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9浙教版七年級下—2.2聲音的產生和特征 (思路導航)拋物面對聲音的反射和聚焦作用: 看得見的聲波: 聲音的產生 振動(固體、液體、氣體)聲音的傳播 需要介質, 真空不能傳聲 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 一般情況下, v固體 >v液體 >v氣體 .聲音的反射 回聲——人耳區分回聲和原聲的最短時間間隔是0.1s. 回聲應用: 利用回聲測量距離.樂音的三要素 響度 振幅越大, 響度越大. 通常用分貝(dB)作為單位.人的理想聲音環境是15~40dB; 為保證休息和睡眠, 噪聲應不超過50dB; 為保證正常工作和學習, 應控制噪聲不超過70dB; 為保護聽力, 應控制噪聲不超過90dB. 音調 由聲源的頻率高低決定的, 頻率越高, 音調也越高. (1)弦樂器的音調與弦的長短、粗細、松緊有關; 管樂器的音調由發音部分的氣體體積大小決定, 體積越小, 音調越高. (2)人的聽覺頻率范圍是20Hz~20000Hz, 我們把頻率高于20000Hz 的聲音叫做超聲波, 低于20Hz 的聲音叫做次聲波. 音色 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 音色是不同的. 音色取決于發聲體本身, 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 其振動情況是不同的, 發出的聲音的特色也就不同.噪聲 噪聲與樂音的區別 樂音——由發聲體做有規則振動發出的聲音 噪聲——由發聲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從環境保護角度看, 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 都屬于噪聲.) 控制噪聲的措施 ①在聲源處; ②在傳播過程中隔聲、吸聲; ③在接收處(人耳處)減弱. (題型一:聲音的產生) (例題精講)如圖所示, 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 乒乓球會多次被彈開.這個實驗是用來探究( )A.聲音能否在真空中傳播 B.聲音產生的原因 C.音調是否與頻率有關 D.聲音傳播是否需要時間B敲擊鼓面, 在聽到鼓聲時, 還可看見鼓面上小紙團在跳動, 說明鼓聲是由于鼓面的 產生的;鼓面振動的 越大, 鼓聲的響度越大.振動;振幅 (題型二:聲音的傳播) (例題精講)兩個航天員在空間站外一同工作時,需要借助通訊設備交談.關于他們不能直接對話的原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航天員之間距離太遠B.空間站外噪聲太大C.空間站外是真空,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D.聲音只能在地面附近的空間中傳播C2012年春節聯歡晚會上, 山西絳州鼓樂團表演的《鼓韻龍騰》氣勢磅礴.下面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A.鼓樂聲主要是由鼓面振動產生的B.鼓樂聲主要是由鼓內空氣振動產生的 C.鼓樂聲是經過空氣傳到現場觀眾耳朵的 D.由于設計師對劇場的混響時間的合理設計, 才會使現場觀眾感覺鼓聲的氣勢磅礴B將耳朵貼在長鐵管的一端, 讓另外一個同學敲一下鐵管的另一端, 會聽到兩次敲打的聲音, 這個事實說明( )A.敲打在空氣中形成了兩個聲波B.聲波在空氣中發生了反射 C.聲波在鐵管中發生了反射 D.聲波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D以下關于發聲和發聲體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聲音在15℃的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B.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最大 C.被敲響的音叉停止振動后, 不再發聲 D.聲音在固體和液體中傳播速度比空氣中傳得快B物理小組的同學想利用閃電和雷聲的時間間隔計算閃電發生位置到他們的距離, 以下是一位同學提出的不同方案, 其中計算結果誤差最小的應該是( )A.記錄剛剛看到閃電至剛剛聽到雷聲的時間, 再乘以聲速 B.記錄剛剛看到閃電至雷聲剛剛結束的時間, 再乘以聲速C.由兩位同學分別按選項A、B兩種方法測量時間, 求平均值后, 再乘以聲速D.