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9浙教版八年級下3.2 化學方程式學案(2課時)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9浙教版八年級下3.2 化學方程式學案(2課時)

資源簡介


2019浙教版八年級下——3.2化學方程式1
-質量守恒定律

(
知識點一
質量守恒定律
)
(
思路導航
)
前面學習到,反應物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新的物質,那么在整個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是否發生改變呢?觀察圖6-1和圖6-2,大家進行討論。
(
圖6-2
鐵與硫反應生成硫化亞鐵
Fe + S → FeS
鐵 硫 硫化亞鐵
)
(
圖6-1
木材燃燒后剩下的灰燼
)










內容一: 認識質量守恒

我們先來看下面的幾個實驗

實驗一
(
圖6-3
鐵釘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
)
反應原理為:Fe + CuSO4 FeSO4 + Cu
由圖6-3觀察到化學反應前后天平仍然平衡。





實驗二
(
圖6-4
鹽酸與碳酸鈉粉末的反應
)

反應原理為:Na2CO3 + HCl NaCl + H2O + CO2↑
由圖6-4觀察到化學反應前后天平不平衡了。


實驗三

(
圖6-5
鎂條在氧氣中燃燒
) 反應原理為: Mg + O2 MgO
反應前稱量鎂帶的質量,反應結束后稱量生成物的質
量發現質量增加了。



(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的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反應物總質量
生成物總質量
質量守恒定律
)










【歸納總結】
(
質量守恒定律的運用范圍一定是化學變化,而不包括物理變化。
“參加反應的”不是各物質質量的簡單相加,是指真正參與化學反應的那部分質量

無論是固、液、氣都要加在一起,沒有參與反應的我們稱為“剩余的”。
“生成的質量總和”指的是化學反應中生成的,無論是固、液、氣都要加在一起。
“質量守恒”強調的是質量,而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如氣體的體積等。

)








內容二: 微觀解釋質量守恒
化學反應的實質是:
構成反應物的分子 (



分裂
)原子 (



重新組合
)分子 (



聚集成
)生成物
換句話說,化學反應實質是分子分裂,原子重新組合的過程。

在化學反應中,不論構成物質分子經過怎樣的改變,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都不變,各原子質量也不變,所以反應前后的質量總和必然相等。如圖6-6所示,進一步理解質量守恒定律。
(
圖6-6
二氧化硫與氧氣反應生成三氧化硫
)

由圖6-6寫出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2SO2 + O2 → 2SO3
(
六個不變
微觀
宏觀
原子的數目不變
原子的種類不變
原子的質量不變
元素種類不變
元素質量不變
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不變
)【歸納總結】









(
兩個一定改變
宏觀:物質種類改變
微觀:構成物質的粒子一定改變(變為構成生成物的粒子)
一個可能改變
→反應物的分子總數與生成物的分子總數可能改變
)





(
基礎達標
)
【例1】下列各項中:①原子的數目,②分子數目,③元素的種類,④物質的質量,⑤物質的
種類,⑥物質的體積,在化學變化中,肯定沒有變化的是( )
A. ①④⑤ B. ①②④⑥ C. ①③④ D. ①③⑤⑥

【答案】C

【例2】有下列事實:①蠟燭燃燒后,其質量變小;②鐵制品生銹后,其質量增加;③濕衣服晾干后,質量比濕的時候減少;④水放在敞口的容器內,其質量減小,其中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①② B. ①②④ C.②④ D. ①②③
【答案】A

【例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蠟燭燃燒后質量變小,質量守恒不是普遍規律
B. 在密閉的容器中物質加熱發生反應后,生成物的質量必定等于所加入物質的質量
C.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后,生成物的質量比原來鐵絲的質量大
D. 二氧化錳能夠加快所有物質在化學反應中的速率
【答案】C
(
沖擊優秀
)
【例4】 ①下面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型示意圖,據此分析錯誤的是(  )




A. 分子的種類發生變化
B. 反應前后原子數目沒有變化
C. 示意圖中的各物質均屬于化合物
D. 反應的本質是分子分裂,原子的重新組合過程
【答案】C
②如圖所示是某反應前后的微觀示意圖,“”和“”表示兩種不同的原子。則該
反應( )
A.是化合反應
B.有單質生成
C.反應前后分子種類不變
D.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個數比為4:1
【答案】A

