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 中國現代史大事年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 中國現代史大事年表

資源簡介

中國現代史大事年表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鞏固時期:1949—1953年
1. 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支海軍——華東軍區海軍建立。
在籌建新中國之時,提出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2. 1949年9月: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平召開,通過《共同綱領》起到臨時憲法的作用。
3.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新中國成立后,明確提出要解放臺灣。
在建國的第一年里(1949.10—1950.10)同蘇聯等17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
4. 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司令員:彭德懷。
5.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6. 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廢除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被消滅,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農村生產力大大解放,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
7.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意義:標志著祖國大陸獲得了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
二、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1953—1956年
1. 1953—1957年:第一個五年計劃。一五計劃的完成使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2. 1953年底: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
3. 1954年起: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逐步發展為公私合營,實行贖買政策。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寫入憲法,成為我國的基本制度。
4. 1954年4—7月中國第一次以五大國的身份,參加日內瓦會議,關于解決朝鮮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的國際會議。
5.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6. 1955年:周恩來出席萬隆會議(亞非國際會議),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也促進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
農業、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掀起高潮。
7.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標志著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三、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時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1956—1966年
1. 1956年:中共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使文學藝術創作出現了嶄新的局面。
2. 1956年:中共八大召開(分析我國形勢新變化)這是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
3. 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4. 1958年:提出“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 “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開始。這是黨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的一次嚴重失誤。
5. 1959年:大慶油田建成,石油自給。
6. 1959—1961:中國國民經濟發生嚴重困難。
7. 20世紀60年代初:西藏地區完成民主改革,廢除了封建農奴制度,百萬農奴翻身當家做了主人,進入社會主義階段。
8. 1961年春:黨和政府全面調整國民經濟 ,恢復發展生產。
9.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核壟斷。
四、“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1976年
1. 1966年:文革開始,發出開展“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成立“中央文革小組。
中國戰略導彈部隊組建成功,主要擔任核反擊任務。
2. 1967年:氫彈研制成功
3. 1970年:我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成為第5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4. 1971年4月:中美“乒乓外交”
5.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訪華。
6. 1971年9月13日:九一三事件,林彪反革命集團被粉碎。
7.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我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8. 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了《中美聯合公報》,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9.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建交。
10. 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秈型雜交水稻。
11. 1974年:研制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
12. 1976年4月5日的清明節,四五運動。(性質:人民群眾悼念周恩來、抨擊“四人幫”)。10月華國鋒、葉劍英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四人幫”),標志“文化大革命”結束。
13. 1977年:恢復高考。
五、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改革開放時期):1978年至今
1. 1978年5月: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展開。這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
2. 1978年底(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內容:全會高度評價了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否定“兩個凡是”,確立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十一屆三中全會意義:是建國以來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他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是改革開放的開端?中古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并形成“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
3. 1978年底、1979年初: 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首先實行分田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4.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5. 1980年:為劉少奇恢復名譽,黨的歷史上最大的冤案得以平反。
我國在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的廈門建立經濟特區,開始對外開放。
6. 1982年:全國人大頒布了第四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7.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鄧小平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8. 1984年:開放沿海開放城市、經濟開放區,增設海南經濟特區。
9. 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開,重點是國有企業改革
10. 1986年:八六三計劃。
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義務教育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環境保護法》
11. 1987年:中共十三大,鄧小平闡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臺灣當局被迫調整“三不”政策,兩岸關系發生歷史性變化。
12. 1989年:亞太經合組織成立,簡稱APEC。
13. 九十年代以來: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把九年義務教育作為科教興國的奠基工程。
14. 1990年:臺灣成立海峽交流基金會。設立上海浦東開放區。
15. 1991年:大陸成立了海峽兩岸關系協會。中國加入亞太經合組織。
16. 1992年:海基會與海協會達成“九二共識”,即“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九二共識”,標志著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
17. 1992年初:鄧小平南巡講話,強調發展才是硬道理。南巡講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
想,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
18.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了鄧小平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形成了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
19.1993年:汪辜會談。
20. 1995年初:江澤民提出“八項主張”,成為新時期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指導思想。
21.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寫入黨章,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22.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23.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我國成功發射第一艘無人飛船“神舟一號”。
24. 20世紀末:中國整體上進入小康社會。
25. 2000年:全國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
26. 2001年:11月,中國被接納為世貿組織(WTO)成員。
10月21日,亞太經合組織在上海召開。
27. 2003年:我國成功發射第一艘載人飛船“神州五號”,首位宇航員是楊利偉。
28. 2008年:中國成功舉辦了奧運會和殘奧會。神州七號,翟志剛完成太空行走。






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山县| 莱州市| 托里县| 开化县| 绿春县| 蓬安县| 张家川| 泗阳县| 宝应县| 涿鹿县| 寿光市| 米易县| 黄梅县| 兴山县| 定兴县| 旺苍县| 东至县| 浦县| 宁海县| 津市市| 大荔县| 临江市| 扶绥县| 浦北县| 沾益县| 海口市| 临颍县| 富裕县| 三河市| 和政县| 永川市| 洪泽县| 赤壁市| 广灵县| 兴安县| 合阳县| 中西区| 分宜县| 徐闻县| 辉县市| 平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