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9浙教版七年級下—2.4+2.5光的傳播和光的反射 (模塊一 光的傳播)1.光源:能夠自行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 螢火蟲 發光的燈泡 太陽 月亮是光源嗎?光源有好多種,按成因分可分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按發光原理可分為熱光源和冷光源.人造光源有:手電筒、火把、油燈、蠟燭、白熾燈、日光燈、霓虹燈等.自然光源有:太陽、螢火蟲、水母等.熱光源有:太陽、手電筒、火把、電燈等.冷光源有:螢火蟲、水母等.光源能夠發光是指自身能夠發光.有些物體本身不發光,但能夠反射太陽光或是其它光源射出的光,如月亮,月亮不是光源,月亮本身不發光,只是反射太陽的光.宇宙中的行星和月亮類似,只能反射太陽光,它們都不是光源.2.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有趣的手影游戲 月食 (1)條件: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如果介質不均勻,即使是同一種介質中,光也不會沿直線傳播,要發生折射.例如太陽光在地球周圍大氣層中傳播路線是彎曲的.光在真空、空氣、水、玻璃等物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如果介質分布均勻,光從一種介質射到另一種介質中時,一般也會改變傳播方向,不再沿原方向直線傳播,即光的折射現象.光的傳播是獨立的,即某一光束的傳播與同時是否有其他光束在同一區域內傳播無關,兩光束相遇時互不干擾.早晨,我們剛能看到太陽升起在地平線上時,實際太陽的位置還在地平線以下,如果太陽光沿直線傳播,我們此時還不能看到太陽,我們能看到太陽的原因是地球表層的大氣層是不均勻的,距地面越近,空氣越稠密,太陽光在不均勻的大氣層中傳播時,光線發生了彎曲,所以我們才看到了在地平線以下的太陽.(2)對于光的直線傳播我們是可以感知的.冬季太陽光照射到教室里,可以看到一束束的太陽光是直的;在夜晚,我們用手電筒照明時,可以看到光是直的;舞臺上表演時的一束束霓虹燈也說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為了表示光的直線傳播,我們通常用一條帶有箭頭的直線表示光傳播途徑和方向.實際上,光線本身是不存在的,只是為了研究光的傳播情況的方便,我們使用一條帶箭頭的直線來表示光的傳播情況,這就是光線.這種研究物理現象的方法叫做模型法.“光線”就是一種表示光的傳播情況的模型.(3)激光準直、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都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①影的形成:影是光源發出的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體時,在物體背光面的后方形成的光所達不到的區域. 點光源發出的光,照在不透明的物體上時,物體向光的表面被照明,在背光面的后方形成了一個光線照不到的黑暗區域,這就是物體的影(如圖所示).如果用一個發光面比較大的光源來代替點光源,影的情形就會不同.發光面上的每個發光點都可以看做一個點光源,它們都在物體的背后造成影區,這些影共有的范圍完全不會受到光的照射,叫做本影.本影的周圍還有一個能受到光源發出的一部分光照射的區域,叫半影,如圖所示.光源的發光面越大,本影區越小.②日食、月食的成因:當月球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時,如圖1所示,A區域是太陽光完全不能到達的區域,地球上位于A區域的人完全看不到太陽,形成日全食,B區域或C區域是一部分太陽光能到達的區域,地球上位于B區域或C區域的人,可看到太陽的一部分,形成日偏食;由于月球繞地球運動的軌道是橢圓,當月球與地球的距離較遠時,地球上的人可能位于D區域,可觀察到太陽的外環,形成日環食. 當地球運行太陽和月球之間時,如圖2所示,C區域是太陽光完全不能到達的區域,月球完全進入此區域時,地球上的人可看到月全食;A區域或B區域是一部分太陽光能到達的區域,月球部分位于該區域,部分進入C區域時地球的人可看到月偏食.地球上處于月球半影中的人將看到日偏食;而月球處于地球半影時,與平時并無顯著變化.因此,不把這種情況看做月偏食.同月球相比較,地球的本影要長得多,月球在軌道上運行不可能進入地球的偽本影,所以,沒有月環食現象.根據光的直線傳播原理,只有在日、月、地三球近似排成一條直線時,才有可能發生日食或月食,所以日食總是發生在朔日,即農歷的初一,月食總是發生在望日,即農歷的十五或十六.由于月球繞地球運轉的軌道平面與地球繞太陽運轉的軌道平面并不重合,而是約有50°的夾角,因此,并不是每個月都發生日食或月食.