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考2019】中考科學高頻考點剖析 專題六 物態變化的應用和內能相關問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考2019】中考科學高頻考點剖析 專題六 物態變化的應用和內能相關問題

資源簡介

專題六 物態變化的應用和內能相關問題
考點解析☆目標分解
b級目標:繪制晶體熔化圖線;知道改變內能的方法。
c級目標:能用物質粒子模型簡要解釋汽化和液化現象;會用比熱解釋有關自然現象;會應用Q=cm△t進行簡單的計算。
目標分解:
①物態變化結合吸放熱的綜合分析
②應用比熱解釋有關自然現象
③應用Q=cm△t進行簡單的計算
④內能與其他能量之間轉化的分析與計算
考點剖析☆聚焦高頻
考點一:物態變化結合吸放熱的綜合分析
1.如圖是某網友在2019年2月拍攝的某地雪景:積雪初融后,在某停車場上出現了一個個“雪饅頭”,甚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磚,每塊方形地磚周圍是條形磚。氣象專家調研發現:四周條形磚比中間方形地磚具有更好的導熱性和滲水性。關于形成“雪饅頭”景觀的解釋肯定不合理的是( ???)
A.?空氣溫度較低是“雪饅頭”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
B.?方形地磚導熱性差是形成“雪饅頭”景觀的原因之一
C.?太陽輻射導效條形磚上方的雪比方形地磚上方的雪更易熔化????
D.?地表熱量易通過條形磚及四周縫隙傳遞,使條形磚上的雪更易熔化
【答案】C
【解析】導熱性反映了物體傳導熱量的能力,導熱性好的物體在接受熱量后溫度升高且能將熱量傳遞給與其接觸的物體。據此解釋題中現象。
根據專家的調研發現:四周條形磚比中間方形地磚具有更好的導熱性和滲水性。可知,在太陽的照射下,條形磚由于導熱性好,所以吸收太陽輻射的熱量后溫度升高,再將熱量傳遞給上方的雪,所以雪熔化的快。而中間方形磚由于導性性差太陽照射下熱量吸收少所以雪熔化速度慢。所以C選項正確。
2.把盛有碎冰塊的大試管插入燒杯里的碎冰塊中,用酒精燈在燒杯底部慢慢加熱,如圖所示。當燒杯中的冰塊大部分熔化時,試管中的冰(??? )
A.也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點兒都沒熔化??D.無法確定
【答案】C
【解析】晶體的熔化需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溫度達到熔點和繼續吸熱。當燒杯中的冰塊熔化時,燒杯中的冰水混合物溫度始終保持在0℃。試管中的冰從燒杯中吸熱,溫度升高到0℃時,將無法繼續從燒杯中吸熱,所以不會熔化。
冰是晶體,若給燒杯中的冰加熱時,燒杯中的冰會熔化,但完全熔化前溫度保持不變,所以試管中的冰達到熔點,但由于溫度相同沒有熱傳遞,則不能從燒杯中繼續吸熱,所以不能熔化。
3.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種物質溫度T隨加熱時間t變化的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物質是晶體,乙物質是非晶體????B.?甲物質的熔點為210℃
C.?乙物質在BC段時處于固液共存狀態???D.?乙物質在BC段溫度不變,不吸熱
【答案】C
【解析】晶體和非晶體的重要區別就是晶體有一定的熔點,而非晶體沒有熔點.反映在熔化圖象上:晶體的熔化圖象有一水平線段,該水平線段對應的溫度就是晶體的熔點;而非晶體的圖象呈逐漸上升趨勢,沒有水平線段.晶體在熔化的過程中,是固液共存狀態的;物質吸收熱量、內能增加,但溫度保持不變.
解:A、甲從一開始就熔化,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即甲沒有熔點,所以甲是非晶體.乙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有溫度不變的過程,即乙有一定的熔點,所以乙是晶體;故A錯誤;
B、分析圖象可知,乙有一定的熔點,熔點為210℃,甲沒有熔點,故B錯誤;
C、因為晶體有一定的熔點,在熔化過程中是固液共存狀態的,故乙物質在BC段時處于固液共存狀態,故C正確;
D、乙物質在BC段是晶體的熔化過程,此時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故D錯誤.
4.2018年5月5日,夏威夷的基拉韋厄火山噴發。基拉韋厄火山噴發的熾熱巖漿流入海洋,導致海洋上空形成濃厚的白霧,白霧形成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有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
【答案】汽化和液化
【解析】汽化是指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相變過程。液化是指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相變過程。
當熾熱的巖漿流入海洋時,會對海洋中水進行加熱,溫度升高汽化加快,而熱的蒸汽進入空氣中遇冷液化,則是我們看到的白霧;故答案為:汽化和液化;
考點二:應用比熱解釋有關自然現象
1.(2017?杭州)將一高溫物體與一低溫物體接觸達到相同溫度(兩物體與外界沒有熱量交換)。則有(?? )
A.?高溫物體放出的熱量一定大于低溫物體吸收的熱量
B.?高溫物體放出的熱量一定等于低溫物體吸收的熱量
C.?高溫物體降低的溫度一定大于低溫物體升高的溫度
D.?高溫物體降低的溫度一定等于低溫物體升高的溫度
【答案】B
【解析】熱量是指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的能量,只有在熱傳遞過程中才能提到熱量。
解:將一高溫物體與一低溫物體接觸達到相同溫度,由于不知它們的初始溫度,故無法判定溫度的高低,故CD錯誤;則高溫物體放出熱量,低溫物體吸收熱量,放出的熱量等于放出的熱量,故B正確,A錯誤。
2.根據表中幾種物質的比熱容,判斷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物質
比熱容(J/kg?℃)
物質
比熱容(J/kg?℃)
水銀
0.14×103
沙石
0.92×103

