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9浙教版七年級下—2.5光的折射 (模塊一 光的折射)1.折射現象定義:光在傳播過程中通過兩種介質分界面時,改變傳播方向的現象叫做光的折射.2.折射規律的內容是:(1)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2)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3)光從空氣斜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4)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5)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光的折射遵循折射規律.在折射現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3.理解時應注意的問題:(1)折射角、入射角均指光線與法線的夾角,而非光線與界面的夾角,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但分別在兩種介質中.(2)在光的折射現象中,光路可逆,即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入射,折射光線將逆入射光線的方向出射.當光從空氣斜射入其他介質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根據光路可逆,當光從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要注意前提條件,不可死記結論.(3)光的折射規律告訴我們:折射角的大小一般與入射角的大小不相等,“一般”說明還存在特殊情況,當光從一種介質垂直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即沿法線入射),光不改變傳播方向沿直線傳播,此時折射角大小等于入射角,都等于零.4.利用光的折射規律解釋現象(1)日常生活中光的折射現象: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淺;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來向上彎折;在水中叉魚時,只有瞄準魚的下方才能把魚叉到;清晨和傍晚的太陽實際上已經落到地平線以下;海市蜃樓現象等等都是光折射現象.(2)光在非均勻介質或不同種介質中傳播時會發生折射,從而產生許多光怪陸離的光現象. (夯實基礎)下列現象中屬于光的折射現象的是( )A.人在湖邊看到對岸的樹木在水中的倒影B.人在河邊看到水底的石頭C.司機從后視鏡看到汽車后面的景物D.小孔成像B 如圖,正確表示了從空氣進入水中的光路圖是( )C下列關于實像與虛像的說法,正確的是( )A.虛像是人的幻覺,實像是實際光線進入人眼形成的B.虛像就是影子,實像是由于實際光線形成的亮斑C.實像能在光屏上呈現,虛像則不能D.光線經折射后總是成實像,經平面鏡反射后總是成虛像C如圖所示,A點發出的光通過水面射向B點,光的傳播路線為AOB,如果一束激光要從B點射到A點,則激光的入射方向是( )A.BC方向 B.BO方向 C.BD方向 D.以上方向均可B做出點光源發出的這條光線從水中射向空氣中的光路圖.折射光線遠離法線 圖略一條光線斜射到厚玻璃板上,試畫出光線經玻璃板上、下兩個表面產生的折射光線的示意圖. 如右圖所示 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圖所示,一束光射向玻璃三棱鏡,畫出這束光進入玻璃和離開玻璃后的徑跡(注意標出法線).如右圖所示夏季,當你在河岸邊漫步時,經常會看到“魚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魚是由于光的 _________ 形成的,你看到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填“實”或“虛”)像.折射;反射;虛清晨,當我們觀察到日出時,其實當時太陽的實際位置在( ) A.地平線以上 B.地平線以下 C.恰于地平線處 D.無法判斷B潛入水中的人,如能看到岸邊的人,它看到的人其實是( )A.變矮的人的實像 B.變高的人的實像 C.變矮的人的虛像 D.變高的人的虛像D 光線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交點即為像點,比實際位置較高.漁民在叉魚時,為了能叉到魚,應使魚叉對準( )A.所看到的魚 B.所看到的魚的下方C.所看到的魚的上方 D.以上選項都不正確B(思考:若是用激光槍射擊呢?)一束光從空氣射向水面,光線與界面夾角是40°,反射光線恰好與折射光線垂直,則反射角是 ,折射角是 .50° 40° (能力提升)如圖所示是光線在空氣中和玻璃中傳播的情形,其中,,指出入射光線是 ,折射光線是 ,界面是 ,入射角是 ,反射角是 ,折射角是 ,空氣在界面的 側.BO OA 左茶杯里放一枚硬幣,慢慢地向水杯里注水,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變,眼睛看到的硬幣的位置是( )A.逐漸降低 B.逐漸升高 C.先升高后降低 D.不升高也不降低B如圖所示,射一束激光至空水槽內的O點(做個標記),保持激光筆的位置不動,然后向水槽內注水.在注水過程中,水槽底部的光斑向 左(選填“左”或“右”)移動,光線由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方向 發生(選填“發生”或“沒發生”)偏折.左;發生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到某液面上發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線與液面成30°角(如圖),反射光線與折射光線的夾角為83°,則反射角的大小為_______,折射角的大小為_________.60° 37°光線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100° ,則折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為( )A. B. C. D.C (模塊二 光的色散)1.