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9浙教版八年級下——2.1-3微粒的模型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9浙教版八年級下——2.1-3微粒的模型

資源簡介

2019浙教版八年級下——2.1-3微粒的模型
“人免疫缺陷病毒-1”(HIV-1,最主要的艾滋病病毒)含有一個包裹著病毒
RNA 基因組的球形衣殼。隨著逆轉錄病毒的成熟,衣殼通過衣殼蛋白 CA 的自然低聚反應而形成。利用“冷電子顯微鏡”和“冷電子斷層掃描”方法,結合“全原子、大尺度分子動態模擬”,Gongpu Zhao 等人確定了 HIV-1 衣殼的一個完整原子結構。所獲得的結構模型顯示了衣殼形成、穩定性和病毒感染性所必需的元素。特別令人感興趣的是,CA 蛋白羧基端部區域之間在一個新穎的“三倍界面” 中的憎水相互作用,這似乎是成熟衣殼的一個獨有特征,以前被認為可能是一個有吸引力的治療目標。如圖所示為處于病毒包膜內、具有六聚和五聚組合單元的“人免疫缺陷病毒-1”衣殼的一個原子模型。

一、模型與符號
模型
模型的概念:模型是依照實物的形狀和結構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是用來顯示復雜事物或過程的表現手段,如圖畫、圖表、計算機圖像等。
模型的分類:
① 物體的復制品;② 事物變化的過程;③ 圖片;④ 數學公式、表達式或特定的詞。
模型的作用:建立模型能幫助人們理解他們無法直接觀察到的事物,如科學家們經常用模型來代表非常龐大或極其微小的事物(太陽系中的行星、細胞的細微結構等)。
符號
符號的概念:符號是代表事物的標記。
符號的作用:
① 能簡單明了地表示事物。
② 可以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亂。



③ 可以避免由于表達事物的文字語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亂。







二、化學模型的建立
【見例 1】





模型可以是實物的模型,一可以是事件的模型,模型能表達出研究對象的基本的特征。如:
① 人們用水分子結構模型來了解水分子的構成:兩個氫原子成 104.5°角附在氧原子上;
比例模型 棍棒模型
② 分子聚集成物質。
分子的構成
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分子構成的描述:以分子 AmBn 為例,1 個 AmBn 分子由 m 個 A 原子和 n 個 B 原子構成。
如 1 個 H2 分子由 2 個 H 原子構成;1 個 O2 分子由 2 個 O 原子構成;1 個 H2O 分子由 2 個 H 原子和 1
個 O 原子構成。
物質的構成




(1)
? ?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分子?
? ?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的粒子
? ?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構成物質的粒子?原子
? ?
? ?構成分子的粒子
?離子
??
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基本粒子,有的物質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如金屬、金剛石、石墨等。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在發生物理變化時,物質的分子本身沒有變化;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時,它的分子起了變化,變成了別的物質的分子。所以,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同種物質的分子,化學性質相同;不同種物質的分子,化學性質不同,分子不能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
同種原子構成的物質,由于原子排列不同,可以構成不同的物質。如金剛石、石墨是由碳原子構成的,足球烯(C60)是由 C60 分子構成的。
金剛石 石墨 C60
分子和原子
?①保持物質化學性質最小粒子
?
分子?②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的粒子
?③構成物質的一種離子
?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
原子?構成分子的粒子
?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
區分不同的分子


(1)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基本粒子,不同的分子構成不同的物質。由原子構成分子時:



① 相同的原子種類,不同的原子個數,能夠成不同的分子。如 O2 分子與 O3 分子、CO 分子與 CO2
分子、SO2 分子與 SO3 分子等。
② 相同的原子個數,不同的原子種類,也能構成不同的分子。如 H2 與 O2、N2,H2O 與 CO2、SO2,
CO 與 N2,SO3 與 NH3 等。
粒子的大小與質量
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質量和體積。
原子的體積很小,原子半徑一般在 10-10m 數量級。
分子和原子的質量也非常小。氫分子是最輕的分子,其分子質量的數量級是 10-27kg。
不同種類的分子和原子質量不同,體積也不同。
分子的特性:① 分子在不斷運動;② 分子間有間隔。熱脹冷縮就是分子間間隔發生改變的結果。
化學反應實質、模型的建立
(1)當水分子分解時,生成氫原子和氧原子,每兩個氫原子又結合成一個氫分子,每兩個氧原子結合成 一個氧分子。
(2)結論:① 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② 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時,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形成新的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 粒子。




三、原子的構成
?