4.2×103

2.1×103
A.?制作體溫計常用水銀做介質,原因之一是水銀的比熱容小
B.?北方樓房中的暖氣用水做介質,利用了水的比熱容大的特性
C.?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熱容大,所以內陸地區的晝夜溫差比沿海地區大
D.?由于水比冰的比熱容大,所以冷卻食品時0℃的水比0℃的冰效果好
【答案】D
【解析】A、液體溫度計的原理是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水銀的比熱容小,吸收相同的熱量時,溫度變化得更明顯;
B、暖氣中的傳熱介質,要求在降低相同的溫度時放出更多的熱量,就需要比熱容較大的水;
C、沙石的比熱容比較小,在同樣受熱和受冷的情況下,沙石的溫度變化值比較大,所以內陸地區的晝夜溫差大;
D、冷卻食品時,冰的效果好一些,因為冰在熔化的過程中要從物體吸收熱量。
此題考查的是比熱容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理論聯系實際,是一道好題。
A、水銀的比熱容比較小,吸收相同的熱量溫度升得更高,可以更準確地測量物體的溫度,所以A是正確的;
B、水的比熱容比較大,降低相同的溫度時可以放出更多的熱量,取暖效果更好,所以B是正確的;
C、因為水比沙石的比熱容大,在吸收和放出相同的熱量時,水的溫度變化值更小,沙石的溫度變化值大,所以內陸地區比沿海地區的晝夜溫差大,所以C是正確的;
D、雖然水的比熱容比較大,但冰在熔化時會吸收熱量變為水繼續冷卻食品,冷卻的效果是更好。
3.如圖所示,是一款冬季家庭常用的電暖器,為了使它通電后能快速升溫,在電暖器內部應充入比熱容較________的液體。為了防止電暖器發生爆裂,內部充入的液體還應該具有沸點________的特點。
【答案】 小;高
【解析】(1)根據公式可知,當質量m和吸收熱量Q相同時,比熱容c越小,升高溫度△t越大;
(2)液體在沸騰時會產生大量氣體,一旦在封閉空間內很容易發生爆炸。
冬季家庭常用的電暖器,為了使它通電后能快速升溫,在電暖器內部應充入比熱容較小的液體。為了防止電暖器發生爆裂,里面的液體不應該沸騰,即內部充入的液體還應該具有沸點高的特點。
考點三:應用Q=cm△t進行簡單的計算
1.為了比較甲、乙兩種液體的比熱容,小紅進行了如下的實驗:用兩個完全相同的酒精燈,同時給質量和初溫都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加熱,其他條件相同;分別記錄加熱的時間和對應的溫度,根據記錄的數據作出了兩種液體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結論中錯誤的是(?? )
A.要使甲、乙升高相同的溫度,應給乙加熱更長的時間,這說明乙的吸熱能力強
B.加熱相同的時間時,甲升高的溫度高一些,則甲的比熱容比乙小
C.加熱相同的時間時,甲升高的溫度高一些,則甲吸收的熱量多一些
D.若已知甲的比熱容是1.8×103J/(kg?℃),則乙的比熱容是2.4×103J/(kg?℃)
【答案】C
【解析】A、比較物質的吸熱能力可以通過相同時間比較吸熱多少;B、比較物質的比熱容可以通過相同時間比較升高的溫度;C、在相等時間內液體吸收的熱量相等;D、Q=cm(t-t0)
【解答】A、由圖示圖象可知,甲和乙升高相同的溫度,如都升高30℃,溫度升到40℃,甲需要的時間是3min,乙需要的時間是4min,乙需要更長的加熱時間,乙吸收更多的熱量,這說明了乙的吸熱能力強一些,故A正確;
B、加熱相同的時間時,甲、乙吸收的熱量相等,甲升高的溫度高一些,說明甲的吸熱能力小,甲的比熱容較小,故B正確;
C、用兩個完全相同的酒精燈對液體加熱,在相等時間內液體吸收的熱量相等,故C錯誤;
D、由圖示圖象可知,用相同的酒精燈加熱4min,甲和乙吸收的熱量就是相同的,
△t甲=50℃-10℃=40℃,△t乙=40℃-10℃=30℃,由Q吸=cm(t-t0)得:c甲m△t甲=c乙m△t乙 , 乙的比熱容c乙=40℃/30℃×1.8×103J/(kg?℃)=2.4×103J/(kg?℃),故D正確;
2.甲、乙兩物體,質量和初溫都相同。把甲放在一杯冷水中,攪拌后,水的溫度升高了5 ℃,將甲取出,再把乙放進去(假設沒有熱損失)攪拌后,水的溫度又升高了5 ℃。由此可知(  )
A.?甲的比熱大???????????? ?B.?乙的比熱大?
C.?兩者的比熱一樣大????????? ?D.?無法比較兩者的比熱
【答案】 B
【解析】由題意可知每個物體放出的熱量等于各自杯中水吸收的熱量,由題知兩次水升高的溫度相同,水吸收的熱量相同,也就是甲乙兩物體放出的熱量相同;由于水的溫度越來越高,所以乙物體的末溫比甲物體的末溫高,即乙物體降低的溫度少;由上述分析可知:質量相同的甲乙兩物體,放出相同的熱量,乙物體降低的溫度少,所以乙物體的比熱容大。
先后將甲乙兩物體投入到同一杯水中,水升高的溫度相同,水吸收的熱量相同,不計熱量損失,甲乙兩物體放出的熱量相同;由題知,乙物體的末溫高,乙物體降低的溫度少;根據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放出相同的熱量時,溫度降低少的比熱容大,可知乙物體的比熱容大。故答案為B。
3.?2017年5月18日,中國宣布對南海可燃冰試采實現穩定產氣,引發世界各國高度關注,同等條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達到煤氣的近20倍,若1kg“可燃冰”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全部被水吸收,可使________kg(水的溫度升高 50℃,已知 c水=4.2×103J/(kg·℃),q 可燃冰=8.4×108J/kg)
【答案】4000
【解析】根據可燃冰的質量和熱值計算出熱量,這部分熱量全部被水吸收使水溫升高,利用公式Q=CmΔt,計算出水的質量。
1kg“可燃冰”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為:8.4×108J/kg。
m=Q/CΔt=8.4×108J/kg/[4.2×103J/(kg·℃)×50℃]=4000kg
考點四:內能與其他能量之間轉化的分析與計算
1.如圖所示,用鉛筆尖頂著一個紙風車,置于一杯熱水上,風車就會轉動。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風車靜止時,只受到重力的作用???B.?風車轉動時,只受到熱空氣推力的作用
C.?風車轉動時,機械能轉化為水的熱能?D.?移去熱水,風車由于慣性不會立即停轉
【答案】D
【解析】(1)風車靜止時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對靜止和轉動的風車時進行受力分析從而判斷;
(2)能量轉化時,消耗的能轉化為得到的能;
(3)物體具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
A、風車靜止時二力平衡,除受到重力外還受到鉛筆的支持力的作用,故A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風車轉動,風車受到熱空氣的推力,同時還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故B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在風車的下方放置一杯熱水后,熱空氣向上流動,推動風車轉動,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C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移去熱水,風車不能立即停止轉動,是因為風車具有慣性,故D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2.如圖所示,對于圖片中所描述的物理過程,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
A.?圖甲,厚玻璃內的空氣被壓縮時,空氣的內能減少
B.?圖乙,瓶子內的空氣推動塞子跳起時,空氣的內能增大
C.?圖丙,試管內的水蒸氣推動了塞子沖出時,水蒸氣的內能減少
D.?圖丁,汽缸內的氣體推動活塞向下運動時,氣體的內能增大
【答案】C
【解析】(1)根據溫度與內能的關系和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角度分析解答問題.
(2)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當外界對物體做功時,物體的內能增大,當物體對外界做功時,物體的內能就會減小.
A、圖甲,厚玻璃內的空氣被壓縮時,活塞對空氣做功,瓶內空氣溫度升高,空氣的內能增加;故A錯誤;
B、圖乙,瓶子內的空氣推動塞子跳起時,空氣對活塞做功,空氣的內能減小;故B錯誤;
C、圖丙,試管內的水蒸氣推動了塞子沖出時,水蒸氣對塞子做功,水蒸氣的內能減少;故C正確;
D、圖丁,汽缸內的氣體推動活塞向下運動時(即做功沖程),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氣缸內氣體的內能減少;故D錯誤.
3.(2016?杭州)小金看到工人為水平廣場換新的地磚,他發現磚已經被太陽曬得很熱,這引起了他的興趣:地磚經過一整天的暴曬,溫度能達到多高?這么多地磚對廣場地面會產生多大的壓強?他發現地磚包裝盒上印著磚的規格50cm×50cm×4cm;每塊質量為30kg;密度為3×103kg/m3 , 小金用紅外線溫度計測得一天內,磚的最高溫度為52℃,最低溫度為22℃.(g=10N/kg,磚的比熱為900J/(kg?℃))根據上述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①廣場受到地磚產生的壓強為多大.
②一塊廣場磚的溫度從22℃升高到52℃,需要吸收熱量是多少?
③小金查到,晴天時地球表面每平方接受到太陽輻射功率大約為1.2×103W.若根據這一數據,實際輻射到這塊地磚上的太陽能將遠遠大于問題②的計算結果,由此可得地磚的溫度將遠遠高于52℃,為什么出現如此大的差異呢?請你做出分析.
【答案】解:①每塊地轉產生的壓強相等,所以廣場受到地磚的壓強為單塊地磚產生的壓強,地磚對地面的壓力:F=G=mg=30kg×10N/kg=300N,
廣場受到地磚產生的壓強:p= = =1200Pa;
②需要吸收熱量:
Q=cm(t﹣t0)=900J/(kg?℃)×30kg×(52℃﹣22℃)=8.1×105J;
③根據小金查到的數據計算出來的實際輻射到這塊地磚上的太陽能將遠遠大于問題②的計算結果,地磚的溫度會遠遠高于52℃,但是由于地磚吸收太陽輻射后的溫度高于空氣的溫度,所以地磚會向空氣中散熱;還有一部分太陽輻射會被地磚反射,所以太陽輻射的能量沒有被磚全部用來提升地磚的溫度,致使地磚的溫度不會達到計算的溫度那么高.
【解析】①每塊地轉產生的壓強相等,所以廣場受到地磚的壓強為單塊地磚產生的壓強,地磚對地面的壓力等于其重力,根據p= 求出壓強;②根據Q=cm(t﹣t0)求出吸收的熱量;③地磚的溫度高于空氣的溫度,所以地磚會向空氣中散熱;有一部分太陽輻射會被地磚反射等.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重力、壓強、熱量計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難度不大。
考點過關☆專項突破
考點一:物態變化結合吸放熱的綜合分析
1.(2017?湖州)電水壺是常用小家電.下列有關電水壺燒水的觀察和思考,正確的是(  )
A.加熱過程中,水的內能通過熱傳遞改變?? ?B.加熱過程中,水的熱量不斷增加
C.沸騰時,所冒的“白氣”是水汽化產生的水蒸氣?D.沸騰時,繼續吸熱水溫不斷上升
2.下列現象中,用物理知識解釋正確的是(  )
A.?物體的溫度高,是因為它具有較多的熱量
B.?風吹過,人便感到涼爽,主要是因為流動的空氣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蒸發
C.?吃冰棒感覺涼爽,是因為冰熔化要放熱
D.?運載火箭的燃料采用液氫,是因為液氫的比熱容大
3.下表是幾種物質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的熔點和沸點,根據表中數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物質

