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教版中考第一輪復(fù)習(xí)物理——7、功、功率、機械能-學(xué)案 機械能1.能量(1)一個物體能夠__做功__,那么這個物體就具有能量。(2)物體能夠做的功__越多__,具有的能量就越大。(3)能量的單位與功的單位相同,都是__焦耳__,符號__J__。2.動能(1)物體由于__運動__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動能。(2)物體動能與__質(zhì)量__和__速度__有關(guān):質(zhì)量相同的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它的動能越__大__。運動速度相同的物體,質(zhì)量越大,它的動能也越__大__。3.勢能(1)勢能包括:重力勢能、彈性勢能。(2)物體由于__被舉高__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勢能。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有__質(zhì)量__、__高度__。(3)物體由于__發(fā)生彈性形變__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彈性勢能,物體彈性勢能大小與__物體形變的大小__等因素有關(guān)。4.機械能及其轉(zhuǎn)化(1)定義:__動能__和__勢能__之和稱為機械能。(2)物體的動能和勢能是可以相互轉(zhuǎn)化的。(3)機械能守恒:如果只有動能和勢能相互轉(zhuǎn)化,盡管動能、勢能的大小會變化,但機械能的總和__不變__,這就是機械能守恒,W機械=__W動+W勢__。 功1.力學(xué)中的功:如果物體受到了力的作用,并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__通過了一段距離__,我們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2.功的兩個因素:一是__作用在物體上的力__,二是__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一段距離__。3.不做功的三種情況:(1)__“勞而無功”__。(2)__“不勞無功”__。(3)__力的方向和物體運動方向垂直__。4.計算公式:物理學(xué)中,功等于力與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即:W=__Fs__。 功率1.比較做功快慢的方法:(1)不同物體做相同的功,比較__做功時間__。(2)相同時間,比較__做功多少__。2.功率(1)在物理學(xué)中,用功率來表示__做功的快慢__。(2)__單位時間里完成的功__叫做功率。(3)功率越大,表明物體做功越__快__;功率越小,表明物體做功越__慢__。(4)根據(jù)功率的定義,可以得出功率的計算公式為P=____。 功【例1】下列生活實例中,力對物體做功的有( ),) ,),) ,)A.甲和乙 B.甲和丙C.乙和丙 D.丙和丁【解析】小車在推力作用下向前移動了一段距離,有力,在力的方向上有距離,對小車做了功;物體在繩子的拉力下升高,有力,在力的方向上有距離,力對物體做了功;提著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在提滑板的力的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不做功;搬而未起,只有力而沒有距離,不做功;可見,做功的是甲圖和丙圖,沒有做功的是乙圖和丁圖,故選B。【答案】B1.下列有關(guān)功的說法正確的是( A )A.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滾動時,重力對足球沒有做功B.吊車吊著重物使其沿水平方向勻速移動過程中,吊車對重物做了功C.運動員舉著杠鈴在空中停留的時間內(nèi)對杠鈴要做很大的功D.用相同的力將質(zhì)量不同的兩個物體沿力的方向移動相同的距離所做的功不同【疑難易錯點睛】判斷是否做功,要看力是否有“成效”。 功和功率的比較與計算【例2】小明同學(xué)用40 N的水平推力推著重100 N的書箱在水平地面上前進了2 m,松開手后,書箱仍向前滑行了1 m,整個過程中小明做功____J,書箱的重力做功____J。【解析】小明同學(xué)用40 N的水平推力推著重100 N的書箱在水平地面上前進了2 m,推力對箱子做的功:W1=Fs1=40 N×2 m=80 J;松開手后,書箱仍向前滑行了1 m,書箱由于慣性滑行,則小剛沒有做功,即W2=0 J; 整個過程中小明對書箱一共做的功:W=W1+W2=80 J+0 J=80 J; 書箱在水平面上運動,雖然受重力,也有距離,但在重力的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所以重力沒做功,為0 J。【答案】80;02.一定質(zhì)量的物體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運動, 物體運動的路程(s)~時間(t)圖像如圖所示,根據(jù)圖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B )A.