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教版中考復習化學-6、酸堿鹽綜合復習1 1.常見的酸堿鹽 常見的酸 常見的堿 常見的鹽 鹽酸 硫酸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 氯化鈉 碳酸鈉 碳酸氫鈉 碳酸鈣 HCl H2SO4 NaOH Ca(OH)2 NaCl Na2CO3 NaHCO3 CaCO3俗稱 火堿、燒堿、苛性鈉 熟石灰、消石灰 食鹽 蘇打、純堿 小蘇打 特性 濃鹽酸:易揮發(瓶口有白霧) 濃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具有吸水性,脫水性 易潮解,具有強腐蝕性 微溶于水,有較強腐蝕性 有咸味 水溶液顯堿性 水溶液顯堿性,受熱分解 難溶于水,受熱分解用途 除銹 除銹,化工原料 制肥皂、造紙等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調味劑 制洗滌劑、制玻璃等 發酵粉主要成分 大量用于建筑2.酸堿鹽的性質酸的共性 堿的共性 鹽的共性組成上都含有氫元素,電離時陽離子都為氫離子 組成上都含有氫氧元素,電離時陰離子都為氫氧根離子 電離時陽離子為金屬離子,陰離子為酸根離子溶液的pH小于7(注意顯酸性的不一定為酸溶液) 溶液的pH大于7(注意顯堿性的不一定為堿溶液) 金屬與某些鹽溶液反應能使酸堿指示劑變色(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使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 能使酸堿指示劑變色(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 酸與某些鹽反應 與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 與酸發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 堿與某些鹽反應(堿與鹽可溶)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 與部分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 鹽與鹽的反應(兩種鹽可溶)與某些鹽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新酸和新鹽 與某些鹽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新堿和新鹽 強酸有腐蝕性 強堿有腐蝕性 與活潑金屬發生置換反應生成鹽和氫氣 酸堿鹽常見的反應3.幾種反應的概念中和反應: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置換反應:由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復分解反應: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叫做復分解反應。復分解反應的條件是產物有水、氣體或沉淀生成。中和反應是復分解反應的一種。4.溶液酸堿度的表示方法—pHpH=7,呈中性溶液pH<7,顯酸性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強pH>7,呈堿性溶液,pH越大堿性越強 酸堿鹽性質【例1】 下列各組屬于同一物質的是( ) A. 冰和干冰 B. 火堿和燒堿 C. 熟石灰和生石灰 D. 小蘇打和蘇打【答案】B【例2】物質存放在燒杯中一段時間后,質量增大且變質的是( ) ①濃鹽酸 ②濃硫酸 ③燒堿 ④食鹽 ⑤生石灰 ⑥稀硫酸 A.①⑥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③④【答案】C【例3】為驗證下列化學變化的發生,需要滴加指示劑才能觀察到實驗現象的是( ) A. 向石灰石中滴加鹽酸 B. 向氧化鐵中滴加硫酸 C. 向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D. 向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答案】C【例4】右圖中甲、乙、丙是3種不同類別的物質,且均能與X發生化學反應。若X 為稀鹽酸,則甲、乙、丙3種物質可能為( ) A. Fe、CuO、Cu(OH)2 B. Fe、CaCO3、Na2CO3 C. Zn、Fe2O3、Na2SO4 D. Cu、Ca(OH)2、CaCO3【答案】A【例5】下列實驗方案中,不能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發生了反應的是( )A. 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再滴加稀鹽酸,有氣體生成B. 向裝有一定量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滴幾滴酚酞溶液,再不斷滴入稀鹽酸C. 用pH試紙測氫氧化鈉溶液pH,再滴加稀鹽酸,pH逐漸降低,最終小于7D. 