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教版中考第一輪復習物理——16、物態變化-學案 熔化和凝固1.物質從__固__態變為__液__態叫熔化;物質從__液__態變為__固__態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兩種物態變化過程。2.固體可分為__晶__體和__非晶__體;晶體和非晶體的根本區別是:晶體有__熔點__(熔化時溫度不變繼續吸熱),非晶體沒有熔點(熔化時溫度__升高__,繼續吸熱);同一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__相同__。3.晶體和非晶體熔化、凝固圖像,甲 晶體) ,乙 非晶體) ,甲 晶體) ,乙 非晶體) (熔化) (疑固)4.晶體熔化的條件:溫度達到__熔點__;繼續__吸收__熱量;晶體凝固的條件:溫度達到__凝固點__;繼續__放__熱。5.熔化要__吸__熱,凝固要__放__熱。 汽化和液化1.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__汽化__;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叫__液化__;汽化和液化是互為可逆的過程,汽化要__吸__熱,液化要__放__熱。2.汽化的方式為沸騰和蒸發(1)蒸發①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且只在液體__表面__發生的__緩慢__的汽化現象。②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有:a.液體的__溫度__,__溫度__越高蒸發越快;b.液體__表面積__的大小,__表面積__越大,蒸發越快;c.液體表面的__空氣流速__,空氣流動越快,蒸發越__快__。(2)沸騰①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__表面和內部__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②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不同液體的沸點一般不同;同種液體的沸點與壓強有關,壓強越大沸點越__高__。③液體沸騰的條件:溫度達到沸點還要繼續加熱。④液體沸騰圖像3.使氣體液化的方法(1)__降低__溫度。(2)__壓縮體積__。 熔化和凝固【例1】如圖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線可知( )A.冰是非晶體B.冰的熔點為0 ℃C.冰的熔化過程經歷了5 minD.冰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持續升高【解析】A.冰是非晶體。錯誤,冰是晶體;B.冰的熔點為0 ℃。正確;C.冰的熔化過程經歷了5 min。錯誤,冰熔化過程是指2~5 min,過程經歷了3 min;D.冰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持續升高。錯誤,熔化過程,吸收熱量,溫度不變;故選B。【答案】B1.我國首架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客機C919在上海浦東機場成功起飛。飛機裝有無錫某企業生產的3D打印鈦合金零件,3D打印技術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鈦合金粉末會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成液態,然后成型。2.小敏研究某固體物質的熔化實驗結束后,撤去酒精燈并開始記錄溫度計示數和時間,作出了如圖所示圖像,根據圖像信息可知:該物質的凝固點是____℃,凝固過程用了___min。3.如圖甲所示為某物質的熔化圖像,根據圖像可知( ),甲) ,乙)A.該物質是非晶體B.第15 min該物質處于液態C.若將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該物質中(如圖乙所示),則試管內冰的質量會逐漸增加D.圖乙中,冰水混合物的內能會逐漸增加【疑難易錯點睛】固體分晶體和非晶體。晶體熔化條件:①達到熔點;②繼續吸熱。 汽化和液化【例2】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兩塊高出水面的磚頭,磚頭上擱一只比盆小一點的籃子?;@子里有剩飯、剩菜,再把一個紗布袋罩在籃子上,并使袋口的邊緣浸入水里(如圖所示),就做成了一個“簡易冰箱”。即使經過一天時間,里面的飯菜也不會變質。與“簡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吃冰棒解熱B.在中暑病人額頭上擦酒精C.燒開水時冒“白氣”D.初春,早晨河面結有薄冰【解析】由整個裝置的結構特點可知,它是借助了蒸發制冷來使食物降溫的。裝置放在通風處,這樣既增大了液體的表面積,也增大了水的表面空氣流動速度,加快水的蒸發,使飯菜溫度降低,防止飯菜變質。A.吃冰棒解熱,是利用熔化吸熱知識,故A不符合題意; B.在中暑病人額頭上擦酒精,是利用汽化吸熱,降低病人體溫,故B符合題意; C.燒開水時冒出的“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不符合題意; D.初春,早晨河面結有薄冰是由液態變為固態的凝固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答案】B4.