物體10 s時的速度大于4 s時的速度 B.0~6 s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大于6~12 s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 C.0~6 s拉力對物體做功的功率小于6~12 s拉力對物體做功的功率 D.0~6 s物體所受的拉力大于6~12 s物體所受的拉力3.在自由下落過程中,物體運動速度會越來越快,一個物體由A點自由下落,相繼經(jīng)過B、C兩點,已知AB=BC。如圖所示,物體在AB段重力做功W1,做功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做功功率P2,則W1__=__W2,P1__<__P2。(均選填“>”“<”或“=”)【疑難易錯點睛】計算功之前要先判定是否做功。 機械能大小的判定及轉(zhuǎn)化【例3】4月27日,我國的“天舟一號”飛船圓滿完成飛行任務(wù)返回地球,飛船受空氣阻力勻速下降過程中,它的( )A.動能增加,勢能減少,內(nèi)能不變B.動能減少,勢能不變,內(nèi)能增加C.動能不變,勢能增加,內(nèi)能減少D.動能不變,勢能減少,內(nèi)能增加【解析】A.動能增加,勢能減少,內(nèi)能不變,錯誤,勻速下降,動能不變,勢能減少;B.動能減少,勢能不變,內(nèi)能增加,錯誤,勻速下降,動能不變,勢能減少;C.動能不變,勢能增加,內(nèi)能減少,錯誤,勻速下降,動能不變,勢能減少;D.動能不變,勢能減少,內(nèi)能增加,正確,勻速下降,動能不變,勢能減少,內(nèi)能增加,故應(yīng)選D。【答案】D4.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航天事業(yè)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如圖所示,為我國神舟號飛船返回艙減速降落的情景。返回艙在此過程中( A )A.動能減小,重力勢能減小B.動能增大,重力勢能增大C.動能不變,重力勢能減小D.動能減小,重力勢能不變5.下列事例中,由彈性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的是( D )A.風(fēng)吹動樹葉B.秋千從高處向低處擺動C.汽車沿盤山公路勻速前進D.拉彎的弓把箭射出【疑難易錯點睛】機械能大小的判定要嚴(yán)格把握影響因素。 實驗突破: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一、命題題眼突破探究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1.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轉(zhuǎn)換法。2.實驗結(jié)論:物體動能與物體的質(zhì)量和速度有關(guān)。3.實驗題眼突破①實驗探究對象是小球。②轉(zhuǎn)換法的應(yīng)用:物體的動能大小是通過木塊移動距離大小來反映的。③選擇同一小球進行實驗的目的是便于控制小球的質(zhì)量相同。④讓不同的小球從斜面的同一高度釋放,目的是讓小球到達斜面底部的初速度相同。⑤控制變量法的應(yīng)用:a.控制速度一定,探究動能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b.控制質(zhì)量一定,探究動能與速度的關(guān)系。⑥如本實驗中水平面絕對光滑,本實驗將不能達到實驗?zāi)康模蚴切≤噷⒁恢眲蛩僦本€運動下去。⑦注意:實驗中要保持小球的運動路線與木塊的中心在同一條直線上。⑧實驗結(jié)論: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與運動速度有關(guān),質(zhì)量越大,運動速度越大,動能越大。二、實例剖析【例4】如圖所示是“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裝置,實驗中讓鋼球從斜面上某個高度由靜止沿斜面滾下,在底部與靜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塊發(fā)生碰撞,木塊沿水平面向右運動直至停止。(1)實驗中是通過觀察______來判斷鋼球的動能大小。(2)讓同一鋼球從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開始滾下,目的是探究鋼球的動能大小與________的關(guān)系。(3)換用質(zhì)量不同的鋼球從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靜止開始滾下,目的是探究鋼球的動能大小與______的關(guān)系。(4)木塊最終會停下來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在此過程中木塊通過__________的方式把動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5)如果木塊在運動過程中所受的摩擦阻力為0,木塊將____。