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體的物質與能量的轉換知識點一:說出食物中的主要營養素,建立平衡膳食的觀念。描述人體消化系統的結構和食物中淀粉、蛋白質、脂肪的消化過程。 消化道:口 咽 食道 胃 小腸 大腸 肛門(讀圖)組成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肝臟 腸腺 胰腺 消化液: 唾液 胃液 膽汁 腸液 胰液 流入部位:口腔 胃 膽囊 小腸 小腸物質 消化的位置 消化產物 代謝種產物糖類 口腔,小腸 葡萄糖 二氧化碳和水蛋白質 胃,小腸 氨基酸 二氧化碳,水和含氮廢物脂肪 小腸 脂肪酸與甘油 二氧化碳和水腸液,胰液可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膽汁中沒有消化酶,對脂肪起乳化作用。營養物質的吸收:胃吸收酒精,少量的水和無機鹽小腸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無機鹽、維生素大腸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維生素食物中的營養素主要有水、糖類、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等7大類、糖類:①是人體細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質;②人體細胞的一種組成成分。蛋白質: ①是細胞生長和組織修補的主要原料;②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占人體細胞干重的50%以上;③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能量;④參與人體的各種生命活動(如酶)脂肪:生物體儲存能量的物質,也能為生物體提供能量。水:①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 ②各種生物化學反應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進行;③體內養分和廢物必須溶解在水中才能進行運輸。無機鹽:構成組織和維護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須的物質。維生素: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機物。膳食纖維:來源于植物性食物,能吸收和保留水分,輔助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知識點二:舉例說明消化酶在人體消化過程中的作用,說出沒的主要特點,能通過對比實驗分析影響酶催化作用的因素。酶具有專一性、高效性和多樣性,受溫度37℃。PH中性(胃蛋白酶----酸性1.8)影響。酶是有機物、大部分是蛋白質,高溫和強酸強堿會失去活性。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實際上是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成麥芽糖的過程。實驗結果:證明了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消化分解。碘液---檢驗淀粉的試劑(淀粉遇碘液(I2)變特殊藍色),不變藍說明淀粉被分解了。反應溫度維持在37℃時,唾液淀粉酶的催化能力最強。(5)制好的淀粉糊需冷卻到室溫,否則高溫會使酶失去活性;反應10分鐘后在滴加碘液。知識點三:描述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的場所及過程,了解呼吸作用為人體內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了解動物呼吸器官的多樣性。人體呼吸系統由呼吸道(鼻、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肺組成,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肺泡內氣體交換:血液流經肺時,血液中的CO2擴散到肺泡,肺泡的O2擴散進入血液。組織處氣體交換:血流經組織細胞是細胞里的CO2擴散到血液,血液中的O2擴散進入細胞,(人體中O2在肺泡中濃度最高,CO2在細胞里濃度最高。)呼吸運動:吸氣:肋間外肌、膈肌收縮一?肋骨向上向外移動(膈機頂部下降)一?胸腔容積擴大 —?