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9浙教版中考科學第二輪復習物理5 浮力(2)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9浙教版中考科學第二輪復習物理5 浮力(2)

資源簡介


2019浙教版中考第一輪復習物理——5、浮力(2)
(
溢水問題
)
在一個裝滿水的溢水杯中,輕輕放入一個實心小球后,溢出了100g水,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水的密度為1.0g/cm3)(  )
A.小球的體積肯定不會大于100cm3
B.小球的體積肯定等于100cm3
C.如果小球的體積大于100cm3,它的質量一定等于100g
D.如果小球的體積大于100cm3,它的質量一定大于100g
【答案】C
把一個木球放入盛滿酒精的溢水杯中,溢出50g酒精;若將此木球從酒精中取出,擦干后放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則溢出的質量是(ρ木=0.6×103kg/m3,ρ酒精=0.8×103kg/m3)(  )
A.等于50g B.小于50g C.大于50g D.無法確定
【答案】A
甲溢水杯盛滿密度為ρ1的液體,乙溢水杯盛滿密度為ρ2的液體.將密度為ρ的小球A輕輕放入甲溢水杯,小球A浸沒在液體中,甲溢水杯溢出液體的質量是32g.將小球B輕輕放入乙溢水杯,小球B漂浮,且有1/6 的體積露出液面,乙溢水杯溢出液體的質量是40g.已知小球A與小球B完全相同,ρ大于ρ1,則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小球A的質量為32g B.小球B的質量為8g
C.ρ1與ρ2之比為2:3 D.ρ1與ρ2之比為24:25
【答案】C
(
密度計
)
在一根表面涂蠟的細木棍的一端繞著適量的鐵絲,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種密度不同的液體中,木棍浸入液體里的情況如圖所示,則木棍在三種液體里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種液體密度ρ之間的關系,正確的是(  )
A.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B.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C.F甲=F乙=F丙 ρ甲>ρ乙>ρ丙
D.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答案】C
一個密度計如圖所示,其刻度部分的A、B?兩點,分別是最上面和最下面的刻度位置,這個密度計的測量范圍是1.00×103kg/m3~1.60×103kg/m3,把這個密度計放入某種液體中,液面的位置恰好在A、B的中點C處,則這種液體的密度是 g/cm3.?(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答案】1.23.
如圖所示,某同學把細沙放到一支細試管里制成一個簡易密度計,沙與試管的總重為1N,這個密度計的測量范圍為1×103kg/m3至2×103kg/m3,刻度線部分的長度ab為10cm,求這個密度計上分別寫有1.2g/cm3和1.4g/cm3的兩條刻度線之間的距離為 cm.
【答案】2.4.
(
浮力變化量
)
把木塊放在水中時, 露出部分為木塊體積的, 將物體A放在木塊上, 木塊露出水面的體積為, 拿掉物體A, 把物體B放在木塊上, 木塊露出水面的體積為.若物體A的體積是物體B體積的2倍, 物體A、B的密度之比是( )
A.2:3 B.3:2 C.1:3 D.3:1
C
(
A
A
甲   乙
)如圖所示,細線的一端固定在杯底,另一端拴住小球A.向杯內緩慢注水,小球A逐漸上浮.當小球A露出水面的體積為總體積的三分之一時,細線對小球的拉力為1N;當小球A浸沒在水中時,細線對小球的拉力為3N.則小球A的密度ρA= kg/m3.
(g=10N/kg)
0.5×103
底面積為100cm2的燒杯中裝有適量水. 當金屬塊浸沒在水中靜止時, 如圖(甲)所示,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1=3.4N, 水對杯底的壓強為p1; 當金屬塊總體積的1/4露出水面靜止時, 如圖(乙)所示,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2, 水對杯底的壓強為p2; 若p1、p2之差為50Pa, g取10N/kg. 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金屬塊的體積V金為 2 ×10-3m3
B.金屬塊的體積V金為3 ×10-4m3
C.金屬塊的重力G為4.5N
D.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2為3.9N
D
如圖所示的木塊浸沒在水中, 細線對木塊的拉力是2N. 剪斷細線, 待木塊A靜止后, 將木塊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 再在剩余的木塊上加1N向下的壓力時, 木塊有20cm3的體積露出水面, 則木塊的密度約為 kg/m3. (g取10N/kg)
0.6×103
一個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圓柱形容器內裝密度為的液體.將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金屬塊A 浸沒在該液體中(A與容器底未接觸),金屬塊A 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將木塊B 放入該液體中,靜止后木塊B露出液面的體積與其總體積之比為7 : 12 ;把金屬塊A 放在木塊B 上面,木塊B 剛好沒入液體中(如圖所示).若已知金屬塊A 的體積與木塊B 的體積之比為13 : 24 ,則金屬塊A 的體積為_________.
當A浸入液體中時有:;
根據,,又因為.解得.
(
船球模型
)
一漂一掛法

