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9浙教版七年級下—2.2聲 (模塊一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1.聲音的產生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2.常見發聲體發聲原因(1)人說話是靠聲帶振動 (2)蟬鳴靠胸部的兩片鼓膜振動 (3)鳥是靠鳴膜振動發聲的 (4)蟋蟀靠翅膀相互摩擦而發聲 (5)弦樂是靠弦的振動發聲的 (6)管樂是靠管內氣柱振動發聲的 (7)蜜蜂、蚊子、蒼蠅飛行時靠翅膀振動發聲3.聲音的傳播(1)介質: 傳播聲音的物質 (2)聲音要通過介質才能傳播;一切氣體、液體、固體都能傳聲.真空不能傳播聲音.在常溫下(),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約為340m/s,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最快,在液體中其次,在氣體中傳播最慢.注意:上面的規律要強調“一般”兩個字,因為有的固體傳聲速度比氣體還要慢,如軟木.4.樂音有三個特性: 音調、響度和音色(1)音調:人們感覺到的聲音的高低頻率:物體在內振動的次數. 頻率反映物體振動的快慢.物體振動得越快頻率越高,頻率的單位是次/秒,即赫茲().大多數人能夠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大約是20到20000,頻率低于20的聲音稱為次聲波,頻率高于20000的聲音稱為超聲波.(2)響度:人耳感覺到的聲音的大小響度的大小跟發聲體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人耳感覺到的聲音也越大,響度就越大.響度還跟人耳距發聲體的遠近有關,離聲源越遠,聲音越分散,響度越小,人耳感覺到的聲音也就越小,響度也叫音量.(3)音色:音色是我們分辨各種聲音的依據音色決定于發聲體本身,不同發聲體的振動情況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就不同,不受音調、響度的影響,即使不同樂器發出音調、響度相同的聲音來,我們也能夠把它們區分開,就是由于音色的不同.5.音調與響度的區分(1)物理意義不同:音調指聲音高低的程度,響度則是指聲音大小的程度.(2)被決定的物理量不同:音調由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決定,振動頻率越小,音調就越低;振動頻率越大,音調就越高.響度由發聲體振幅決定,振幅越大,響度就越大;振幅越小,響度就越?。?br/>(3)距離發聲體遠近的關系不同:音調的高低跟距發聲體的遠近無關,不管在哪里,聽到同一聲源發出的聲音,其音調總是相同的;響度與距發聲體的遠近有關,離發聲體越近,響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這是由于聲音在向外傳播的過程中,離聲源越遠,聲音就越分散,所以聽到的聲音就越?。?br/>6.音調和振幅在嚴格的物理用語里,我們一般用高和低來修飾音調(和頻率),用大和小來修飾振幅(和響度).但在生活之中,卻沒有這樣嚴格的區分,所以在做具體題目的時候要注意區分它們的異同.“高聲大叫”、“低聲細語”中“高、低”指的是響度大小,“高音歌唱家”、“低音歌唱家”是指音調高低. (夯實基礎)如圖所示,小華將一只正在發聲的音叉觸及面頰有震感.這個實驗是用來探究( ?。?br/> A.聲音產生的原因 B.決定音調的因素 C.聲音能否在空氣中傳播 D.聲音傳播是否需要時間A手撥動琴弦,發出悅耳的聲音,發聲的物體是( )A.手指 B.琴弦 C.弦柱 D.空氣B 1994年,蘇梅克-列維彗星裂成二十多塊碎片,撞向木星,產生了巨大的爆炸,但是身處地球的人們卻沒聽到一絲的聲響,這是因為( ?。?br/>A.彗星的碎片太小了,沒有質量B.爆炸產生的聲音很弱,人們聽不見C.太空是理想的真空,所以聲音不能傳播D.原因尚待考察C 下列實驗與實例,不能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條件的是( ?。?br/>A.用手機撥打放在真空罩內的BP機,BP機顯示手機號,卻聽不到BP機呼叫B.人們先看到閃電,隔一段時間才能聽到遠處的雷聲C.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時見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動D.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們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無線電話交談B “呼麥”是蒙古族的一種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運用技巧,使氣息猛烈沖擊聲帶,形成低音,在此基礎上調節口腔共鳴,形成高音,實現罕見的一人同時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呼麥”中高音、低音指聲音的響度B.“呼麥”中的聲音是演唱者聲帶的振動產生的C.“呼麥”中高音是超聲波、低音是次聲波D.