驗目的 鑒別CaCO3和Na2CO3 鑒別鹽酸、NaCl溶液、Ca(OH)2溶液 除去氯化鈉溶液中的少量鹽酸 除去CO2中的少量水蒸氣方案1 加水 滴加碳酸鈉溶液 滴加適量Na2CO3溶液 通過濃硫酸方案2 滴加鹽酸 滴加無色酚酞溶液 滴加適量NaOH溶液 通過NaOH溶液【答案】C【例13】用下面的裝置將一定量的CO2和CO的混合氣體進行分離和干燥。圖中的a、b、c、d均為活 塞,可以控制氣體的通過和液體的加入,實驗前活塞均已關閉。請選擇適宜的試劑完成上述 實驗。(儀器的固定裝置已經省略) 可供選擇的試劑有:①濃硫酸 ②稀硫酸 ③濃鹽酸 ④稀鹽酸 ⑤澄清的石灰水 ⑥氫氧化鈉溶液實驗分以下兩步進行:(所選的試劑均用序號表示)⑴ 關閉b、c,打開a、d,則甲中試劑為 ,丙中試劑為 。若乙裝置中的現象是 ,說明甲裝置中反應是充分的。 此步實驗后收集到的氣體是 。⑵ 在甲裝置的分液漏斗中加入試劑②或④,關閉活塞 (填寫序號,下同),打開活塞 ,再經過丙裝置后即可收集到另一種氣體。此步實驗中發生的反應方程式為 。 【答案】(1) ⑥ ① 溶液不變渾濁(答案合理即可) CO (2) a、d b、c Na2CO3+2HCl==2NaCl+ H2O+ CO2↑或Na2CO3+H2SO4= Na2SO4+H2O+CO2↑【例14】用括號內物質一次性鑒別下列各種物質不能達到目的是( ) A.HCl、Na2CO3、NH4Cl三種溶液(石灰水) B.CuO、Fe、C三種固體(稀硫酸) C.HCl、NaOH、Na2CO3 三種溶液(酚酞試液) D.BaSO4、NH4NO3、NaCl三種固體(水)【答案】C【例15】要除去下列四種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括號內的物質為雜質) 甲:CaCO3(Na2CO3)乙:NaOH(Na2CO3) 丙:KCl(KHCO3) 丁:炭粉(CuO) 可選用的試劑及操作方法有:①加適量鹽酸,攪拌,過濾;②加適量水,攪拌,過濾,干燥;③加適量鹽酸,蒸發;④溶解,加適量石灰水,過濾,蒸發.下列組合正確的是( ) A. 甲-②,乙-④ B.乙-③,丙-① C. 丙-①,丁-② D. 丁-①,丙-④ 【答案】A【例16】有一包固體可能含有CaCl2、Na2SO4、Na2CO3、KNO3中的一種或幾種,現對其進行如下實 驗: ①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加適量蒸餾水,固體完全溶解形成無色透明溶液; ②取少量上述 溶液,加過量稀硫酸,有氣泡產生; ③取②所得溶液少量,滴加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 淀.分析以上實驗現象,對原固體組成的推斷正確的是( ) A.肯定有Na2CO3,無CaCl2 B.肯定有Na2CO3、Na2SO4,無CaCl2 C.肯定有Na2CO3、Na2SO4,可能有KNO3、CaCl2 D.肯定有Na2SO4,可能有KNO3、CaCl2【答案】A【練習1】某同學對下列四個實驗都設計了兩種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 選項 A B C D實驗 目的 除去氫氧化鈉中少量的碳酸鈉 清洗鐵制品 表面的鐵銹 鑒別氯化鈉 溶液和稀鹽酸 檢驗一氧化碳中是否 混有二氧化碳氣體方案1 加水溶解 加適量稀鹽酸 加鋅粒 點燃方案2 加稀硫酸 用水洗滌 加石蕊溶液 通入澄清石灰水【答案】B【練習2】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質中所含少量雜質的方法,其中正確的是( ) 物質 所含雜質 除去雜質的方法A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足量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泡B CaO固體 CaCO3 加水溶解,過濾C CO氣體 CO2 通過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并干燥D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足量鋅粒,充分反應,過濾【答案】C【練習3】 三瓶遺失標簽的無色溶液分別是鹽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為鑒別這三瓶溶液進行如下實驗。(1) ①氣體a的名稱是 ,原A和B兩只試管所盛溶液中對應溶質的化學式分別是 、 。②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是 。③如果只用一種試劑來鑒別三種溶液,可選用的試劑是 。(2)若遺失標簽的是鹽酸、碳酸氫鈉、氫氧化鈣三瓶溶液,鑒別時不需外加任何試劑,只需將其中的溶液①分別滴加到另外兩種溶液②、③中,若實驗現象是 ,則①是 。【答案】(1)①二氧化碳 NaOH Ca(OH)2②CO2 + Ca(OH)2 = CaCO3↓+ H2O③碳酸鈉溶液(2)一個有氣泡,一個無明顯現象 鹽酸(或一個有氣泡,一個有白色沉淀 碳酸氫鈉溶液;或一個有白色沉淀,一個無明顯現象 氫氧化鈣溶液)模塊一 物質的鑒別基礎達標能力提升模塊二 物質的分離和提純基礎達標能力提升混合氣體→→接氣體回收裝置abcd甲乙丙復習鞏固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