??質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質量為1.6726 ?10-27 kg
【見例 2】



原子(A X
?原子核?

-27



1. Z )?
?
??中子:不帶電荷,質量為1.6748 ?10 kg
-31



??核外電子:帶負電荷,質量為9.1176 ?10 kg
原子是“空心球體”,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間,電子在繞核做高速運動。
原子核所帶的電量和核外電子的電量相等,但電性相反,因此整個原子不顯電性。對原子而言,核電 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一般地,原子核內質子數小于或等于中子數。
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質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夸克構成的。

原子符號( A X )中 X——原子種類,Z——質子數,A——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


四、元素與同位素
元素概念: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總稱為元素。
同位素概念:原子中核內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同類原子統稱為同位素。

元素、同位素的比較



【見例 3】




元素 同位素
概念 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稱為元素 具有相同質子數和不同中子數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稱同位素
研究范圍 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 同一種元素中,中子數不相同的原子
特性 具有相同質子數,其帶的電荷數可以不同,具有的化合價可以不同,所以具有的性質也不同 原子的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所以質量數不同,但同價態的同位素化學性質幾乎完全相同
實例 ?3 0 ?1 ?2 ?3 ?4 ?5如:Fe、Fe2+、Fe3+為鐵元素,N 、N 、N 、N 、N 、N 、N為氮元素,其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都不同 如: 1H、2 H、3 H ——氫元素三種同位素化學性質1 1 1幾乎相同









六、離子
概念:離子是帶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原子團是“原子的集團”,由幾個原子組成,在許多化學反應里作為一個整體參加反應。
分類:
① 陽離子:帶正電荷;質子數大于電子數。
② 陰離子:帶負電荷;質子數小于電子數。



七、元素與原子的比較
【見例 4】














【見例 5】




元素 原子
概念 具有相同核電荷數(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一種元素可含幾種原子,如氫元素包含 1H、2 H、3 H 三種原子1 1 1 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種類確定 由核內質子數確定 由質子數和中子數確定
區別 宏觀概念:只講種類,不講個數,沒有數量多少的含義 微觀概念:既講種類,又講個數,有數量多少的含義
使用范圍 用于描述物質的宏觀組成,如水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 用于描述物質的微觀構成,如 1 個水分子由 2 個氫原子和 1 個氧原子構成
聯系 元素與原子是總體與個體的關系,原子是元素的個體,是構成和體現元素性質的最小粒子。在化學反應中,元素種類、原子種類和原子個數均不發生變化



八、原子和離子的比較
粒子種類 原子 離子
陽離子 陰離子
區別 粒子結構 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粒子電性 中性 正電 負電
聯系 得電子 得電子陽離子 ? 原子 ? 陰離子失電子 失電子
九、應用“四數一量”分析原子結構
“四數一量”
原子: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近似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①核電荷數”指原子核所帶的電荷數,即質子所帶電荷數之和。

②并非所有原子核中都含有中子,如 1H 沒有中子。一般地:質子數≤中子數。
③化學變化過程中,原子核不發生變化,即質子數和中子數不發生變化。
分析同位素
原子種類 質子數 中子數 電子數 相對原子質量
1 H1 1 0 1 1
2 H1 1 1 1 2
3 H1 1 2 1 3
12C6 6 6 6 12
13C6 6 7 6 13
14C6 6 8 6 14
十、元素周期表
根據元素的原子結構和性質,把現在已知的 110 多種元素按原子序數(核電荷數)科學有序地排列起來,得到的表叫做元素周期表。
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種元素均占據一格。對于每一格,均包含元素的原子序數(核電荷數)、 元素符號、元素名稱、相對原子質量等內容。此外,在周期表中還用不同的顏色對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做了分區。



