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6.1《走出中世紀的蒙昧》第一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人的發現” 單元 第六單元 學科 歷史與社會 年級 八年級下學習 目標 學生通過學習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及文藝作品,了解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精神。2.學生學會結合圖文資料,學生能夠學會利用資料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提高鑒賞能力;?3.學生學會利用書籍、網絡、媒體等各種渠道搜集相關資料,辯證分析歷史上有關人神關系的言論;?4.學生通過對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的欣賞,培養對美的感悟。重點 理解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精神。難點 理解人文精神的內涵。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同學們,請觀察下面圖片,看看兩幅圖片中的教堂,在建筑風格上發生了什么不同? (學生各抒己見) 歐洲中世紀盛行尖塔式教堂,表現升入天堂、神權之上的色彩。 文藝復興時期,教堂拋棄尖頂式建筑,采 用穹頂結構,教堂建筑風格盡顯平實、親切。 板書課題“人的發現” 思考問題,展示答案。 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出發,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引出課題講授新課 一、文藝復興的興起 1.閱讀課文P326的內容,文藝復興在什么時候興起?興起于什么地方?(學生各抒己見) 時間:14世紀 地點:興起于意大利佛羅倫薩等工商業發達的城市,后傳播到歐洲其他地方。 2.結合課本內容,分析文藝復興首先在意大利興起的原因? 資本主義萌芽最早出現在意大利;意大利有豐厚的古希臘、羅馬文化遺產和眾多人才。根本原因:工商業發展,資本主義萌芽,資產階級要求重視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 2.文藝復興的含義和核心思潮(1)閱讀課文P32-P33的內容,說說文藝復興的含義? 文藝復興是一場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 主義的新文化運動,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延續了近300年之久。這場運動采取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但對古典文化并非是簡單的“復興”,這其中有繼承,史有創新。 (2)閱讀課文P32的內容,說說核心思潮是什么? 核心思潮:人文主義 對教會宜揚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進人天堂的生活態度漸生異議,要求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拓展提高同學們,請收集材料,加強對文藝復興的了解。 文藝復興的字面含義是“復興”“再生”,意指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再生。意大利是古羅馬文化的發源地,這里保留有大量古代文化遺存。后來,隨著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東羅馬帝國保存的眾多古典文獻流入意大利,在意大利興起了研究古希臘、羅馬文化的熱潮。這股熱潮就是文藝復興,它以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為名,實際上是宣揚人性解放的新文化。 二、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1.閱讀課文P32-P33的內容,簡單介紹一下但丁? ①簡介: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先驅。 ②代表作:《神曲》,分為《地獄》《煉獄》《天堂》三部分。這部用意大利民族語言創作的長詩,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殘暴專橫、教會的貪婪腐敗。 ③評價:他被稱為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拓展提高 1. 同學們,請收集材料,說說你還知道關于但丁的情況? 但丁出生在佛羅倫薩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青少年時期刻苦學習,博覽群書,終成一位多才多藝,學識淵博的學者、詩人。37歲后他被羅馬教廷放逐,流落意大利各地近20年,56歲時死于異鄉。恩格斯稱他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神曲》敘述了但丁想象中游歷地獄、煉獄和天堂的經歷。在地獄,他看見教皇因買賣圣職被倒栽在巖洞里,看見貪官污吏在沸騰的瀝青中掙扎。他認為人類“生來不是為了像走獸一般地生活,而是為了追求美德和知識” 2. 同學們,請收集材料,你知道文藝復興文學三杰是誰嗎? 但丁:《神曲》 薄伽丘(1313-1375年) 歐洲短篇小說之父,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杰出代表。 代表作:《十日談》 彼特拉克(1304-1372年) “人文主義之父” 代表作:《歌集》 2.閱讀課文P33的內容,說說對達·芬奇的了解? ①簡介:達·芬奇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的藝術巨匠。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尤其擅長繪畫。 ②藝術特征:擅長借助動作、手勢、姿態來表現人物的內心活動。 ③代表作:《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 3.