三棱鏡的工作原理如圖甲所示,是一束光通過棱鏡時的情況,通過棱鏡的光線向它的底部偏折.圖乙是棱鏡成像的示意圖,物體通過棱鏡看成虛像,且像向頂角偏移(通過棱鏡的光線向棱鏡厚的一端偏折,利用這個現象可以解釋凸透鏡為什么可以會聚光線,凹透鏡為什么使光線發散).2.光的色散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的現象叫做光的色散(如圖所示).白光不是單色光,而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3.色光的混合(1)色光的三原色:紅、綠、藍;(2)三原色色光混合后為白色. 4.顏料的混合顏料的三原色是紅、黃、藍(有些教材中說的是品紅、黃、靛青).這三種顏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能調出各種不同的顏色來.顏料的三原色與色光的三原色不同,它們的混合原理不同.顏料的混合原理是:兩種顏料混合色是它們都能反射的色光,其余的色光都被這兩種顏料吸收掉了.色光的混合原理是:兩種色光混合后使眼睛感覺到產生了另一種顏色.如右上圖所示.5.物體的顏色(1)如果在光屏和三棱鏡之間加一塊紅色的透明玻璃,我們在光屏上看到的就只有紅色了.(2)光射到物體上時,一部分光被物體反射,一部分光被物體吸收.如果物體是透明的,還有一部分光透過物體.不同物體對不同色光的反射、吸收和透過情況不同,因此呈現出不同的顏色.總之,透明體的顏色是由它透過的色光決定的.有色的不透明體反射與它顏色相同的光.黑色物體吸收各種顏色的光.白色物體反射各種色光. (夯實基礎)以下現象,反映了光的色散現象的是( )A.雨后天空,弧狀光帶 B.岸邊樹木,水中倒立C.水中鉛筆,水面折斷 D.井底之蛙,所見甚小A如圖所示,一束太陽光經過三棱鏡到達綠紙做的光屏上,眼睛能在光屏上看到__________色光.綠透過藍色透光的玻璃,進行下列觀察,結果是( )A.觀察黃色物體,可以看到綠色 B.觀察綠色物體,可以看到藍色 C.觀察紅色物體,可以看到黑色 D.觀察任何顏色物體,看到的都是藍色 C成語“白紙黑字”喻指證據確鑿,不容抵賴.從物理學看( )A.白紙和黑字分別發出不同顏色的光進入人的眼睛B.白紙和黑字分別反射出白光和黑光進入人的眼睛C.白紙反射出白光進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光D.黑字比白紙反射光的能力強C在沒有其他光照的情況下,追光燈發出的綠色光照在穿白上衣、紅裙子的演員身上,觀眾看到她( )A.全身呈綠色 B.上衣呈綠色,裙子不變色C.上衣呈綠色,裙子呈綠色 D.上衣呈綠色,裙子呈黑色D 衣服是不透明的,它呈現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白上衣能反射各種色光,在綠光照射下,它只反射綠光,所以呈現綠色.裙子是紅色的,說明它只能反射紅光,綠光射到裙子上,幾乎全被裙子吸收,沒有色光反射,所以呈黑色.(多選)夜間,點亮的電燈照在桌面上,如果我們看到桌面呈綠色,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燈是白色,桌面是綠色 B.燈和桌面都是綠色C.燈是綠色,桌面是白色 D.燈是藍色,桌面是黃色ABC 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來決定的.燈光照在桌面上,如果我們看到桌面呈綠色,則可以肯定桌面反射的是綠色光.但是這里的情況是,電燈并不一定是白色的,它可能是綠色的. (模塊三 透鏡的簡單認識 )1.透鏡的類型仔細觀察比較老花眼鏡的鏡片與近視眼鏡的鏡片,你會有哪些發現?分析比較如圖所示的一些透鏡的截面圖,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在生活中,經常看到一些玻璃元件,它們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叫做透鏡.透鏡的兩種類型a.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叫做凸透鏡.b.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叫做凹透鏡.3.透鏡的基本概念①主光軸:通過透鏡的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每個透鏡都有一條主光軸;②光心:每個透鏡主軸上都有一個特殊點,凡通過該點的光,其傳播方向不變,這個點叫光心,用字母“O”表示;③焦點:凸透鏡能使平行于主光軸的光會聚在一點,這個點叫做焦點,凸透鏡兩側各有一個焦點,且關于光心對稱,焦點用字母“F ”表示;④虛焦點:凹透鏡能使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透過凹透鏡變得發散,且這些發散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于主光軸上的一點,這一點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點,故稱為凹透鏡的虛焦點;⑤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做焦距,透鏡兩側焦距相等,焦距用字母“f ”表示.4.透鏡的作用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①光線經過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比原來入射光線沿原方向傳播更靠近主光軸,使它的光束變窄.②光線經過凹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比原來的入射光線沿原方向傳播更遠離主光軸,使它光束變寬.注意:雖然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但經凸透鏡折射后的光線不一定是會聚的;同樣經凹透鏡折射后的光線不一定是發散的 例如:在圖甲、乙方框中放入恰當的透鏡.