③小孔成像:物體發出或反射的光沿直線通過小孔在光屏上形成的與孔前物體輪廓相似的光照亮區域,即發光物體或反光物體的實像.像與原物體左右、上下位置都倒置,像的大小由物體到孔和光屏到孔的距離共同決定.小孔成像是實像,能用光屏接收,倒立的像.3.光速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 = 3×108m/s,在其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均小于這個值.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近似為 3×108m/s,(相當于一秒鐘能繞地球七圈半!)而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 ,遠小于光速,所以閃電和雷聲同時產生,我們卻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光年是天文學上常用長度單位.一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一年內所走的距離,大約是9.4608×1015m. 獵戶星座:距離地球約1300光年 (夯實基礎)若要使眼睛看見一個物體,則( )A. 這個物體一定是光源 B. 物體上肯定有光線進入眼睛C. 物體和眼睛必須在一條直線上 D. 眼睛能發光B下列詞語中含有光源的是( )A.燈火輝煌 B.金光閃閃 C.波光粼粼 D.珠光寶氣A下列關于光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光源能射出無數條光線B.光線就是很細的光束C.光線是看不見的,人們用一條看得見的實線來表示光線,用到理想模型法D.光線是用來表示光傳播方向的直線,常用虛線表示C下面四個選項中哪個不能表明光的直線傳播( )A.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B.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C.井底之蛙,所見甚小 D.雷聲大,雨點小 D(多選)下列現象中,說明光的直線傳播的是( )A.早晨,當太陽還在地平線以下的時候,我們就看見了它B.在有霧的天氣里,看到從汽車頭燈射出的光束C.在挖掘隧道時,激光束引導掘進機掘進D.電影院中放映機的光束射向銀幕BCD夜晚,當你向一盞路燈走近到離開路燈的過程中,你的影子長度是( )A.由長逐漸變短,再由短逐漸變長 B.由長逐漸變短,到逐漸消失C.由短逐漸變長,到無窮長 D.以上說法都不對A如圖為“坐井觀天”的示意圖,設點E為青蛙的眼睛,請利用光的直線傳播知識畫出它能看到天空的范圍.請在圖中用作圖的方法表示人眼看到擋板右側的范圍. (能力提升)大偉同學在課外按如圖所示的裝置做小孔成像實驗.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個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則他在半透明紙上看到的像是( )A.蠟燭的正立像 B.蠟燭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圓形光斑B晴天的時候,樹蔭下的地面上,會出現圓形的光斑,這圓形的光斑是( )A.太陽的實像 B.太陽的影子 C.樹葉的影子 D.以上說法都不對A關于小孔成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像和物上下、左右都不顛倒B.像和物上下顛倒,左右不顛倒C.像和物上下不顛倒,左右顛倒D.像和物上下、左右均顛倒D (模塊二 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1)光遇到水面、玻璃、桌面等許多物體表面時,都會發生反射.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表面時,又有部分光返回原介質的傳播現象叫光的反射.光發生反射時,光線在同種介質中傳播,而且只改變光的傳播方向,光速不變.(2)能夠看到本身發光的物體,是由于物體發出的光射入人的眼睛,形成視覺.(3)能夠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由于物體表面能夠使光發生反射,反射光射入人的眼睛形成視覺. (爸爸長得像兒子?兒子長得像爸爸?)2.光的反射定律(1)基本概念入射點:入射光線和反射面的交點,用字母“”表示;法線:過入射點與反射面垂直的直線,如圖中;入射角: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如圖中;反射角: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如圖中.