【解析】(1)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通過觀察木塊移動的距離遠(yuǎn)近來判斷鋼球的動能大小,木塊移動的越遠(yuǎn),說明鋼球的動能越大,該實驗所用的方法叫轉(zhuǎn)換法;(2)讓同一鋼球從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開始滾下,到達斜面底端時的速度不一樣,所以是為了探究鋼球的動能大小與速度的關(guān)系;(3)換用質(zhì)量不同的鋼球從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靜止開始滾下,目的是探究鋼球的動能大小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4)木塊最終會停下來,是因為木塊始終受到阻力的作用,摩擦力做功,將動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5)如果木塊在運動過程中所受的摩擦阻力為0,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木塊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一直運動下去。【答案】(1)木塊移動的距離遠(yuǎn)近;(2)速度;(3)質(zhì)量;(4)受到阻力(或摩擦力)的作用;做功;(5)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6.如圖所示,鋼球從高h(yuǎn)處的斜槽上由靜止?jié)L下,在水平面上運動,運動的鋼球A碰上木塊B后,能將B撞出一段距離s。再讓同一鋼球從高1.5 h處由靜止?jié)L下,重復(fù)第一次實驗。實驗表明:質(zhì)量相同時,鋼球的速度越__快__,木塊B被撞得越遠(yuǎn)。在兩次實驗中木塊移動時受到的摩擦力分別為fh、f1.5h,則fh__=__(選填“>”“=”或“<”)f1.5h。鞏固提高1.如圖所示,讓鋼球從斜槽上由靜止?jié)L下,鋼球運動到水平面上碰到靜止的木塊后,能將木塊撞出一段距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不計空氣阻力)( B )A.鋼球能從斜槽上滾下是因為它具有慣性B.木塊被撞得越遠(yuǎn),說明鋼球?qū)δ緣K做的功越多C.鋼球在斜槽上向下滾動時,它的機械能越來越大D.木塊被撞出一段距離,說明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2.2017年4月20日19時41分35秒,“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在文昌航天發(fā)射中心由“長征七號二”運載火箭成功發(fā)射升空。在它們加速升空的過程中,關(guān)于火箭搭載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能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機械能的總量不變 B.機械能的總量變小C.動能不變 D.重力勢能變大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運動的物體具有的能量叫做動能B.甲、乙二人同時登山,甲先到達山頂,則甲的功率大C.功就是能,因為它們的單位相同D.用50 N的水平力拉著重100 N的小車沿著水平地面前進5 m,則此過程拉力做的功比重力做的功多4.如圖所示,是臺球比賽中球桿擊球后兩球相撞的場景,此現(xiàn)象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__運動狀態(tài)__,臺球在桌面上滾動的過程中,球桿對臺球__不做功__(選填“做功”或“不做功”)。5.在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讓小車從斜面上由靜止釋放,小車下滑后撞擊斜面底端的木塊。請回答下列問題:(1)小車進入水平面時的動能是由 __重力勢能__轉(zhuǎn)化來的,實驗時通過__被撞擊的木塊在水平面上移動距離的大小__來比較動能大小。(2)同一小車從斜面不同高度由靜止釋放,如圖甲、乙所示,是探究動能大小與__速度大小__的關(guān)系,得出的結(jié)論是:__質(zhì)量相同時,物體的速度越大,動能越大__。, 甲), 乙)(3)實驗中若使用的木塊質(zhì)量較大,為確保實驗仍有較明顯的現(xiàn)象,有很多種方法。請答一種方法:__增加小車下滑的高度__。6.我國自主研發(fā)的“蛟龍4500”深海潛水器的質(zhì)量是2×104 kg,長度有8 m,高為3.5 m,寬度是3 m。潛水器被輪船上的機械牽引出水面時的情景如圖所示。潛水器離開水面沿豎直方向勻速上升12 m。(g取10 N/kg)問:(1)牽引機械對潛水器的拉力有多大?(2)牽引機械對潛水器所做的功是多少?(3)假如牽引機械提升時間為2分鐘,牽引機械的功率應(yīng)為多少?解:(1)牽引機械對潛水器的拉力F=G=mg=2×104 kg×10 N/kg=2×105 N;(2)潛水器離開水面沿豎直方向勻速上升12 m,牽引機械對潛水器所做的功W=Gh=2×105 N×12 m=2.4×106 J;(3)牽引機械的功率P===2×104 W。答:(1)牽引機械對潛水器的拉力為2×105 N;(2)牽引機械對潛水器所做的功是2.4×106 J;(3)牽引機械的功率為2×104 W。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