“呼麥”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不等B 將刻度尺的一端緊壓在桌面上,撥動伸出桌面的一端會聽到聲音,這說明聲音是由于_______產生的;顯著改變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與上次相同的力撥動伸出桌面的一端,能夠聽出聲音的________發生了變化(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刻度尺振動 音調 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裝入不同量的水,用細棒輕輕敲擊,會聽到不同頻率的聲音,與此類似,當醫生在給病人檢查腹部是否有積水時,常會用手輕輕敲擊患者腹部,細細傾聽其發出的聲音,此為“叩診”.醫生主要是根據什么來判斷患者腹部是否有積水的 ( ?。?br/>A.聲音的響度 B.聲音的音調 C.聲音的音色 D.聲音是否悅耳動聽B (能力提升)為了探究聲音產生的條件,有人建議利用以下幾個實驗現象①放在鐘罩內的鬧鐘正在響鈴,把鐘罩內的空氣抽出一些后,鈴聲明顯減小②使正在發聲的音叉接觸水面,水面濺起水花③把兩個圓紙盒用棉線做成一個“土電話”可以實現內通話④在吊著的大鐘上固定一支細小的筆,把鐘敲響后,用紙在筆尖上迅速拖過,可以在紙上畫出一條來回彎曲的細線你認為:能說明聲音產生的實驗現象是( ?。?br/>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D先輕輕敲鼓,再用力敲鼓,兩次聽到鼓發出的聲音( )A.音調不同 B.響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以上三者都不同B撥動小提琴、二胡等弦樂器的弦,可以發現( ?。?br/>A.細弦發出聲音的音調較高 B.粗弦發出聲音的音調較低 C.若弦的粗細和張緊程度一定,則弦的振動部分越長,音調越高D.若弦的粗細和振動部分的長短一定,則弦張得越緊,音調越高D牛叫的聲音與蚊子叫的聲音相比較,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br/>A.牛叫的聲音音調高,響度大 B.牛叫的聲音音調低,響度小C.牛叫的聲音音調高,響度小 D.牛叫的聲音音調低,響度大D下列的實驗和實例,能說明聲音的音調不同的是____________(填序號).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紙屑,敲鼓時可觀察到紙屑在不停地跳動;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機,當有來電時,只見指示燈閃爍,聽不見鈴聲; ③拿一張硬紙片,讓它在木梳齒上劃過,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較兩次的不同 ④鑼發聲時用手按住鑼,鑼聲就消失了; ⑤顧客買瓷器時,用手輕輕敲打瓷器;⑥用力擂鼓,鼓聲震天響.③⑤ (模塊二 噪聲與回聲) (知識導航)1.噪聲的概念在物理學中,噪聲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在環境學中,噪聲是指妨礙人們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聽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2.噪聲的等級人們用分貝(dB)來劃分聲音的等級.0dB是人們剛剛能聽到的最弱聲音.為保護聽力,應控制噪聲不超過.3.減弱噪聲的途徑(1)在聲源處減弱如改造聲源結構,減小噪聲強度,在聲源處加防護罩;在內燃機排氣管上加消音器等.(2)在傳播過程中減弱用隔音或吸音材料,把噪聲源與外界隔離起來,例如:城市內種樹,修隔音墻等.(3)在人耳處減弱如戴上防噪聲耳塞,或在耳孔中塞一小團棉花,或者用雙手捂住耳朵.4.回聲(1)回聲的產生:如果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較大的障礙物,則發生聲音的反射,形成回聲.(2)人能區分回聲與原聲的條件人耳只能區分時間間隔 0.1s以上的兩個聲音.如果回聲與原聲傳到人耳的時間間隔小于0.1s,那么人耳就不能區分回聲與原聲,這時回聲和原聲混在一起,使原聲加強;如果回聲和原聲傳到人耳的時間間隔不小于0.1s,人耳就能將回聲和原聲區別開來,從而聽到回聲.5.聲音可以傳遞信息(1)回聲定位蝙蝠在飛行時發出超聲波,這些聲波碰到墻壁或昆蟲就被反射回來,蝙蝠可以根據回聲到來的方位和時間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這種方法叫做回聲定位.科學家利用回聲定位原理發明了聲吶.(2)聲吶聲吶又叫水聲測位器,是利用發聲設備向被測物體發射出聲波(頻率為)或超聲波(頻率達以上)的脈沖,然后再接收反射回來的脈沖信號,在顯示器上比較兩信號的時間間隔,以探測水下物體(魚類、沉船、海底等)的測試儀器.(3)利用聲吶系統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繪出海底地形圖.(4)漁民利用聲吶來獲得水中魚群的信息.6.聲音可以傳遞能量(1)擊碎身體結石 (2)清洗手表 (3)超聲波洗牙 (夯實基礎)我們生活在聲音的世界里.下列聲音:(1)工廠車間里機器的轟鳴聲;(2)劇場里京劇表演的演奏聲;(3)清晨公園里小鳥的鳴聲;(4)裝修房子時的電鉆聲;(5)教室外婚慶的爆竹聲;(6)山澗小溪潺潺的流水聲. 