由一位同學按照選項A的方法, 多測幾次對應不同閃電與雷聲的時間間隔, 求平均 值后, 再乘以聲速A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老年耳聾后, 用一根木棒聽取鋼琴的演奏聲.他把木棒的一端頂在鋼琴上, 另一端用牙齒咬住, 關于這種聽聲的方式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他使用了骨傳導的方法B.他利用了回聲定位的原理 C.他利用了固體傳聲 D.骨傳導傳來的振動傳給聽覺神經, 引起聽覺B蒙住你朋友的雙眼, 讓她安靜地坐在房間中央, 頭不要轉動, 然后, 你拿兩枚硬幣, 在以下哪個方位敲擊時, 她能準確地判斷出敲擊硬幣的方位( )A.在她的正前方 B.在她的正后方 C.在她頭頂正上方 D.在她左前方D已知空氣可以傳播聲音, 請設計一個簡易的實驗證明固體也能夠傳播聲音, 簡述實驗所需要的器材、實驗步驟以及實驗分析與結論, 要求設計的實驗具有可行性, 要符合安全規則.【分析】本題的難點是不容易區分變量, 所以有哪些變量是控制變量就不好確定, 也就不能有效控制變量.本題中自變量為聲音的傳播途徑, 因變量為聲音的接聽, 其他影響聲音接聽的所有因素, 如聲源發出聲音的響度、接聽距離等, 都是控制變量.本題的實驗設計可以采用對比實驗, 對比實驗的特點是當自變量從一種狀態改變為另一種狀態, 因變量應發生對比鮮明的變化, 結果容易觀察、顯而易見.設計對比實驗時要注意這一點.方法一: (1)實驗器材: 大廣口瓶、橡皮塞、小鬧鐘.(2)實驗步驟: 把小鬧鐘調至響振狀態, 然后輕放于大廣口瓶中, 聽小鬧鐘的鈴聲, 要求能聽到明顯的鈴聲.用橡皮塞蓋在大廣口瓶的瓶口上并塞緊, 要求不漏氣.然后, 再聽小鬧鐘的鈴聲.(3)實驗分析與結論: 瓶內空氣與瓶外空氣完全被大廣口瓶和橡皮塞隔離, 如果此時仍能聽到小鬧鐘的鈴聲, 則可證明聽到的鈴聲是通過大廣口瓶和橡皮塞傳播出來的, 即固體也能傳播聲音.方法二: (1)實驗器材: 白紙、鉛筆、長條桌.(2)實驗步驟: 同學甲在長條桌的一端用鉛筆在白紙上用力均勻地寫“一”, 同時同學乙在桌子的另一端把耳朵貼在桌面上聽甲在白紙上寫“一”的聲音, 重復幾次實驗, 都可以清晰地聽到寫“一”的聲音.同學乙將耳朵離開桌面(注意調整耳朵與筆的距離, 保證與上幾次實驗相比, 耳朵與筆的距離相同), 同學甲在相同條件下繼續寫“一”, 重復幾次實驗, 都聽不到甲在白紙上寫“一”的聲音.(3)實驗分析與結論: 在相同條件下, 耳朵貼在桌面上聽得到聲音, 在空氣中則聽不到聲音, 說明聽到的聲音是通過桌子傳播的, 即固體可以傳播聲音.【友情提示】本題的方法很多,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空氣也可以傳播聲音, 因此在設計這個探究實驗時, 要注意控制空氣傳播聲音的因素, 一般說對“氣體的控制”有兩個途徑, 一是隔絕空氣, 如答案給出的方法一; 另一種是通過對比完成對“氣體的控制”, 如方法二.另外還有不少同學用“土電話”可以傳聲, 說明固體可以傳聲.但在設計的實驗中, 沒有對比, 沒有說明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 聲音不是從其他途徑傳遞過來的, 這樣就不能說明固體可以傳聲.如用“土電話”可以聽到同學說話的聲音, 還要設計在相距同樣的距離, 用同樣大小的聲音說話, 聽不到同學說話的聲音, 證明聲音不是空氣傳來的, 是通過拉緊的繩子傳來的, 從而說明固體可以傳聲.還有些同學選擇用耳朵貼在鐵軌上聽火車傳來的聲音來證明固體可以傳聲.這個實驗雖然可以進行, 但是由于不符合題目中給出的“實驗要符合安全的原則”的要求, 因此也不宜采納. (題型三:聲音的三要素、聲音的能量、噪聲的防治) (典題精練)如下圖所示是兩種聲音的波形圖, 從圖形可知: 圖 聲音的響度大; 圖 聲音的音調高.甲 甲調節收音機的音量, 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音調 B.響度 C.音色 D.頻率B三個瓶子裝有不同量的水, 小明先用小棍敲擊三個瓶子, 第 個瓶子發出的音調最高; 如果用嘴向三個瓶子內吹氣, 則第 個瓶子發出的音調最高.3 1 聯想: 用水灌暖瓶, 聽聲音就知道是否滿了.音調不同的聲音, 在空氣中傳播時( )A.低音傳播的速度比高音快B.高音傳播的速度比低音快C.低音和高音傳播的速度相同D.無法判斷C 聲音傳播的速度由介質決定, 與聲音的三個要素沒有關系.