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理解權利義務道德與法治部編版 八年級下新知導入誰給你的權利:濫用遠光燈考點要求單元內容 考點要求理解權利義務 1.公民基本權利的內 容、涵義及其價值。(理解)2.行使權利的邊界、 方式及其程序。(應用)3.公民基本義務的內 容及其涵義。(理解)4.公民權利與義務的 關系。(理解)5.依法履行義務。(應 用)考點解讀1.公民的基本權利有哪些?答、政治權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平等權、宗教信仰自由等權利,婦女、幾童和殘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權利受到憲法和法律的特殊2.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的內容和意義是什么?答、(1)內容:公民政治權利和自由包括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政治自由和監督權等。①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我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分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政治權利,行使這項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析②政治自由:我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愿。③監督權:我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至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公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行使監督權,有助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權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2)意義:我國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和自由,有利于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是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力的重、要形式。1.考點公民基本權利考點解讀3.人身自由的含義、內容和重要性是什么?(1)含義: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2)內容: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3)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獨立、自由、有尊嚴地生活。4.教育有什么作用?答、教育為個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礎,為人類文明傳遞薪火,成就民族和國家的未來。5.國家保護公民受教育權的措施有哪些?答、(1)國家實行義務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2)國家制定資助政策,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3)全面免除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雜費、書本費、全國農村中小學生的住宿費。(4)提高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寄宿生活補助標準,實施營養改善計劃。(5)選拔優秀教師到農村支教,促進教育均衡發展。(6)大力發展免費職業教育。(7)制定和完善教育法規,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建立教育均衡發展機制,改革招生考試制度。(8)號召社會力量支持教育事業,如“希望工程“春蕾計劃”等。考點解讀1.公民應如何行使權利?答、(1)公民在行使權利和自由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2)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2.為什么行使權利要有界限?答、(1)任何權利都是有范圍的。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2)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不能以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集體利益為代價。(3)每個人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都應當受到尊重和保護,我們在行使自由的權利的時候,也不得損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3.為什么公民行使權利要遵守正當的程序?答、(1)遵守正當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實際享受權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糾紛,有利于維護自身權益。(2)每個公民都應該樹立按照法定程序辦事的意識,通過正確的途徑和方式維護自身權益。考點2依法行使權利考點解讀4.公民權利受到損害時,維護權利的方式有哪些?答、(1)協商:一些常見的消費、勞動爭議和交通事故糾紛等,可以通過協商解決。當事人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依照法律,通過直接對話,擺事實、講道理,分清責任,達成協議,使糾紛得以解決。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權益爭議是通過協商解決的。(2)調解:調解人以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以及社會公德為依據,對糾紛雙方進行疏導、勸說,促使他們相互諒解,進行協商,自愿達成協議,解決糾紛。我國調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3)仲裁:公民與其他個人或組織之間發生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爭議時,可以申請仲裁。當事人根據他們之間訂立的仲裁協議,自愿將其爭議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約東。(4)訴訟:公民可以通過訴訟向人民法院起訴,依法維護自身權益。考點解讀1.公民的基本義務有哪些?答、①遵守先法法律;②維護國家利益;③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④依法納稅;⑤我國憲法還規定了公民應履行的其他義務,包括勞動的義務、受教育的義務、夫妻雙方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父母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和成年子女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等。2.遵守憲法和法律的原因和具體表現是什么?答、(1)原因:我國憲法和法律是全國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體現,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是公民對國家和社會應盡的職責。(2)具體表現: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3.怎樣遵守憲法法律?答、(1)忠于憲法,維護憲法尊嚴,保障憲法實施。(2)自覺做到學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營造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3)自覺學習法律知識,了解法律程序規定,以法律來指導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做到依法辦事。4.為什么要維護國家利益?答、(1)我國是統一多民族國家,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是我國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保證。(2)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考點3公民基本義務害國考點解讀1.