肺擴張,導致肺內氣壓減小——?外界氣體進入肺泡 呼氣:肋間外肌、膈肌舒張一?肋骨下降,膈機頂部回升一?胸腔容積縮小 —?肺借彈性縮回,導致肺內氣壓增大 一?肺內氣體排出肺泡 吸氣時,肺泡內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呼氣時,肺泡內氣壓大于外界大氣壓 呼吸作用:細胞通過呼吸作用氧化分解糖類、蛋白質、和脂肪,釋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動的需要:(人體70%的能量是通過糖類分解獲得)有氧呼吸:糖類+氧 二氧化碳+水+能量無氧呼吸:葡萄糖 乳酸+能量(少量)知識點四:說出人體血液的主要組成及功能,知道骨髓造血的功能(55%)血漿:由水、無機鹽、蛋白質、葡萄糖組成。運載血細胞和養料。血液 紅細胞:兩面凹圓餅狀,無核,含血紅蛋白,數量最多。運輸02和一部分CO2血細胞 白細胞:較大,有核。吞噬病菌。(45%) 血小板:促進止血,加速凝血。無核,最小。白細胞超過正常值表示身體有炎癥,需用抗生素治療。 紅細胞或血紅蛋白低于正常值表示貧血,需要補充鐵或蛋白質。各類血細胞有一定的壽命,由紅骨髓產生。知識點五:說出心臟、血管的結構和體循環與肺循環過程中血液成分的主要變化,描述心率、血壓等概念 心壁:主要是由心肌構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心臟結構 右心房--連上、下腔靜脈 左心房--連肺靜脈 四個腔 右心室--連肺動脈 左心室--連主動脈 房室瓣--血液只能從心房流向心室瓣膜 動脈瓣—血液只能從心室流向動脈 保證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動 靜脈瓣--血液只能從靜脈流向心房血管類型 功能 分布 管壁特點 管腔特點 血流速度動脈 把心臟中的血液 輸送到全身各處 大多在較 深的部位 較厚、彈性大 較小 快毛細血管 進行物質交換 數量多, 分布廣 極薄,只由一層 上皮細胞構成 很小,只允許紅 細胞呈單行通過 最慢靜脈 把血液從全身各 處送回心臟 有深有淺 較薄,彈性小 較大 慢血液循環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兩部分。體循環:左心室 主動脈 全身毛細血管 上下腔靜脈 右心房; 肺循環:右心室 肺動脈 肺部毛細血管 肺靜脈 左心房。(1)循環一次經過心臟兩次。經過體循環,動脈血(含氧量髙,顏色鮮紅)變成靜脈血(含氧量低.,顏色暗 紅);經過肺循環,靜脈血變成動脈血。(2)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稱為心率,可以在橈動脈處測定。知識點六:描述人體泌尿系統的結構及尿的生成和排出過程,了解人體水鹽平衡的調節(1)代謝終產物:二氧化碳、尿素、尿酸、多余的水和無機鹽(2)三條排泄途徑:呼吸系統(二氧化碳和一些水);皮膚(部分水和少量無機鹽、尿素);泌尿系統(除 二氧化碳外,絕大部分代謝終產物如尿素、尿酸,水和無機鹽)(3)泌尿系統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組成。腎臟能形成尿液,是主耍器官,基本單位是腎單位腎臟 對體內水和鹽的濃度的調節能力是有限度的。尿的形成: 腎小球的濾過作用 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漿 原尿 尿液濾過葡萄糖、水、無機鹽、尿素等 將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重吸收回血液知識點七:了解人體ABO血型與輸血ABO血型系統血型是由紅細胞上的凝集原種類決定的,分為A、B、AB、0四種。人類血清中不含有與凝集原相對抗的兩種凝集素(抗A凝集素、抗B凝集素),否則會發生紅細胞凝集反應。輸血的原則:(1)輸同型血為原則。(如血型不合,受者血清中的凝集素會將輸入的血液中的紅細胞凝集成團)。(2)在緊急情況下,異型血輸血時,必須先進行交叉配血實驗。主要考慮供血者的紅細胞上凝集原是否會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發生凝集作用。0型血是萬能的獻血者,AB型是萬能受血者。注意輸入時要緩慢和少量。血型 紅細胞上凝集原 血清中凝集素A型 A 抗BB型 B 抗AAB型 0型 A、B 無 無 抗A、抗B例1、根據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下列關于人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心臟的心房和心室之間有房室瓣,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腎小管壁薄且周圍纏繞著大量的毛細血管,利于血液濾過形成原尿C.