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9浙教版八年級下——3.1空氣-強化提高一、空氣中各成分的性質、用途1.空氣是由多種成分組成的,各成分保持各自的性質,體積分數相對固定不變。氣體成分 體積比% 性質 用途 氮氣 78 化學性質穩定,在一般條件下不與其他物質反應 電焊的保護氣,食品袋中的防腐氣,醫療上做冷凍劑(液氮) 氧氣 21 無色無味的氣體,不易溶于水,在壓強為101kpa,-183℃時變為淡藍色液體,在-218℃時變為雪花狀的淡藍色固體,化學性質活潑 供人和動物呼吸,煉鋼、氣焊稀有氣體(氦、氖、 氬等) 0.93 化學性質穩定,不易與其他物質反應,故還曾被稱為惰性氣體,通電時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 在工業生產上做保護氣,充制霓虹燈,應用于激光技術。氦氣密度小,用作填充探空氣球二氧化碳 0.04 參與植物的光合作用 作溫室氣肥其他氣體雜質(包括水蒸氣) 0.03 能使空氣保持一定的濕度 雨水形成,保持地球上的水循環二、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裝置設計 實驗操作 反應原理 評價一:拉瓦錫裝置 把銀白色的液態汞(水銀)放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連續加熱12天,發現部分汞變成紅色粉末,汞槽里的水銀上升鐘罩空間的1/5后便不再上升 (△) Hg+O2→HgO (△) HgO → Hg+O2↑ 汞有毒二:鐘罩裝置 把紅磷點燃立即伸入如圖所示的裝置中,塞緊橡皮塞,當溫度降至室溫時,水槽里的水上升至鐘罩空間的1/5后,不再上升 (點燃) P+O2 → P2O5 現象明顯,適用于演示實驗三:集氣瓶裝置 把紅磷點燃立即伸入如圖所示的裝置中,塞緊橡皮塞,待溫度降至室溫時,打開止水夾,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中,當水占據集氣瓶空間的1/5后,水不再進入集氣瓶 (點燃) P+O2 → P2O5 裝置較小,適宜于學生實驗四:注射器裝置 反應前記下兩注射器中空氣的體積數,加熱反應后,將剩余氣推入某一注射器中,記下氣體的體積數,體積差正好是原空氣的1/5 (△) Cu+O2 → CuO 操作方便、準確率高實驗討論:(1)不能用木炭、硫粉代替紅磷燃燒做上述實驗,原因是木炭和硫粉燃燒會產生氣體,集氣瓶內氣體壓強基本沒有變,不能測出氧氣的體積。然而硫粉燃燒產生的氣體易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所以若用氫氧化鈉濃溶液代替水時,可用硫粉代替紅磷做該實驗,但木炭燃燒產生的氣體僅有部分可被吸收,因此不可以用木炭代替紅磷做該實驗。(2)進入瓶中水的體積一般小于瓶內空間的的可能原因是:a.紅磷量不足,使瓶內氧氣未耗盡;b.裝置氣密性不好,使外界空氣進入瓶內;c.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彈簧夾,使進入瓶內水的體積減少。進入瓶中水的體積一般大于瓶內空間的的可能原因是:a. 盛有紅磷的燃燒匙伸入集氣瓶中速度過慢,使瓶內的空氣膨脹,到吸入瓶內的水的體積減小b. 止水夾未加緊,導致瓶內空氣膨脹從導管口溢出,氣體總減少量增大實驗結論: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 (例題精講)【例1】空氣中體積分數約占21%的是 A.氮氣 B.氧氣 C.二氧化碳 D.稀有氣體【答案】B【例2】自然界中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消耗空氣中的( )A. 氮氣 B. 氧氣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氣體【答案】C【例3】①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 A.調和油 B.沙拉醬 C.蒸餾水 D.食用醋【答案】C ②我們接觸到的下列各組物質,都屬于純凈物的是( )A. 食醋、精鹽 B. 白酒、十三香 C. 鋁合金、銅 D. 紅磷、四氧化三鐵【答案】D【例4】如圖所示,用該裝置測量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在燃燒匙中加入紅磷,紅磷與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請按要求填空:(1)在空氣中點燃紅磷,并迅速插入玻璃罩內,塞緊橡皮塞, 此時看到的主要現象是 ,該變化的文字表達式為 。