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8年第二學期八年級《社會與道法》期中模擬卷(三)一、選擇題(本題有2小題,共40分)1、習近平主席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這充分說明人權的實質內容和目標是( )A. 維護人民作為國家領導核心的地位 B. 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發展C. 保障我國公民的一切權利 D. 以保障人權為我國一切工作的重心2、憲法所規定的內容是( )A.國家的法律制度。 B.國家的經濟制度。C.國家的重要任務。 D.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3、每年的12月4日是我國憲法日。2017年憲法日的主題是: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維護憲法權威。維護憲法權威要求我們做到( )①增強憲法意識,自覺學習憲法 ②把憲法作為我們的最高行為規范,自覺遵守憲法③時時學習憲法,事事遵守憲法 ④檢視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憲法規定,主動踐行憲法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4、習近平主席強調:要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逐利違法、徇私枉法。這說明( )①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依據憲法和法律行使權力 ②權力行使需要接受監督③全面依法治國需要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 ④我國的腐敗現象是不可能消除的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5、公民在享有廣泛權利的同時,也必須自覺履行法定義務,這是公民不可推卻的責任。下列行為屬于履行法定義務的是( )A. 小妍主動扶起過馬路跌倒的老人B. 小紅熱心助人,經常利用周末參加社會公益活動C. 小明的哥哥年滿18周歲,依法參與了社區人大代表的選舉D. 小東的爸爸開了一家小餐館,每年小東爸爸都依法納稅6、公民最基本的權利是( )A.人身自由權利 B.經濟權利 C.文化教育權利 D.政治權利7、“你可以唱歌,但不能在午夜破壞我的美夢”。與這句話意思不相符的是( )A.權利是為自己的,義務是為他人的 B.公民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C.作為公民要增強法律意識 D.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8、下列不屬于公民基本義務的是( )A、依法納稅 B、宗教信仰自由 C、受教育 D、愛護公共財物9、 “老虎蒼蠅一起打”彰顯了中央反腐的決心。右圖漫畫充分表明 ( ) A.法律是全體社會成員意志和利益的體現 B.懲治腐敗依靠社會輿論、信念來保證 C.法律維護廣大人民的一切權益 D.我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0、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涵蓋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這體現了公民權利的 ( ) A.真實性 B.局限性 C.廣泛性 D.平等性11、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的船隊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這一歷史事件采用世紀紀年,應是A.13世紀末 B.14世紀90年代 C.15世紀初 D.15世紀90年代12、清朝大興文字獄,反映了清王朝①專制集權的強化 ②在民族問題上實行民族分化政策③實行文化專制主義 ④加強了對知識分子的思想控制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3、八年級同學王朋對同學說:“明朝的官員們沒有隱私權,太可怕了!”他說的應該是明朝實行哪項措施帶來的后果A.設廠衛特務機構 B.大興文字獄 C.保留議政王大臣會議 D.八股取士14、“洋船至寧波者甚多,將來番船云集,留居日久,將又成一粵省澳門矣。”這句話最能反映出 A.清政府看到外商到中國來很高興 B.寧波外商云集,十分繁榮 C.清政府希望外商居住在澳門 D.清政府對外商來華心存恐懼和擔憂15.“君權神授盛行,國王專橫不減,查理一世籌款,克倫威爾揭竿…”結合歌謠編排以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①資產階級不滿? ?②專制國王被斬?? ③丈人被婿所趕? ?④查理二世重返A.②④①③???? B.①②④③????? C.②③④①???? ?D.③②①④?16、下列歷史事件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鄭和下西洋 ②鄭成功收復臺灣 ③澳門被占 ④雅克薩之戰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由于中國人閉關自守,驕傲自滿,三次災難性的戰爭使他們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國的戰爭,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戰爭,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戰爭。……迫使中國人打開大門……據此回答17—20題:17、材料中的第一次戰爭是指(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8、材料中的第二次戰爭失敗后,清政府一些開明官員認識到西方“堅船利炮”的威力,掀起了一場向西方學習的運動。這場運動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A.李鴻章、奕?等 B.康有為、梁啟超等 C.鄧世昌、左宗棠等 D.康有為、曾國藩等19、與第一次戰爭失敗后簽訂的條約相比,第三次戰爭失敗后簽訂的條約反映了帝國主義階段列強侵華的新特點,這主要體現在( )A .割地賠款?? B.設立工廠? C.協定關稅?? D.開埠通商 20、第三次戰爭后,當時中國民間設立的廠礦企業數量增多、投資額擴大;興辦近代企業的地區也增多。出現這一狀況的直接原因是( )A.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B.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C.列強減少對中國資本輸出 D.列強放松對華經濟侵略二、非選擇題(共5題,共60分)21、(10分)某校八年級(2)班同學在學習了第二單元《理解權利義務》這一內容后,展開了討論。結合圖片中學生的發言,回答問題:(1)學生A和C分別履行了什么義務?(2分)(2)結合學生B的發言,說說公民在行使該項權利時應注意什么?