對比一下這兩幅畫,說說他們之間有什么不同? 中世紀鑲嵌畫中人物頭頂都有光環,面部輪廓模糊,沒有表情。身體比例不協調;蒙娜麗莎面部表情豐富,雙手富有質感,畫面層次分明,背景是優美的風景,有立體感。 這兩幅畫上的人物表情形成了鮮明對比。中世紀鑲嵌畫上人物神情木然 ,反映了人們在神權的束縛下,不能自由地表達人的內心情感;而《蒙娜麗莎》中的婦女神態自然,口角含著一絲微笑,恬靜之中帶有隱約的哀傷 ,富有生命的活力。拓展提高同學們,請閱讀下面的材料,說說你還知道關于達·芬奇的情況? 達·芬奇,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畫家、寓言家、雕塑家、發明家、哲學家、音樂家、醫學家、生物學家、地理學家、建筑工程師和軍事工程師。他在繪畫中主張“拜大自然為師”,反對單純臨摹,留下名畫20余幅,是近代現實主義繪畫藝術的奠基人之一。達·芬奇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并稱文藝復興美術三杰,尤以《最后的晚餐》和《蒙娜·麗莎》等畫馳名于世。 4.閱讀課文P34的內容,說說對米開朗基羅的了解? ①簡介: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雕塑家、建筑師和詩人。 ②作品特征:以宗教題材為主,擅長描繪體格健壯、高貴尊嚴、敢于掙脫束縛的英雄形象。 ③代表作:《大衛》《西斯廷教堂天頂壁畫》。拓展提高同學們,請收集材料,你知道文藝復興美術三杰是誰嗎? 達?芬奇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的作品有什么特點? 展現人體之美------體現人文主義精神拉斐爾(1483-1520年) 意大利杰出的畫家,和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并稱文藝復興時期藝壇三杰。 代表作:《西斯廷圣母》、《雅典學院》等。 5.閱讀課文P34的內容,說說對莎士比亞的了解? ①簡介:莎士比亞是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杰出的戲劇家和詩人,一生創作了數十部反映人文精神的劇本和詩歌。 ②代表作:《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夢》《奧賽羅》等。 ③藝術特色:作品題材廣泛,情節生動,語言優美,洋溢著對人的才智的贊美。他創造了一系列令人難忘的藝術形象。 6.結合上述資料,說一說,文藝復興時期的文藝巨匠對人的認識與教會所宣傳的思想有什么不同。三、文藝復興的意義 分析下面材料,討論下列問題。 閱讀恩格斯的一段話: “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 請回答:①恩格斯所指的是什么運動? 文藝復興運動 ②說說這次運動的意義。 文藝復興運動是一次嶄新的思想解放運動,它推動了文學藝術的繁榮,使人們的思想逐漸從中世紀的蒙昧中解放出來。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拓展提高查閱資料,說說同時期的中國是否也有這樣反映人們思想解放的作品嗎? 《牡丹亭》所表達的要求個性解放的思想,與歐洲文藝復興強調的人文精神一致。 明代馮夢龍編纂了“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其作品《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等,強調人的感情和人的價值應該受到尊重。 又如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中的一些愛情故事,都反映了當時進步知識分子努力沖破傳統觀念束縛,宣揚人性,肯定人們追求愛情和婚姻自由的美好愿望。 小組討論,展示答案。 閱讀問題,思考問題,學生各抒己見 課前收集材料,課堂展示。 閱讀問題,思考問題,學生各抒己見 課前收集材料,課堂展示。 討論問題,思考問題,小組展示 課前收集材料,課堂展示。 討論問題, 小組展示 課前收集材料,課堂展示。 閱讀課本小組討論完成下面表格,展示答案 討論問題, 小組展示 課前收集材料,課堂展示。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溝通表達能力。 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及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課外知識。 引導學生思考問題,運用各種手段,收集、整理相關資料,進行歸納、分析。 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課外知識。 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與語言組織能力。 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課外知識。 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與語言組織能力 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課外知識。 引導學生思考問題,運用各種手段,收集、整理相關資料,進行歸納、分析。 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與語言組織能力 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課外知識。 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走出中世紀的蒙昧》第一課時,文藝復興是新型的資產階級為了在思想上反對教會神權而采取的一場運動,它的實質就是通過文藝創作,來要求尊重人,尊重人的需要,要求人的個性解放。而中國的許多文學作品也有著累死的思想主題。 總結全文,整體掌握 板書 “人的發現”文藝復興的興起二、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及作品三、文藝復興的意義 突出課文重點,引導學生有條理地掌握課文內容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6.1.1“人的發現” 同步練習一、選擇正確的答案寫在括號里。 