水銀
酒精
甲苯
熔點/℃
328
-38.8
-117
-95
沸點/℃
1 740
357
78
111
A.鉛在350 ℃處于固液共存狀態
B.固態酒精與甲苯不是晶體
C.不能用水銀溫度計測氣溫
D.不能用酒精溫度計測沸水的溫度
4.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環著:陽光曬暖了海洋,水變成水蒸氣升到空中,形成暖濕氣流,暖濕氣流遇到冷空氣后,水蒸氣變成了小水滴,形成雨降落到地面。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水變成水蒸氣是汽化現象?????B.?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中放熱
C.?水蒸氣變成小水滴是凝固現象???D.?水蒸氣在變成小水滴的過程中吸熱
5.下列關于熱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吸收熱量,物體的溫度一定升高
B.?冬天,人們在室外呼出的“白氣”是凝固而成的
C.?家庭用瓶裝石油氣,是通過壓縮體積液化而來的
D.?夏天,剛從冰箱中取出的雪糕表面上附著的一層霜粉是升華而形成的
6.寒冷的冬天,居民樓的玻璃窗上會“出汗”或結“冰花”.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玻璃窗上“汗”是水蒸氣液化生成的?B.“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C.“冰花”結在玻璃窗的內表面?? ?D.玻璃窗上“冰花”是水蒸氣凝華生成的
7.提起壓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發生汽化,如圖所示。下列選項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間內粒子分布的是(  )
A . B . C . D .
8.如圖是小桂家的電熱水器下面連接的熱水管和冷水管,小桂洗熱水澡時經常發現左水管外壁上有水珠,而右水管的外壁上卻沒有水珠,仔細觀察這些水珠并不是濺上去的,這些水珠的形成是屬于________現象,由此可知左水管是________(選填“冷”或“熱”)水管。
考點二:應用比熱解釋有關自然現象
1.關于比熱的概念,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
B.?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降低1℃所放出的熱量,也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
C.?某種物質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越多,比熱也越大,比熱與熱量有關
D.?各種物質都有自己的比熱,它是物質的特性之一
2.當你在烈日當空的海邊游玩時,你會發現:岸上的沙子熱得燙腳,而湖水卻是涼涼的。這是因為(  )
A.?水比沙子的比熱容大?? ??B.?水比沙子的比熱容小
C.?水比沙子吸收的熱量少?????D.?水比沙子的溫度變化大
3.甲、乙兩容器中裝有質量相等的水,水溫分別為25℃和75℃,現將一溫度為65℃的金屬球放入甲容器中,熱平衡后水溫升高到45℃,然后迅速取出金屬球并放入乙容器中,熱平衡后乙容器中水溫為(不計熱量散失和水的質量的變化)(? )
A.?65℃??????B.?60℃?????C.?55℃?????D.?50℃
4.質量相等、溫度相同的鐵塊和銅塊,在吸收了相等的熱量后再互相接觸(已知鐵的比熱比銅的比熱大),那么(?? )
A.?熱由鐵塊傳給銅塊???????B.?熱由銅塊傳給鐵塊
C.?鐵塊跟銅塊之間不發生熱傳遞??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
5.小明閱讀了比熱容表后,得出了一些結論,其中錯誤的是(??)

4.2×103J/(kg·℃)
干泥土
0.84×103J/(kg·℃)

2.1×103J/(kg·℃)

0.39×103J/(kg·℃)
煤油
2.1×103J/(kg·℃)

0.13×103J/(kg·℃)
水銀
0.14×103J/(kg·℃)
砂石
0.92×103J/(kg·℃)
A.?沿海地區晝夜溫差比內陸地區小??
B.?同種物質在不同狀態下,其比熱容不同
C.?質量相同的銅塊和鉛塊,升高相同的溫度,銅塊吸熱多?
D.?液體的比熱容都比固體大
6.如圖所示,甲氣球裝入少量水后,將甲、乙兩個氣球吹成一樣大小,用細繩把它們掛在橫桿上,燭焰靠近氣球的底部加熱,發現乙氣球“啪”的一聲破了,而甲氣球加熱很長時間,仍安然無恙。
(1)在加熱過程中,由于“燒不破”的甲氣球裝有水,水的比熱容較________,且水蒸發過程需要________熱,所以甲球的溫度升高的慢。
(2)在加熱過程中,乙球內氣體內能增大,是用________的方法改變氣體的內能。
7.如圖所示,隔著石棉網同時加熱兩規格相同的試管,試管中分別裝有質量相同、初溫均為20℃的煤油和水。若加熱時間相同,則煤油和水吸收的熱量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若煤油和水的溫度都升高到40℃,則______需加熱較長的時間。(c水>c煤油)
8.如圖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質吸熱能力”的實驗,將質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分別裝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并測出煤油和水的初溫,然后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加熱,每隔2分鐘記錄一次溫度。實驗記錄如下表所示。
加熱時間/分鐘
0
2
4
6
8
溫度/℃
煤油
20
25
29
34
38

20
22
24
26
28
(1)實驗中選用相同的酒精燈加熱,可以認為相同時間內水和煤油________相同。
(2)由記錄表可知,對于質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吸收相等熱量,升溫較快的是________;若使兩者升高相同的溫度,則________吸收的熱量較多。由此得出物質的吸熱能力與物質的種類有關。
考點三:應用Q=cm△t進行簡單的計算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不計熱損失)(  )
A.?一壺開水,溫度從100℃降到70℃比溫度從70℃降到40℃放出的熱量多
B.?質量相同的物體,吸收相同熱量后,末溫高的物體比熱容小
C.?熱水和冷水混合后,冷水吸收的熱量一定等于熱水放出的熱量
D.?熱水和冷水混合后,冷水升高的溫度一定等于熱水降低的溫度
2.將質量、初溫分別相等的鐵塊和鋁塊(c鐵﹤c鋁)放在沸水里煮較長一段時間,比較它們吸收熱量的多少,則(?? )
A.?鐵塊吸收的熱量多???? B.?鋁塊吸收的熱量多????????
C.?鐵塊、鋁塊吸收的熱量一樣多?? D.?無法判定
3.甲、乙兩物體,比熱之比為2:1,質量之比為2:1,甲、乙兩物體吸收相同的熱量,甲升高了20℃,則乙物體溫度可以升高(? )
A.?60℃?????B.?70℃??????C.?80℃?????D.?90℃
4.水溫從20℃升高到30℃吸取的熱量為4.2×104J,水的質量是(?? )
A.?1kg?? ??B.?10kg?????C.?0.1kg?????D.?100kg
5.兩個相同的容器分別裝滿了質量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用同一熱源分別加熱,液體溫度與加熱時間關系如右圖所示。(?? )
A.?甲液體的比熱容大于乙液體的比熱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溫度,兩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
C.?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吸收的熱量大于乙液體吸收的熱量
D.?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溫度升高的比乙液體溫度升高的多
6.用兩個相同的“熱得快”,分別給質量、初溫都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同時加熱,兩液體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根據圖像可知,甲液體的比熱容_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體的比熱容。質量為500克、初溫為20℃的甲液體溫度升高到90℃,吸收的熱量為________?焦。 [甲液體的比熱容為1.8×103焦/(千克·℃)]
7.一個質量為250g的鋼刀,加熱到56 0℃,然后在空氣中自然冷卻,室溫為20℃,這把鋼刀在冷卻過程中放出多少熱量?若把這些熱量給30℃0.5kg的水加熱,水溫可以上升多少度?升高到多少度?(c鋼=0.46×103J/(kg·℃)
考點四:內能與其他能量之間轉化的分析與計算
1.(2017?杭州)如圖,汽油機處于工作過程中的某個沖程,對此沖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壓縮沖程,機械能轉化為內能?????B.?壓縮沖程,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C.?做功沖程,機械能轉化為內能?????D.?做功沖程,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2.(2017?金華)下列關于“熱與能”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在吸熱過程中,其溫度一定升高??????????????????
B.?在搓手取暖過程中,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C.?水常被用作冷卻劑,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大???????????
D.?鐵塊在煅燒過程中,其內能從零開始增加
3.很多同學在課間玩扭轉礦泉水瓶的游戲,如圖所示,在瓶里裝有少量的水,蓋緊瓶蓋,使勁擰瓶的下部,使其嚴重變形,然后略松開瓶蓋(對著沒人的方向),瓶蓋彈出數米遠,觀察到瓶口和瓶內有白霧產生。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用力擰瓶的下部時瓶內氣體內能減少,溫度升高
B.?用力擰瓶的下部時瓶內氣體內能增加,溫度降低
C.?瓶蓋彈出時氣體內能減小,溫度降低,水蒸氣液化
D.?瓶蓋彈出時氣體內能增加,溫度降低,水蒸氣液化
4.下列生活情景中,屬于通過熱傳遞途徑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
A.?鋸木頭時鋸條會變熱???????B.?冬天,人們常常搓手使手變暖
C.?冬天,人們常用熱水袋取暖?? D.?鐵絲被反復彎折,彎折處會變熱
5. “遼寧艦”服役,圓了中國航母夢。如圖為航母上簡化的蒸汽彈射裝置,能帶動艦載機在兩秒鐘內達到起飛速度。
(1)牽引索與蒸汽活塞連接的兩個滑輪為________?(選填“定滑輪”或“動滑輪”)。
(2)氣缸內蒸汽體積膨脹,對外做功,內能? ________?,同時推動活塞,使艦載機獲得巨大的牽引力。
6.一輛使用汽油為燃料的小汽車,發動機的效率為25%,汽油的熱值q=4.6×107J/kg。發動機的實際功率為20 kW。求小汽車它以72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時,行駛的距離為100km,消耗汽油的質量。(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7.“YK﹣15B”型電熱水壺內裝有3kg水,插在220V的家用電源上。水從20℃加熱至98℃,已知水的比熱容c=4.2×103J/(kg?℃)。求:
(1)水在這個過程中是吸熱還是放熱?
(2)在這個過程中由什么能向什么能轉化?
(3)這個過程中水吸收或放出的熱量?
專題六 物態變化的應用和內能相關問題
考點解析☆目標分解
b級目標:繪制晶體熔化圖線;知道改變內能的方法。
c級目標:能用物質粒子模型簡要解釋汽化和液化現象;會用比熱解釋有關自然現象;會應用Q=cm△t進行簡單的計算。
目標分解:
①物態變化結合吸放熱的綜合分析
②應用比熱解釋有關自然現象
③應用Q=cm△t進行簡單的計算
④內能與其他能量之間轉化的分析與計算
考點剖析☆聚焦高頻
考點一:物態變化結合吸放熱的綜合分析
1.如圖是某網友在2019年2月拍攝的某地雪景:積雪初融后,在某停車場上出現了一個個“雪饅頭”,甚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磚,每塊方形地磚周圍是條形磚。氣象專家調研發現:四周條形磚比中間方形地磚具有更好的導熱性和滲水性。關于形成“雪饅頭”景觀的解釋肯定不合理的是( ???)
A.?空氣溫度較低是“雪饅頭”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
B.?方形地磚導熱性差是形成“雪饅頭”景觀的原因之一
C.?太陽輻射導效條形磚上方的雪比方形地磚上方的雪更易熔化????
D.?地表熱量易通過條形磚及四周縫隙傳遞,使條形磚上的雪更易熔化
【答案】C
【解析】導熱性反映了物體傳導熱量的能力,導熱性好的物體在接受熱量后溫度升高且能將熱量傳遞給與其接觸的物體。據此解釋題中現象。
根據專家的調研發現:四周條形磚比中間方形地磚具有更好的導熱性和滲水性。可知,在太陽的照射下,條形磚由于導熱性好,所以吸收太陽輻射的熱量后溫度升高,再將熱量傳遞給上方的雪,所以雪熔化的快。而中間方形磚由于導性性差太陽照射下熱量吸收少所以雪熔化速度慢。所以C選項正確。
2.把盛有碎冰塊的大試管插入燒杯里的碎冰塊中,用酒精燈在燒杯底部慢慢加熱,如圖所示。當燒杯中的冰塊大部分熔化時,試管中的冰(??? )
A.也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點兒都沒熔化??D.無法確定
【答案】C
【解析】晶體的熔化需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溫度達到熔點和繼續吸熱。當燒杯中的冰塊熔化時,燒杯中的冰水混合物溫度始終保持在0℃。試管中的冰從燒杯中吸熱,溫度升高到0℃時,將無法繼續從燒杯中吸熱,所以不會熔化。
冰是晶體,若給燒杯中的冰加熱時,燒杯中的冰會熔化,但完全熔化前溫度保持不變,所以試管中的冰達到熔點,但由于溫度相同沒有熱傳遞,則不能從燒杯中繼續吸熱,所以不能熔化。
3.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種物質溫度T隨加熱時間t變化的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物質是晶體,乙物質是非晶體????B.?甲物質的熔點為210℃
C.?乙物質在BC段時處于固液共存狀態???D.?乙物質在BC段溫度不變,不吸熱
【答案】C
【解析】晶體和非晶體的重要區別就是晶體有一定的熔點,而非晶體沒有熔點.反映在熔化圖象上:晶體的熔化圖象有一水平線段,該水平線段對應的溫度就是晶體的熔點;而非晶體的圖象呈逐漸上升趨勢,沒有水平線段.晶體在熔化的過程中,是固液共存狀態的;物質吸收熱量、內能增加,但溫度保持不變.
解:A、甲從一開始就熔化,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即甲沒有熔點,所以甲是非晶體.乙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有溫度不變的過程,即乙有一定的熔點,所以乙是晶體;故A錯誤;
B、分析圖象可知,乙有一定的熔點,熔點為210℃,甲沒有熔點,故B錯誤;
C、因為晶體有一定的熔點,在熔化過程中是固液共存狀態的,故乙物質在BC段時處于固液共存狀態,故C正確;
D、乙物質在BC段是晶體的熔化過程,此時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故D錯誤.
4.2018年5月5日,夏威夷的基拉韋厄火山噴發。基拉韋厄火山噴發的熾熱巖漿流入海洋,導致海洋上空形成濃厚的白霧,白霧形成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有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
【答案】汽化和液化
【解析】汽化是指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相變過程。液化是指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相變過程。
當熾熱的巖漿流入海洋時,會對海洋中水進行加熱,溫度升高汽化加快,而熱的蒸汽進入空氣中遇冷液化,則是我們看到的白霧;故答案為:汽化和液化;
考點二:應用比熱解釋有關自然現象
1.(2017?杭州)將一高溫物體與一低溫物體接觸達到相同溫度(兩物體與外界沒有熱量交換)。則有(?? )
A.?高溫物體放出的熱量一定大于低溫物體吸收的熱量
B.?高溫物體放出的熱量一定等于低溫物體吸收的熱量
C.?高溫物體降低的溫度一定大于低溫物體升高的溫度
D.?高溫物體降低的溫度一定等于低溫物體升高的溫度
【答案】B
【解析】熱量是指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的能量,只有在熱傳遞過程中才能提到熱量。
解:將一高溫物體與一低溫物體接觸達到相同溫度,由于不知它們的初始溫度,故無法判定溫度的高低,故CD錯誤;則高溫物體放出熱量,低溫物體吸收熱量,放出的熱量等于放出的熱量,故B正確,A錯誤。
2.根據表中幾種物質的比熱容,判斷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物質
比熱容(J/kg?℃)
物質
比熱容(J/kg?℃)
水銀
0.14×103
沙石
0.92×103