周期表每一橫行叫做一個周期,共有 7 個橫行,即 7 個周期。
周期表有 18 個縱行,除第 8、9、10 三個縱行共同組成一個族外,其余 15 個縱行,每一個縱行叫做一族,共有 16 個族。
【見例 6】








以下關于地球儀的正確描述是( )
它是地球的模型
它是地球縮小了的模型
它是用文字和符號來表示的事物
它能真實的反映地貌
以下結構示意圖表示足球烯( C60) 結構模型的是( )
A. B. C. D.
下列選項屬于模型的是( )
A. H2O B. 表示方向的指向標 C. 電流 I D. 沙盤中的校園






過氧化氫(H2O2)的水溶液俗稱雙氧水,關于過氧化氫的敘述正確的是( )
過氧化氫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組成的
過氧化氫是由一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分子構成的
過氧化氫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過氧化氫是由兩個氫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的
關于分子和原子兩種微粒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物質只能由分子構成 B.分子質量一定大于原子質量
C.相同原子可能構成不同的分子 D.化學變化中分子數目一定發生變化
原子、分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下列物質由陰、陽離子構成的是( )
A.二氧化碳 B.金剛石 C.氯化鈉 D.黃金


一個氫原子由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構成,不含中子,當一個氫原子失去一個電子后,他不會變成( )
A.質子 B.原子核 C.陽離子 D.帶負電荷的粒子
分子、原子、原子核、電子、質子、中子、夸克,按從小到大排列的正確的是( )
A.分子、原子、原子核、質子、夸克 B.原子核、原子、中子、質子、分子
C.夸克、質子、原子核、原子、分子 D.夸克、中子、原子、原子核、分子
推理是研究和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正電子、負質子都是反粒子,它們跟通常所說的電子、質子相比較,質量相等,但電性相反。科學家已發現反氫原子.你推測反氫原子的結構可能是( )
A.由一個帶負電的質子和一個帶正電的電子構成 B.由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構成
C.由一個帶負電的質子和一個電子構成 D.由一個質子和一個帶正電的電子構成





同種元素的不同微粒,它們的( )
A.核外電子數一定相等 B.中子數一定相等
C.質子數一定相等 D.化學性質不一定相同
3 He 在熱核反應堆中,沒有中子輻射,這就意味著有 3 He 生產能源時不會污染環境。地球上 3 He 含量
2 2 2

很少,而在月球上卻有充足的 3 He。根據科學家介紹,月球上的 3 He 儲量足夠人類使用 1000 年。3 He
2 2 2
和 4 He 兩是( )
A.同分異構體 B.同系物 C.同素異形體 D.同位素
互稱為同位素的兩種原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 )
A. 電子數 B. 質子數 C. 化學性質 D. 質量數

關于 Al 和 Al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具有相同的電子層數 B.屬于同種粒子
C.屬于同種元素 D.核外電子數相同
由下面卡通圖分析得出的結論錯誤的是( )
A.鈉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 B.鈉原子與鈉離子都不顯電性
C.氯原子得到一個電子形成氯離子 D.氯化鈉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





2012 年 4 月 15 日,中央電視臺曝光部分藥品膠囊重金屬鉻元素含量超標.圖是元素周期表中關于鉻元素的信息圖,你認為從圖中不能直接獲得的信息是( )
元素符號
相對原子質量
原子核外電子數
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從中獲取的信息中不正確的是( )
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 18
該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18 個電子
該元素屬于金屬元素
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39.95
元素周期表是化學學習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工具,下列對于元素周期表的使用方法不正確的是( )
查閱某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確定元素的種類
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組合成我們希望得到的新物質
利用原子序數, 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該元素的元素符號及元素名稱





