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第10課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一、鄧小平理論1、產生: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2、發展:中共十二大(1982)、中共十三大(1987)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共十三大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三步走”戰略部署:第一步,到1990年底,解決人民生活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到20世紀末,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四項基本原則: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3、成熟:南方談話——鄧小平理論成熟并形成(1992年初)材料一:“(關廣梅)租賃坐收漁利,帶有剝削性質”。“她一個人租賃8個店,在本市形成了一個商業壟斷集團,把市場的商品和物價都壟斷住了。”“她干的是社會主義道路嗎?” ——《中國經濟周刊》 材料二:改革開放邁不開步子,不敢闖,說來說去就是怕資本主義的東西多了,走了資本主義道路。要害是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鄧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1)背景:改革開放進入瓶頸期,面臨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根據材料,分析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的改革開放遇到了什么問題?三個“有利于”(2)南方談話的主要內容:①強調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②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③要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④發展才硬道理。(3)南方談話的影響: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鄧小平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 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鄧小平解決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等一系列問題,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和道路。4、完善:中共十四大——確定了鄧小平理論在黨的指 導地位(1992)5、確立:中共十五大——鄧小平理論最終寫入黨章(1997)十一屆三中全會前提出改革開放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中共十二大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共十三大闡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中共十四大確立了它在全黨的指導地位.中共十五大通過的黨章確立它為黨的指導思想 梳理鄧小平理論形成過程 改革開放后 鄧小平是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理論指導地位的 確立提出“發展才是硬道理”南方談話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江澤民)3、確立:中共十六大(2002)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意義:它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1、核心內容:三、科學發展觀(胡錦濤)3、確立:中共十七大(2007)1、核心內容: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2、意義:對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時間:2007年主要內容:“科學發展觀”被寫入黨章主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時間:主要內容:主題:2012年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習近平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3、確立:中共十九大(2017)1、核心內容:“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2、意義:(1)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2)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3)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4)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5)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時間:主題:2017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習近平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概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含什么,并說出其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鄧小平理論科學發展觀①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②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意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 四川廣安是“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故鄉。緬懷偉人,學習鄧小平理論。貫穿鄧小平理論的一條紅線是( )A. 對內改革,對外開放B.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C.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D. 對市場經濟體制的科學認識B2. 張大爺收藏了以黨代會為主題的一組紀念郵票:①中共七大、②中共十三大、③中共十四大、④中共十五大。下列關鍵詞與每一次黨代會的主要內容搭配正確的是( )①主要矛盾 ②中國特色 ③市場經濟 ④科學發展B. ①毛澤東思想 ②初級階段 ③市場經濟 ④鄧小平理論C. ①經濟建設 ②國企改革 ③計劃經濟 ④中國特色D. ①迎接勝利 ②走自己的路 ③“一國兩制” ④“三個代表”重要思想B3、決定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方針并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的的會議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D“八個明確”:——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是“五位一體”、戰略布局是“四個全面”,強調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明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突出政治建設在黨的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十四個堅持”:——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docx 第10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