4.2×103

2.1×103
A.?制作體溫計常用水銀做介質,原因之一是水銀的比熱容小
B.?北方樓房中的暖氣用水做介質,利用了水的比熱容大的特性
C.?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熱容大,所以內陸地區的晝夜溫差比沿海地區大
D.?由于水比冰的比熱容大,所以冷卻食品時0℃的水比0℃的冰效果好
【答案】D
【解析】A、液體溫度計的原理是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水銀的比熱容小,吸收相同的熱量時,溫度變化得更明顯;
B、暖氣中的傳熱介質,要求在降低相同的溫度時放出更多的熱量,就需要比熱容較大的水;
C、沙石的比熱容比較小,在同樣受熱和受冷的情況下,沙石的溫度變化值比較大,所以內陸地區的晝夜溫差大;
D、冷卻食品時,冰的效果好一些,因為冰在熔化的過程中要從物體吸收熱量。
此題考查的是比熱容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理論聯系實際,是一道好題。
A、水銀的比熱容比較小,吸收相同的熱量溫度升得更高,可以更準確地測量物體的溫度,所以A是正確的;
B、水的比熱容比較大,降低相同的溫度時可以放出更多的熱量,取暖效果更好,所以B是正確的;
C、因為水比沙石的比熱容大,在吸收和放出相同的熱量時,水的溫度變化值更小,沙石的溫度變化值大,所以內陸地區比沿海地區的晝夜溫差大,所以C是正確的;
D、雖然水的比熱容比較大,但冰在熔化時會吸收熱量變為水繼續冷卻食品,冷卻的效果是更好。
3.如圖所示,是一款冬季家庭常用的電暖器,為了使它通電后能快速升溫,在電暖器內部應充入比熱容較________的液體。為了防止電暖器發生爆裂,內部充入的液體還應該具有沸點________的特點。
【答案】 小;高
【解析】(1)根據公式可知,當質量m和吸收熱量Q相同時,比熱容c越小,升高溫度△t越大;
(2)液體在沸騰時會產生大量氣體,一旦在封閉空間內很容易發生爆炸。
冬季家庭常用的電暖器,為了使它通電后能快速升溫,在電暖器內部應充入比熱容較小的液體。為了防止電暖器發生爆裂,里面的液體不應該沸騰,即內部充入的液體還應該具有沸點高的特點。
考點三:應用Q=cm△t進行簡單的計算
1.為了比較甲、乙兩種液體的比熱容,小紅進行了如下的實驗:用兩個完全相同的酒精燈,同時給質量和初溫都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加熱,其他條件相同;分別記錄加熱的時間和對應的溫度,根據記錄的數據作出了兩種液體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結論中錯誤的是(?? )
A.要使甲、乙升高相同的溫度,應給乙加熱更長的時間,這說明乙的吸熱能力強
B.加熱相同的時間時,甲升高的溫度高一些,則甲的比熱容比乙小
C.加熱相同的時間時,甲升高的溫度高一些,則甲吸收的熱量多一些
D.若已知甲的比熱容是1.8×103J/(kg?℃),則乙的比熱容是2.4×103J/(kg?℃)
【答案】C
【解析】A、比較物質的吸熱能力可以通過相同時間比較吸熱多少;B、比較物質的比熱容可以通過相同時間比較升高的溫度;C、在相等時間內液體吸收的熱量相等;D、Q=cm(t-t0)
【解答】A、由圖示圖象可知,甲和乙升高相同的溫度,如都升高30℃,溫度升到40℃,甲需要的時間是3min,乙需要的時間是4min,乙需要更長的加熱時間,乙吸收更多的熱量,這說明了乙的吸熱能力強一些,故A正確;
B、加熱相同的時間時,甲、乙吸收的熱量相等,甲升高的溫度高一些,說明甲的吸熱能力小,甲的比熱容較小,故B正確;
C、用兩個完全相同的酒精燈對液體加熱,在相等時間內液體吸收的熱量相等,故C錯誤;
D、由圖示圖象可知,用相同的酒精燈加熱4min,甲和乙吸收的熱量就是相同的,
△t甲=50℃-10℃=40℃,△t乙=40℃-10℃=30℃,由Q吸=cm(t-t0)得:c甲m△t甲=c乙m△t乙 , 乙的比熱容c乙=40℃/30℃×1.8×103J/(kg?℃)=2.4×103J/(kg?℃),故D正確;
2.甲、乙兩物體,質量和初溫都相同。把甲放在一杯冷水中,攪拌后,水的溫度升高了5 ℃,將甲取出,再把乙放進去(假設沒有熱損失)攪拌后,水的溫度又升高了5 ℃。由此可知(  )
A.?甲的比熱大???????????? ?B.?乙的比熱大?
C.?兩者的比熱一樣大????????? ?D.?無法比較兩者的比熱
【答案】 B
【解析】由題意可知每個物體放出的熱量等于各自杯中水吸收的熱量,由題知兩次水升高的溫度相同,水吸收的熱量相同,也就是甲乙兩物體放出的熱量相同;由于水的溫度越來越高,所以乙物體的末溫比甲物體的末溫高,即乙物體降低的溫度少;由上述分析可知:質量相同的甲乙兩物體,放出相同的熱量,乙物體降低的溫度少,所以乙物體的比熱容大。
先后將甲乙兩物體投入到同一杯水中,水升高的溫度相同,水吸收的熱量相同,不計熱量損失,甲乙兩物體放出的熱量相同;由題知,乙物體的末溫高,乙物體降低的溫度少;根據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放出相同的熱量時,溫度降低少的比熱容大,可知乙物體的比熱容大。故答案為B。
3.?2017年5月18日,中國宣布對南海可燃冰試采實現穩定產氣,引發世界各國高度關注,同等條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達到煤氣的近20倍,若1kg“可燃冰”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全部被水吸收,可使________kg(水的溫度升高 50℃,已知 c水=4.2×103J/(kg·℃),q 可燃冰=8.4×108J/kg)
【答案】4000
【解析】根據可燃冰的質量和熱值計算出熱量,這部分熱量全部被水吸收使水溫升高,利用公式Q=CmΔt,計算出水的質量。
1kg“可燃冰”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為:8.4×108J/kg。
m=Q/CΔt=8.4×108J/kg/[4.2×103J/(kg·℃)×50℃]=4000kg
考點四:內能與其他能量之間轉化的分析與計算
1.如圖所示,用鉛筆尖頂著一個紙風車,置于一杯熱水上,風車就會轉動。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風車靜止時,只受到重力的作用???B.?風車轉動時,只受到熱空氣推力的作用
C.?風車轉動時,機械能轉化為水的熱能?D.?移去熱水,風車由于慣性不會立即停轉
【答案】D
【解析】(1)風車靜止時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對靜止和轉動的風車時進行受力分析從而判斷;
(2)能量轉化時,消耗的能轉化為得到的能;
(3)物體具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
A、風車靜止時二力平衡,除受到重力外還受到鉛筆的支持力的作用,故A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風車轉動,風車受到熱空氣的推力,同時還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故B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在風車的下方放置一杯熱水后,熱空氣向上流動,推動風車轉動,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C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移去熱水,風車不能立即停止轉動,是因為風車具有慣性,故D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2.如圖所示,對于圖片中所描述的物理過程,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
A.?圖甲,厚玻璃內的空氣被壓縮時,空氣的內能減少
B.?圖乙,瓶子內的空氣推動塞子跳起時,空氣的內能增大
C.?圖丙,試管內的水蒸氣推動了塞子沖出時,水蒸氣的內能減少
D.?圖丁,汽缸內的氣體推動活塞向下運動時,氣體的內能增大
【答案】C
【解析】(1)根據溫度與內能的關系和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角度分析解答問題.
(2)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當外界對物體做功時,物體的內能增大,當物體對外界做功時,物體的內能就會減小.
A、圖甲,厚玻璃內的空氣被壓縮時,活塞對空氣做功,瓶內空氣溫度升高,空氣的內能增加;故A錯誤;
B、圖乙,瓶子內的空氣推動塞子跳起時,空氣對活塞做功,空氣的內能減小;故B錯誤;
C、圖丙,試管內的水蒸氣推動了塞子沖出時,水蒸氣對塞子做功,水蒸氣的內能減少;故C正確;
D、圖丁,汽缸內的氣體推動活塞向下運動時(即做功沖程),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氣缸內氣體的內能減少;故D錯誤.
3.(2016?杭州)小金看到工人為水平廣場換新的地磚,他發現磚已經被太陽曬得很熱,這引起了他的興趣:地磚經過一整天的暴曬,溫度能達到多高?這么多地磚對廣場地面會產生多大的壓強?他發現地磚包裝盒上印著磚的規格50cm×50cm×4cm;每塊質量為30kg;密度為3×103kg/m3 , 小金用紅外線溫度計測得一天內,磚的最高溫度為52℃,最低溫度為22℃.(g=10N/kg,磚的比熱為900J/(kg?℃))根據上述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①廣場受到地磚產生的壓強為多大.
②一塊廣場磚的溫度從22℃升高到52℃,需要吸收熱量是多少?
③小金查到,晴天時地球表面每平方接受到太陽輻射功率大約為1.2×103W.若根據這一數據,實際輻射到這塊地磚上的太陽能將遠遠大于問題②的計算結果,由此可得地磚的溫度將遠遠高于52℃,為什么出現如此大的差異呢?請你做出分析.
【答案】解:①每塊地轉產生的壓強相等,所以廣場受到地磚的壓強為單塊地磚產生的壓強,地磚對地面的壓力:F=G=mg=30kg×10N/kg=300N,
廣場受到地磚產生的壓強:p= = =1200Pa;
②需要吸收熱量:
Q=cm(t﹣t0)=900J/(kg?℃)×30kg×(52℃﹣22℃)=8.1×105J;
③根據小金查到的數據計算出來的實際輻射到這塊地磚上的太陽能將遠遠大于問題②的計算結果,地磚的溫度會遠遠高于52℃,但是由于地磚吸收太陽輻射后的溫度高于空氣的溫度,所以地磚會向空氣中散熱;還有一部分太陽輻射會被地磚反射,所以太陽輻射的能量沒有被磚全部用來提升地磚的溫度,致使地磚的溫度不會達到計算的溫度那么高.
【解析】①每塊地轉產生的壓強相等,所以廣場受到地磚的壓強為單塊地磚產生的壓強,地磚對地面的壓力等于其重力,根據p= 求出壓強;②根據Q=cm(t﹣t0)求出吸收的熱量;③地磚的溫度高于空氣的溫度,所以地磚會向空氣中散熱;有一部分太陽輻射會被地磚反射等.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重力、壓強、熱量計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難度不大。
考點過關☆專項突破
考點一:物態變化結合吸放熱的綜合分析
1.(2017?湖州)電水壺是常用小家電.下列有關電水壺燒水的觀察和思考,正確的是(  )
A.加熱過程中,水的內能通過熱傳遞改變?? ?B.加熱過程中,水的熱量不斷增加
C.沸騰時,所冒的“白氣”是水汽化產生的水蒸氣?D.沸騰時,繼續吸熱水溫不斷上升
【答案】A
【解析】(1)做功和熱傳遞都能改變內能;(2)熱量是一個過程量;(3)是白氣都是液化;(4)液體沸騰的特點是:吸熱但溫度不變;
解:A、如圖所示,電熱水壺加熱過程中,水的內能通過熱傳遞改變,故A正確;
B、熱量是一個過程量,不能說物體含有多少熱量,故B錯誤;
C、白氣是一些小液滴,即是沸騰時,溫度比較高的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故C錯誤;
D、液體沸騰的特點是吸熱,但溫度不變,故D錯誤;
2.下列現象中,用物理知識解釋正確的是(  )
A.?物體的溫度高,是因為它具有較多的熱量
B.?風吹過,人便感到涼爽,主要是因為流動的空氣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蒸發
C.?吃冰棒感覺涼爽,是因為冰熔化要放熱
D.?運載火箭的燃料采用液氫,是因為液氫的比熱容大
【答案】B
【解析】A、熱量是傳遞過程中能量改變的多少,與物體溫度的高度無關。
B、加快空氣流動可加快蒸發,蒸發吸熱。
C、冰棒熔化吸熱,所以吃冰棒感覺涼爽。
D、液態氫的熱值大,密度小,所以用它做燃料。
A、物體的溫度高可能是吸收了熱量,但熱量是熱傳遞過程中能量改變的多少,所以不能說是具有較多的熱量,A選項錯誤;
B、蒸發的快慢與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速度有關,流速也打,蒸發越快。風吹過加快了空氣流動,從而加快了汗液蒸發,而蒸發會吸收熱量,所以人便感到涼爽,B此選項正確.
C、吃冰棒感覺涼爽,是因為熔化吸熱而不是放熱,C選項錯誤.
D、運載火箭的燃料采用液氫,是因為液氫的熱值大,密度小,而和它的比熱容無關,D選項錯誤。
3.下表是幾種物質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的熔點和沸點,根據表中數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物質

