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9浙教版八年級下第2章 微粒的模型與符號學案(2.1-3微粒的模型)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9浙教版八年級下第2章 微粒的模型與符號學案(2.1-3微粒的模型)

資源簡介


2019浙教版八年級下——2.1-3微粒的模型

(
知識點一
微觀粒子的共性
)
生活中所見的物質均是由無數的微觀粒子所構成的,這些粒子包括分子、原子、離子。
1. 當我們喝一口水時,你知道你喝的這口水是由多少個微觀粒子構成的嗎?大約有1080萬億個
(
圖3-1
可愛的蒲公英以及驚悚的蒲公英花粉
圖3-2
由許多小色點構成的生動的油畫
)水分子,這個數字是否讓你感到驚奇?







2. 我們總是可以聞到各種味道,香的、辣的、臭的......,你不走過去,氣味也會進入你的鼻翼。這些氣味是長了腿嗎?怎么會跑到鼻子里面?

(
圖3-4
你能聞到商場里的香水味嗎?
) (
圖3-3
美麗的玫瑰花發出陣陣清香
)







3. 圖3-5是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將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最終我們得到的不是200mL,而是190mL多一點,那么,這將近10mL的體積到哪里去了呢?
(
圖3-5
100+100<200?
)




綜上所述,我們了解到微觀粒子具有一些相似的性質:

(
微粒間有間隔
微觀粒子的共性
微粒是非常小的
微粒總是在不斷地運動
體積小
質量小
)
(

注意:
固、液、氣態物質的
分子間都有間隔只是

間隔的大小不同。
一般講
:
氣態物質分子間間隔

最大,液態、固態物

質分子間間隔較小。
)






(
基礎達標
)
【例1】北京的秋冬季節天氣干燥,易給人帶來不適,醫生建議在室內放盆水可以增加空氣濕
度。這種做法主要說明分子具有的性質是( )
A. 分子很小 B. 分子之間有間隔
C. 分子是可分的 D. 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答案】D

【例2】下列物質由分子構成的是( )
A. 蒸餾水 B. 汞 C. 氯化鈉 D. 金剛石
【答案】A

【例3】(1)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象,不正確的是( )
A. 濕衣晾干—分子不停地運動 B. 水結成冰—分子發生變化
C. 干冰升華—分子間間隔變大 D. 輪胎充氣—分子間有間隔
【答案】B

(2)以下生活、學習經驗,不能說明分子間有間隔的是( )
A. 打氣筒能將空氣壓縮 B. 酒精和水混合后,總體積變小
C. 物質有熱脹冷縮的現象 D. 海綿能吸水
【答案】D

(3)一壺水燒開后,壺蓋被頂開,這是因為( )
A. 水分子變大了 B. 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
C. 水由液態變成氣態,體積膨脹 D. 構成物質的粒子數目增多
【答案】C
(
知識點二
分子、原子、離子的認識
)
(
思路導航
)
(
一杯水
一滴水
一個水分子
一個氫原子
圖3-6
一杯水的世界
)




一、分子
燒一壺水,水受熱變成水蒸氣,這是一個物理變化。當給水通電時它會變成氫氣和氧氣,這是一個化學變化。
(
圖3-7
水蒸發的微觀示意圖
)


水通電分解產生了新物質,水分子變成了氫分子和氧分子,不再保持水的化學性質,而蒸發過程中水分子沒有發生變化,可見對于由分子構成的物質而言: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
1.
同種物質的分子化學性質相同,不同

物質的分子化學性質是不相同的。
2.
物質發生三態(固、液、氣)變化時,分子本身沒有變化。
)



二、原子
1. 原子的定義

(
圖3-8
水通電分解的微觀示意圖
)









水通電過程中,水分子分裂,而水中的氧原子并未發生改變,生成的氧氣中也仍然是氧原子。由此我們得知:化學變化的本質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在這些化學變化中只是分子發生了改變,而原子并未發生改變。可見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小到不能再分,所以:分子與原子的區別是: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裂,原子不能再分
(
1.
同種

子化學性質相同,不同

子化學性質是不相同的。
2. 原子體積小、有質量,不斷運動、有間隔。
)

2. 原子的結構
根據實驗事實,原子是可分的


(
核外電子(帶負電)
原子核(帶正電)
質子(帶正電)
中子(不帶電)
原子
)



原子核內的質子數=原子核所帶的電荷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
位置)
粒子種類 電性 質量
質子 1個單位正電荷 1.6726×10-27kg
中子 不帶電 1.6749×10-27kg
電子 1個單位負電荷 質子質量的1/1836




(
表3-1 構成原子的粒子的電性和電量
)

由表3-1可知: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原子的質量近似看成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如:1個氫原子的質量為1.67×10-27kg,1個氧原子的質量為2.657×10-26kg。由于原子質量數值太小,書寫和使用都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對質量。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到的比,作為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根據這個標準,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
表3-2 一些常見元素的名稱、符號和相對原子質量
)











(
表3-2 一些常見元素的名稱、符號和相對原子質量
)
三、離子
跟分子、原子一樣,離子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那么什么是離子?它是怎么形成
的呢?
離子的形成
在化學反應中,某些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層電子,某些元素原子得到電子,從而使參加反應的原子帶上電荷。我們把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叫做離子;一些常見的原子團形成的離子如:
SO42-硫酸根離子 CO32-碳酸根離子
OH- 氫氧根離子 NO3- 硝酸根離子
NH4+銨根離子
當質子數=電子數時該粒子為原子
當質子數>電子數時該粒子為陽離子(Mn+)
當質子數<電子數時該粒子為陰離子(Rn-)