小腸內有胰液、腸液、膽汁等多種消化液,利于消化營養物質D.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利于進行氣體交換例2、下表為某人平靜呼吸時,吸入氣(吸入的氣體)、呼出氣(呼出的氣體)、肺泡氣(肺泡內的氣體)中O2、CO2、N2三種成分的體積分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導致肺泡氣與吸入氣中O2體積分數差異的原因是肺毛細血管中O2通過擴散作用進入肺泡內B.該人平靜呼吸時,一次吸入的氣體不會全部進入肺泡,其中有部分留在了氣管和支氣管中C.若該人深呼吸一次,則吸入氣中CO2體積分數將低于0.04%D.肺泡氣是吸入氣與呼出氣的混合氣體,因此其CO2體積分數最高例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1:英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人造“塑料血”,它由可攜帶鐵原子的塑料分子構成,能像血紅蛋白那樣把氧輸送至全身,可作為急救過程中的替代品。這種“塑料血”不含血細胞,不能長期替代真正的血液。材料2:美國科學家宣稱研制出實用性的人造樹葉。這種人造樹葉由硅、電子元件和催化劑等構成,模擬植物的光合作用,把該“葉子”放在水里,然后放在陽光下,它就能夠把水分解解成氫氣和氧氣。血紅蛋白能在人體內運輸氧,是因為它具有的特性。材料1中的人造“塑料血”要完全替代人體血液,除了能運輸氧之外,還應具有哪些功能? (寫出1點)(2)分別從原料與產物角度比較人造樹葉的工作原理與植物光合作用的異同點。 例4、某同學利用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人的血涂片。在其它相關因素均相同的情況下,該同學用兩個不同物鏡觀察同一張血涂片,結果觀察到乙視野比甲視野明亮。下列相關敘述最合理的是( )A: 若玻片往右移,甲中的物像往右移而乙中的物像往左移B: 乙中所觀察到的細胞,在甲中均可觀察到C: 觀察到甲中的紅細胞比乙中的紅細胞大D: 若乙中的物像很模糊,則直接轉換成甲,物像就會變清晰例5小胡同學早晨僅吃了一小片奶油面包就匆匆去參加學校秋季運動會的1500米長跑比賽。賽后,小胡感到頭暈乏力,雙腿酸脹。請回答下列問題:(1)小胡將奶油面包中的淀粉攝取到體內并轉化成骨骼肌中的葡萄糖,這一過程屬于新陳代謝的_____作用。(2)跑步時小胡的呼吸和脈博明顯加快,從而及時為骨骼肌細胞運送_____;請寫出其中某種成分從小胡肺泡毛細血管中運送至骨骼肌細胞的途徑或路線_____; (3)賽后小胡感到頭暈乏力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雙腿酸脹的原因是_____。(4)有人說小胡膽囊所分泌的膽汁能幫助消化奶油面包中的脂肪。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并說明理由:_____。例6某同學做了如下實驗:(1)取甲、乙兩試管,分別加入1%淀粉溶液各4毫升。(2)甲試管內加入2毫升唾液,乙試管內加入2毫升蒸餾水。(3)同時將兩試管置于37℃的溫水中恒溫10分鐘后取出,分別滴加1滴碘液。(4)觀察結果。請回答下列問題:(1)該實驗的目的是_____。(2)有同學認為設計上述實驗時,應確保甲、乙兩支試管中的PH相同,但不必考慮PH大小。你認為這種說法是否正確?_____,說出理由_____ 例7、右圖是人體血液循環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血管A的名稱是 ,它與心臟的左心室相連。(2)血液流經 后,靜脈血變為動脈血。(3)餐后兩小時,A,B,C,D四處血液中血糖含量最高的部位是 (填字母標號)。課堂練習1.下列關于人體心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心房與心室之間有瓣膜 B.心臟壁最厚的是右心室C.左心室中流靜脈血 D.右心房連接肺靜脈2.臨床上根據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針對性的選用不同的血細胞成分或血漿成分進行輸血。對于貧血、大面積燒傷、血小板功能低下者,應分別輸入的血液成分是(?? ) A.血小板、紅細胞、血漿 B.血漿、紅細胞、血小板C.紅細胞、血漿、血小板 D.紅細胞、全血、血小板3.