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九下第三課 與世界緊相連復習學案一、復習目標1、了解中國與世界的關系,知道我國在參與國際事務中承擔的責任和發揮的重要作用。了解中國在國際經濟政治的重大影響,知道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離不開中國的積極參與;理解文化交流的意義和做法。2、結合例子知道中國的擔當顯示了中國智慧,也是符合國情的擔當。學會以全球視野與辯證的眼光認識并正確對待中國對世界的責任與擔當。能夠結合實例明白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作用,明白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的道理。3、對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進行全面、理性的認識,既增強對中國發展的自豪感,又能正視我們的差距,增強憂患意識,清醒認識中國發展與世界的關系。進一步增強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貢獻的意識與愿望。結合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為世界經濟繁榮和發展、多元文化交流與融合、人類文明進步作出的重要貢獻,感受今日中國對世界的深遠影響,樹立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自豪感。二、知識結構三、復習題(一)單項選擇題1、針對當前全球重大挑戰,習近平主席倡導堅持對話協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贏、交流互鑒、綠色低碳,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闡釋了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路徑。這( )①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發展 ②反映了世界各國的國家利益是一致的③反映了中國是一個負責任大國 ④有利于提高中國的國際影響力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今日中國,世博會成功舉辦,“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人民幣入“籃”,天宮二號成功發射,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這說明( )①我國綜合國力逐步增強,國際地位日益提高②我國是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大國③我國在世界發展中發揮著主導作用 ④我國在世界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于2018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辦。正如中國駐孟加拉國使館商務參贊李光軍在推介會上說,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舉辦以進口為專題的博覽會,在世界上屬于首創。這既為世界各國擴大對華出口提供了新機遇,也為各國彼此之間開展國際貿易、分享合作商機搭建了平臺。對此,你的認識是( )①中國積極主動地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②中國有效行動,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③中國擔當向世界展現了大國風范 ④中國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4、近年來,中國主辦一系列主場外交活動,中國領導人出席一系列國際多邊峰會,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主張,展現了中國魅力,體現了中國能力,貢獻了中國方案,將中國理念進一步上升為國際共識。這表明,我國( )A.實現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目標 B.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C.已經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主導作用 D.成為維護世界和平安全的壓艙石5、中國始終支持東盟共同體建設和一體化進程,支持東盟發展壯大,支持東盟在區域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這表明( )①我國與東盟各國在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②我國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發展③周邊國家是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同盟軍 ④中國是促進世界共同發展的重要力量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6、在國際事務中,中國堅持正確的“義利觀”,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不斷發展同周邊國家睦鄰友好關系,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樹立“新安全觀”,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把中國夢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夢想緊密相通在一起。積極的中國( )①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③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主導作用④塑造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大國形象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②③④7、中國影響世界的最好方式是改革和發展自己。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中國的穩定和發展是對世界和平和發展的最大貢獻B.中國不必關心國際事務,只需要關心國內的改革和發展C.中國必須先改革和發展自己,再進行國際交流與合作D.改革開放是當今世界的主題8、中國廣泛參與國際事務,在承擔責任中不斷( )①吸取教訓 ②積累經驗 ③提升能力 ④增長智慧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習近平主席在國際刑警組織第八十六屆全體大會上指出,中國精準把脈國際安全形勢,擘畫全球安全治理圖景,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中國方案。今后將始終認真履行職責,遵守國際規則,履行國際義務,積極參與并倡導國際執法合作和全球安全治理。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①中國將長期堅持改革開放的發展戰略 ②中國是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國家③中國積極維護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 ④中國是國際主要事務的領導和倡議者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0、近年來,習近平主席在多個場合談到“命運共同體”這一概念。中國成功舉辦了G20杭州峰會,“一帶一路”建設順利推進,中國發起的亞投行開張……交出了一份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優異成績單。我國倡導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①體現了我國抓住多極化趨勢掌握國際話語權 ②體現了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③有助于建立以共同發展為基礎的國際新秩序 ④符合我國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從“一帶一路”建設得到沿線國家的積極參與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贏得國際社會的高度贊苦.