1.被譽為“舊時代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的是( )A. 莎士比亞 B. 哥倫布 C. 但丁 D. 米開朗基羅2.14-16世紀,歐洲發生了驚人的變化,這種變化發生在思想領域的重要反映是( )A. 基督教勢力膨脹 B. 古希臘文化的復興C. 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 D. 啟蒙思想的產生3.以“人文主義”為核心的文藝復興最早興起于( )A. 英國 B. 法國 C. 意大利 D. 美國4.下面是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藝術大師達·芬奇的名作《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畫面內容直接反映的信息是( )A.教會對人們實行精神控制 B.資本主義在西歐萌芽并發展 C.神學在西歐得到廣泛宣傳 D.刻畫人物為主,體現人的個性5.以下符合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內涵的語句是A.國家和君權是上帝的創造物 B.上帝的偉大是人不能企及的C.上帝隨意創造和毀滅一切 D.人類可以成就偉大的事業6.文藝復興的一位作家說:“人是能夠隨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這反映了( )A. 肯定了人的價值及其創造性的思想 B. 資產階級自私自利的思想特性C. 人文主義藐視宗教作用的思想 D. 提倡追求物質生活幸福的思想7.在關于文藝復興運動的探究課上,同學們一致認為文藝復興的實質體現在“興”上,這個“興”的含義是指 ( ) A.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復興 B.資產階級文化的興起 C.封建文化的興盛 D.神學的復興8.下列歷史事件中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幸福的是( )A. 新航路開辟 B. 文藝復興 C. 憲章運動 D. 工業革命9.小明同學準備籌辦文藝復興名人成就展,下列名人不能入選的是( )A. 但丁 B. 達·芬奇 C. 莎士比亞 D. 哥倫布10.被譽為資本主義時代曙光的文藝復興,一直以其思想和文化的恢弘燦爛,至今仍備受世界上眾多人士的矚目。這是因為文藝復興提倡( )①以人為中心 ②發揚人的個性 ③追求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幸福 ④忍受苦難,死后靈魂升入天堂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二、簡答題。1.文藝復興興起的時間和地方以及其內涵分別是什么?2.分析文藝復興首先在意大利興起的原因? 三、材料分析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恩格斯稱贊文藝復興說:“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1)為什么說文藝復興是“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進步的變革”?(2)文藝復興產生了哪些巨人?他們有哪些代表作?(3)你怎樣看待文藝復興運動的性質?2.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對于你在歡樂的人間所掌管的“神圣的鑰匙”的敬畏在阻止著我,假若不是這樣的話,我還要使用更嚴厲的言語呢:因為你的貪婪使世界陷于悲慘,把好人蹂躪,把惡人提升。——但丁《神曲》材料二 人類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貴的理性!多么偉大的力量!多么優美的儀表!多么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么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個天神!——莎士比亞《哈姆雷特》(1)從材料一中能夠看出但丁在批判什么?從材料二中能夠看出莎士比亞在贊美什么?(2)以上兩則材料共同體現了一種什么精神?以此精神為核心,歐洲掀起了一場什么思想解放運動?四、論述題。材料一 14世紀時,意大利中、北部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由于擁有財富而創造了為財富服務的新思維,提出了關照人的生命與尊嚴的價值觀。材料二 歐洲這一時期崛起了一個富有的階級,他們成為教會之外新的藝術資助人。……15世紀學者費奇諾說:“這是一個黃金時代,(佛羅倫薩)幾乎所有以前原本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詩歌、雄辯術、繪畫、建筑、雕塑、音樂都復活了。”材料三 意大利是古羅馬文化的中心和繼承者,較多的保留古羅馬文化;它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地中海貿易的特殊地位,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過拜占庭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臘文化。請完成:依據上述材料,請你對文藝復興的做出合理的分析、評論。6.1《走出中世紀的蒙昧》第一課時同步練習答案一、選擇題。1.【答案】D 【解析】分析本題,要深刻理解“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的含義,但丁是第一個采用“文藝復興”主義的作家。他的《神曲》里面就有很多人文主義的精神,比如,肯定人,肯定人性。 2.【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 。14-16世紀,歐洲發生了驚人的變化,這種變化發生在思想領域的重要反映是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3.【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 。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的地方是意大利。 