將裝有水的試管放入裝有水的燒杯中,用酒精燈對燒杯進行加熱,如圖所示,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燒杯中的水沸騰,而試管中的水____(選填“會”或“不會”)沸騰,原因是____,同時還觀察到燒杯口周圍出現大量的“白氣”,這是因為燒杯中的水蒸氣在杯口周圍遇冷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而成。5.下列物態變化中,屬于液化的是( )A.初春,湖面的冰層變薄B.盛夏,陽光下濕衣服曬干C.深秋,草葉上出現露珠D.嚴冬,室內玻璃窗上形成冰花6.五蓮山是著名的風景區,遠遠望去,云霧繚繞,顯得神秘而美麗。關于云霧的形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是從山中冒出的煙B.是水蒸氣凝華成的小水珠C.是從山中蒸發出來的水蒸氣D.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實驗突破實驗一 探究不同物質熔化過程的不同一、命題題眼突破1.實驗目的:探究不同物質熔化過程中溫度變化特點。2.固態熔化圖像分析 ,物質熔化的溫度變化曲線)(1)對曲線(甲)的分析:AB段(固態吸熱升溫過程):吸熱、溫度上升,物質為固態;BC段(熔化過程):吸熱,溫度不變,物質狀態為固液共存態;CD段(液態吸熱升溫過程):吸熱、溫度上升,物質為液態。(2)對曲線(乙)的分析:石蠟在加熱后逐漸變軟,慢慢熔化,熔化過程中溫度不斷上升。3.實驗結論:晶體熔化時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即熔點,而非晶體沒有熔點。晶體熔化時要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非晶體熔化時要吸熱,溫度一直在升高。4.實驗題眼突破(1)實驗選取小顆粒固體①使溫度計的玻璃泡與固體充分接觸,測量更準確;②小顆粒固體受熱均勻。(2)試管插入燒杯中的位置要適當①試管中所裝物質要完全浸沒在水中;②試管不接觸燒杯的底和側壁。(3)采用“水浴法”加熱的優點(固體受熱均勻)。(4)石棉網的作用(使燒杯受熱均勻)。(5)熔化過程中內能、溫度及熱量的變化規律(吸收熱量、內能增加,但溫度保持不變)。(6)燒杯口處的“白氣”,試管、燒杯壁水珠的成因(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7)熔化前后曲線的傾斜程度不一樣的原因(同種物質,在不同狀態下的比熱容不同)。(8)在記錄溫度時,時間間隔過長,可能會帶來什么問題(可能會導致晶體熔化過程的溫度記錄不全甚至沒有記錄,無法記錄到晶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導致實驗失敗或得出錯誤的結論)。(9)利用比熱容公式計算熱量。二、實例剖析【例3】如圖所示是“探究海波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裝置。(1)安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____(選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2)將裝海波的試管放在盛水的燒杯內加熱并攪拌,而不是用酒精燈直接加熱,目的是使試管內的海波____。(3)如表是實驗中記錄的數據,則海波在第6分鐘時處于____狀態。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溫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9 50 51 【解析】(1)酒精燈需用外焰加熱,所以要放好酒精燈,再固定鐵圈的高度,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2)將裝有海波的試管放入水中加熱,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海波的溫度變化比較均勻,并且變化比較慢,便于記錄實驗溫度;(3)由表格知,第6 min時,物體處于熔化過程中,所以為固液共存狀態。【答案】(1)自下而上;(2)均勻受熱;(3)固液共存7.如圖甲,是“探究某種固體物質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的實驗裝置(該物質的沸點為217.9 ℃)。圖乙是根據實驗數據描繪出的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1)該物質的熔點是____℃。(2)該物質在AB段的比熱容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在CD段的比熱容。(3)實驗小組的同學發現加熱20 min后繼續加熱,被研究物質的溫度卻不再升高,這是因為____。,甲) ,乙)實驗二 探究水的沸騰一、命題題眼突破1.實驗目的:水沸騰時溫度的變化。2.實驗器材:鐵架臺,酒精燈,石棉網,燒杯,小紙蓋,水,溫度計。3.實驗結論:水沸騰時持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水的沸點與水上方的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4.實驗題眼突破(1)組裝器材的順序(自下而上)。(2)溫度計的使用與讀數。(3)縮短實驗時間的方法①加大酒精燈火焰;②使用初溫較高的水;③給燒杯加蓋子。(4)燒杯上蓋紙板的原因(減少熱量的散失,使水在短時間內達到沸騰)。(5)紙板上留一個小孔的作用(使燒杯內外的氣壓相等)。(6)水開始沸騰的判定(水的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溫度保持不變,且水內部有大量氣泡產生,且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大,到水面時破裂)。