【例5】NH4ClO4(高氯酸銨)可用作火箭推進劑,當它發生分解反應時,不能生成的物質是
(  )
A.CO2 B.Cl2 C.O2 D.N2
【答案】A

【例6】①已知石蠟是蠟燭的主要成分,蠟燭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后的產物是CO2和H2O,判斷石蠟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元素。
【答案】碳和氫;氧

②AgNO3固體見光或受熱易分解,故用棕色試劑瓶保存。AgNO3受熱分解,放出的
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可能是( )
A. SO2 B. NO2 C. NH3 D.N2
【答案】B
(
1
)

2019浙教版八年級下——3.2化學方程式2
-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
知識點二
化學方程式及其計算
)
(
思路導航
)
(
圖6-7
符號是說明問題的一種簡短易懂的形式
) (
圖6-8
多奇妙的實驗現象,這個化學反應怎樣表達呢?
)











內容一: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一個化學方程式概括了化學反應中的變化,它可以表明用來反應的物質和最后得到的物質。開始的物質稱為反應物,反應后得到的新物質就是產物。用化學式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叫做化學方程式。
1. 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1)兩個原則:
一是必須以客觀事實為基礎,絕不能憑空設想隨意臆造事實上不存在的物質和化學反
應;二是必須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兩邊的各原子的數目必須相等。
(2)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
①根據實驗事實,在式子兩邊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中間用一條短線連接。
P + O2 — P2O5
②配平化學方程式,并檢查
對于化學方程式來說,質量守恒定律意味著什么呢?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質量等于生成物的總質量,這是因為產物中的原子種類與數目與反應物中的原子種類與數目是一樣的。因此要準確的反映一個化學反應,化學反應方程式兩邊同種原子的數目必須相等,化學上稱之為配平。
4P + 5O2 — 2P2O5
(
點燃
)③注明反應條件,把短線改成等號。
4P + 5O2 = 2P2O5
化學反應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發生,因此需要在化學方程式中注明反應條件,通常寫在等號上方。(條件為加熱的用“△”表示)
〖這里的狀態符號添加有一定的規則:當反應物中沒有氣態物質而生成物中有氣態物質時,在該項氣體后加上一個表示氣體的狀態符號“↑”,同樣,當反應在溶液中進行時,反應物質中無固體,生成物中有固體物質(如沉淀)出現的時候就應該加上一個狀態符號“↓”。〗
CaCO3 +2HCl == CaCl2 + CO2↑ + H2O
CO2 +Ca(OH)2 = CaCO3↓+ H2O
(
點燃
)但是,如果反應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氣體,氣體生成物就不用標注“↑”號。
S + O2 = SO2
掌握幾種配平方法:
(

)◎觀察法:從復雜入手,推導其它。
(
點燃
) __KMnO4 — __K2MnO4 + __MnO2 + __O2↑ 【2、1、1、1】
__Fe +__ O2 — ___Fe3O4 【3、2、1】
(
點燃
)◎最小公倍數法:(適用于所配原子在方程式兩端各出現一次)找出兩邊同種原子的
個數最多的原子,然后求最小公倍數,得到原子個數。
(
點燃
)__CH4 +__ O2 — __H2O + ___ CO2 【1、2、2、1】
___C4H8O2 + ___ O2 — ___CO2 + ___ H2O 【1、5、4、4】
◎奇數配偶法:(適用于所配元素原子個數的奇數只出現一次)找出左右兩端出現次
數較多的元素,該元素的原子個數在兩邊為一奇一偶,將奇數端配成偶數。
(
MnO
2
)__FeS2 + __ O2 — ___ Fe2O3 +___ SO2 【4、11、2、8】
__H2O2 — ___ H2O + ___ O2↑ 【2、2、1】

(3)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
點燃
)C+O2 = CO2

每12份質量的C完全燃燒消耗32份質量的 O2生成44份質量的CO2
(
宏觀
)
碳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產生CO2