甲圖中光線經透鏡折射后雖然是發散的,但與折射前相比,發散程度減弱,說明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故應在方框中放入凸透鏡 乙圖中光線經透鏡折射后雖然是會聚的,但與折射前相比,會聚程度減弱,說明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故應在方框中放入凹透鏡. (夯實基礎)下面 是凸透鏡, 是凹透鏡.AD BCE如圖所示,光線通過透鏡后,折射光線正確的是( )D下列光學元件中,對光起會聚作用的是( )A.凹透鏡 B.凸透鏡 C.潛望鏡 D.平面鏡B 小華同學讓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用白紙在透鏡的另一側觀察太陽光,通過凸透鏡后的現象,移動白紙使光斑最小、最亮,此時光斑離凸透鏡10cm,據此,我們可以確定此透鏡的焦距為( )A.5cm B.10cm C.15cm D.20cmB 太陽光可看作平行光,通過凸透鏡的太陽光在白紙上會聚的那個亮點是此凸透鏡的焦點所在的位置.它到凸透鏡的距離就是此凸透鏡的焦距,所以焦距為10cm.在下圖中填上合適的光具. 如右圖所示 潛入水中工作的潛水員在水中看見岸上的路燈位置變高了,圖中的四幅光路圖中能正確說明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的是( )C兩只相同的臉盆,一只是空的,另一只裝滿水,我們從臉盆的斜上方觀察,臉盆深度較深的是( )A.裝滿水的臉盆 B.空臉盆 C.兩只臉盆深度相同 D.無法判斷B“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掛在天上放光明,好象千萬小眼睛”,星光燦爛的夜晚,繁星閃爍,像人眨眼睛一樣,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A.星星的發光是斷斷續續的 B.被其他星體瞬間遮擋的結果C.星光被地球大氣層反射的結果 D.星光被地球大氣層折射的結果D某校新建一個噴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裝一只射燈,池內無水時,射燈發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點形成一個亮斑,如右圖所示,現往池內注水不斷注水,則亮斑S將如何移動( )A.向上移動B.向下移動C.保持在原來的位置D.先向下移然后向上移,最后保持在原來的位置不動D下列現象中屬于白光色散的是( )A.紅、藍、黃三色顏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成黑色 B.紅、綠、藍三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白光C.紅、綠、藍三種色條合成電視畫面的顏色 D.太陽光經過棱鏡后,分解成各種顏色的光D一束與液面成50°夾角的光線從空氣斜射入某液體中時,折射角為30°,當入射光向法線靠攏10°時,則折射角為( )A.大于30°小于40° B.大于40° C.大于20°小于30° D.30°C潛入水中工作的潛水員在水中看見岸上的路燈位置變高了,圖中的四幅光路圖中能正確說明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的是( )C某校新建成一個噴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裝一只射燈.池內無水時,射燈發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點形成一個亮斑,如圖所示.現往池內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時,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點; 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時,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點,請你用光學作圖法作出P、Q兩點. 如右圖所示一束光線與水平面夾角為60°射入水中,結果一部分光被反射,另一部分光被折射,那么折射光線與反射光線之間的夾角為( ) A.大于150° B.在120°與150°之間 C.小于60° D.在60°與120°之間B藍藻呈藍綠色是因為( )A.白光照在藍藻上,藍光、綠光被反射,其余色光被吸收 B.白光照在藍藻上,藍光、綠光被吸收,其余色光被反射 C.藍藻是光源,自身能發出藍光.綠光 D.藍藻是光源,自身能發出除藍光.綠光以外的其余色光 A (實戰演練)一束光線從空氣斜射入水中,當入射角變化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折射角始終小于入射角 B.當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減小C.當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仍大于入射角 D.當入射角減小時,折射角可能不變A如圖所示,OB是一束由水中折射到空氣中的折射光線,請你畫出入射光線的大致方向. 如右圖所示如圖所示,MN是兩種均勻介質的分界面,已知兩種介質中其中一種是空氣,一光線從A介質入射到B介質,則折射角大小等于 ,其中介質 是空氣.60°;B光盤是用激光在反光鋁膜上刻出凸凹的音槽來記錄音像信息,外表是一層平滑透明的保護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對著光盤能看到你的像,是鋁膜發生折射現象形成的B.對著光盤能看到你的像,是凸凹的音槽漫反射形成的C.光盤上呈現彩色的扇形面是保護膜的反射形成的D.光盤上呈現彩色的扇形面是光的色散現象D課后測如圖所示,在方框中畫出適當的透鏡如圖所示的四種現象中,屬于光的折射現象的是( )B白光通過三棱鏡折射后照射到光屏上形成紅、橙、黃、綠、藍、靛、紫等顏色組成的光帶,這個現象說明白光是由 光組成的。 色遠視眼鏡的鏡片是____透鏡。(選填“凸”或“凹”)凸根據圖中通過凸透鏡后折射光線的方向,畫出入射光線。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