水銀
酒精
甲苯
熔點/℃
328
-38.8
-117
-95
沸點/℃
1 740
357
78
111
A.鉛在350 ℃處于固液共存狀態
B.固態酒精與甲苯不是晶體
C.不能用水銀溫度計測氣溫
D.不能用酒精溫度計測沸水的溫度
【答案】D
【解析】(1)一般情況下,晶體在熔點以下是固態,在熔點以上沸點以內是液態,在熔點時是固液混合態;
(2)晶體和非晶態的區別:有無熔點;
(3)液體溫度計的測溫范圍:凝固點和沸點之間;
A.鉛的熔點是328℃,350℃的鉛肯定是液態,故A錯誤;
B.固態酒精和甲苯都有熔點,因此它們都是晶體,故B錯誤;
C.水銀溫度計的測溫范圍是:-38.8℃-357℃,而一般氣溫在-30℃-50℃之間,所以水銀溫度計可以測量氣溫,故C錯誤;
D.酒精溫度計的測溫范圍:-117℃-78℃,而沸水的溫度一般為100℃,高于酒精的沸點,所以不能測量沸水的溫度,故D正確。
故選D。
4.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環著:陽光曬暖了海洋,水變成水蒸氣升到空中,形成暖濕氣流,暖濕氣流遇到冷空氣后,水蒸氣變成了小水滴,形成雨降落到地面。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水變成水蒸氣是汽化現象?????B.?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中放熱
C.?水蒸氣變成小水滴是凝固現象???D.?水蒸氣在變成小水滴的過程中吸熱
【答案】A
【解析】解決此題要知道水變成水蒸氣是汽化現象,汽化過程要吸熱;水蒸氣變成小水滴是液化現象,液化過程要放熱。
A、水變成水蒸氣是汽化現象,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B、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中要吸熱,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水蒸氣變成小水滴是液化現象,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水蒸氣變成小水滴的過程中要放熱,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5.下列關于熱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吸收熱量,物體的溫度一定升高
B.?冬天,人們在室外呼出的“白氣”是凝固而成的
C.?家庭用瓶裝石油氣,是通過壓縮體積液化而來的
D.?夏天,剛從冰箱中取出的雪糕表面上附著的一層霜粉是升華而形成的
【答案】C
【解析】(1)物體吸收熱量,溫度可能升高,也可能不變;(2)物體由氣態變為液態的現象叫液化;(3)物體液化的方法:降低溫度,壓縮體積;(4)物體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現象叫凝華.
解:A、物體吸收熱量,物體的溫度可能不變,例如,晶體熔化時,吸收熱量,溫度不變;故A錯誤;
B、冬天,人們在室外呼出的“白氣”是液化而成的,故B錯誤;
C、家庭用瓶裝石油氣,是通過壓縮體積液化而來的,故C正確;
D、夏天,剛從冰箱中取出的雪糕表面上附著的一層霜粉是凝華而形成的,故D錯誤.
6.寒冷的冬天,居民樓的玻璃窗上會“出汗”或結“冰花”.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玻璃窗上“汗”是水蒸氣液化生成的?B.“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C.“冰花”結在玻璃窗的內表面?? ?D.玻璃窗上“冰花”是水蒸氣凝華生成的
【答案】B
【解析】物體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由氣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華。
寒冷的冬天,室內溫度較高,空氣中有大量的水蒸氣,而玻璃窗較冷,周圍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會發生液化現象變成小水滴,甚至發生凝華現象結冰,從外面看玻璃窗就會“出汗”或結“冰花”;故選B。
7.提起壓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發生汽化,如圖所示。下列選項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間內粒子分布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根據水汽化屬于物理變化,分子組成不變,當物質由液態變為氣態時,分子間隔增大進行解答。故答案為:C
8.如圖是小桂家的電熱水器下面連接的熱水管和冷水管,小桂洗熱水澡時經常發現左水管外壁上有水珠,而右水管的外壁上卻沒有水珠,仔細觀察這些水珠并不是濺上去的,這些水珠的形成是屬于________現象,由此可知左水管是________(選填“冷”或“熱”)水管。
【答案】液化;冷
【解析】用電器是利用電能工作,用電器工作的過程就是把電能轉化其它形式的能的過程,根據液化的定義分析水管外壁水的來源
這些水珠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只有當熱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物體時才能發生液化現象,因此左水管為冷水管.
考點二:應用比熱解釋有關自然現象
1.關于比熱的概念,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
B.?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降低1℃所放出的熱量,也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
C.?某種物質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越多,比熱也越大,比熱與熱量有關
D.?各種物質都有自己的比熱,它是物質的特性之一
【答案】 C
【解析】比熱容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科學上規定,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為該物體的比熱容;根據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和定義進行判斷。
科學上規定,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為該物體的比熱容;故A、B正確,不符合題意;比熱容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不同物質的比熱容一般不同,與物體的溫度、質量以及吸收或放出的熱量都無關,故D正確,C錯誤;
2.當你在烈日當空的海邊游玩時,你會發現:岸上的沙子熱得燙腳,而湖水卻是涼涼的。這是因為(  )
A.?水比沙子的比熱容大?? ??B.?水比沙子的比熱容小
C.?水比沙子吸收的熱量少?????D.?水比沙子的溫度變化大
【答案】A
【解析】對水的比熱容大的理解:相同質量的水和其它物質比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溫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多,據此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對水的比熱容大的特點及應用的了解和掌握,應用好“m、Q相同時,c大的△t小”是本題的關鍵,可以借助Q=cm△t幫助記憶。
解:因為水的比熱容比沙石的大,相同質量的水和沙石比較,吸收相同的熱量(都在太陽照射下),水的溫度升高的少,湖水是涼涼的,而沙石的溫度升高的多,熱得燙腳。
3.甲、乙兩容器中裝有質量相等的水,水溫分別為25℃和75℃,現將一溫度為65℃的金屬球放入甲容器中,熱平衡后水溫升高到45℃,然后迅速取出金屬球并放入乙容器中,熱平衡后乙容器中水溫為(不計熱量散失和水的質量的變化)(? )
A.?65℃??????B.?60℃?????C.?55℃?????D.?50℃
【答案】B
【解析】(1)首先利用金屬球放入25℃的水中時,兩者發生熱傳遞,根據兩者溫度的變化,利用熱平衡方程確定水的質量與比熱容的乘積和金屬球的質量與比熱容的乘積的比值關系.(2)利用推導出的水的質量與比熱容的乘積和金屬球的質量與比熱容的乘積的比值關系,結合第二次熱傳遞求出乙容器中水的溫度.
解:①當將金屬球放入甲容器中時,金屬球放出的熱量與水吸收的熱量相等,
即:Q金=Q水 .
設金屬球的質量為m金、比熱容為c金、水的質量為m水、水的比熱容為c水
則:Q金=m金×c金(65℃-45℃),Q水=m水×c水(45℃-25℃)
因為:Q金=Q水
? 所以:m金×c金(65℃-45℃)=m水×c水(45℃-25℃)
化簡得: ;
②當將金屬球放入乙容器中時,乙容器中的水放出的熱量與金屬球吸收的熱量相等,即:Q水=Q金 .
由于甲乙容器中的水的質量相等,又是同一個金屬球,所以仍設金屬球的質量為m金、比熱容為c金、水的質量為m水、水的比熱容為c水 , 此時兩者共同的溫度為t℃
?則:Q水=m水×c水(75℃-t℃),Q金=m金×c金(t℃-45℃)
因為:Q水=Q金
即:m水×c水(75℃-t℃)=m金×c金(t℃-45℃),
∴75℃-t℃=t℃-45℃
解得:t=60℃
4.質量相等、溫度相同的鐵塊和銅塊,在吸收了相等的熱量后再互相接觸(已知鐵的比熱比銅的比熱大),那么(?? )
A.?熱由鐵塊傳給銅塊???????B.?熱由銅塊傳給鐵塊
C.?鐵塊跟銅塊之間不發生熱傳遞??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
【答案】B
【解析】(1)比熱不同的物體吸熱的能力不同。吸收相同的熱量不同物體的溫度變化不同。(2)熱量由溫度高的物體傳遞給溫度低的物體,直到溫度相同。(3)選判斷出鐵塊和銅塊吸收相等的熱量溫度誰升的高。
質量相等、溫度相同的鐵塊和銅塊,在吸收了相等的熱量后。由于鐵的比熱比銅的比熱大,所以銅的溫度升的高。熱量由溫度高的物體傳遞給溫度低的物體,所以A、熱由鐵塊傳給銅塊,因為銅的溫度高所以熱由銅傳遞給鐵,A錯誤,B正確;C、鐵塊跟銅塊之間不發生熱傳遞,由于吸收相等熱量后,出現了溫度差所以發生了熱傳遞,C錯誤。
5.小明閱讀了比熱容表后,得出了一些結論,其中錯誤的是(??)