微觀: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氣分子在點燃的條件下產生一個二氧化碳分子
2. 化學方程式的讀法
反應物 + 反應物 → 產物 + 產物
箭頭讀成“生成”,反應物的數目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有些反應只有一種反應物(如分解反應)有些反應只有一種產物(如化合反應)
(
觀察這個反應方程式:4P+5O
2


點燃

2P
2
O
5
讀作:磷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
)

內容二:關于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化學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學反應前后的物質的變化和質量關系。下面我們根據實例說明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由碳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C + O2 點燃 CO2,可以知道,每12份質量的碳完全燃燒可以得到44份質量的二氧化碳,同時要耗掉32份質量的氧氣(或者說12克碳在氧氣中燃燒可以得到44克的二氧化碳,同時耗掉32克氧氣)。那么以此類推,24份質量的碳完全燃燒就可以得到88份質量的二氧化碳。

(
根據方程式計算的一般步驟:
(特別要注意解題格式——
正確的格式代表著你正確的思維

例:加熱分解5.8g的氯酸鉀,可以得到多少克的氧氣?
(1)設未知量
解:設加熱
分解
5.8g氯酸鉀可得到氧氣的質量為x。
(2)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KClO
3


=
2K
C
l + 3O
2

(3)寫出有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總和
,
已知量和未知量
2KClO
3

=
2KCl + 3O
2

2(39+35.5+16×3)

3(16×2)
245

96
5.8g

x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答


答:加熱分解5.8g氯酸鉀可得到2.3g氧氣。
)



(
MnO
2

)












(
下面是皮皮同學做的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你認為怎么樣?可以幫助他改正書寫過程中的毛病嗎?
題目:3.25gZn和足量的鹽酸反應制取H
2
,求可得氫氣的質量是多少?
解:設可得氫氣的質量為xg.
Zn + HCl = ZnCl
2
+ H
2

65 2
3.25g xg
x = 211.5g
答:可制得氫氣211.25g。
65
1
=
x
3.25g
比例列錯了,最終答案也算錯了
未配平
不加單位
)

















(
基礎達標
)
(

)【例 7】配平下列化學方程式:
(1)KMnO4 → K2MnO4+ MnO2+ O2↑
(2)C3H8+ O2→ CO2+ H2O
(3) Al+ HCl → AlCl3+ H2↑
(

MnO
2
)
(4)KClO3 → KCl+ O2↑

【答案】(1)2 1 1 1 (2)1 5 3 4 (3) 2 6 2 3 (4) 2 2 3

【例8】①下列化學方程式完成正確的是( )
A. P + O2 點燃PO2 B. C + O2↑ 點燃 CO2↑
C. 3Fe+2O2點燃Fe3O4 D. KMnO4點燃 K2MnO4 + MnO2 +O2
【答案】C

② 以下化學方程式書寫不正確的是( )
A. H2O2MnO2 H2O+O2↑ B. S + O2 點燃 SO2
C. CH4+2O2 點燃 2H2O + CO2 D. 3Fe+2O2點燃Fe3O4
【答案】A

【例9】如下圖所示,兩個甲分子反應生成三個乙分子和一個丙分子,則從圖示獲得的信息中,
不正確的是( )

A. 分子的種類在化學反應中發生了改變
B. 該反應的反應類型為分解反應
C. 反應生成的丙物質屬于單質
D. 乙分子中含有一個A原子,一個B原子
【答案】D

【例10】汽車尾氣系統中使用催化轉化器,可降低CO、NO等有毒氣體的排放,其反應化學
方程式為:2CO+2NO2CO2+N2,當有5.6gCO被轉化時,計算同時被轉化的
NO的質量和生成N2的質量。
【答案】6g;2.8g(解題過程省略)


(
沖擊優秀
)
【例11】84消毒液是一種以次氯酸鈉為主的消毒劑,主要成分為次氯酸鈉(NaClO).它的
消毒原理為:2NaClO+CO2+H2O═X+2HClO,則X的化學式為( )
A.NaCl B.NaHCO3 C.NaOH D.Na2CO3
【答案】D

【例12】一定量的某化合物充分燃燒,需要消耗9.6g的氧氣,同時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則
該化合物中( )
A. 只含有碳元素 B. 只含碳、氫兩種元素
C. 只含碳、氧兩種元素 D. 只含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答案】D