(2)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光的反射定律定量地確定了兩組關系:一是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的關系(三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位于法線的兩側)二是反射角與入射角大小的關系(反射角的大小等于入射角的大小).應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題的一般步驟是: 光的反射實驗①根據題意正確地畫出光路圖,這是解題的前提和關鍵②在光路圖中確定入射角、反射角③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幾何知識求解 3.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1)鏡面反射:平行入射的光線經反射后仍然平行射出. 特點是:反射面光滑平坦,法線平行.如鏡面、平靜的水面、拋光的金屬面、光滑的黑板、光滑的家具都會發生鏡面反射.(2)漫反射:平行入射的光線經反射后射向四面八方.特點是:反射面粗糙、凹凸不平、法線不平行.如紙、衣服、地面、電影銀幕都會發生漫反射.發生漫反射時,每一條光線都同樣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夯實基礎)在做“研究光的反射實驗”時,如圖所示,將一束光沿MO射向鏡面,則反射光的方向是( )A.OA B.OB C.OC D.ODB如圖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鏡上,其中反射角是( )A.∠1 B.∠2 C.∠3 D.∠4B做出下列各圖的入射光線(或反射光線、鏡面),并標出第1、2圖的入射角、反射角.略如圖所示,入射光線與平面鏡成30°角,則( )A.入射角是30° B.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是60°C.反射角是60° D.入射角增大50°,反射角增大10°C一束光線射在平面鏡上,與鏡面的夾角為30°,則反射光線跟入射光線的夾角為( )A.60° B.90° C.120° D.150°C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減小20°,則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將( )A.減小20° B.減小40° C.增大20° D.增大40°D下面現象中屬于漫反射的是( )A.坐在教室里的每位同學都能清晰看到黑板上的字 B.站在平面鏡前整理儀表 C.站在水池邊看到水中月亮的倒影 D.在黑暗中看不見任何物體A教室內用來放映投影片的銀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 )A.不反射光 B.能折射光 C.發生漫發射 D.發生鏡面發射 C (能力提升)要使一支鉛筆跟它在平面鏡上的像在一條直線上,這支鉛筆跟平面鏡的夾角應是( ) A.30° B.60° C.90° D.180°C雨過天晴的夜晚,為了不踩到地上的積水,下面判斷中正確的是( )A.迎著月光走,地上暗處是水;背著月光走,地上亮處是水B.迎著月光走,地上亮處是水;背著月光走,地上暗處是水C.迎著月光走或背著月光走,都應是地上發亮處是水D.迎著月光走或背著月光走,都應是地上暗處是水B(多選)一天晚上,小明在房間的白色墻壁上,懸掛著一個小鏡子,關掉燈,他用手電筒正對著小鏡子照射,此時( )A.若人對著光線看,小鏡子是亮的,墻是較暗的B.若人對著光線看,小鏡子是較暗的,墻是亮的C.若人從旁邊看,小鏡子是較暗的,墻是較亮的D.若人從旁邊看,小鏡子是較亮的,墻是較暗的AC (模塊三 平面鏡成像 ) 1.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像與物的大小相等 (2)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3)像和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4)平面鏡成正立的虛像2.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如圖所示,發光點S發出射向平面鏡的任意兩條入射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兩條反射光線呈發散狀態,不能相交,如果人的眼睛正處于這兩條光線傳播的路徑上,就會根據光線直進的經驗判斷物體的位置,認為物體在兩條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S′處,覺得光線好像是從鏡后S′處射來的,其實鏡后面并不存在發光點S′,所以是虛像.