如圖為人體血液循環過程中某物質含量的變化情況,如果I代表肺泡間的毛細血管,Ⅲ代表組織細胞間的毛細血管,則該物質最可能是(?? ) A.氧氣 B.二氧化碳 C.養料 D.廢物4.下列有關人體新陳代謝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細胞的呼吸作用是動脈血變為靜脈血的根本原因B.蛋白質在不同消化酶的作用下都能分解成氨基酸C.腎小囊內原尿中的尿素濃度大大高于血漿D.胃是人體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5.各類營養物質在人體消化道內被消化酶消化的先后順序是(?? ) ①蛋白質 ②脂肪 ③淀粉 ④無機鹽 ⑤維生素A.③①② B.③①④ C.①②③ D.①④⑤6.右圖是健康成年人腎臟形成尿液過程示意圖,據圖分析的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圖中標號1、2、3所示結構共同組成腎臟的基本單位B.圖中a、b處的生理過程分別是濾過作用和重吸收作用C.圖中結構[2]內的液體叫原尿,[5]內的液體叫尿液D.與[1]內液體相比,[3]內液體中尿素的含量降低7.我市中小學生享受國家免費提供的營養餐,營養餐中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關于淀粉在人體內的代謝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淀粉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 B.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腎臟C.正常尿液中一定含有a物質 D.淀粉的消化需要胃蛋白酶的參與8.左圖表示的是pH值對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右圖表示的是3種脫氫酶(A、B、C)的活性受溫度影響的情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從左圖中可以知道pH=6左右時植物淀粉酶的活性達到最大B.從右圖中知道酶C活性會隨著溫度的升高不斷增強C.從左圖中可知若細胞由酸性變成堿性時,淀粉酶活性逐漸升高D.從右圖中可知活性溫度的范圍最廣的酶是B9.人體泌尿系統組成和血液循環中某物質含量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以下認識正確的是(?? ) A.甲圖中,⑤的基本單位是腎小體B.甲圖中,尿液形成并排出的途徑為⑤→⑥→⑦→⑧C.乙圖中,若①③代表腎動脈和腎靜脈,則曲線代表二氧化碳含量變化D.乙圖中,若②代表肺泡處的毛細血管, 則曲線代表氧氣的含量變化10.某人的血漿、原尿、尿液成分比較如下表(單位:克/100毫升),根據樣液的成分判斷A、B、C樣液分別是(?? ) 成分 水 蛋白質 葡萄糖 無機鹽 尿素A樣液 99 0.00 0.10 0.72 0.03B樣液 95 0.00 0.00 1.50 2.00C樣液 90 7.00 0.10 0.72 0.03A.原尿、尿液、血漿 B.原尿、血漿、尿液 C.尿液、原尿、血漿 D.血漿、原尿、尿液11.如圖為尿液形成過程的示意圖,下列關于尿液形成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①的作用是重吸收 B.②中的液體是原尿C.③的作用是濾過 D.④中流的液體是尿液12.如圖為人體肺泡與血液氣體交換示意圖,下列正確的是(?? ) A.甲處血液鮮紅,乙處血液暗紅B.乙處血液將匯集到肺靜脈C.乙處血液首先進入心臟的部位是右心房D.心臟與甲之間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靜脈瓣13.如表所列出的輸血關系中,正確的是(?? ) 某人的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輸給的血型① A A、O A、AB② B B、AB B、O③ AB AB A、B、AB、O④ O A、B、AB、O OA.① B.② C.③ D.④14.在抽血或輸液時,要在針刺入的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橡皮管捆扎起來,其原因是(?? ) A.捆扎起來后分布較深的動脈才能鼓脹起來,便于針刺入B.減緩或暫時阻止血液向心流動,讓靜脈鼓脹起來,便于針刺入C.減緩或暫時阻止血液向針刺部位流動D.減緩或暫時阻止血液向心流動,讓動脈鼓脹起來,便于針刺入15.