【例13】 “用微觀的鑰匙開啟宏觀問題之門”是化學學科研究物質的一般方法,而構建模型又
常常是我們認識微觀世界的重要手段。看下列各組微觀模型圖回答問題:
(1)下列四幅圖中分別用表示核電荷數不同的原子,其中能用來表示3H2的是: ;(填圖下字母,下同)能用來表示某種金屬單質的是: ;能用來表示氧化物的是: ;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

(2)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
一定條件
)
這個反應屬于基本類型中__________________反應,從反應中我們可以得出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_____________,反應前后原子的數目______________,若用A表示一個用B表示一個則這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B D A C (2) 化合 不變 不變 A2+3B2一定條件2AB3


(
滿分沖刺
)
【沖1】某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用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該反應中分子和原子的種類都發生了改變
B. 物質丙的化學式是NH3
C. 甲、乙兩物質參加反應的質量比為1:3
D. 圖示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答案】B

【沖2】由A、B、C三種物質各10g組成的混合物,加熱充分反應,反應后的物質中含有16g C,8g D和若干g A(B剛好用完),生成物是( )
A. D B. C和D C. A D. A和D
【答案】B

【沖3】把干燥、純凈的10g高錳酸鉀裝入試管中,加熱制取氧氣.反應一段時間后

停止加熱、待試管冷卻后,稱得試管內剩余物質為9.36g,計算:
(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制得氧氣的質量為______________g.
(2)試通過計算判斷10g高錳酸鉀是否完全反應,請計算生成的二氧化錳質量,
若沒有完全反應,請計算剩余物中高錳酸鉀的質量是多少?
【答案】:(1)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m(O2)=10g-9.36g=0.64g
(2)設參加反應的KMnO4質量為x,MnO2質量為z.
2KMnO4 △ . K2MnO4 +MnO2 +O2↑
316 87 32
x y 0.64g

(
87
32
=
y
0.64g
) (
316
32
=
x
0.64g
)


x=6.32g y=1.74g
未反的KMnO4質量為10g-6.32g=3.68g
答:生成的二氧化錳質量為6.32g,剩余物中高錳酸鉀的質量是3.68g

(
復習鞏固
)
【演練1】關于質量守恒定律,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煤燃燒化為灰燼,該反應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B. 24克鎂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生成40克氧化鎂,實際消耗空氣質量為16克
C. 一切化學反應都遵從質量守恒定律
D. 質量守恒定律只適用于有氣體或固體生成的化學反應
【答案】C

【演練2】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有可能通過操縱單個原子來制造分子。若用這種方法制造葡萄糖(C6H12O6),則不需要的原子是( )
A.碳原子 B.氮原子 C.氫原子 D.氧原子
【答案】B

【演練3】硫在氧氣中燃燒反應過程中各物質的質量之比為( )
A. 1:1:1 B. 1:1:2 C. 32:32:61 D. 2:1:80
【答案】B

【演練4】下列說法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鎂條在空氣中燃燒后,生成物的質量比鎂條的質量增加了
B. 木炭燃燒后,留下的炭灰的質量比木炭的質量減少了
C. 2 g氫氣與 8 g氧氣反應生成了 10 g水
D. 3g碳與16g氧氣反應生成了11 g二氧化碳
【答案】C

【演練5】下圖為某反應的部分微觀示意圖,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B.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個數比為1:1
C.各元素的化合價在反應前后未改變 D.1個X分子中有3個原子
【答案】D

(
1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竹县| 固安县| 美姑县| 田东县| 西青区| 涡阳县| 大洼县| 岫岩| 阳朔县| 方城县| 河津市| 南康市| 沁阳市| 镇沅| 永吉县| 奉化市| 景德镇市| 惠来县| 军事| 赤水市| 靖西县| 嵊泗县| 化德县| 延安市| 韶山市| 娱乐| 宜阳县| 鸡泽县| 三门县| 花垣县| 当雄县| 都安| 白沙| 商都县| 盱眙县| 厦门市| 昌黎县| 兰州市| 山东省| 和顺县| 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