對你熟悉的人“未聞其聲, 即知其人”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每個人發出的聲音有不同的(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三者都不同C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裝入不同量的水, 用細棒輕輕敲擊, 會聽到不同頻率的聲音. 與此類似, 當醫生在給病人檢查腹部是否有積水時, 常會用手輕輕敲擊患者腹部, 細細傾聽其發出的聲音, 此為“叩診”. 判斷腹部是否有積水主要根據的是( )A.聲音的音調???????????????? B.聲音的響度 C.聲音的音色???????????????? D.聲音的快慢A為了探究音調與什么因素有關, 小明設計了下面幾個實驗, 如圖所示, 你認為不能夠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D下列對聲音的應用實例中, 主要利用聲波傳遞能量的是( )A.有經驗的瓜農根據拍擊西瓜發出的聲音就能判斷西瓜的生熟B.醫生用聽診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臟跳動的情況 C.利用聲納測海深 D.利用超聲波來清洗精細的機械D據報道, 世界“吼王”杰米?溫德拉曾“吼”出超過100分貝的聲音, 他“吼”出聲音將玻璃杯震碎.下列有關他“吼”出的聲音的說法正確的是( )A.聲音傳遞了能量B.聲音只在玻璃杯中傳播 C.聲音是玻璃杯振動產生的 D.聲音的分貝數越高其頻率越大A下列做法屬于在傳播途徑中控制噪聲的是( )A.汽車進入市區后禁止鳴喇叭B.圖書館里不能大聲喧嘩 C.飛機旁的工作人員帶上耳罩 D.高速公路兩側安裝透明板墻D控制噪聲是城市環保的主要項目之一, 下列措施中不能減弱噪聲的是( )A.機動車輛在市內嚴禁鳴笛B.控制汽車尾氣的排放指標 C.汽車排氣管上安裝消聲器 D.在城市街道兩旁種草植樹B (題型四:有關聲音的計算) (例題精講)人對高山喊話,4s后聽到回聲(聲速約為340m/s),人距高山約( )A.340m B.680m C.850m D.1360mB某汽車以54km/h的速度勻速駛向一座大山, 司機想估測汽車到大山的距離, 按響喇叭后, 繼續以原速度向大山行駛, 經過3s后, 聽到了喇叭回聲, 求汽車喇叭發聲處距大山多遠? 如圖所示, 設從發聲起到聽到回聲時汽車所走的路程為s1 , 聲音傳到大山被反射回司機處經過的路程為s2 , 汽車發聲處距大山的路程為s , 則 , 此題可以變為汽車遠離大山 假定有前后兩次聲音傳到人的耳朵里,如果這兩次聲音到達人的耳朵的先后時間間隔大于(或等于),人耳就能夠把這兩次聲音分辨開,也就是說,如果兩次聲音傳到人耳的時間間隔不足,人耳就只能聽到一次聲音. 某農村中學8年級課外活動小組為了體驗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現象,他們請一位同學在輸送水的管道(充滿水)上敲擊一下,使鐵管發出清脆的聲音,其余同學沿鐵管分別在不同位置用耳朵貼近鐵管聽聲.實驗結束后,同學說自己只聽到一次響聲; 同學說自己聽到兩次響聲; 同學說自己聽到三次響聲.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 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是, 在鋼鐵中的傳播速度是.請你通過計算說明: 在鐵管上某處敲響一次,三位同學的位置到達敲擊點的距離各在什么范圍內?(寫出計算過程和對結論分析過程)聲音到達人耳的先后順序(傳聲物質)依次是: 鐵、水、空氣.要分辨(相鄰的)空氣和水傳來的聲音, 設聲音傳播距離為, 應有: , 解得: 要分辨(相鄰的)水和鐵傳來的聲音, 設聲音傳播距離為應有: , 解得: 結論: 同學與敲擊點處的距離: ; 同學與敲擊點處的距離: ; 同學與敲擊點處的距離在兩者之間.本題可由兩聲問題引入, 例: 敲鐵軌兩聲問題一人在鐵軌一段敲一下鐵軌, 鐵軌另一端的人聽兩聲, 間隔0.2秒, 求鐵軌長.(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340m/s, 在鐵中傳播速度5100m/s)答案: 此題可以變為: 問鐵軌至少多長能聽到兩聲?在學習吉他演奏的過程中,小華發現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是受各種因素影響的,他決定對此進行研究.