題組訓練 A 組
自從湯姆遜發現了電子,人們開始研究原子內部結構。科學家提出了許多原子結構的模型,在二十世紀上半葉,最為大家接受的原子結構與圖中( )圖最相似。






下列關于氫原子的模型示意圖,正確的是( )
為了揭示大自然的奧秘,無數科學家進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盧瑟福建立了原子結構的行星模型
湯姆生發現了電子,從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質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稱為夸克的更小粒子組成的
組成大自然的天體和微觀粒子都在不停地運動,宇宙正在以地球為中心向外鼓脹
為了探索原子內部的構造,科學家們進行了無數次實驗:他們使用原子模型來表示原子并用實驗來校正模型。其中提出“分層模型”的科學家是( )
A.湯姆森 B.盧瑟福 C.玻爾 D.道爾頓
原子失去或得到電子后,一定不會引起改變的是①原子核②化學性質③電子總數④微粒的電性⑤相對原子質量⑥中子數⑦質子數⑧物理性質( )
A.①⑤⑥⑦ B.①④⑤⑥ C.②⑤⑥⑦ D.①⑥⑦⑧
Se 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下列關于78 Se和80 Se 的說法正確的是( )
34 34

A. 互為同素異形體 B. 互為同位素
C. 分別含有 44 和 46 個質子 D. 都含有 34 個中子
鈦是 21 世紀廣泛使用的一種金屬,有多種同位素,如 46 Ti、 47 Ti、 48 Ti、 49 Ti、 50 Ti,在以上這些同




位素原子中,其中子數不可能可能為( )
22 22 22 22 22



A.24 B.26 C.28 D.30
我國合成了多種元素的新同位素,其中一種是185 Hf(鉿),它的中子數是( )
A.72 B.113 C.185 D.257



一種元素的離子變成原子,這種離子發生的變化是( )
A.一定失去電子 B.可能失去電子,也可能得到電子
C.一定得到電子 D.既不失去電子,也不得到電子
物質都是由微粒構成的.下列物質由離子構成的是( )
A.干冰 B.氯化鈉 C.金剛石 D.銅
下列關于原子結構的說法,正確的是( )
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
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質量
質子的個數一定等于中子的個數
質子的個數一定不等于中子的個數
下列關于原子結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原子內的物質分布是均勻的
原子結構與太陽系相似,電子繞著原子核運動,就像地球繞著太陽運動一樣
電子是原子的組成部分,電子在原子內是靜止不動的
原子核由電子、質子和中子組成
質子和中子都是由 u 夸克和 d 夸克組成,u 夸克帶電量為 2 e,d 夸克帶電量為? 1 e,e 為基元電荷。下
3 3
列論斷可能正確的是( )
質子由 1 個 u 夸克和 1 個 d 夸克組成,中子由 1 個 u 夸克和 2 個 d 夸克組成
質子由 1 個 u 夸克和 2 個 d 夸克組成,中子由 2 個 u 夸克和 1 個 d 夸克組成
質子由 2 個 u 夸克和 1 個 d 夸克組成,中子由 1 個 u 夸克和 2 個 d 夸克組成
質子由 2 個 u 夸克和 1 個 d 夸克組成,中子由 1 個 u 夸克和 1 個 d 夸克組成
據英國《自然》雜志報道,科學家最近研制成了以鍶原子做鐘擺的“光晶格鐘”,成了世界上取精確的 鐘。已知一種鍶原子的核外電子數是 38,則這種鍶原子的質子數為( )
A.38 B.50 C.88 D.126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①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一種微粒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種微粒③質子和中子構成了原子
④決定元素種類的是中子的個數⑤氫的同位素有 4 個⑥原子失去電子帶正電荷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⑥ D.④⑤⑥
科學家發現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動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據此推斷,當一種元素的 原子經過放射變化后,結果變成了另一種元素的原子。它一定是放射了( )
A.電子 B.中子 C.質子 D.該原子的原子核
人們為揭示原子結構的奧秘,經歷了漫長的探究過程。自 1897 年湯姆生發現電子并提出類似“西瓜”
的原子模型,1911 年著名物理學家盧瑟福等人為探索原子的內部結構又進行了下面的實驗。他們在用



