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4.1公民基本義務學習目標知道我國公民享有哪些基本義務,懂得履行這些義務的意義2、了解公民義務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學習重點知道我國公民享有哪些基本義務學習難點了解公民義務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學習過程【溫故互查】回顧上節課重點內容,同桌二人小組互查【設問導讀】閱讀教材內容完成下列表格公民基本義務遵守憲法法律原因:含義 (表現):要求:維護國家利益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原因:要求: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內容;地位:依法服兵役意義:我國的兵役制度:兵役的分類和各自的職責:依法納稅重要性:未能依法納稅的表現和后果:其他義務5個:【自我檢查】1.遵守憲法和法律的具體表現有( )①保守國家秘密 ②愛護公共財產 ③遵守勞動紀律 ④遵守公共秩序 ⑤尊重社會公德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2.鹽城女職工鄭巧玲,以自己微薄的收入圓了21名新疆孩子的上學夢,無私地奉獻著自己的愛心。她的這一行為( )A.是正確行使政治權利和自由的表現B.自覺履行了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C.是在從眾心理驅使下做出的舉動D.雖有同情心、正義感,但不值得提倡3.2017年4月15日是我國第二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目前,南京市已有20所中小學開始試點把國家安全教育納入課程體系。這樣做是基于( )A.教育是發展科技和培養人才的基礎 B.法治與德治是相輔相成的C.維護國家安全是公民的義務 D.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4.下列屬于法律要求做的是( )A.依法服兵役 B.給老人讓座 C.主動幫助有困難的人 D.考試不作弊5.杭州市張某是一照明有限公司的法人,為收取1%的手續費,竟伙同他人,虛開增值稅發票近1800萬元,造成250萬元左右的國家增值稅款流失。近日,張某被區公安局經偵大隊刑事拘留。虛開增值稅發票( )①違背了稅收的無償性特征 ②屬于嚴重的騙稅行為 ③說明少數納稅人沒有履行依法納稅的義務 ④會造成國家稅款的流失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分層訓練】1.共享單車因低碳、便捷、價廉等優勢受到人們青睞而迅猛發展。但亂停亂放、惡意破壞、據為己有等不良行為時有發生。2017年2月28日,成都首例盜竊破壞共享單車案宣判,被告人因犯盜竊罪被依法判刑。這告訴我們( )①愛護公共財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 ②必須依法規范自身行為 ③法律是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 ④不良行為都會依法受到刑罰處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17年9月11日,第二十二屆國際檢察官聯合會年會暨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開幕。習近平發來的賀信指出:中國政府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努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法治社會,青少年應該( )①學法尊法守法用法 ②自覺了解法律程序規定 ③依法辦事,只遵守法律 ④認識到法律是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針對韓國軍方與樂天集團簽署部署“薩德”(反導彈系統)換地協議一事,不少中國民眾呼吁抵制樂天,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孫繼文3月2日也表示,美韓的行動嚴重損害中國的戰略安全利益,也損害了中韓合作的民意基礎,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對民眾抵制樂天的行為認識錯誤的是( )A.國家安全關系著國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沒有國家安全,公民個人的安全就無法得到保障B.維護國家安全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C.公民應自覺樹立國家安全意識,自覺關心、維護國家安全D.國家安全由國家安全部門進行保護,民眾的行為是不必要也是不理智的行為4.材料分析題材料一:根據稅務總局《關于增值稅發票開具有關問題的公告》,2017年7月1日起,購買方為企業的,索取增值稅普通發票時,應向銷售方提供納稅人識別號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材料二:《關于增值稅發票開具有關問題的公告》規定,自2017年7月1日起,銷售方開具增值稅發票時,發票內容應按照實際銷售情況如實開具,不得根據購買方要求填寫與實際交易不符的內容。銷售方開具發票時,通過銷售平臺系統與增值稅發票稅控系統后臺對接,導入相關信息開票的,系統導入的開票數據內容應與實際交易相符,如不相符應及時修改完善銷售系統。(1)國家出臺一系列有關“增值稅”方面的法律法規表明了什么?結合材料二分析,《關于增值稅發票開具有關問題的公告》的規定有哪些積極作用。(3)國家不斷健全和完善法律體系對我們有哪些啟示?課 題4.2依法履行義務學習目標懂得權利與義務的關系,理解權利與義務相統一2、知道違反義務應承擔的責任學習重點懂得權利與義務的關系,理解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學習難點理解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學習過程【溫故互查】回顧上節課重點內容,同桌二人小組互查【設問導讀】第一環節:權利義務相統一公民權利和義務的關系?如何正確對待權利與義務?第二環節:法定義務須履行什么是法定義務?法定義務必須履行要求我們怎么做?違反法定義務應承擔的責任?【自我檢查】1.“你可以唱歌,但不能在午夜破壞我的美夢。”與這句話意思不相符的是( )A.權利是為自己的,義務是為他人的 B.公民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C.作為公民要增強法律意識 D.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2.下列做法既正確行使了公民權利又履行了公民義務的是( )A.珊珊在圖書館看書時大聲喧嘩 B.小普品學兼優被評為“三好學生”C.阿津把故意弄壞的MP4退還給商家 D.小谷在參觀旅游景點時亂刻亂畫3.下列行為屬于我國法律鼓勵和要求做的行為是( )①勇于創新 ②面對行兇的歹徒,要見義勇為,又要見義巧為 ③植樹造林 ④參加環保行動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4.2017年11月24日,第一屆中國互聯網聲譽管理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互聯網聲譽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網絡謠言的治理。治理網絡謠言,作為網民應該( )①提高權利意識,堅持言論絕對自由 ②強化義務觀念,堅持不傳謠 ③依法正確行使權利 ④只履行義務,不行使權利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5.從2016年3月到2017年10月,李家岔中學開展“控輟”工作,防止中學生輟學。學生輟學( )①是不珍惜受教育權的表現 ②是依法行使自己權利的表現③是不履行受教育義務的體現④是沒有正確認識自己既是權利的承擔者又是義務的履行者的體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分層訓練】1.下圖漫畫對我們的啟示有( )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相統一的②公民的權利與義務都具有強制性③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我們的責任④公民既是權利的享有者,又是義務的承擔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小時候,媽媽為我端水洗腳;長大后,我為媽媽端水洗腳。”從法律的角度看,這一電視公益廣告詞體現了( )A.養兒防老的傳統美德 B.和睦相處的親情關系C.權利和義務都不能放棄 D.權利和義務是相統一的3.因家庭貧困,沒錢交學費,北京大學貧困研究生劉某盜竊同學物品18次,總價值3.5萬余元,海淀區法院依法判處其有期徒刑3年。這一案例說明( )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 ②法律禁止的,堅決不做 ③犯罪行為要被追究刑事責任 ④只要不犯罪,一般違法沒問題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4.網民“彝哥”等人在互聯網上歪曲事實,捏造謠言對犧牲民警進行詆毀,被處以行政拘留;李某在QQ群中發布豐縣爆炸案的不實信息擾亂公共秩序,被警方行政拘留;兩女子制作虛假視頻,瘋傳“棉花做肉松”謠言被行政拘留。這些案例警示我們( )①法律不可違反,違法應受制裁 ②法律禁止的,堅決不做 ③違反行政法規,應承擔行政責任 ④違反法定義務只需承擔刑事責任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5.觀察兩幅漫畫,回答下列問題。/這兩幅漫畫共同反映了什么問題?(2)針對漫畫中的問題,我們應該怎么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1公民基本義務.docx 4.2依法履行義務.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