經過和同學們討論,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猜想二: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長短有關;猜想三: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他們找到了如表所列9種規格的琴弦,因為音調的高低取決于聲源振動的頻率,于是他們借來一個能夠測量振動頻率的儀器進行實驗.編號 材料 長度(cm) 橫截面積(mm2)A 銅 60 0.76B 銅 60 0.89C 銅 60 1.02D 銅 80 0.76E 銅 ? ?F 銅 100 0.76G 銅 80 1.02H 尼龍 80 1.02I 尼龍 100 1.02(1)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用編號為 的琴弦進行實驗.(2)為了驗證猜想二,應選用編號為 的琴弦進行實驗.表中的材料規格還沒填 全,為了驗證猜想三,必須知道該項內容,請在表中填上所缺數據.(3)隨著實驗的進行,小華又覺得琴弦音調的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松緊程度有關,為了驗證這一猜想,必須進行的操作是 .A、B、C A、D、F 取任意編號的一種琴弦,調整其松緊程度,用相同的力撥動琴弦,比較音調的高低鞏固練習唐詩《楓橋夜泊》中的名句“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中包含著聲學知識.對其中聲現象的解釋中, 錯誤的是( )A.鐘聲是由鐘的振動產生的B.船上的人根據音色知道是鐘發出的聲音 C.鐘聲通過空氣傳播到客船 D.船上的人根據音調知道是鐘發出的聲音D如果“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變為1米/秒, 則我們周圍的世界會有什么變化?“關于這一問題的討論, 一位學生提出了下列四個有關的場景, 請你判斷不正確的是( )A.教室內學生能更清楚地聽到教師的講課聲B.樂隊在會場內的演奏將變得很混亂 C.汽車的喇叭不能再起到原來的作用 D.我們聽到萬米高空傳來的客機聲時, 卻不能看到該飛機A電影院的墻壁上都被裝成坑坑凹凹的, 俗稱燕子泥, 其目的是( )減弱回聲 B.防止聲音振壞墻壁 C.增大聲音的頻率 D.增強響度A吉它是年輕人喜愛的一種樂器. 在演奏前, 需要調整琴弦的松緊程度, 這樣做的目的是調節琴弦發聲時的( )A.振幅????? B.響度??? ??C.音調?? ???D.音色C下列與聲現象有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入耳處減弱噪聲B.B超是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C.我們聽不到蝴蝶翅膀振動發出的聲音是因為響度太小 D.聲音在空氣的速度一定是340m/sB課后測判斷對錯(1)物體不振動也可能發出聲音( ) (2)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就能聽到它發出的聲音 ( )(3)聲波從空氣中傳入水中,速度減慢( )(4)超聲波比其他聲波傳的快、傳的遠( )(5)物體振動的頻率越高,我們聽到的聲音就越大( )(6)我們無法聽到蝴蝶飛過的聲音,是因為他發出的聲音的響度太小( )(7)歌唱演員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調高( )(8)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調低、響度大( )(9)弦樂器中,短而細的炫發聲的音調高( )(10)醫用聽診器能夠使人體內發出的聲音響度增大( ) (11)環保角度的噪聲一定是由物體無規則振動產生的( )(12)婚慶時的爆竹聲屬于樂音( )(13)城市某些路段兩旁的透明板墻可以消除噪聲污染( ) 只有9是正確的,其他都是錯的。今年3月11日,日本發生了9.0級大地震。地震波的傳播形式可分為橫波和縱波兩種。發生地震時,橫波和縱波從震源同時傳出。某地發生地震,若橫波和縱波的傳播速度分別約為3.6×103m/s和7.2×103m/s。一地震觀測站距震源3.6×104m,地震縱波從震源傳播到觀測站的時間為s。5小方看到閃電10s后又聽到雷聲。已知空氣中的聲速約為340m/s,真空中的光速為3×108m/s。發生閃電的位置到小方的距離約為( )A.3.4km B.3400km C.3×109km D.3×107kmA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