一束帶正電的、質量比電子大得多的高速運動的α粒子轟擊金箔時,發現:
①大多數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
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方向
③有極少數α粒子被彈了回來
請你根據對原子結構的認識,分析出現上述現象的原因:
現象一: 。
現象二: 。
現象三: 。
在分子、原子、質子、中子、電子、原子核、陰離子、陽離子中,按照要求填寫下列空格:
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微粒是 ;
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
能直接構成物質的微粒是 ;
構成原子核的微粒是 ;
帶正電荷的微粒是 ;
帶負電荷的微粒是 ;
不帶電荷的微粒是 。




題組訓練B 組
圖甲是盧瑟福用α粒子轟擊原子而產生散射的實驗,在分析實驗結果的基礎上,他提出了圖乙所示的原 子核式結構,盧瑟福的這一研究過程是一個( )
甲 乙
A.建立模型的過程 B.得出結論的過程 C.提出問題的過程 D.驗證證據的過程



對于鎂離子和鎂原子兩種粒子比較,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它們的電子數相同 B.它們的化學性質不相同
C.它們的質子數相同 D.它們都是構成物質粒子
下列各組中,互為同位素的是( )
A.金剛石 石墨 B. 16 O 17 O C.H2O D2O D.白磷 紅磷
8 8
含有相同質子數和核外電子數的兩種粒子,可能是( )
兩種不同元素的原子
兩種不同的分子
一種陽離子、一種陰離子
一種原子、一種離子
關于右表所列的四種粒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①A 和 B 屬于同種元素 ②B 為帶正電荷的離子
③C 和 D 互為同位素 ④A 和 D 互為同位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90 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艾哈邁得。澤維爾開創了“飛秒”(10-15 秒)化學新領域,使運用激光技觀測化學反應時分子中原子的運動成為可能。你認為該技術不能觀察到的是( )
A.化學變化中反應物分子的分解 B.反應中原子的運動
C.化學反應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原子核內部的結構
道爾頓的原子學說曾經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學說中,包含有下述三個論點: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②同種元素的原子的各種性質和質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實心球體.從現代觀點看,你認為這三 個論點中不確切的( )
A.只有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有①②③
元素 X 的一種同位素為 a X ,元素 Y 的一種同位素為 cY ,已知 a>c,b>d,則元素 X 與元素 Y 的中
b d

子數大小的關系是( )
A.X>Y B.X<Y C.X=Y D.不能確定
下列粒子中能保持氯氣化學性質的是( )
A.Cl B.Cl- C.2Cl D.Cl2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區別是( )
A.分子質量大于原子質量 B.分子能運動而原子不能運動
C.原子可以構成分子 D.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核外電子數是 10 的微粒,一定是( )
A.氖原子 B.屬于氖元素 C.屬于同種微粒 D.無法確立
核電荷數少于核外電子數的微粒一定是( )
A.陽離子 B.陰離子 C.分子 D.原子
正電子、負質子等都是反粒子。它們跟通常所說的電子、質子相比較,質量相等但電性相反。科學家設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構成的物質——反物質;物質與反物質相遇會產生“湮”現象,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領域中前景可觀。請你推測,反氫原子的結構可能是( )
由一個帶正電荷的質子與一個帶負電荷的電子構成
由一個帶負電荷的質子與一個帶正電荷的電子構成
由一個帶正電荷的質子與一個帶正電荷的電子構成
由一個帶負電荷的質子與一個帶負電荷的電子構成



盧瑟福在α散射實驗中(α粒子帶正電荷),斷定原子中的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他的依據是( )
α粒子受到金原子的作用,改變了原來的運動方向
α粒子受到金原子內的電子吸引,改變了原來的運動方向
α粒子中的絕大多數通過金箔并按原來方向運動
α粒子會激發金原子釋放出原子內的電子
知識梳理有助于我們對已學知識的鞏固,如圖是某同學學習物質結構層次后以氧氣為例進行的梳理, 下列選項中與 a、b、c 相對應的是( )
A.原子、原子核、核外電子 B.原子核、原子、核外電子
C.原子、核外電子、原子核 D.核外電子、原子核、原子
2011 年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泄漏所產生的污染物之一“碘﹣131”,其原子核內有 53 個質子,78 個中子,則該原子的核電荷數為( )
A.53 B.131 C.78 D.127
下列關于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都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 B.原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C.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原子中不存在帶電的粒子,因此不顯電性
人體攝入的碘過多或過少都會引起甲狀腺腫大,因此目前市場上有加碘食鹽和不加碘食鹽供消費者選擇。這里的“碘”是指( )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離子
化學上常用元素符號左下角的數字表示原子的質子數,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數與質子數之和,
如13 C 表示核內有 6 個質子和 7 個中子的碳原子.下列關于127 I 和131 I 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6