4.【答案】D 【解析】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支配了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藝術、哲學和科學的發展。人文主義思想的核心就是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要求以“人”為中心而非以“神”為中心,以此出發,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作品刻畫人物為主,體現人的個性。5.【答案】D 【解析】文藝復興是14世紀至16世紀在歐洲興起的一場為了打破封建教會和神學對人們精神世界的束縛和控制的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該思潮強調人的價值,追求個性解放,反對神學迷信。D項主張人可以成就偉大的事業符合人文主義的要求。A、B、C都認為上帝主宰世界萬物,屬于封建神學思想、與文藝復興提倡的人文主義背道而馳。故選D項。【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結合材料可知“人是能夠隨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這反映了 肯定了人的價值及其創造性的思想。7.【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文藝復興的實質。文藝復興是打著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的旗號,實際上是主張以人為核心,提倡張揚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幸福,是一場資產階級的思想運動,為資本主義的興起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故其要“興”的是資產階級的文化。【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結合材料可知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幸福的是文藝復興。【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學生的文藝復興代表人物的了解。但丁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詩人能入選,故A項錯誤;達?芬奇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能入選,故B項錯誤;莎士比亞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家能入選,故C項錯誤;哥倫布是意大利航海家不能入選,故D項正確。【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文藝復興的主張。此題可以使用排除法。“④忍受苦難,死后靈魂升入天堂”,直接排除D。①②③都是文藝復興的主張,所以選B。二、簡單題。1.文藝復興興起的時間和地方以及其內涵分別是什么?時間:14世紀地點:興起于意大利佛羅倫薩等工商業發達的城市,后傳播到歐洲其他地方。核心思潮:人文主義對教會宜揚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進人天堂的生活態度漸生異議,要求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解析: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文藝復興的理解。2.分析文藝復興首先在意大利興起的原因? 資本主義萌芽最早出現在意大利;意大利有豐厚的古希臘、羅馬文化遺產和眾多人才。根本原因:工商業發展,資本主義萌芽,資產階級要求重視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解析: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比、分析等能力。材料分析答案:(1)文藝復興反對教會陳腐說教,要求以人為中心而不以神為中心,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實中的幸福,是一場嶄新的促進人們思想解放的文化運動。 但丁:《神曲》;達·芬奇:《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 (3)文藝復興是一場新興的資產階級文化運動。【解析】(1)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文藝復興含義的掌握。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文藝復興代表人物的掌握。本題較難是學生對文藝復興意義的理解。2.答案:(1)腐朽的封建教會。人(人性)。 (2)人文主義精神。文藝復興運動。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以及學生對文藝復興的掌握。四、論述題。答案:14世紀,文藝復興興起于意大利佛羅倫薩等工商業發達的城市,后傳播到歐洲其他地方。是一場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 主義的新文化運動,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延續了近300年之久。這場運動采取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但對古典文化并非是簡單的“復興”,這其中有繼承,史有創新。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潮是人文主義,是對教會宜揚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進人天堂的生活態度漸生異議,要求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文藝復興運動是一次嶄新的思想解放運動,它推動了文學藝術的繁榮,使人們的思想逐漸從中世紀的蒙昧中解放出來。