4.2×103J/(kg·℃)
干泥土
0.84×103J/(kg·℃)

2.1×103J/(kg·℃)

0.39×103J/(kg·℃)
煤油
2.1×103J/(kg·℃)

0.13×103J/(kg·℃)
水銀
0.14×103J/(kg·℃)
砂石
0.92×103J/(kg·℃)
A.?沿海地區晝夜溫差比內陸地區小??
B.?同種物質在不同狀態下,其比熱容不同
C.?質量相同的銅塊和鉛塊,升高相同的溫度,銅塊吸熱多?
D.?液體的比熱容都比固體大
【答案】D
【解析】比較水銀、干泥土和銅的比熱容可知,液體的比熱容不一定比固體的比熱容大。故此題選D。
由表可知,水的比熱容比砂石的比熱容大得多,因此在同樣吸熱或放熱的情況下,水溫變化小,而砂石的溫度變化大,沿海地區水多,而沙漠地區以砂石為主,故沿海地區晝夜溫差小,而沙漠地區晝夜溫差大,選項A正確。比較水和冰的比熱容可知,選項B正確。由表可知銅的比熱容比鉛的大,由公式Q吸=cm(t-t0)可知,在m和(t-t0)相同時,c越大,Q吸越大,故選項C正確。比較水銀、干泥土和銅的比熱容可知,選項D錯誤。
6.如圖所示,甲氣球裝入少量水后,將甲、乙兩個氣球吹成一樣大小,用細繩把它們掛在橫桿上,燭焰靠近氣球的底部加熱,發現乙氣球“啪”的一聲破了,而甲氣球加熱很長時間,仍安然無恙。
(1)在加熱過程中,由于“燒不破”的甲氣球裝有水,水的比熱容較________,且水蒸發過程需要________熱,所以甲球的溫度升高的慢。
(2)在加熱過程中,乙球內氣體內能增大,是用________的方法改變氣體的內能。
【答案】(1)大;吸
(2)熱傳遞
【解析】(1)比熱容較大的物質吸收相等的熱量溫度升的慢。蒸發會吸收熱量使物體溫度降低;
(2)改變內能的方法有兩種:一、熱傳遞;二、做功。
(1)在加熱過程中,由于“燒不破”的甲氣球裝有水,水的比熱容較大,且水蒸發過程需要吸熱,所以甲球的溫度升高的慢。
(2)在加熱過程中,乙球內氣體內能增大,是用熱傳遞的方法改變氣體的內能。
故答案為:(1)大;吸;(2)熱傳遞
7.如圖所示,隔著石棉網同時加熱兩規格相同的試管,試管中分別裝有質量相同、初溫均為20℃的煤油和水。若加熱時間相同,則煤油和水吸收的熱量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若煤油和水的溫度都升高到40℃,則______需加熱較長的時間。(c水>c煤油)
【答案】相同;水
【解析】利用下列知識分析判斷:(1)由圖可知,用同一個酒精燈加熱,兩試管的規格相同,則在相同的時間內,水和煤油吸收的熱量相同;(2)水的比熱容比煤油的大,由Q=cm△t可知,若二者的質量相同,在吸收相同熱量時,水升高的溫度值小;在升高相同溫度時,水吸收的熱量多.本題考查學生對水的比熱容大的理解,最好借助公式Q=cm△t理解: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比熱容大的吸收熱量多;吸收相同的熱量,比熱容大的溫度變化小.
解:相同時間兩種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
相同質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溫度,因為水的比熱容大,水是吸熱能力強.所以水吸收的熱量多;
8.如圖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質吸熱能力”的實驗,將質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分別裝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并測出煤油和水的初溫,然后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加熱,每隔2分鐘記錄一次溫度。實驗記錄如下表所示。
加熱時間/分鐘
0
2
4
6
8
溫度/℃
煤油
20
25
29
34
38