(
圖3-10
氯化鈉形成的微觀過程
)






(
基礎達標
)
【例4】下列有關分子的知識,正確的是( )
A. 水變為水蒸氣,說明分子受熱變大
B. 打開濃氨水的試劑瓶,能聞到刺激性氣味,是由于分子在不停的運動
C. 石蠟受熱熔化,說明分子分成了原子
D. 空氣中的氮氣和氧氣經混合后,它們的化學性質都發生了改變
【答案】B

【例5】3月,地震引發了日本核電站的核泄漏,為中國核電站的快速擴張和核安全敲響了警
鐘,應該思考如何安全利用原子能.下列有關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原子中的質子數與中子數一定相等
B. 原子核內的質子數等于核電荷數
C.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D. 原子不顯電性是因為在原子中不存在帶電荷的粒子
【答案】B

【例6】 下列式子能表示2個陽離子的是( )
A. B. C. D. 2H
【答案】C

【例8】 下列關于分子、原子、離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原子是實心球體
B. 原子失去電子變成陰離子時核外電子總數大于核內的質子數
C. 原子得失電子形成離子
D. 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答案】C

【例9】下面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型示意圖,據此分析錯誤的是( )

A. 在這個反應中有四種分子它們的性質是不同的
B. 反應的本質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組成新分子
C. 分子必須是由同種原子構成的
D. 以上的變化是化學變化
【答案】C

【例10】 知識梳理有助于我們對已學知識的鞏固,如圖是某同學學習物質結構層次后已氧氣
為例進行的梳理,下列選項中與a、b、c對應的是(  )

A. 原子、原子核、核外電子 B. 原子核、原子、核外電子
C. 原子、核外電子、原子核 D. 核外電子、原子核、原子
【答案】A

【例11】下列關于Na、Na+兩種粒子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
①核電荷數相同 ②核外電子數相等 ③Na+比Na穩定
④最外層電子數相等 ⑤質子數相等.
A. ①③⑤ B. ②④ C. ①③④⑤ D. 全部
【答案】A

【例12】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①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③一切物質都是由原
子直接構成的;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⑤原子不顯電性;⑥原子
之間有間隔。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③⑤ D. ③⑥
【答案】B

【例13】用化學符號填空
(1)3個水分子_______________ (2)2個鎂離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離子的結構示意圖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個氯原子_________________
(5)4個碳酸根離子__________________ (6)2個銨根離子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H2O (2)2Mg2+ (4)Cl
(5)4CO32- (6)2NH4+




【沖1】下列各組微粒中,含有相同質子數和電子數的組是 (  )
A. Mg2+、Mg B. K+、NH4+ C. N2、CO D. SO42-、SO32-
【答案】C

【沖2】近年來,科學家在宇宙深處發現了H3和H3+粒子.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H3和H3+屬于相同粒子
B. H3和H3+的化學性質相同
C. H3和H3+具有相同的質子數和不同的電子數
D. 構成H3的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
【答案】C

【沖3】1911年著名物理學家盧瑟福為探索原子的內部結構進行了實驗。在用一束帶
正電的、質量比電子大得多的高速運動的α粒子轟擊金箔時發現:

①大多數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
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方向;
③有極少部分α粒子被彈了回來。下列對原子結構的認識錯誤的是( )
A. 原子核體積很小        B. 原子核帶正電
C. 原子內部有很大的空間        D. 原子是實心的球體
【答案】D


(
復習鞏固
)
【演練1】用分子的知識解釋下列現象,正確的是( )
A. 緝毒犬能根據氣味發現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斷運動
B. 鐵絲在空氣中不燃燒而在氧氣中燃燒,說明空氣中和氧氣中的氧分子化學性質
不同
C. 變癟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能鼓起來,是由于分子受熱體積變大
D. 降溫能使水結成冰,是因為在低溫下水分子靜止不動
【答案】A

【演練2】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泄漏所產生的污染物之一“碘-131”,其原子核內有53
個質子,78個中子,則該原子的核電荷數為(  )
A. 53 B. 131 C. 78 D. 127
【答案】A

【演練3】下列現象或事實,用分子、原子的相關知識加以解釋,其中不正確的是( )
現象或事實 解釋
A. 稀有氣體可作保護氣 原子核外電子達到相對穩定結構
B. 氧氣和臭氧(O3)性質不完全相同 構成物質的分子不同
C. 物質熱脹冷縮 分子大小隨溫度改變而改變
D. 水通電分解 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答案】C


(
1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鼎市| 海林市| 襄樊市| 高陵县| 东平县| 香河县| 牡丹江市| 大方县| 浦县| 青州市| 招远市| 余江县| 宁远县| 上杭县| 高雄县| 永新县| 巴中市| 曲阳县| 潞城市| 莱阳市| 富蕴县| 东平县| 上蔡县| 郁南县| 雅江县| 临夏市| 马公市| 哈巴河县| 承德市| 乡宁县| 湘西| 文山县| 五华县| 余干县| 河北区| 江门市| 南溪县| 清原| 宣化县| 新昌县| 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