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以及學生對文藝復興的掌握。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6.1 走出中世紀的蒙昧第一課時人教版 八年級下冊新知導入 同學們,請觀察下面圖片,看看兩幅圖片中的教堂,在建筑風格上發生了什么不同?中世紀的教堂文藝復興的教堂新知導入 歐洲中世紀盛行尖塔式教堂,表現升入天堂、神權之上的色彩。 文藝復興時期,教堂拋棄尖頂式建筑,采用穹頂結構,教堂建筑風格盡顯平實、親切。新知講解“人的發現”興起于意大利佛羅倫薩等工商業發達的城市,后傳播到歐洲其他地方。時間:地點:14世紀新知講解一、文藝復興的興起 1.閱讀課文P326的內容,文藝復興在什么時候興起?興起于什么地方?繁榮的意大利商業城市——佛羅倫薩 新知講解2.結合課本內容,分析文藝復興首先在意大利興起的原因? 資本主義萌芽最早出現在意大利;意大利有豐厚的古希臘、羅馬文化遺產和眾多人才。 根本原因:工商業發展,資本主義萌芽,資產階級要求重視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新知講解新知講解2.文藝復興的含義和核心思潮 (1)閱讀課文P32-P33的內容,說說文藝復興的含義? 文藝復興是一場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延續了近300年之久。這場運動采取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但對古典文化并非是簡單的“復興”,這其中有繼承,史有創新。核心思潮:人文主義 對教會宜揚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進人天堂的生活態度漸生異議,要求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新知講解 (2)閱讀課文P32的內容,說說核心思潮是什么? 文藝復興的字面含義是“復興”“再生”,意指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再生。意大利是古羅馬文化的發源地,這里保留有大量古代文化遺存。后來,隨著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東羅馬帝國保存的眾多古典文獻流入意大利,在意大利興起了研究古希臘、羅馬文化的熱潮。這股熱潮就是文藝復興,它以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為名,實際上是宣揚人性解放的新文化。學生活動展示課前搜集的材料,小組交流對文藝復興的了解。新知講解1.閱讀課文P32-P33的內容,回答問題:圖中人物是誰?對他最簡單介紹。二、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及作品①簡介: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先驅。②代表作:《神曲》,分為《地獄》《煉獄》《天堂》三部分。這部用意大利民族語言創作的長詩,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殘暴專橫、教會的貪婪腐敗。③評價:他被稱為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但丁出生在佛羅倫薩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青少年時期刻苦學習,博覽群書,終成一位多才多藝,學識淵博的學者、詩人。37歲后他被羅馬教廷放逐,流落意大利各地近20年,56歲時死于異鄉。恩格斯稱他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拓展提高 1. 說說你還知道哪些關于但丁的情況?拓展提高《神曲》插圖《神曲》敘述了但丁想象中游歷地獄、煉獄和天堂的經歷。在地獄,他看見教皇因買賣圣職被倒栽在巖洞里,看見貪官污吏在沸騰的瀝青中掙扎。他認為人類“生來不是為了像走獸一般地生活,而是為了追求美德和知識”。 幻游《地獄》 長詩《神曲》無情地揭露教會的黑暗,熱情地歌頌現世的生活,對封建社會進行了有力的批判。《神曲》對現實的關注和對人的贊美,這也是人文主義的典型特征。幻游《煉獄》幻游《天堂》長詩《神曲》率先批評教會拓展提高拓展提高 2. 同學們,請收集材料,你知道文藝復興文學三杰是誰嗎?彼特拉克(1304-1372年)“人文主義之父”代表作:《歌集》薄伽丘(1313-1375年)歐洲短篇小說之父,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杰出代表。代表作:《十日談》但丁:《神曲》新知講解2.閱讀課文P33的內容,說說對達·芬奇的了解?①簡介:達·芬奇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的藝術巨匠。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尤其擅長繪畫。②藝術特征:擅長借助動作、手勢、姿態來表現人物的內心活動。③代表作:《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最后的晚餐 猶大腓力雅各多馬約翰彼得巴多羅買小雅各安德烈馬太達太西門新知講解達?芬奇:新知講解3.對比一下這兩幅畫,說說他們之間有什么不同?中世紀鑲嵌畫蒙娜麗莎新知講解 中世紀鑲嵌畫中人物頭頂都有光環,面部輪廓模糊,沒有表情。身體比例不協調;蒙娜麗莎面部表情豐富,雙手富有質感,畫面層次分明,背景是優美的風景,有立體感。 這兩幅畫上的人物表情形成了鮮明對比。中世紀鑲嵌畫上人物神情木然 ,反映了人們在神權的束縛下,不能自由地表達人的內心情感;而《蒙娜麗莎》中的婦女神態自然,口角含著一絲微笑,恬靜之中帶有隱約的哀傷 ,富有生命的活力。拓展提高 達·芬奇,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畫家、寓言家、雕塑家、發明家、哲學家、音樂家、醫學家、生物學家、地理學家、建筑工程師和軍事工程師。他在繪畫中主張“拜大自然為師”,反對單純臨摹,留下名畫20余幅,是近代現實主義繪畫藝術的奠基人之一。達·芬奇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并稱文藝復興美術三杰,尤以《最后的晚餐》和《蒙娜·麗莎》等畫馳名于世。 