(1)理解平面鏡成像時應注意:①物點經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從物點發出的所有投射到平面鏡上的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的會聚點,實際并不存在,是虛像.實際光線會聚形成的像才是實像.② 作平面鏡成像光路圖時,可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利用對稱性先確定像的位置,再補畫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2)作平面鏡成像光路圖時應注意的問題:①作圖須規范,應該用作圖工具規范作圖,切不可隨手畫.②虛實應分開,實際光線畫實線,法線、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等輔助線畫虛線;實像畫實線,虛像畫虛線. ③箭頭不可忘,表示光傳播方向的箭頭應在圖中畫出,但虛線不加箭頭.3.平面鏡成像的應用:(1)利用平面鏡改變光路,如潛望鏡;(2)利用平面鏡成像增加寬敞明亮的空間效果;(3)水面倒影. (夯實基礎)當站在平面鏡前的人逐漸遠離平面鏡時,他在平面鏡中的( )A.像變小,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變大 B.像變小,像到平面鏡的距離不變C.像大小不變,像到鏡面距離變小 D.像大小不變,像到鏡面距離變大D 某同學身高1.60米,現有一長為0.8米的平面鏡,若把鏡子掛在適當的高度,則該同學能在鏡中看到自己完整的像,那么像的大小是( )A.小于1.60米,大于0.8米 B.小于0.8米 C.1.60米 D.0.8米C以筆尖接觸鏡面,此時筆尖和它的像的距離是1厘米,則玻璃的厚度是( )A. 2厘米 B. 1厘米 C. 0.5厘米 D.0.25厘米C一個同學站在平面鏡前5m處,能清晰的看見自己在平面鏡中的像,當他向平面鏡前進2m后,他與平面鏡中像間的距離( )A.3m B.4m C.6m D.10m C月球到地球的距離大約是3.6×108m,一個水塘中水的深度為2m,則水塘中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離是( )A.3.6×10m+2m B.3.6×10m﹣2m C.3.6×10m D.3.6×10m+4mC如圖甲,一只小狗正在平面鏡前欣賞自己的全身像,它看到的全身像是乙圖中的( )D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畫出圖中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 在圖中畫出平面鏡的位置. 見右圖 (能力提升)某眼鏡店相對兩墻之間只有3m,而檢查視力時,人需要距離視力表5m,采用平面鏡成像的辦法可以解決這一難題,將視力表掛在一面墻上,人背向視力表去看對面墻上平面鏡中視力表的像,則人與視力表的距離應是( ) A.1m B.2m C.3m D.5m A墻上豎直懸掛著一面時鐘,桌子上水平放置一塊平面鏡,時鐘在平面鏡里所成的像如圖所示,那么現在的實際時間是( )A.9點10分 B.3點40分 C.8點20分 D.2點50分A小明從平面鏡里看到鏡子對電子鐘示數的圖像如圖,這時的實際時刻是( )A.21:10 B.10:21 C.10:51 D.12:01C如圖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1)同學們所用的器材有兩支相同的蠟燭,目的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 關系;還有一個測量工具是 ,目的是為了便于比較像與物位置的關系.(2)移去未點燃的蠟燭,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個光屏,則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點燃的蠟燭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 像. (1)大小,刻度尺;(2)不能,虛如圖所示,光源位于A點,問該光源發出的哪條光線經平面鏡MN反射后通過C點. 見右圖已知點光源A和它發出的兩條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兩條反射光線,試在圖中畫出此平面鏡的位置.下列都屬于天然光源的是( )A.太陽、鏡子、月亮 B.恒星、鉆石、蠟燭C.螢火蟲、水母、太陽 D.火把、螢火蟲、月亮C(多選)關于月食現象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月食的形成與光的直線傳播有關B.月食的形成與光的折射有關C.月食是地球的影子落在了月亮上D.