(4分)(3)結合學生D的發言,說說我們應如何做到依法行使權利,依法履行義務?(4分)22、紛繁的世界,多彩的舞臺,我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公民”。下列選自一普通公民的一段人生經歷 ,分析其經歷,用所學法律知識回答問題。小趙,18歲時應征入伍 ,在某海島駐防。每當人們合家團聚的時候,他總是殿地堅守崗哨,時刻待命。服役期間,他苦練軍事技術,積極參加部隊舉辦的文比夜校。退役后,他開了一家小餐館。他每月主動到稅務部門繳納各種稅款。(1)小趙的經歷中,他依法履行了哪些基本義務? (2)在社會生活的大舞臺上,每個公民都可能“扮演”各種角色。結合小趙的經歷談談怎樣才能扮演好“公民”這一角色? 23、(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7世紀40年代,英國在為建立新的制度而戰,而中國則在為建立新的王朝而戰。中國的這個新王朝又把自己包裹起來。200年后,英國的“新制度”卻戰勝了中國的“新王朝”。(1)“新制度”和“新王朝”分別指什么?中國的新王朝實行什么制度?(6分)(2)“新制度戰勝新王朝”指什么歷史事件?它對中國有何影響?(4分)根據材料分析近代中國落伍的原因。(4分)24、(10分)2014年中國甲午馬年,回望120年前的甲午年,中日海軍一戰,史稱“甲午中日戰爭”。以下是電影《甲午大海戰》中的經典臺詞。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鏡頭一:“此去西洋,深知中國自強之計,舍此無所他求;背負國家之未來,取盡洋人之科學,赴七萬里長途,別祖國父母之邦,奮然無悔!”—1877年福州船政學堂幼童留學歐洲(1)福州船政學堂的幼童留學歐洲,得益于中國近代化過程中的哪一重大事件?該事件中的旗號是對鴉片戰爭后出現的哪一思想的發展?(4分)鏡頭二:中國守著三萬六千里海岸線,從鄭君之后就再也沒有向大海深處駛去,一個放棄海權的民族必然要在海上吃虧。致遠,就是走向大海深處,走向深藍,…… ——鄧世昌(2)鄭君向大海深處駛去指哪一事件?該事件產生了怎樣的積極影響?(3分) 鏡頭三:歷史上的每一次大海戰,都將決定兩個國家的命運。 ——納爾遜(英)(3)材料中的“甲午大海戰”對中國的命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3分)2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1分)[來源:Z|xx|k.Com]材料一:“陛下可以統治此間……人們可在這里獲得黃金…——哥倫布”。后來他又在其遺囑中寫道:“我在1492年發現印度大陸以及大批島嶼……在此之后……(國王)命令我進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發現,并在我所發現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我征服該島并使它的居民納貢。”材料二:“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明史·鄭和傳》)(1)從材料一可以看出,哥倫布航海的動機有哪些?(2分) (2)與哥倫布同時期,成功到達東方和首次完成環球航行的,分別是哪位航海家或航海船隊?(2分)(3)從材料二可以看出,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1分)其最遠到達哪里?(2分)(4)哥倫布航海對美洲帶來怎樣的影響?(2分)鄭和下西洋對中國的影響?(2分)2018年第二學期八年級《社會與道法》期中模擬卷(三)答案一、選擇題(本題有2小題,共4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C A D A A B D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D A D C B A A B A二、非選擇題(共5題,共60分)21、(1)A:受教育;B:遵守公共秩序(2分)(2)要遵守憲法和法律;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公民要采取合法的途徑和形式行使監督權。(寫出任意2點得4分)(3)依法行使權利: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2分)依法履行義務: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2分)22、(1)依法服兵役的義務;維護國家利益的義務;受教育的義務;依法納稅的義務。,(2)每個公民應該牢固樹立憲法意識,自覺遵守憲法;要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做遵守法律的好公民。(意思相近即可)23、(14分)(1)資本主義民主制度(君主立憲制)(2分)和清朝(2分);君主專制(封建制度)(2分)。(2)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中國戰敗(簽訂《南京條約》)(2分);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分)(3)中國封建制度腐朽落后,對外實行閉關自守政策(2分);西方制度先進,對外實行殖民侵略擴展政策。(2分)24、 (10分)(1)洋務運動 (2分) “師夷長技以制夷”或者“西學東漸”(2分)(2)鄭和下西洋(1分)鄭和的遠航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言之有理酌情給分)(2分)(3)甲午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加重了中華民族的災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隨后幾年,列強紛紛在中國強租土地,劃分勢力范圍,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寫出兩點給3分,寫出一點給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給分。)25、(1)尋找黃金;獲取商業利益;為新興資產階級開辟新的活動空間等(不能照抄材料)(2分)(2)達伽馬(1分);麥哲倫(2分)。(3)目的:宣揚國威(1分)。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2分)。(4)給美洲帶來的影響: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對美洲進行殖民擴張,屠殺當地居民,掠奪土地和財富,古老的印第安文明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2分)。對中國的影響: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助于中國人對世界的了解,但也給明朝政府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2分)。[來源:學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