20
22
24
26
28
(1)實驗中選用相同的酒精燈加熱,可以認為相同時間內水和煤油________相同。
(2)由記錄表可知,對于質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吸收相等熱量,升溫較快的是________;若使兩者升高相同的溫度,則________吸收的熱量較多。由此得出物質的吸熱能力與物質的種類有關。
【答案】(1)吸收的熱量
(2)煤油;水
【解析】(1)該實驗中把吸收熱量的多少轉換成加熱時間的長短,相同的熱源在相等的時間內提供的熱量相同;(2)用相同的熱源對液體加熱,液體在相等時間內吸收的熱量相等,質量相同的液體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越多,液體吸熱能力越強。
(1)實驗中選用相同的酒精燈加熱,可以認為相同時間內水和煤油吸收的熱量相等,可以用加熱時間反應液體吸收熱量的多少;(2)由記錄表可知,對于質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吸收相等熱量,煤油在0-2分鐘內,溫度升高5℃,水在0-2分鐘內,溫度升高2℃,由此可以看出,升溫較快的是煤油;若使兩者升高相同的溫度,水如果升高4℃,需要4分鐘,而煤油僅需2分鐘,說明水需要加熱的時間長,也就是升高相同的溫度,則水吸收的熱量較多。由此得出物質的吸熱能力與物質的種類有關。故答案為:(1)吸收熱量;(2)煤油;水。
考點三:應用Q=cm△t進行簡單的計算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不計熱損失)(  )
A.?一壺開水,溫度從100℃降到70℃比溫度從70℃降到40℃放出的熱量多
B.?質量相同的物體,吸收相同熱量后,末溫高的物體比熱容小
C.?熱水和冷水混合后,冷水吸收的熱量一定等于熱水放出的熱量
D.?熱水和冷水混合后,冷水升高的溫度一定等于熱水降低的溫度
【答案】C
【解析】A、利用公式Q=cm△t分析判斷。
B、根據比熱容含義判斷。
C、不計熱量損失,冷水吸收的熱量等于熱水放出的熱量。
D、熱傳遞傳遞的是熱量不是溫度。
A、根據Q=cm△t可知,在質量和比熱容相同時,若降低的溫度相等,則放出的熱量相等,因此一壺開水,溫度從100℃降到70℃比溫度從70℃降到40℃放出的熱量相等,故A錯誤。
B、比熱容是物體本身的一種特性,大小與吸收的熱量、物體的質量及溫度的變化等無關,只與物質的種類有關,故B錯誤。
C、熱水和冷水混合后不計熱量損失,冷水吸收的熱量和熱水放出的熱量相等,故C正確。
D、因為熱傳遞傳遞的是熱量不是溫度,所以溫度不一定相等,故D錯誤。
2.將質量、初溫分別相等的鐵塊和鋁塊(c鐵﹤c鋁)放在沸水里煮較長一段時間,比較它們吸收熱量的多少,則(?? )
A.?鐵塊吸收的熱量多???? B.?鋁塊吸收的熱量多????????
C.?鐵塊、鋁塊吸收的熱量一樣多?? D.?無法判定
【答案】B
【解析】由于鐵塊和鋁塊在沸水里煮較長一段時間,因此鐵塊和鋁塊的末溫應與水溫相同,即鐵塊和鋁塊的末溫t相同,又已知鐵塊和鋁塊質量m、初溫t0也相同,但c鐵<c鋁 , 故Q鐵吸<Q鋁故此題選B。
本題是判斷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可以根據公式Q吸=cm(t-t0)來進行判定。由于鐵塊和鋁塊在沸水里煮較長一段時間,因此鐵塊和鋁塊的末溫應與水溫相同,即鐵塊和鋁塊的末溫t相同,又已知鐵塊和鋁塊質量m、初溫t0也相同,但c鐵<c鋁 ,
故Q鐵吸<Q鋁吸 , 所以選項B正確,選項A、C、D錯誤。
3.甲、乙兩物體,比熱之比為2:1,質量之比為2:1,甲、乙兩物體吸收相同的熱量,甲升高了20℃,則乙物體溫度可以升高(? )
A.?60℃?????B.?70℃??????C.?80℃?????D.?90℃
【答案】C
【解析】知道甲、乙兩物體的比熱容之比、質量之比,并且吸收相同的熱量,利用吸熱公式求兩物體升高的溫度之比;再求乙物體溫度可以升高值.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吸熱公式Q吸=cm△t的掌握和運用,因為是求比值,要細心,防止因顛倒而出錯!
解:∵Q吸=cm△t,∴ ,
∴兩物體升高的溫度之比: ,
△t2=4△t1=4×20℃=80℃.
4.水溫從20℃升高到30℃吸取的熱量為4.2×104J,水的質量是(?? )
A.?1kg?? ??B.?10kg?????C.?0.1kg?????D.?100kg
【答案】A
【解析】由熱量的計算公式Q吸=cmΔt變形得:
故此題選A。
該題考查熱量的計算,求水的質量可以通過熱量的計算公式Q吸=cmΔt變形得: 通過計算即可。
5.兩個相同的容器分別裝滿了質量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用同一熱源分別加熱,液體溫度與加熱時間關系如右圖所示。(?? )
A.?甲液體的比熱容大于乙液體的比熱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溫度,兩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
C.?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吸收的熱量大于乙液體吸收的熱量
D.?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溫度升高的比乙液體溫度升高的多
【答案】D
【解析】由圖得,加熱時間相同時,甲液體溫度升高得多。故此題選D。
該題考查的是熱量的計算,可以根據公式Q吸=cmΔt來進行判定。由題意得甲乙加熱時間相同,則吸收的熱量相同,甲的溫度升高得快,又由于甲乙的質量是相同的,根據熱量的計算公式Q吸=cmΔt分析得甲的比熱容小于乙的比熱容。
6.用兩個相同的“熱得快”,分別給質量、初溫都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同時加熱,兩液體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根據圖像可知,甲液體的比熱容_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體的比熱容。質量為500克、初溫為20℃的甲液體溫度升高到90℃,吸收的熱量為________?焦。 [甲液體的比熱容為1.8×103焦/(千克·℃)]
【答案】小于;6.3×104
【解析】(1)由圖象可找出液體溫度的變化與所用時間的關系,在相等時間內溫度變化大的液體升溫快;在相等的加熱時間內,甲和乙吸熱相同,溫度變化大的液體比熱容小,溫度變化小的比熱容大,據此分析判斷。
(2)知道甲液體的質量、比熱容、初溫和末溫,利用吸熱公式Q吸=cm△t求甲液體吸收的熱量。
(1)由圖象可以看出:在相等時間內,液體甲溫度變化量大,則甲液體溫度升高較快;而兩個加熱器相同、加熱時間相等時,兩種液體吸收的熱量相等,由公式Q吸=mc△t可知,在質量相等、初溫相同、吸熱也相同的情況下,溫度升高快的液體比熱容小,所以甲的比熱容小,乙的比熱容大。
(2)Q吸=cm△t=1.8×103J/(kg?℃)×0.5kg×(90℃-20℃)=6.3×104J。
7.一個質量為250g的鋼刀,加熱到56 0℃,然后在空氣中自然冷卻,室溫為20℃,這把鋼刀在冷卻過程中放出多少熱量?若把這些熱量給30℃0.5kg的水加熱,水溫可以上升多少度?升高到多少度?(c鋼=0.46×103J/(kg·℃)
【答案】鋼刀放出62.1×103J的熱量,水溫升高30℃;升高到60℃。
【解析】Q放=c鋼m銅Δt鋼=0.46×103J/(kg·℃)×0.25kg×(560-20)℃=62.1×103J
鋼刀放出的熱全部被水吸收
Q吸=c水m水Δt水
Δt水=
Δt水=t-t0
t=Δt水+t0=30℃+30℃=60℃
在公式Q吸=cm(t-t0)中,如果已知其中的任意四個物理量,就可以利用方程求出另外的一個,也可以將原公式進行變形,導出一個變型公式,即可求出。
考點四:內能與其他能量之間轉化的分析與計算
1.(2017?杭州)如圖,汽油機處于工作過程中的某個沖程,對此沖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壓縮沖程,機械能轉化為內能?????B.?壓縮沖程,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C.?做功沖程,機械能轉化為內能?????D.?做功沖程,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答案】A
【解析】由進氣 門和排氣門的關閉和打開情況、活塞的上行和下行情況來判斷是哪個沖程;四個沖程中壓縮沖程是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做功沖程是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排氣和吸氣沖程沒有能的轉化。
