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9浙教版七年級下第二章—2.6凸透鏡成像規律課時目標了解透鏡的基本概念掌握典型光路的畫法。掌握凸透鏡的成像規律知識精要透鏡透鏡有兩類:中間厚,邊緣薄的叫 。中間薄,邊緣厚的叫 。通過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叫透鏡的 。光線通過透鏡上某一點時, ,這一點叫光心。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 ,這一點叫透鏡的焦點,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 ,用 表示。典型光路凸透鏡對光線有 作用,所以又叫 透鏡。凹透鏡對光線有 作用,所以又叫 透鏡。(2)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應用實驗時點燃蠟燭,使 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實驗結論: 物距 像的性質 像距 應用 u>2 U=2f fU=f u熱身練習2009年7月22日(農歷六月初一)上午,在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將可以看到本世紀最重要、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日全食,在上海和杭州地區,人們可以“享受”到大約5-6分鐘的日全食時間。專家提醒,在觀察日全食時千萬要小心,直接觀察太陽會灼傷眼睛,甚至可能對眼睛造成永久性上海。其原因之一是人眼對光的作用相當于 ,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小波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l)實驗要求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___________。(2)他將凸透鏡正對平行光,當光屏移動到圖21所示位置時,屏上呈現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則此凸透鏡的焦距f=________cm。探究燭焰通過焦距是10cm的凸透鏡成像規律時,蠟燭、透鏡、光屏位置如圖6所示,此時A.a為物距B.b為焦距C.凸透鏡成放大的燭焰像D.若蠟燭、透鏡不動,僅移動光屏,燭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物和屏相距40 cm固定,把一凸透鏡放在物和屏間距離中點時,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則凸透鏡的焦距為 ( )A.5 cm B.10 cm C.15 cm D.20 如圖所示,物體AB由圖中位置向透鏡移動,則它通過透鏡成的像將 ( )A.移向透鏡越來越小 B.遠離透鏡越來越大C.移向透鏡越來越大 D.遠離透鏡越來越小關于用眼睛觀察像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實像能呈現在光屏上,但不能用眼睛直接觀察到B.虛像能用眼睛直接觀察到,但不能呈現在光屏上C.實像是物體發出的會聚光束在視網膜上會聚而成的D.虛像是物體發出的發散光束在視網膜上會聚而成的精解名題1、在利用光具座進行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探究中:(1)如圖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圖可知,凸透鏡對光線具有 作用,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cm。(2)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請你指出其中一條可能的原因: 。(3)調整后,把燭焰放在距凸透鏡16cm處時(如圖乙),在凸透鏡另一側前后移動光屏,會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 的實像(填寫像的性質); (填光學儀器)就是利用這一成像規律工作的。如果將蠟燭在乙圖的基礎上遠離透鏡,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應向 (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2、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⑴小明發現所用的凸透鏡沒有標明焦距,于是他讓太陽光平行于主光軸照射在凸透鏡上,在透鏡另一側F點得到一個最小的亮點,如圖所示。試作出這一過程的光路圖。 (OF ·· )⑵請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鏡的焦距:f= cm。⑶小明將該凸透鏡放在光具座上進行實驗,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下圖所示,其中明顯還需要調整的是_ 。調整后,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個清晰的蠟燭的像,請你詳盡地描述這個像的特點: 。⑷此時,小明把自己的近視眼鏡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且靠近凸透鏡的位置,結果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變模糊了,若不改變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應將光屏向 凸透鏡的方向移動(填 “遠離”或“靠近”),才能使蠟燭的像變清晰。此實驗說明近視眼配戴合適的近視眼鏡能矯正視力的原因是 。3、如圖所示,小剛將盛滿水的圓柱形透明玻璃杯貼近書本,透過玻璃杯觀看書上的鸚鵡圖片(圓圈中的鸚鵡圖與書本中的鸚鵡圖實際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虛像可能是鞏固練習一焦距為f的凸透鏡,主軸和水平的x軸重合,x軸上有一光點位于透鏡的左側,光點到透鏡的距離大于f而小于2f.若將此透鏡沿x軸向右平移2f的距離,則在此過程中,光點經透鏡所成的像點將 ( ) A.一直向右移動 B.一直向左移動C.先向左移動,接著向右移動 D.先向右移動,接著向左移動用普通的照相機拍攝人像時,要增大底片上人像的尺寸,則 [ ]A.相機應遠離人,同時縮短暗箱的長度B.相機應遠離人,同時增大暗箱的長度C.相機應靠近人,同時縮短暗箱的長度D.相機應靠近人,同時增大暗箱的長度在一凸透鏡的主軸上距光心2倍焦距處放置一個點光源,在透鏡另一側距離光心3倍焦距的地方,垂直于主軸放置的光屏上得到一個亮圓,若將透鏡的上半部遮住,則 ( )A.光屏上亮圓上半部消失 B.光屏上亮圓下半部消失C.光屏上亮圓仍完整,只是亮度減弱 D.光屏上亮圓仍完整,而且亮度不變如圖所示,凸透鏡L位于玻璃水槽中,一束陽光沿L主軸方向射到L上,經折射后會聚于P點.現把水槽中的水倒掉,其它條件不變,則這束陽光的會聚點將向 邊移動. 如圖所示,一束平行主軸的光線入射凸透鏡,折射后會聚于透鏡另一側焦點F處.若在O.F間垂直主軸放置一塊較厚的玻璃板,則光線從玻璃板射出后將 ( ) A.會聚于F點左側某點 B.會聚于F點右側某點 C.仍會聚于F點 D.將變為發散光束無會聚點物體AB垂直主軸放置在凸透鏡二倍焦距之外.作光路圖確定AB的像A′B′的位置.