月食是月亮的影子落在了地球上AC如圖是潛望鏡的示意圖,觀察者通過該潛望鏡看到的物體的像的情況是( )A.同實際物體上下、左右關系都是一致的B.同實際物體的上下、左右關系都是相反的C.同實際物體的上下關系是一致的,而左右關系是相反的D.同實際物體的上下關系是相反的,而左右關系是一致的A在生活中,平面鏡也可以為我們解決一些小麻煩.小蔡不小心將足球踢到下水道里,為了看清里面的情況,他用平面鏡將如圖所示的陽光照射到下面.這是利用了平面鏡 可以改變光路,請你替他算一算平面鏡與水平面的角度是 60°.可以改變光路;60°A、B兩平面鏡成60°角(如圖所示).一束光線沿與A鏡成30°方向入射,則光線最后反射出時( )A.與A鏡成30°角 B.與A鏡成60°角C.與B鏡成30°角 D.與B鏡成60°角A 在一工棚的頂上有一方形小孔,太陽光通過它落到地面上形成一圓形光斑,這一現象表明( )A.小孔的形狀一定是圓的 B.太陽的形狀是圓的C.地面上的光斑是小孔的像 D.光不是沿直線傳播的B一只小鳥在平面玻璃幕墻前飛來飛去,欣賞它自己在幕墻中輕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確的是( )A.“身影”始終和小鳥一樣大B.小鳥靠近幕墻過程中,“身影”遠離幕墻C.小鳥遠離幕墻過程中,“身影”逐漸變小D.“身影”到幕墻的距離大于小鳥到幕墻的距離A如圖所示,上光學實驗課時,小葉用激光筆對著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無意中發現對面粗糙的墻壁上出現了一個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對此現象解釋較合理的是(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B.墻壁發生了漫反射,地面發生了鏡面反射C.地面發生了漫反射,墻壁發生了鏡面反射 D.墻壁發生了鏡面反射,地面發生了鏡面反射B如圖是從一塊平面鏡中觀察到的一只手表的指示情況.此時手表所指示的時間是 (填寫幾時幾分). 答案如右圖所示.9:55 (實戰演練)下列不是光沿直線傳播的例子的是( )A.看不到不透明體后的物體 B.日食和月食C.太陽落到地平線下還能看見 D.人的身影早晚長,中午短C出現金星凌日天象時,人們可以通過濾光鏡觀察到太陽上有一個明顯的小黑點,如圖所示,小黑點即為金星所形成的影.該天象是由光的直線傳播而形成的.太陽、地球和金星三個天體可能分別處在圖乙中a、b、c的三個位置的某個位置上,其中金星處在 b位置.b甲、乙兩人在照同一個鏡子時,甲在鏡中看到了乙的眼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乙也一定能看到甲的眼睛 B.乙可能看到甲的眼睛C.乙不可能看到甲的眼睛 D.乙不可能看到甲的全身A如圖是一張令人驚訝的照片,茶色玻璃板后面有一支蠟燭,它竟然能在水中燃燒!關于玻璃板后面的水和燭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是虛像,燭焰是實物 B.燭焰是虛像,水是實物 C.水和燭焰都是虛像 D.水和燭焰都是實物B在水深1m的湖面上空,一只畫眉停在岸邊柳樹距水面5m高的樹杈上婉轉的唱歌;在水底有一條紅色的小鯉魚悠然的游動.靜觀湖面,“小鯉魚”、“畫眉鳥”和“柳樹”渾然一體,好一幅如詩如畫的美景!關于上述情景,下列闡述錯誤的是( )A.水中的“畫眉鳥”是樹上的畫眉鳥通過水面反射形成的—個虛像B.站在岸邊看見的“小鯉魚”到水面的距離肯定小于1mC.水中的“畫眉鳥”距離水面1mD.我們看到水中的“畫眉鳥”和“小鯉魚”都是虛像C課后測圖所示的現象中,能用光的反射現象解釋的是( ) (經凸透鏡成放大的像山巒在水中的倒影燭焰通過小孔成的像在墻上投出的手影ABCD) B光是一種電磁波, 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 m/s。3×108根據圖中通過凸透鏡后折射光線的方向,畫出入射光線。 如右圖小軒從離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3米處逐漸向平面鏡靠近的過程中,他在平面鏡中的 像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不變 (白紙蠟燭A蠟燭B透明玻璃支架)小鋼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器材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實驗中把蠟燭B放在 薄透明玻璃板另一側 的位置,進一步研究可得出:像與物到玻璃板的距離 。(2)該實驗選擇兩個相同的蠟燭A和B,觀察到蠟燭B與蠟燭A所成的像重合,由此可得出:像與物的 相等。(1)蠟燭A所成像 相等 (2) 大小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