向裝有少量稀鹽酸的試管中滴加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再向其中滴加碳酸鈉溶液【答案】ApH的應用【例6】下圖表示的是一些物質在常溫下的近似pH。下列有關這些物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A. 蘋果汁的酸性大于酸雨的酸性 B. 廚房清潔劑的堿性小于小蘇打水的堿性C. 小蘇打水不能用于治療胃酸過多 D. 酸雨呈酸性的主要原因是溶有二氧化碳【答案】A【例7】有一食品包裝說明書中注明防腐劑是苯甲酸(C6H5COOH),張華同學查資料得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強,可用做食品防腐劑.下列對苯甲酸性質的推測中不合理的是( )A. 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B. 苯甲酸溶液只能與可溶性的堿發生反應C. 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D. 苯甲酸溶液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答案】B【例8】下圖是收集某氣體的裝置。由實驗裝置推測該氣體的有關性質可能正確的 是( ) A B C D密度比空氣 大 大 小 小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的pH >7 <7 >7 <7【答案】C推理類【例9】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變紅,所以CO2是酸B.溶液中有晶體析出時,溶質質量減小,所以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減小C.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屬元素顯正價,所以非金屬元素一定顯負價【答案】C【例10】科學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據下列實驗事實,推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 A. 若某物質中只含有一種元素,則該物質一定是單質 B. 若某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則該溶液一定顯酸性 C. 若反應中有鹽和水生成,則該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 D. 若某溶液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則該溶液一定是堿溶液【答案】B【例11】氫氧化鋁[Al(OH)3]受熱易分解,產生水并吸收熱量,故可用作阻燃 劑;能與鹽酸、NaOH溶液反應,是藥物“復方胃舒平”的主要成分之一。實驗室制備Al(OH)3 方法為: 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4)2SO4,通常不選用NaOH。下列判斷不正 確的是( ) A.氫氧化鋁的化學性質穩定 B.復方胃舒平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癥 C.氫氧化鋁可滅火的原因之一是降低了可燃物的溫度 D.實驗室不用NaOH溶液制備Al(OH)3,因為NaOH會與Al(OH)3反應【答案】A信息類【例12】某些金屬氫化物與水反應可生成堿和氫氣,如CaH2 + 2H2O=Ca(OH)2 +2H2 ↑。CaH2與足量 Na2CO3溶液之間發生反應的產物有( )A. Ca(OH)2 和H2 B. NaOH 和Ca(OH)2C. CaCO3、NaOH 和H2 D. Ca(OH)2 、CaCO3和H2【答案】C【例13】生活中常有誤食亞硝酸鈉(NaNO2)中毒事件的報道,這是因為亞硝酸鈉外觀酷似食鹽且有咸味;工業用鹽中常混有亞硝酸鈉,有關氯化鈉和亞硝酸鈉的部分資料如下表:化學式 酸堿性 熱穩定性 與稀鹽酸的 反應現象 與硝酸銀溶液的反應現象氯化鈉 中性 受熱不分解 無明顯變化 生成白色沉淀亞硝酸鈉 弱堿性 320℃以上會分解 放出刺激性氣體 放出紅棕色氣體 無明顯變化如要檢驗食鹽樣品中有無亞硝酸鈉,下列判定方法不正確的是 ( )A. 用pH試紙測定食鹽樣品溶液的酸堿性B. 取少量食鹽樣品加熱到320℃以上,觀察有無刺激性氣體放出C. 取少量食鹽樣品,向其中加入鹽酸,觀察有無紅棕色氣體放出 D. 取少量食鹽樣品加水溶解,加入硝酸銀溶液觀察有無白色沉淀【答案】D 【例14】將下列溶液分別滴入氫氧化鈉溶液、飽和石灰水和稀鹽酸中,能呈現三種不同現象的是 ( ) A. FeCl3 B.MgCl2 C.Na2CO3 D.酚酞【答案】C【例15】欲將含有鹽酸的氯化鈣溶液調至中性,得到氯化鈣溶液,在沒有指示劑的情況下,應加入的試劑是( )A. Na2CO3 B. CaO C. Ca(OH)2 D. CaCO3【答案】D【例16】用鹽酸和碳酸鈣固體反應,將得到的氣體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終沒有發現石灰水變渾 濁。針對此現象,同學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查資料]稀鹽酸與AgNO3溶液發生復分解反應,AgCl為白色且難溶于水。 [假設] 小明的假設:澄清石灰水已變質。 小白的假設:氣體X中除了有CO2外,還有 。 [實驗探究](1)小明的探究:實驗目的 實驗步驟 可能的實驗現象 化學方程式和實驗結淪 探究所用 澄清石灰 水是否變 質 ①用一支試管另取少量原澄清石灰水②取稀硫酸與碳酸鈉反應制取CO2③ 步驟③中現象為: 步驟②中反應方程式為: 實驗結論:所用的澄清石灰水沒有變質。 (2)小白的探究 實驗目的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化學方程式和實驗結論探究小白的假設是否成立 將氣體X通入AgNO3溶液 反應方程式為: 實驗結論:小白的假設成立 [實驗反思] (3)同學們經過討論發現,用下面實驗裝置就可以同時完成上述兩個假設的探究。 A B C A、B中都加AgNO3溶液,通X氣體后:如果A渾濁、B澄清、C渾濁,結論是 ; 如果看到 現象;小明和小白的假設都成立。【答案】假設: HCl氣體 (1) 小明的探究:實驗目的 實驗步驟 可能的實驗現象 化學方程式和實驗結淪 探究所用澄清石灰水是否變質 ③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所用澄清石灰水中 步驟③中現象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步驟②中反應方程式為: H2SO4+Na2CO3=Na2SO4+ H2O+CO2↑ (2)小白的探究 實驗目的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化學方程式和實驗結論探究小白的假設是否成立 將氣體X通入AgNO3 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反應方程式為: HCl+AgNO3=AgCl↓+HNO3 (3)X中有HCl雜質,石灰水未變質;A渾濁,B澄清,C澄清 【練習1】在A+B→鹽+水的反應中,A、B分別是( ) A. 鹽酸和熟石灰 B. 純堿和熟石灰 C. 小蘇打和鹽酸 D. 熟石灰和燒堿【答案】A【練習2】煤燃燒產生的廢氣中含有SO2 ,用NaOH、Na2SO3溶液可將90%以上的SO2 吸收。涉及的反應有:① 2NaOH+SO2=Na2SO3+H2O ② Na2SO3+SO2+H2O=2NaHSO3 ③ NaHSO3+NaOH=Na2SO3+H2O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 反應②發生的是化合反應 B. 可循環使用的物質是Na2SO3 C. 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價是+6 D. 反應①說明SO2與CO2 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答案】C【練習3】向氫氧化鈣的飽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質,不可能使溶液的pH有明顯改 變的是( ) A. 通入CO2 B. 加入稀H2SO4 C. 加入鹽酸 D. 加入Na2CO3溶液【答案】D【練習4】化學反應有著廣泛的應用。 (1)不能用鐵質容器存放硫酸銅溶液,因為鐵與硫酸銅溶液會發生化學反應,此反應中銅元 素的化合價由 變為 。 (2)實驗室制取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3)人的胃液里含有胃酸,若胃酸分泌過多會引起胃病。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氫氧 化鋁)可緩解病痛。則該藥用于治療的化學原理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 (4)做饅頭發酵面團時,會產生乳酸等有機酸,蒸饅頭前需加入適量的純堿或小蘇打等堿性 物質,它們相互作用產生了_____氣體,使蒸出的饅頭疏松多孔;若加入的堿性物質過 多,可向面團或蒸鍋中添加的少許酸性廚房調味料是_____,以免蒸出的饅頭口味澀且 發黃。【答案】(1)+2、0 (2)Zn + H2SO4 = ZnSO4 + H2↑ (3)Al(OH)3 + 3HCl = AlCl3+ 3H2O (4)二氧化碳 醋 酸堿鹽基礎知識稀鹽酸和稀硫酸使石蕊變紅,酚酞不變色與金屬單質Mg、Al、Zn、Fe、反應與金屬氧化物Fe2O3、CuO、CaO反應與堿NaOH、Ca(OH)2反應與鹽Na2CO3、NaHCO3、CaCO3反應 NaOH、Ca(OH)2使石蕊變藍,酚酞變紅色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溶液與CO2反應溶液與鹽溶液反應Na2CO3水溶液呈堿性,能使酚酞變紅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與Ca(OH)2溶液反應與CaCl2溶液反應NaHCO3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CaCO3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高溫煅燒分解基礎達標某氣體NaOH固體能力提升復習鞏固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