如圖21-2所示,S為放在凸透鏡前的點光源,S′為S經凸透鏡所成的像.當S沿平行主軸的方向移向透鏡時,像S′將 ( ) A.沿S′與F2連線遠離透鏡移動 B.沿S′與O連線遠離透鏡移動 C.沿平行主軸方向遠離透鏡移動D.以上都不對,沿某一右下方的方向遠離透鏡移動小方同學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當蠟燭、凸透鏡、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時,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則A.得到的像是正立縮小的實像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實像C.把蠟燭向左移動,調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變小D.把蠟燭向右移動少許,要得到清晰的像,應向左移動光屏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首先應調節凸透鏡、光屏和燭焰,使它們的中心在同一直線上,并且大致在 .如果凸透鏡焦距為10cm,物距為25cm,移動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 的實像.在照相機和投影儀中,成像情況與此類似的是 .方法提煉自我測試入射凸透鏡的會聚光束或發散光束,經凸透鏡射出后 ( ) A.會聚光束入射,出射光束一定是會聚光束 B.會聚光束入射,出射光束可能是會聚光束 C.發散光束入射,出射光束可能是發散光束 D.發散光束入射,出射光束可能是會聚光束2、 數碼相機是一種新興的照相器材,它同普通照相機不同之處,在于它沒有底片,而是通過一個特殊的感光層CCD,將圖象的光信號轉化成為數字信號保存起來.下表是某數碼相機的一些參數,請你根據這個表格,用所學過的知識來說明,感光層離開鏡頭的距離要滿足什么條件:__ _______;要成像,物體離開鏡頭的距離要滿足什么條件:__ _______。型號 鏡頭焦距 光圈快門 CCD解析度Sony-S70 34mm 8s-1/1000s 1024×7683、圖18所示的四幅圖,有的能夠說明近視眼或遠視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給出了近視眼或遠視眼的矯正方法。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圖①能夠說明遠視眼的成像原理,圖③給出了遠視眼的矯正方法 B.圖②能夠說明遠視眼的成像原理,圖④給出了遠視眼的矯正方法 C.圖①能夠說明近視眼的成像原理,圖③給出了近視眼的矯正方法 D.圖②能夠說明近視眼的成像原理,圖④給出了近視眼的矯正方法4、如果一束來自遠處某點的光,經人眼的角膜和晶狀體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視網膜前,這眼就是_ ___眼。用凸透鏡可以矯正 眼。5、近視患者需佩戴由凹透鏡制成的眼鏡,是由于凹透鏡對光有 (選填會聚或發散)作用6、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在光的折射現象中,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因而物體經凸透鏡所成的像總是縮小的 C.無論物體離平面鏡遠或近,它在平面鏡中所成像的大小始終不變 D.凹面鏡對光起發散作用,凸面鏡對光起會聚作用7、多媒體輔助教學以它的獨特魅力給課堂教學增添了生機和活力。多媒體教室的投影銀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制成的,投影儀的折光系統相當于一個凸透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凸透鏡對光線起發散作用 B.全班同學都能看到畫面是因為光射到投影銀幕上發生了鏡面反射 C.全班同學都能看到畫面是因為光射到投影銀幕上發生了漫反射 D.鏡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8、2009年7月22日上午,嘉興將能觀測到本世紀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屆時嘉興地區將有近6分鐘時間完全看不見太陽。這一現象可以證明光是 傳播的。同學們在觀測時一定要使用專用或自制器材,嚴禁肉眼直接觀察,因為人眼中的晶狀體相當于 鏡,會對光線起會聚作用,從而灼傷視網膜。9、我國的民諺、俗語和詩詞中往往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現列出以下幾條民諺、俗語和詩詞:①“潭清疑水淺”;②“墻內開花墻外香”;③“坐井觀天,所見甚少”;④“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其中,能夠用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解釋的是____;能夠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的是____。(均填序號)10、一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將點燃的蠟燭從離凸透鏡50cm處移到15cm處的過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變化情況是()A.像變大,像距變小 B.像變大,像距變大C.像變小,像距變小 D.像變小,像距變大11、 下列光學儀器中,不屬于凸透鏡應用的是( )A.放大鏡 B.近視眼鏡 C.照相機 D.顯微鏡12、 下列光路圖中,正確的是( )1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投影儀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 B.近視眼應配戴凸透鏡制成的眼鏡 C.借助放大鏡看地圖時,放大鏡到地圖的距離應大于焦距 D.人眼相當于一架照相機,物體能在視網膜上成正立、縮小的實像答案知識精要透鏡1.凸透鏡 凹透鏡2.主光軸 光線的傳播方向不改變 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 焦距 f (F) (F) (F) (F)3.會聚 會聚透鏡發散 發散透鏡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應用4.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 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5.物距 像的性質 像距 應用 倒、正 放、縮 虛、實 u>2f 倒立 縮小 實像 fU=2f 倒立 等大 實像 V=2f f2f 幻燈機U=f 不能成像uu 放大鏡熱身預習凸透鏡 2.光屏中央 10DBBB精解名題會聚 11 蠟燭 凸透鏡 光屏不在同一直線上放大 投影儀 靠近⑵ 約5cm⑶光屏的高度,使蠟燭、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線上 倒立、縮小的實像。(4)遠離 能把成在視網膜前的像成在視網膜上A鞏固練習1.B2.D3.C 4.左5.B6.7.C8.C9.同一高度、縮小、照相機自我測試B大于34mm小68mm;大于68mm。D 近視 遠視發散CC直線 凸透 2 3CBAA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