各一個原子相比較,中子數相同
屬于同種元素
各一個原子相比較,核外電子數相同
各一個原子相比較,質子數相同
53 53



物質是由原子、分子、離子等粒子構成。今有一粒子,其原子核內有 16 個質子、16 個中子,原子核外有 18 個電子,該粒子是( )
A.原子 B.陽離子 C.陰離子 D.分子







HIV-1 原子模型

特別提醒:
一個模型可以是一幅圖、一張表或計算機圖像,也可以是一個復雜的對象或過程的示意。 在某種意義上說符號也是一種模型。

?

?

?

特別提醒:
物質由什么粒子直接構成,其化學性質就由該種粒子保持。
構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種原子(如 H2、O2、N2 等),也可以是不同種原子(如 CO、H2O 等)。

特別提醒:
組成某個分子的原子,肯定比分子更小,如氫分子由 2 個氫原子構成,氫原子比氫分子小。但并不能說原子一定比分子小,某些原子比某些分子大,如鐵原子比氫分子大。

Z

② 質子數相同、化合價不同的元素,如 0、+1、+3、+5、+7、-1 價的氯元素。
③ 質子數相同的單核粒子,如 Cl-與 Cl 原子都屬于氯元素。
④ 元素只論種類,不講個數。
元素是同位素原子的總稱,同位素原子是一種元素的不同種原子,即原子的“孿生兄弟”。同位素原子有“三相同三不同”,三相同是:質子數相同、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相同;三不同是:中子數不同、原子質量不同、 物理性質不同。

O

O

8 8

O

8

① 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同位素原子,如 、 、 。

18

17

16

特別提醒:
元素概念中的“一類原子”包括:

1

北京奧運

地球儀

眼球

足球烯

D.

C.

B.

A.



【例 1】下列圖示不屬于模型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結合而成的 B.分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
C.原子失去電子形成陽離子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



【例 2】下列關于分子、原子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B.分子質量一定大于原子質量
D.同種原子可能構成不同的分子



【例 3】關于分子和原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A.物質只能由分子、原子構成
C.化學變化中分子數目一定發生變化

D.5

C.3

B.2

A.1

【例 4】 如圖是核聚變燃料氦的原子結構模型,該原子核外有 2 個電子,則其原子核內的質子數為
( )

A.核外電子數 B.核電荷數
C.核外電子層數 D.最外層電子數



【例 5】如同種元素的原子和離子都一定具有相同的(

2

A.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最小粒子 B.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C.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電子構成 D.原子得失電子后形成離子



【例 7】下列有關分子、原子、離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例 8】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從中獲取的信息不正確的是
( )





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 20
該元素中子數為 40
該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20 個電子
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40.08

72

粒子 質子數 中子數 電子數
A 8 8 8
B 8 8 10
C 6 6 6
D 6 8 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柱县| 大同市| 六枝特区| 黔东| 盐边县| 偏关县| 开封市| 历史| 新绛县| 吉林市| 灵石县| 苏尼特右旗| 旺苍县| 五莲县| 商河县| 仙游县| 甘泉县| 米易县| 饶阳县| 富平县| 洪洞县| 富民县| 长海县| 萨迦县| 逊克县| 柯坪县| 灵石县| 镇坪县| 玉龙| 盖州市| 图们市| 宁陕县| 天全县| 蓬溪县| 岳阳市| 金华市| 金阳县| 依兰县| 泌阳县| 祁连县| 泊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