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9浙教版七年級下第二章—2.5-1光的反射課時目標1. 了解光的直線傳播規律。2. 掌握光的反射規律和平面鏡成像原理。3. 掌握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知識精要一、光的直線傳播1、能夠 的物體叫光源。2、規律:光在 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3、小孔成像:成 的 像,其像的形狀與孔的形狀 關。4、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 m/s=;光在空氣中速度約為 。 二、光的反射1、定義:光在從 時,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來介質的現象叫光的反射。2、反射定律: , , 。光的反射過程中光路是 。3、分類:光的反射分為 反射和 反射,漫反射每條光線 反射定律(“遵守”或“不遵守”)能從各個方向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由于光射到物體上發生 的緣故。4、平面鏡成像特點: 像、物大小 ②像、物到鏡面的距離 。像、物的連線 ④物體在平面鏡里所成的像是 像。作出AB在平面鏡中成像。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1)實驗過程中,當 便確定了像的位置。(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物與像 關系; (3)兩段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與像的 關系; (4)我們在平板玻璃中看到A的像是因光的 所形成的像。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 接收到蠟燭A燭焰的像(填“能”或“不能”),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 像。熱身練習1、陽光下,微風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這里蘊含著光的 現象。2、風景旖旎的鏡湖,各式現代建筑環湖矗立,充滿時代氣息。建筑物在湖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________所形成的________ (選填“實像”或“虛像”).這些“倒影”看起來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為建筑物的光射到水面時,有一部分發生____________進入了水中。3、身高1.6 m的人,站在平面鏡前2m處,則人在鏡中的像高 m,像與人的距離為 m,若此人以1m/s的速度遠離平面鏡運動2s,像與平面鏡的距離為 m。4、作出入射光線,標出反射角 5、根據光的傳播方向,請在圖中填上平面鏡。例題精講: (ABMN)1、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在圖9中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MN中所成的像A′B′。 2、如下短句或詞語涉及到的知識與光的直線傳播無關的是A.立竿見影 B.一葉障目C.魚翔淺底 D.三點對一線3、S為發光點,請畫出由S點發出并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光線。4、小明做研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時,先將蠟燭放在平面鏡前50cm處,他記下了像的位置,然后,他將平面鏡向蠟燭移動了10cm,則第二次成像的位置與第一次成像的位置比較( )A.向平面鏡移動了10cmB.向平面鏡移動了20cmC.遠離了平面鏡10cmD.遠離了平面鏡20cm5、小明同學在課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圖1所示的裝置做小孔成像實驗,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個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則他在半透明紙上看到的像是: ( )A.蠟燭的正立像 B.蠟燭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圓形光斑鞏固提高1、如圖所示的四種現象中,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2、如圖所示的四種情景中,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的是 ( )3、利用平面鏡來改變光的傳播方向,如果要使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夾角是100°,則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是:A.100° ? ? ? ? ? ? B.80°C.40° ? ? ? ? ? ? D.50°4、如圖所示,一細光束射到平面鏡MM'的O點處,請根據光的反射規律畫出它的反射光線,標明反射角大小。5、如圖所示,兩面平面鏡互相垂直,一束光線斜射到平面鏡上,請在圖乙中完成光路圖。 6、課堂上,老師用一套科學器材進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實驗演示,得出了正確的結論。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為20o,則反射角的大小是 課后,某同學利用同一套實驗器材,選擇入射角分別為15o、30o、45o的三條光線進行實驗,結果得到了不同的數據,如圖所示。經檢查,三次試驗中各角度的測量值都是準確的,但總結的規律卻與反射定律相違背。你認為其中的原因應該是 7、在圖18中做出人看到球的光路圖。8、.夏日炎炎,人們總喜歡躲在大樹的陰影下乘涼,樹蔭的形成是由于 ( ) 光的直線傳播 B.光的漫反射 C.光的折射D.平面鏡成像9、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108m/s,為實現我國的探月計劃,向月球發射的激光到達月球并返回地面約需2.6s,則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是 m. (圖7)10、一條與水平地面成60°角的入射光線如圖7所示,若使它的反射光線與地面平行,應該怎樣放置平面鏡? 當堂總結自我測試1、如圖,入射光線與鏡面夾角40?,則反射角是 度。2、圖3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像的大小與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有關B.蠟燭遠離玻璃板過程中,蠟燭的像始終與蠟燭等大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會成在光屏上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實像3、如圖所示為用玻璃罩罩著的古石碑,由于玻璃反光,石碑上的字很難看清。小科認為:①用玻璃罩能有效防止酸雨對石碑的侵蝕;②石碑上的字發生了鏡面反射;③罩外的樹木通過玻璃表面反射成了虛像;④若罩外的光線再強一點,石碑上的字看起來一定會更清晰;⑤若罩內能給石碑一定的照明,石碑上的字看起來會更清晰。其中合理的是A.①③⑤ B.②④⑤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4、小明利用平板玻璃、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等器材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選用玻璃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選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回想我們的實驗過程,我們是選用了 作為平面鏡,這樣做的目的是便于確定像的 和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6、小強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時,取兩段等長的蠟燭A和B一前一后豎放在直尺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觀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圖15所示,兩段等長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與像的 關系。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不能接收到蠟燭A的燭焰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 像。7、.如圖所示,對下列光學現象的描述或解釋錯誤的是( ) (a) (b) (c) (d)A.圖(a)中漫反射的光線盡管雜亂無章,但每條光線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圖(b)中木工師傅觀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線傳播特點C.圖(c)所示炎熱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樓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現象造成的D.圖(d)所示是太陽光經過三棱鏡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況8、2009年7月22日(農歷六月初一)上午,在我省北部將能觀察到日全食。觀測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對著太陽,如果沒有專用的太陽濾鏡,可采用如圖的兩種簡便方法:如圖甲所示,準備一盆黑墨水置于陽光下,在臉盆中能觀察到太陽的像,這是利用了 成像原理;如圖乙所示,將手指展開,互相垂直疊放,對著陽光,在白紙上也能觀察到太陽的像,這利用了光沿 傳播的原理。 (甲 乙)9、有時,教室黑板反光能“晃”著一些同學的眼睛,其原因是 ;為了保護同學的眼睛,請你根據所學的知識提出改變這種現狀的一條建議 。10、圖10中AO是一條與平面鏡成60o的光線,請在圖中畫出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度數。11、下列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 A.筆“斷”了 B.水中倒影 C.郵票放大 D.手影12、一束光線與平面鏡成30°角,則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是:A.60°;? ? ? ? ? ? ? ?B.90°C.120°?; ? ? ? ? ? ? D.150°答案知識精要光的直線傳播1.發光 2.同一均勻介質 3.倒立 實像 無4.3*108 3*108光的反射1. 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表面 2.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于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赡?br/>3. 鏡面反射 漫反射 遵守4. 相等 相等 與平面鏡垂直 虛(1)B蠟燭從前面看上去好象點燃一樣(2)位置; (3)大小; (4)反射 不能 虛像熱身預習反射 2.反射 虛像 折射 3. 1.6 2 4 84.精解名題 CB 5.B鞏固練習1.C 2.A 3.C 4. 5.6.20° 將反射光線與平面鏡夾角當成反射角。7.8.A 9.3.9*10810、自我測試50 2.B 3.A 4.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便于比較像與物的大小5.玻璃板 位置 6.大小 虛像 7.C 8.平面鏡 直線9.黑板發生鏡面發射 拉上窗簾或換粗糙平面的黑板10.11.B 12.C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