同學們,請閱讀下面的材料,說說你還知道關于達·芬奇的情況?新知講解4.閱讀課文P34的內容,說說對米開朗基羅的了解?①簡介: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雕塑家、建筑師和詩人。②作品特征:以宗教題材為主,擅長描繪體格健壯、高貴尊嚴、敢于掙脫束縛的英雄形象。③代表作:《大衛》《西斯廷教堂天頂壁畫》。新知講解西斯廷教堂壁畫 新知講解 大衛是古代以色列人的英雄。據《圣經》記載,在一次同敵人的戰斗中,少年大衛殺死敵方力大無比的巨人。這件作品塑造了大衛戰斗前的姿態,賦予大衛自信與高貴的氣質,展現了人體之美。拓展提高 同學們,請收集材料,你知道文藝復興美術三杰是誰嗎?達?芬奇:達·芬奇設計的木制自行車達芬奇設計的汽車模型 拓展提高米開朗基羅:《摩西》《哀悼耶穌》米開朗基羅的作品有什么特點?展現人體之美體現人文主義精神拓展提高《西斯廷圣母》拉斐爾(1483-1520年)意大利杰出的畫家,和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并稱文藝復興時期藝壇三杰。 代表作:《西斯廷圣母》、《雅典學院》等。 新知講解5.閱讀課文P34的內容,說說對莎士比亞的了解?①簡介:莎士比亞是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杰出的戲劇家和詩人,一生創作了數十部反映人文精神的劇本和詩歌。②代表作:《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夢》《奧賽羅》等。③藝術特色:作品題材廣泛,情節生動,語言優美,洋溢著對人的才智的贊美。他創造了一系列令人難忘的藝術形象。 《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新知講解資料1 天主教耶穌會章程規定:下級應像對待基督那樣對待上級。下級服從上級,應像死尸那樣可以任意擺動,應像手杖那樣隨便使用,應像蠟團那樣可以任意揉搓。資料2 被譽為“人文主義之父”的意大利詩人彼特拉克說: “我不想變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懷里。屬于人的那種光榮對我就夠了。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資料3 莎士比亞借哈姆雷特之口稱贊人類“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貴的理性!多么偉大的力量!多么優美的儀表!多么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么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材料研讀結合資料,說一說,文藝復興時期的文藝巨匠對人的認識與教會所宣傳的思想有什么不同。新知講解 教會的觀點 人文主義者的觀點 如何對待人性 如何對待現實 如何對待自我 人生目的 教會的觀點 人文主義者的觀點 如何對待人性 禁欲(清心寡欲) 享受塵世生活 如何對待現實 安于現狀(忍耐、逆來順受) 積極進取,創造財富,享受人生 如何對待自我 人是卑微的,應該絕對服從上級 相信人是尊貴的,相信人有力量獲得成功 人生目的 死后上天堂 追求凡人的幸福 閱讀恩格斯的一段話:“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請回答:①恩格斯所指的是什么運動? ②說說這次運動的意義。①文藝復興運動新知講解②文藝復興運動是一次嶄新的思想解放運動,使人們的思想逐漸從中世紀的蒙昧中解放出來,推動了歐洲思想文化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三、文藝復興的意義 查閱資料,說說同時期的中國是否也有這樣反映人們思想解放的作品嗎?拓展提高 《牡丹亭》所表達的要求個性解放的思想,與歐洲文藝復興強調的人文精神一致。 明代馮夢龍編纂了“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其作品《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等,強調人的感情和人的價值應該受到尊重。 又如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中的一些愛情故事,都反映了當時進步知識分子努力沖破傳統觀念束縛,宣揚人性,肯定人們追求愛情和婚姻自由的美好愿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走出中世紀的蒙昧》第一課時,文藝復興是新型的資產階級為了在思想上反對教會神權而采取的一場運動,它的實質就是通過文藝創作,來要求尊重人,尊重人的需要,要求人的個性解放。而中國的許多文學作品也有著累死的思想主題。“人的發現”時間:發生地:核心思潮: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興起于14世紀意大利,后傳播到歐洲其它國家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板書設計但丁 《神曲》 達·芬奇 《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 米開朗基羅 《大衛》《西斯廷教堂天頂壁畫》 莎士比亞 《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 歷史意義: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上21世紀教育網 下精品教學資源作業布置 1.課后,查找相關資料,更了解文藝復興運動 。 2.完成同步練習,預習下一節課的知識。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8年級下冊6.1.1“人的發現”教學設計.doc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8年級下冊6.1.1“人的發現”試卷.doc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8年級下冊6.1.1“人的發現”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