某同學上肢傷口感染,醫生在其臀部注射藥物,藥物到達傷口經歷的循環路線是(?? ) A.只經體循環 B.先體循環,接著肺循環,后體循環C.只經肺循環 D.先肺循環,接著體循環,后肺循環16.如圖所示,將新鮮的血液分別放入①、②、③、④四支試管中。其中①、②試管中不加任何物質,③、④試管中加入抗凝劑。靜置24小時后,其中正確的圖示是(?? ) 17.右圖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細胞①的數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體有了炎癥 B.細胞②能釋放與血液凝固有關的物質C.細胞③因富含血紅蛋白而呈紅色 D.成熟的①和③都沒有細胞核18.下表為某同學(男性)家庭成員中的血型。請在表格內填出其他成員的血型: 家庭成員 紅細胞凝集情況 血型父親 能被其妻子、女兒、兒子的血清所凝集 ________母親 只能被其丈夫、女兒的血清所凝集 ________姐姐 不能被父親、母親、弟弟的血清所凝集 ________某同學 只能被父親、姐姐的血清所凝集 B型19.紹興腐乳氣香、味鮮,深受人們的喜愛。腐乳是一種經過微生物(主要是毛霉、曲霉等真菌)發酵的大豆食品,制作的基本過程是長菌→腌制→裝瓶→密封。據此回答: (1)從生物的代謝方式分析,毛霉和曲霉屬于________(填“自養”或“異養”)生物。 (2)蛋白質在毛霉分泌的蛋白酶催化作用下,最終會分解成易被人體消化道直接吸收的________,人體吸收該物質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20.用葡萄糖培養液培養某種單細胞真菌M,測得不同氧含量下CO2釋放量與酒精生成量,如圖所示。 (1)本實驗說明,M菌在氧含量低時,主要進行________呼吸;隨著氧濃度的增大,________呼吸增強,________呼吸受到抑制。 (2)M菌的營養方式為________。 (3)當M菌密度較小時,怎樣才能獲得較多的酒精?________。 21.如圖為人體內三種血管之間血液流動方向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血液能在血管中不停地流動,其動力來自________。 (2)如果②是肺部毛細血管,當血液流經②以后,血液中________會顯著增多,血管②中的血液匯集到血管③中后流回到________心房。 (3)血液中運輸氧氣的細胞是________。 22.圖一為人體消化系統部分器官形態結構示意圖,圖二為淀粉、蛋白質、脂肪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程度的曲線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一中,能夠分泌膽汁的結構是[1]________,其分泌的膽汁儲藏在膽囊中,再經導管流入[3]________內。 (2)圖二能夠體現營養物質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填字母代號),X曲線所代表的物質是________,該物質最終被分解為________。 (3)圖二中的C部位在圖一中所對應的器官是[5]________,該器官內腺體所分泌的消化液含有________酶,在該器官內開始消化的物質是________。 23.下表為血漿、原尿、尿液部分成分含量,下右圖為腎單位結構示意圖,箭頭a、b表示形成尿液的兩個主要過程,①、②、③表示結構,試回答:(1)Y液體取自的部位是圖中的________(填序號)。 (2)若生理過程a中的水為M(g),生理過程b中的水為N(g),③中的水為W(g),則M、N、W的大小關系為________。 24.如圖是心臟工作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從心臟壁的厚薄來看,________(填字母)的壁最厚,能夠強有力地收縮,將血液泵至全身,體現了生物體的結構與________相適應。 (2)A和C,B和D之間有________,它能防止血液倒流。 (3)該圖顯示此時心臟的工作狀態是________收縮,分別將血液泵至________(填字母或序號)。 25.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醫院在救治危重病人時,都用到監護儀,以監視病人心率、體溫、氧飽和度、呼吸頻率等一些重要生理指標,為救治提供參考。 (1)發燒的病人常常胃口差,吃不下食物,主要原因是體溫過高,影響了消化酶的________,不利于消化。 (2)氧飽和度是指氧氣與紅細胞中的________結合程度,可以反映人體的呼吸通氣能力。 (3)呼吸科病人常需要吸入粉劑藥物,以有效緩解氣喘癥狀。經肺吸入的藥劑成分進入血液循環后,首先到達心臟的________心房。 26.如圖是人體血液循環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心臟是血液循環動力器官,它的壁主要由________組織構成。 (2)血液由④出發,回到①的循環途徑叫________。 (3)觀察心臟結構時發現,在心房與心室之間,心室與動脈之間都有能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____。 (4)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血管⑤內的________血流經肺后變成⑥內的________血。 (5)圖中⑦和⑧相比,⑦的管壁________,血流速度________。 (6)小腸吸收的營養物質通過血液中的________送達到組織細胞,在線粒體中被利用。 課后作業某同學的媽媽因病手術,他為媽媽準備了以下營養品,其中最有利于傷口愈合的是( )A. 蘋果、香蕉 B. 牛奶、雞蛋 C. 巧克力、橙汁 D. 面包、餅干在我們手背上能看到的“青筋”是一些血管,這些血管不具備的特點是( )A: 管壁較薄,彈性小 B: 管壁的內面有瓣膜C: 管內血液由近心端流向遠心端 D: 管內流動的血液含氧氣較少,顏色暗紅上、下腔靜脈中存在靜脈瓣,某生物興趣小組為了探究靜脈瓣的功能,將圖中的下腔靜脈扎緊,然后從上腔靜脈將水灌入,發現水將從肺動脈流出,然后將下腔靜脈處的繩解開,再次從上腔靜脈將水灌入,則流出水的血管是( )A: 上腔靜脈 B: 下腔靜脈 C: 肺靜脈 D: 肺動脈下列關于人體血液循環的敘述,正確的是( )A、心臟的左側流動的是靜脈血,右側流動的是動脈血B、貧血病患者由于血液中的紅細胞或血紅蛋白過少,導致血液運輸氧的能力降低C、在體循環中,主動脈流動脈血,在肺循環中,肺靜脈流靜脈血D、小明左手不慎劃傷,鮮紅是血液從傷口噴射出來,小明立即按壓遠心端止血下圖是心臟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圖中①是主動脈,內流動脈血B: 圖中②是左心房,內流靜脈血C: 圖中③、⑤分別是肺靜脈和上腔或下腔靜脈D: 圖中④內流的是靜脈血如圖中,圖甲X表示人體某器官,①②表示血管,箭頭表示血流方向,圖乙表示血管①②中血液的氣體含量,下列判斷錯誤的是()。A: 血管①為肺動脈 B: 血管②為體靜脈 C: 血管②內流動脈血 D: X表示肺 小亮同學參加中考1000米跑體能測試,下圖中能分別表示該過程中他體溫變化和單位時間內耗氧量變化的曲線是( )A: a和c B: a和d C: b和c D: b和d人體排泄的下列物質,只有一條途徑的是( )A:水 B: 無機鹽 C: 尿素 D: 二氧化碳如圖表示血液流經腎單位時某些物質含量的變化情況,你認為曲線B代表的物質是( )A 尿素 B 蛋白質 C 葡萄糖 D 無機鹽(2017紹興)生物體的許多生命活動過程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下列歸納錯誤的是( )。A: 水分在植物體內運輸:根→莖→葉B: 血液在血管中流動:動脈→靜脈→毛細血管C: 沖動在神經元中傳導:樹突→細胞體→軸突D: 胚胎獲得氧氣和營養物質:母體→胎盤和臍帶→胚胎(2017紹興)如圖為尿液形成過程的示意圖,下列關于尿液形成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①的作用是重吸收 B ②中的液體是原尿C ③的作用是濾過 D ④中流的液體是尿液 (2017寧波)如圖所示,A、B、C、D、E表示與人體新陳代謝直接相關的生理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完成A過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腸B: 經過B過程血液由動脈血變為靜脈血C: C過程可以表示組織內氣體交換D: 完成D、E過程的結構單位是腎單位(2017湖州)如圖是血液循環示意圖,1、2、3、4表示與心臟直接相連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細血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乙位于腎臟,血液流經乙后尿素含量下降B: 血液流經甲后氧含量減少C: 血管1是肺靜脈,血管3是上腔靜脈D: 血管2、4中的血液是動脈血(2017臺州)為減少病人疼痛,手術前通常給病人麻醉,有一種氣體麻醉劑通過蓋著口鼻的面罩傳輸給病人.