其中屬于噪聲的是( ?。?br/>A.(1)(3)(4) B.(1)(2)(5) C.(1)(4)(5) D.(1)(4)(5)(6)C噪聲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聲的辦法中可行的是( ?。?br/>A.通過科學研究,使噪聲聲源不發生振動B.將所有噪聲源隔離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聲干擾C.城市里在穿過住宅區的高速公路兩旁建隔音墻、一般道路兩旁種植樹和花D.建筑工地不允許使用大型機械C (能力提升)下列做法中哪個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的( ) A.做一個外罩將噪聲聲源罩住 B.在馬路和住宅間設立圍墻或造林 C.換用噪聲小的儀器 D.在耳孔中塞一團小棉花 B以下措施不能減弱噪聲的是( )A.摩托車上安裝消聲器B.機場工作人員佩戴有耳罩的頭盔C.高架道路兩側安裝透明板墻D.街頭設置噪聲監測儀D有一種電動牙刷,它能發出超聲波,直達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這樣刷牙干凈又舒服,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電動牙刷發出的超聲波不能在空氣中傳播 B.超聲波不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C.超聲波的音調很低所以人聽不到 D.超聲波能傳遞能量D(多選)通常,人們會從噪聲的產生、傳播及接收三個環節控制噪聲,下列措施中,屬于在傳播環節控制噪聲的是( ) A.臨街的房屋安裝隔音玻璃 B.在醫院附近禁止汽車鳴笛 C.在辦公室里不能大聲交談 D.在公路兩側種植樹木和花草AD從物理學角度來說,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中指音調的是____________;指響度的是_________;指音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A.平常所說的“高聲大叫”、“低聲細語”中的高低B.平常所說的“女高音歌唱家”“男低音歌唱家”中的高低C.“不同樂器所發出的樂音不同”中的后一個“不同”B A C樂音的三個要素是指:音調、音色和響度.許多青少年在“變聲期”往往感覺到自己說話的聲音“變粗”,這里的“粗”指的是樂音的三個要素中聲音的 發生變化.音色聲控鎖是一種新型鎖具,只有主人說出設定的暗語才能把鎖打開,別人即使說出暗語也打不開鎖.這種聲控鎖辨別聲音的主要依據是( )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聲速 C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聲現象.例如:笑樹能發出笑聲是因為果實的外殼上面有許多小孔,經風一吹,殼里的籽撞擊殼壁,使其 發聲;廣場音樂噴泉的優美旋律是通過 傳入我們耳中的. 振動;空氣關于聲和電磁波的說法正確的是( )A.聲是電磁波 B.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產生的C.聲和電磁波都能在真空中傳播 D.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B聲控鎖是一種新型鎖具,只有主人說出設定的暗語才能把鎖打開,別人即使說出暗語也打不開鎖.這種聲控鎖辨別聲音的主要依據是( )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聲速 C 為了探究聲音的響度與振幅的關系,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幾個實驗.你認為能夠完成這個探究目的的是( ?。?br/> D (實戰演練)下列物質中聲音傳播最快的是( ?。?br/>A.空氣 B.水 C.鐵 D.真空 C 如圖所示的四個事例中,能說明固體可以傳聲的是( ?。?br/> ( A.聽聲音不像外婆C.利用聲納探測魚群D.對著山峰大喊能聽到回聲枕頭下影響睡眠B.機械手表放在)B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兩側建有透明板墻,這種設計采用了以下哪種途徑來減弱噪聲( )A.在聲源處減弱 B.在傳播過程中減弱 C.在人耳處減弱 D.以上說法都不對B古代在霧中航行的水手,常對著懸崖吹號,用以判斷船離懸崖的距離.這是利用了( )A.超聲波的知識 B.次聲波的知識C.回聲的知識 D.聲音傳播能量的知識C課后測樂音的三要素是音調、響度和 。音色演奏同一樂曲時,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發出的聲音,主要是因為它們的( ) A.響度不同 B.音調不同 C.音色不同 D.頻率不同C (多選)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物體只要振動,人們就能聽到聲音B. 小琴同學在臺上“引吭高歌”說明她的聲音響度大 C.“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聲音的響度來判斷的 D. 考場周圍禁鳴喇叭是在聲源處控制噪音BD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