一漂一沉法

如圖所示,在底面積是S1的圓柱形容器中,注入深為h的水后,再把一橫截面積為S2的金屬圓柱體立于容器中,若圓柱體露出水面,容器中水不溢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F壓=ρ水ghS1
B.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p=ρ水gS1h/(S1-S2)
C.金屬圓柱體所受的浮力為F浮=ρ水gS2h/(S1-S2)
D.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F壓=ρ水gS1h/(S1-S2)
B
一個底面積為50 cm2的燒杯裝有某種液體,將一個木塊放入燒杯的液體中,木塊靜止時液體深h1=10cm,如圖甲所示;把一個小石塊放在木塊上,液體深h2=16cm,如圖乙所示;若將小石塊放入液體中,液體深h3=12 cm,如圖丙所示,石塊對杯底的壓力F=1.6N.
則小石塊的密度ρ石為 kg/m3.(g取10N/kg)
2.4×103
如圖所示,柱形容器中裝有密度為ρ1=1.2g/cm3的某種液體,將一金屬塊放入底面積為S=100cm2的長方體塑料盒中,塑料盒豎直漂浮在液面上,且液體不會溢出容器,其浸入液體的深度為h1=20cm.若把金屬塊從塑料盒中取出,用細線系在塑料盒的下方,放入該液體中,塑料盒豎直漂浮在液面上,且金屬塊不接觸容器底,塑料盒浸入液體的深度為h2=15cm.剪斷細線,金屬塊沉到容器底部,塑料盒仍豎直漂浮在液面上,其浸入液體的深度為h3=10cm.則金屬塊的密度ρ2= g/cm3.
2.4
如圖所示,底面積為S1的圓柱形容器中裝有未知密度的液體.將一密度為ρ的正方體金屬塊放入底面積為S2的長方體塑料盒中(塑料盒的厚度可忽略不計),塑料盒漂浮在液面上(液體不會溢出容器),其浸入液體的深度為h1.若把金屬塊從塑料盒中取出,用細線系在塑料盒的下方,放入液體中,金屬塊不接觸容器,塑料盒浸入液體的深度為h2.剪斷細線,金屬塊會沉到容器的底部,塑料盒漂浮在液面上,其浸入液體的深度為h3.若塑料盒始終處于如圖所示的直立狀態而未發生傾斜,則細線剪斷前、后液體對圓柱形容器底部的壓強減小了 .

如圖所示,在盛有某液體的圓柱形容器內放有一木塊A,在木塊的下方用輕質細線懸掛一體積與之相同的金屬塊B,金屬塊B浸沒在液體內,而木塊漂浮在液面上,液面正好與容器口相齊.某瞬間細線突然斷了,待穩定后液面下降了h1;然后取出金屬塊B,液面又下降了h2;最后取出木塊A,液面又下降了h3.由此可判斷A與B的密度比為(  )
A.(h2-h3):h1 B.h1:(h2+h3) C.(h2-h1):h3 D.h3:(h1+h2)
D.
(
利用浮力測密度
)
小紅在海邊拾到一塊漂亮的小石塊, 她想測出小石塊的密度. 小紅利用一架托盤天平、一個燒杯、適量的水和細線設計了一個測量小石塊密度的實驗方案, 以下是她設計的部分實驗步驟, 請你按照小紅的實驗思路, 將實驗步驟補充完整.
(1) 用調節好的天平稱出小石塊的質量;
(2) 在燒杯中注入適量的水, 用天平稱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
(3) , 在天平右盤添加適量的砝碼, 移動游碼, 天平平衡后, 砝碼與游碼的總示數為;
(4) 已知水的密度, 利用上述測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計算小石塊密度的表達式為: = .

(3)用細線把小石塊拴好, 使其浸沒在天平左盤上的燒杯內的水中, 小石塊不接觸燒杯
(4)
實驗桌上有如圖所示的下列器材, 請你利用這些器材, 測出小金屬塊的密度.寫出實驗步驟(用字母表示測出的物理量, 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及金屬塊的密度表達式.
(
刻度尺 裝有適量水的圓柱形水槽 小容器 小金屬塊 細線
)
實驗步驟:
(1)讓小容器漂浮在水槽中的水面上, 量出這時水面到槽邊沿的距離h1.
(2)量出 時水面到槽上邊沿的距離h2.
(3)將金屬塊從小容器中取出用細線系住沒入槽內水中, 量出這時水面到槽上邊沿的距離
h3. 金屬塊密度的表達式: 金屬 = .
(2)將金屬塊放入小容器中與小容器一起漂浮 (3)
小紅和小剛去海邊拾到一塊漂亮的小石塊,小紅說:“我們測一下這塊石頭的密度好么?”小剛說:“可以,但我們要用不同的方法測定.”
(1)小紅選了彈簧測力計、燒杯、水、細線,她做了如下的實驗:
①如圖她首先測在空氣中石塊的重力,請你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1= N.
②她又將石塊浸沒在裝水的燒杯中,測出了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2= N.
③請你計算出石塊的密度= .
(2)小剛選了天平、燒杯、水、細線做了如下的實驗:

①他用天平稱出石塊的質量= g.
②他用天平稱出燒杯和水的質量= g.
③他用細線將石塊綁好懸吊在水中,天平失去平衡.他增加砝碼,天平重新平衡,讀出第二次天平的質量= g.
④請你幫他算出石塊的密度= .
54;100;120;2.7×103kg/m3
李翔同學在山上找到了一塊堅硬的石塊, 他僅用直尺這一測量工具測出了石塊的密度. 裝置如圖所示, 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A. 用細線將輕質直桿懸起來, 懸點為O, 并將一重物用細線懸于直桿O點左側的P點;
B. 保持重物的懸點不變, 將裝水的輕質塑料袋用細線掛在直桿O點右側的某點, 直桿處于水平靜止, 用直尺測得該點到O的距離為30.0cm;
C.在溢水杯中裝滿水, 將待測石塊緩慢浸沒在杯中, 讓溢出的水全部流入輕質塑料袋中;
D. 保持重物的懸點不變, 將待測石塊用細線掛在直桿O點右側的某點, 直桿處于水平靜止, 用直尺測得該點到O的距離為12.0 cm;
(1)實驗中主要應用的力學規律是_____________ (填“阿基米德原理”或“杠桿的平衡條件”);
(2)上述實驗步驟最佳順序是________ (填入步驟前的字母);
(3)已知水的密度為1.0×103kg/m3, 可求得待測石塊密度為__ ______.
(1)杠桿的平衡條件
(2)ADCB
(3)2.5×103kg/m3(填“2.5g/cm3”亦可).
(
實戰演練
)
歡歡利用平底試管、小螺母和細線制成一個“土密度計”,用如圖所示的方法測量液體的密度.“土密度計”在酒精(ρ酒精=0.8×103kg/m3)中靜止時露出液面的高度為2cm,“土密度計”在水中靜止時露出水面的高度為3cm,“土密度計”在硫酸銅溶液中靜止時露出液面的高度為3.8cm.則此硫酸銅溶液的密度為 kg/m3.(螺母的體積忽略不計)
【答案】1.25×103kg/m3
小華家里有一個金屬球, 不知道是用何種金屬制成的, 因此她決定用學過的物理知識測出金屬球的密度. 由于身邊沒有測量質量的工具, 因此她找來了圓柱形容器、刻度尺和一個塑料小碗. 把圓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在其中裝入適量的水, 讓塑料小碗漂浮在水面上, 此時容器內的水深為18cm. 當把金屬球放入容器內的水中時, 容器內的水深為19.5cm, 如圖甲所示. 現將金屬球取出后放入塑料小碗中靜止時, 如圖乙所示. 乙圖中的水面比甲圖中的水面高3cm. 已知: 容器的內部底面積為400cm2. 則金屬球的密度是 kg/m3.
3×103
小華家里有一個金屬塊,不知道是用何種金屬制成的,因此她決定用學過的物理知識測出金屬塊的密度.由于身邊沒有測量質量的工具,因此她找來了圓柱形容器、刻度尺和一個塑料小碗.設計了一個測金屬塊密度的實驗.請按照他的設計思路完成下列實驗.
(1)把圓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在其中裝入適量的水.
(2)讓塑料小碗漂浮在水面上,測出容器內的水深為H1,如圖甲所示.
(3)當把金屬塊放入容器內的水中時,測出容器內的水深為H2,如圖乙所示.
(4) ,則金屬塊的密度表達式為 .
(4)把金屬塊放入小碗中,使碗和金屬塊漂浮,用刻度尺測出容器內的水深為H3;


(
1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岛县| 平乐县| 台东市| 八宿县| 当雄县| 沾益县| 通海县| 新余市| 巴里| 施甸县| 通化市| 湛江市| 建始县| 义马市| 屏山县| 衡山县| 岱山县| 建宁县| 包头市| 弥渡县| 微山县| 宝坻区| 衡阳县| 铁岭市| 洛南县| 扎鲁特旗| 大宁县| 余庆县| 黑山县| 沂源县| 清镇市| 华池县| 镇安县| 农安县| 大石桥市| 新邵县| 宜春市| 巴彦淖尔市| 防城港市| 濮阳县| 巴林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