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是什么?答、(1)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2)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3)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如受教育和勞動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2.公民應如何正確對待權利和義務?答、(1)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2)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3.為什么公民必須履行法定義務?答、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4.如何履行法定義務?答、(1)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如履行受教育義務、依法納稅、遵守公共秩序、保護野生動物、遵守交通規則、依法服兵役、愛護公共財產等。(2)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如破壞民族團結與國家統一等。5.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的含義和后果是什么?答、(1)含義:在社會生活中,公民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或者沒有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都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2)后果:違反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①公民違反民事法律,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②違反行政法律,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③違反刑事法律,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考點4依法履行義務拓展提高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規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執行常新的賠償標準后,每日賠償金比上年度增加28.85元,可見A.人身自由權比任何權利都重要B.國家高度重視維護人身自由權C.人身自由是最根本的人身權利D.侵犯他人人身自由將加倍處罰B拓展提高2.李克強在國務院會議上指出,要因地制宜、優化布局,辦好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改善辦學條件,依法提高老師待遇,通過互聯網+”教育、對ロ支教等方式,提高鄉村學校辦學水平。上述舉措A.是促進教育公平的根本途徑B.實現了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C.顯著提高農村地區教育水平D.有力保障農村兒童的受教育權D拓展提高3.2018年3月24日,一名游客在武漢大學校園觀賞櫻花時,突然跨過護欄用力搖動枝干,霎時“落英繽紛”,下起了“櫻花雨”,此舉受到在場眾人的紛紛指責。因為該游客A.只享受權利,不履行義務B.只承擔義務,不享受權利C.有公民意識,沒守法觀念D.有道德觀念,沒責任意識A拓展提高4.乍一看是“新面孔”,仔細一讀發現不過是換湯不換藥罷了。目前互聯網上存在一種“假原創”現象,一些人通過內容拼接、同義詞替換方式,把他人的文章變成自己的“原創”作品。“假原創”現象A.侵犯了原作者的著作權B.降低了文化創新的成本C.阻礙了創新文化的培育D.促進了創新成果的共享AC拓展提高5.2018年1月,兩名“95后”青年入伍后因怕苦怕累,無正當理由強烈拒絕服兵役,被部隊退回原籍。福安市人民政府征兵工作領導小組對這兩名青年進行處罰,每人罰款人民幣五萬元整,戶籍欄注明“拒服兵役”,機關、團體、事業單位和國企3年內不得錄用。這啟示我們A.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義務B.權利義務相互依存,密不可分C.增強義務意識,依法履行義務D.不履行義務必須承擔法律責任ABC拓展提高活動與探索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推動城鄉義務教有一體化發展,教育投入繼續向困難地區和薄弱環節傾。切實降低農村學生極學率,抓緊消除城“大班額”,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問題。推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以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導向,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加快“雙一流”建設,支持中西部建設有特色、高水平大學。繼續實施農村和貧困地區專項招生計劃。加強師資隊伍和師德師風建設。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讓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通過教有改變自身命運、成就人生夢想。某班同學準備圍繞“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舉行一次研討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如下任務(1)國家為什么要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三個方面即可)(2)國家致力于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青少年應該怎么做?(兩個方面即可)板書設計答、(1)是落實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的需要;是保障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平等享有受教育權的需要;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教育是發展科技和培養人才的基礎;教育為個人人生幸福莫定基礎,成就民族和國家的未來;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需要;是提高國民整體素質的需要;是增強我國綜合國力的需要;等等。(2)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珍惜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樹立遠大的理想,立志成才,報效祖國;等等。課堂總結評析類題型解題技巧題型特點:評析題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對材料中的觀點進行評價和分析。具有如下特點:第一,具有一定的綜合性,是對判斷題和分析說明題的綜合、教材知識與社會實踐的綜合。第二,具有較強的迷惑性。第三,具有聯系實際生活的“實踐性”。這種題型主要考查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知識遷移的能力和全面分析的能力。設問方式:①上述材料中人物的言行正確嗎?為什么?②運用所學知識,對上述材料中人物的言行進行評析。方法技巧點撥回答此類題目一般是首先進行性質判斷(對、錯或不全面;其次寫出相應的理論依據(如:從公民與法、國情、道德、法律、責任、公民與集體等角度進行分析,角度不能重復,不能生搬硬套);再次聯系材料中的觀點或行為進行分析,指出其后果或影響;最后針對錯誤的觀點或行為表明正確的觀點、態度或做法。答好這類試題的關鍵在于厘清思路,言之有理,言之有據。作業布置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理解權利義務公民義務 ; 內容及內涵1.公民基本權利 知權利認 知公民權利 ; 價值及意義增強權利意識 限權利 ; 范圍及界限行 動2.依法行使權利 用權利 ; 方式及程序 增強權利意識(1)基本義務的內容 3.公民基本義務增強義務意識認知(2)履行義務的意義 增強義務意識 (1)履行義務的原則行 動 (2).履行義務的要求4.依法履行義務 (3).違反義務的責任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誰給你的權利!濫用遠光燈在路上殺人!(2).mp4 中考一輪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二單元復習.ppt 中考一輪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二單元思維導圖.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