國際社會越來越期待聽到中國聲音。這表明( )A.和平與合作是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 B.中國已五人發達國家行列C.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主導作用 D.中國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12、近年來,中國堅持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辦了杭州G20峰會,就世界經濟發展方向、創新增長方式、全球經濟金融治理等達成多項共識;主辦了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議,共同打造更緊密、更廣泛、更全面的戰略伙伴關系等。這一切都顯示了中國( )①在國際關系中日益發揮著主導作用,引領世界經濟發展方向②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世界和平發展作出更大貢獻③堅持合作共贏,推動建設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國際新秩序④作為逐漸崛起的世界強國,在外交活動中堅定地維護國家利益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3、2018年中國進一步拓展全球伙伴關系網絡,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從周邊和發展中國家著手,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全面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通過互利合作造福世界各國……從中可知我國( )①在多極化世界格局中維護自身的利益 ②積極承擔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責任③推動國際秩序朝著公正合理方向發展 ④以合作關系為前提實現各國共同利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自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30多次闡釋“命運共同體”理論,奏響時代強音,在國際舞臺上廣泛傳播中國好聲音。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包括雙贏、多贏、共贏的利益觀;開放、合作、共贏、融合、創新的發展觀;共建“一帶一路”的區域大合作觀;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等。由此可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 )①基于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②顯現出我國在謀求各國共同發展中促進自身發展的堅定決心③契合聯合國的宗旨和當今時代的主題④符合我國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立場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15、文明包含著人類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積累的寶貴經驗,是世界各國各民族對人類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對人類文明的正確認識是( )①我們要學習和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②對待外來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③以我為主,兼收并蓄 ④不學習經濟落后國家的文化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16、近年來,從國際救援到海外撤離行動,從聯合軍演到參與軍事合作,中國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最可愛的東方朋友”。隨著我們祖國的發展,我們在國際義務上就要付出更多努力,承擔更多的責任,特別是對一些發展國家要進行平等的、互助的,甚至是解囊相助的幫助。世界逐漸認識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是愛好和平,是善良的,是幫助其他國家的。我國為什么被譽為“最可愛的東方朋友”?17、在半島形勢2018年以來不斷發生積極變化的關鍵節點,習近平總書記同來訪的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在北京會晤。中方愿同包括朝方在內的各方一道努力,共同推動半島形勢走向緩和。中國一如既往推動各方在解決半島問題的道路上進一步相向而行,為各方所稱贊。俄羅斯外交部發表聲明,歡迎中朝領導人會談,重申愿繼續與中方緊密合作,推動通過政治外交手段、由所有相關方直接對話以綜合解決東北亞地區問題。韓國《韓民族日報》報道說,此次會談表明,要構筑半島永久和平體系,中國的積極作用必不可少。解決朝鮮半島危機中國的做法說明了什么道理?18.紐約時間2018年3月14日,繼風靡東京后實景劇洛陽《武則天》強勢亮相紐約時代廣場納斯達克大樓,超大屏展示中國洛陽武則天形象。一時間唐朝文化、佛教文化、武則天故事引發國內外各界關注,風靡一時。美國紐約時代廣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悠久歷史,位于曼哈頓西42街與百老匯大道交匯處,是曼哈頓的心臟地帶和最繁華的娛樂購物中心。年均游客流量4000萬人次、人員流量1億人次,被稱為“世界十字路口”,是世界商業、時尚與文化融匯的巔峰舞臺,也是媒體發布重大消息的“世界窗口”。此次,實景劇洛陽《武則天》,首登紐約時代廣場,向全球發聲,向世界展現中國獨特的文化藝術魅力,更是有數百家歐美媒體報道轉載。(1)這個材料給我們什么啟示?(2)對其他文明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參考答案1.B2.C3.B4.B5.C6.A7.A8.D9.A10.D11.D12.B13.C14.D15.A16.當今世界并不太平,危機與災難時常出現。面對各種區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機與難題,中國不推諉、不逃避,也不依賴他人,積極主動地承擔起相應的責任17.(1)隨著國際參與程度的不斷加深,中國為國際社會各種難題與危機的化解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擔當向世界展現了大國風范,顯示了中國智慧。(2)當今世界的發展,需要新思路與大智慧的引領。中國著眼于時代發展大勢,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為全球治理提出了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3)中國廣泛參與國際事務,在承擔責任中不斷積累經驗,提升能力,增長智慧。同時,在解決人類面臨的各種問題的過程中積極探索、有效行動,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促進人類社會共同發展。18.(1)中華文明在交流互鑒中發展。中華文明是在中國大地上產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鑒而形成的文明。中國積極主動地與世界各國交往,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不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發展,而且能夠推動世界文明的發展,與其他文明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各種問題。(2)對其他文明的學習,我們不能只滿足于欣賞物件的精美,更應該領略其中蘊含的人文精神。通過精神的交流互鑒,為人類社會發展提供精神支撐和心靈慰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