(7)水沸騰前溫度計示數的特點(溫度計的示數不斷上升)。(8)水沸騰時溫度計示數的特點(溫度計的示數保持不變)。(9)沸騰前后氣泡的特點(如圖所示) (10)實驗數據分析①溫度—時間圖像(與時間坐標軸平行的曲線對應的溫度為水的沸點);②數據表格(不隨時間變化的溫度為水的沸點)。(11)沸點與氣壓的關系①杯口的蓋密封較嚴時,燒杯內的氣壓高于一個標準大氣壓,導致水的沸點高于100 ℃;②當地大氣壓小于一個標準大氣壓時,水的沸點低于100 ℃。(12)實驗中產生的“白氣”的物態變化判斷(液化)。(13)水沸騰過程中溫度與熱量、內能之間的關系(吸收熱量,溫度不變,內能增大)。(14)水沸騰后撤掉酒精燈觀察現象(水未立即停止沸騰,原因是水繼續從石棉網上吸熱)。二、實例剖析【例4】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1)如圖甲所示,是某小組安裝的實驗裝置,合理的安裝順序是____。(填序號)①燒杯和水;②酒精燈;③鐵桿A和溫度計(含紙蓋);④鐵圈B和石棉網(2)如表是小燕記錄的實驗數據: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溫度/℃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實驗過程中,她發現在第3 min時,水中的氣泡在上升的過程中逐漸____。(選填“變大”或“變小”)(3)請將圖乙中的坐標系補充完整,并根據表中數據繪制出水溫與時間的關系圖像。(4)由數據及圖像可知,水沸騰時,繼續加熱,水的溫度____。(5)通過學習,小燕終于明白媽媽用爐火燉湯時,在湯沸騰后總是____(選填“保持大火”或“調為小火”)的道理。,甲) ,乙)【解析】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過程中:(1)安裝的實驗裝置順序是由下往上,即為:酒精燈、鐵圈B和石棉網、燒杯和水、鐵桿A和溫度計(含紙蓋);(2)水在沸騰前,水上面溫度低于下面溫度,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遇冷,體積變??;(3)通過描點繪出的圖像如圖所示(見答案);(4)液體在沸騰過程中,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5)由液體沸騰的特點可知;在湯沸騰后總是調為小火加熱。【答案】(1)②④①③;(2)變??;(3)如圖所示;(4)保持不變;(5)調為小火。8.小明“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甲) ,乙)(1)當水溫上升到90 ℃后,小明每隔0.5 min記錄一次溫度,然后繪制了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從圖像中可知水的沸點是____℃。停止加熱,小明發現水不能繼續沸騰,說明水在沸騰過程中不斷____。(2)結合甲、乙兩圖,請你對本實驗提出一條改進建議:____,改進后的好處是____。(寫出一條即可) 鞏固提高1.冬天戴眼鏡的人進入溫暖的室內時,鏡片會變得“模糊”,產生該現象的原因是室內的水蒸氣發生了( )A.凝固 B.凝華 C.汽化 D.液化2.如圖是某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根據圖像中的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物質為非晶體B.該物質的熔點是80 ℃C.在第5 min時物質已全部熔化D.第10 min時物質處于液態3.關于熱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冬天戶外用溫度計測量鐵塊和木塊的溫度,鐵塊的溫度比木塊低B.夏天打開冰棒包裝紙冒出的“白氣”,是空氣中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C.冬天我們呼出的“白氣”與夏天冰棒冒出的“白氣”形成原因不一樣D.秋天早晨的“大霧”,是夜間從地面冒出的“白氣”4.六月初,瓊島連日持續高溫,局部最高氣溫達到42.1 ℃,此溫度____(選填“高于”或“低于”)人的正常體溫。在地面上灑水降溫,是利用水____吸熱。5.小明做“探究物質熔化特點”的實驗時,用實驗測得數據繪制出如圖所示的圖像。該物質是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圖像中CD段物質處于____態,此過程物質____(選填“吸收”或“不吸收”)熱量。6.小明用圖甲的裝置,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數據記錄如下:時間/min 0 0.5 1 1.5 2 2.5 3 3.5溫度/℃ 90 92.4 94.4 95.6 96.8 98 98 98(1)分析實驗數據可知水在沸騰時溫度的特點是____。(2)分析實驗數據可知水的沸點為____℃,低于100 ℃。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當地大氣壓強____(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個標準大氣壓。(3)圖____(選填“乙”或“丙”)能反映水沸騰前產生氣泡的情形。,甲) ,乙) ,丙)參考答案變式:1.吸收 熔化 2.50 8 3.C 4.不會 水溫達到沸點但不能繼續吸熱 液化 5.C 6.D 7.80 小于 此時液體已經到達沸點,開始沸騰 8.96 吸熱 減小水的質量 縮短加熱時間鞏固提高:1.D 2.B 3.B 4.高于 汽化(蒸發) 5.晶體 液 吸收 6.溫度不變 98 低于 乙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