解:如圖,進氣門和排氣門都是關閉的,活塞上行,可以判斷是壓縮沖程,在壓縮沖程中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A正確、BCD錯誤。
2.(2017?金華)下列關于“熱與能”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在吸熱過程中,其溫度一定升高??????????????????
B.?在搓手取暖過程中,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C.?水常被用作冷卻劑,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大???????????
D.?鐵塊在煅燒過程中,其內能從零開始增加
【答案】C
【解析】A、物體吸熱或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大;但物體的內能增大,不一定是由物體吸熱或溫度升高引起的;B、做功與熱傳遞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搓手取暖屬于做功改變物體內能;C、水的比熱容大,這是其常被用做冷卻劑的原因;D、根據內能的定義分析。
A、晶體在熔化的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不變,故A錯誤;
B、人在搓手取暖的過程中,通過做功使人手內能增加,為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B錯誤;
C、用水做冷卻劑,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大,在改變相同的溫度時,能夠有收更多的熱量,故C正確;
D、鐵塊煅燒前,仍然具有內能,故D錯誤。
3.很多同學在課間玩扭轉礦泉水瓶的游戲,如圖所示,在瓶里裝有少量的水,蓋緊瓶蓋,使勁擰瓶的下部,使其嚴重變形,然后略松開瓶蓋(對著沒人的方向),瓶蓋彈出數米遠,觀察到瓶口和瓶內有白霧產生。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用力擰瓶的下部時瓶內氣體內能減少,溫度升高
B.?用力擰瓶的下部時瓶內氣體內能增加,溫度降低
C.?瓶蓋彈出時氣體內能減小,溫度降低,水蒸氣液化
D.?瓶蓋彈出時氣體內能增加,溫度降低,水蒸氣液化
【答案】C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我們對于物理現象的分析能力,根據情境分析所用到的物理知識,這是一種新題型,值得我們關注。氣體對外做功時,氣體的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物體對外做功,物體內能會減小。水蒸氣在遇冷時會發生液化,形成小水滴。
用力擰瓶子,是用做功的方式改變了瓶內氣體的內能,相當于汽油機壓縮沖程的能量轉化,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故A、B錯誤;瓶蓋被彈出時,瓶內氣體對外做功,將自身的內能轉化為瓶蓋的機械能,當瓶蓋飛出時瓶內及瓶口有白霧,這是因為瓶內氣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小,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了小水滴,故C正確,D錯誤。
4.下列生活情景中,屬于通過熱傳遞途徑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
A.?鋸木頭時鋸條會變熱???????B.?冬天,人們常常搓手使手變暖
C.?冬天,人們常用熱水袋取暖?? D.?鐵絲被反復彎折,彎折處會變熱
【答案】C
【解析】改變物體內能有兩種方式:做功和熱傳遞.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熱和壓縮氣體做功,做功實質是能量的轉化,熱傳遞實質是熱量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者是從一個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到低溫部分。
A、用鋸條鋸木頭,克服摩擦做功,使鋸條和木頭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而變熱,是通過做功的方式增加了物體的內能。不符合題意;
B、搓手取暖是通過做功的方法把機械能轉化為手的內能,手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不符合題意;
C、冬天用熱水袋取暖,是人從熱水吸收熱量,使人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是通過熱傳遞改變了物體的內能。符合題意;
D、彎折鐵絲時,機械能轉化為鐵絲的內能,內能增大溫度升高,是通過做功改變了物體的內能。不符合題意;
5. “遼寧艦”服役,圓了中國航母夢。如圖為航母上簡化的蒸汽彈射裝置,能帶動艦載機在兩秒鐘內達到起飛速度。
(1)牽引索與蒸汽活塞連接的兩個滑輪為________?(選填“定滑輪”或“動滑輪”)。
(2)氣缸內蒸汽體積膨脹,對外做功,內能? ________?,同時推動活塞,使艦載機獲得巨大的牽引力。
【答案】(1)定滑輪
(2)減小
【解析】(1)知道定滑輪是軸的位置固定不動的滑輪,動滑輪是軸的位置隨被拉物體一起運動的滑輪。
(2)物體對外界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小,溫度降低。
(1)定滑輪是軸的位置固定不動的滑輪,由圖可知,牽引索與蒸汽活塞連接的兩個滑輪為定滑輪。
(2)氣缸內蒸汽體積膨脹,對外做功,內能減小,同時推動活塞,使艦載機獲得巨大的牽引力。
6.一輛使用汽油為燃料的小汽車,發動機的效率為25%,汽油的熱值q=4.6×107J/kg。發動機的實際功率為20 kW。求小汽車它以72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時,行駛的距離為100km,消耗汽油的質量。(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答案】解答:小汽車運動時間t=??=??=5000s
發動機所做的有用功w=pt=2.0 ×104w×5000s=1.0 ×108J
?由η=??得,Q放= =??=4.0×108J
根據Q放=mq,得m=??= 8.7 kg
【解析】要求汽油的質量,須知道熱量和熱值;要求熱量,須知道有用功;要求有用功,須知道運動時間;要求運動時間,須知道路程和速度。它們均已知,逆推即可求解。這種分析法是一種常見的解題方法。本題考查的是熱機的效率的計算。
7.“YK﹣15B”型電熱水壺內裝有3kg水,插在220V的家用電源上。水從20℃加熱至98℃,已知水的比熱容c=4.2×103J/(kg?℃)。求:
(1)水在這個過程中是吸熱還是放熱?
(2)在這個過程中由什么能向什么能轉化?
(3)這個過程中水吸收或放出的熱量?
【答案】(1)利用電熱水壺將20℃的水加熱至98℃,水在這個過程中吸熱;
(2)電熱水壺工作過程中的能量轉化是將電能轉化為熱能。
(3)這個過程中水吸收的熱量:
Q=cm△t=4.2x103J/(kg·℃)x3kgx(98℃-20℃)=9.829x105J
【解析】(1)根據生活經驗判斷可水在這個過程中是吸熱還是放熱;
(2)根據電熱水壺工作過程中的能量轉化是將電能轉化為內能進行解答;
(3)已知水的質量和比熱容,又知水的出溫和末溫,根據Q=cm△t可求出這個過程中水吸收的熱量。
(1)利用電熱水壺將20℃的水加熱至98℃,水在這個過程中吸熱;
(2)電熱水壺工作過程中的能量轉化是將電能轉化為內能;
(3)這個過程中水吸收的熱量:
Q=cm△t=4.2×103J/(kg?℃)×3kg×(98℃-20℃)=9.828×105J。
故答案為(1)水在這個過程中是吸熱;
(2)在這個過程中由電能轉化為熱能;
(3)這個過程中水吸收的熱量:
Q=cm△t=4.2x103J/(kg·℃)x3kgx(98℃-20℃)=9.829x105J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台县| 微博| 永寿县| 勐海县| 交口县| 德州市| 安陆市| 兴国县| 略阳县| 繁昌县| 通榆县| 枝江市| 海兴县| 响水县| 平阳县| 曲沃县| 平泉县| 英吉沙县| 贞丰县| 绿春县| 施甸县| 万载县| 东台市| 奈曼旗| 汤阴县| 扎鲁特旗| 威信县| 普兰店市| 隆子县| 鄂尔多斯市| 湖南省| 莱州市| 宝丰县| 河池市| 淳化县| 夏邑县| 通山县| 当涂县| 沁源县| 筠连县| 肇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