下列哪個系統不參與麻醉過程( )A 呼吸系統 B 消化系統 C 循環系統 D 神經系統如圖所示是人體消化、吸收、循環、泌尿系統生理活動示意圖(①~④為生理過程,a、b、c代表物質)。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若a為淀粉消化后的產物,則a為 。 (2)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一層扁平的 ,這種結構特點與其功能相適應,生理過程②是 。(3)a和b最終通過血液循環送到組織細胞,在細胞內進行 作用,釋放能量,用于人體各項生命活動及維持體溫。(4)醫生在檢查病人的尿液時發現了較多的葡萄糖,如果該病人患有腎病,則可能是圖中 (填序號)過程異常所致。(2017溫州)微創換瓣是治療心臟瓣膜病的新技術,具有創作小、恢復快、并發癥少等優勢。(1)某患者左心室舒張時,動脈瓣膜關閉不嚴,導致血液倒流。醫生采取微創換瓣手術為其治療,先從患者大腿的股動脈處切開一小口,利用動脈通道將治療儀器沿著股動脈上行,最后經過 (填血管名稱)準確送達該動脈瓣,進行手術?(2)微創換瓣手術后,患者大腦意識清醒,從神經系統組成分析,腦屬于 神經系統.(2017嘉興)如圖所示是醫學上常用的內窺鏡,它是一種在細管頂端裝有小型攝像機的醫療器械,攝像機的鏡頭相當于凸透鏡。(1)用內窺鏡檢查時常采用從口腔插入的方法,這會引起病人強烈的惡心和嘔吐,因此現在開始采用從鼻腔插入的方法。內窺鏡經口腔或鼻腔插入都能進入胃,是因為它們都與 這一器官直接相連。(2)檢查時,要使觀察更加仔細,就要減小觀察范圍,此時應該使內窺鏡細管頂端 患處。(選填“接近”或“遠離”)(3)目前大量手術都是采用內窺鏡與激光“刀”等配合使用的微創術,如發現胃潰瘍出血,利用激光灼燙即可使出血點迅速凝固止血,這說明激光“刀”能將電能轉化為光能和 。(2017衢州)花生被稱為“長生果”,除了脂肪外,蛋白質含量也高,被譽為“植物肉”。它是地上開花、地下結果的植物,花生的種皮有紅色、黑色等。(1)花生種皮的顏色,這種生物性狀特征是由 控制的。(2)花生中的蛋白質主要在人體的 (填序號)中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系統,最先到達心臟四個腔中的 (填序號)。酶的發現,許多科學家曾經做過一系列實驗: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科學家發現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質分解,說明酶催化作用具有 。(2)畢希納實驗證實了 。(3)下列關于酶發現過程的描述正確的是 。A,酶只能在細胞內起作用B,酶有催化作用,大多數酶是蛋白質C,科學的發現是一個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如圖是人體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其中①代表生理過程,a、b分別代表一種氣體。據圖回答: (1)水、無機鹽、葡萄糖和膳食纖維中不能通過①過程進入循環系統的是 。營養物質進入血液后,最先到達心臟四腔中的 。(2)a代表的物質是 。(3)排出的尿液中,發現有葡萄糖,則可能是腎單位中的 發生了病變。人體代謝產生的過氧化氫,對人體有毒害作用。人體肝臟中的過氧化氫酶能催化過氧化氫分解產生氧氣和水。某同學查閱資料發現,FeCl3也能催化過氧化氫分解。為比較過氧化氫酶和FeCl3催化效率的高低,該同學在28℃環境下進行了如下探究:提出問題:過氧化氫酶和FeCl3催化效率哪個更高?猜想與假設:_____。實驗材料:適宜濃度的FeCl3溶液,適宜濃度的新鮮豬肝研磨液(含有過氧化氫酶),適宜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等。實驗步驟:①取2支潔凈的試管,編號為1、2,并各注入3mL適宜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②向1號試管內滴入2滴適宜濃度的FeCl3溶液,向2號試管內_____;③觀察并記錄兩支試管產生氣泡的情況。預測實驗結果:請寫出一種可能的實驗結果:_____。在以上探究的基礎上,該同學又完成了“探究溫度對豬肝研磨液和FeCl3催化效率的影響”實驗。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圖中代表豬肝研磨液催化效率的曲線是_____,判斷的理由是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