(2)當紅磷燃燒完畢,玻璃罩冷卻到室溫后,看到玻璃罩內水 面的變化是 ,出現該現象的原因是:紅磷燃燒消耗了空氣中的 而生成了固態的 ,從而使罩內的氣體體積 ,玻璃罩內氣體壓強 玻璃罩外大氣壓。(3)上述實驗除了可以得出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 結論外,還可以得出有關氮氣的性質有哪些? , 。 (點燃)(4)若實驗中測得氧氣的體積分數低于1/5,則造成此誤差的可能原因有哪些?【答案】(1)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 紅磷+氧氣 → 五氧化二磷 (2)水面上升約鐘罩空間的1/5;氧氣;五氧化二磷;減??;小于; (3)1/5不燃燒、不支持燃燒、不與水反應 (4)①紅磷不足,未能把玻璃罩中氧氣完全消耗;②塞子未塞緊,裝置漏氣;③玻璃罩未冷卻到室溫;【例5】在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中,小強采用了右圖所示裝置:在由兩個注射器組成的密閉系統中留有25mL空氣,給裝有細銅絲的玻璃管加熱,同時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內的銅絲在較長時間內無進一步變化時停止加熱,待冷卻至室溫,將氣體全部推至一個注射器內,觀察密閉系統內空氣體積變化。(已知:銅與氧氣反應生成黑色固體氧化銅)(1)在實驗加熱過程中,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2)小強測得實驗結果如下:反應前注射器內氣體總體積 反應后注射器內氣體總體積25mL 22mL由此數據可以推算出他測定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2l%(填“>”、“=”、 “<”)。造成該實驗出現誤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號)①沒有交替緩緩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②讀數時沒有冷卻至室溫;③加入銅絲量太少;④加入銅絲量太多(3)通過上面的實驗,你學到的測量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方法是 。【答案】(1)使裝置中的氧氣充分反應(2)<,①②③ (3)通過反應出去混合物中的一種成分,在測量混合物反應前后體積(或質量的變化)從而得出該種成分的含量(其他答案合理即可)三、空氣與水的污染與防治 空氣 水污染源 污染物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可吸入顆粒物 氰的化合物,砷汞鉻鉛等元素的化合物,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空氣污染指數、質量級別、 水體富營養化 ①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可吸入顆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 ②空氣質量級別: 現象:在江河湖泊中出現水華、在海洋中出現赤潮 實質:水中氮磷等營養物質過高,水體中藻類大量繁殖,氮、磷元素主要來自于生活污水防治 廢氣除塵除污處理;煤綜合利用,減少直接以煤為燃料,改用氣體燃料;開發清潔能源;植樹種草增加綠化面積。 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經過凈化處理,達標排放;不使用含磷洗衣粉;農業合理施用農藥化肥 (例題精講)【例10】無錫市某日的空氣質量日報如下表: 項目 空氣污染指數 空氣質量級別 空氣質量可吸入顆粒物 65 Ⅱ 良[來源:二氧化硫[來源:學???。網 6 二氧化氮 20 下列情況對表中三個空氣質量指標不會產生影響的是( )A.用氫氣作燃料 B.露天焚燒垃圾 C.汽車排放尾氣 D.用煤作燃料 【答案】A【例11】我國正在倡導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水是生命之源,保護水資源,防止水污染是每個公民和全社會的責任.下列做法有利于防止水污染的是( )①工業廢水處理達標后再排放;②農業生產中要合理使用農藥和化肥;③生活污水處理達標后再排放;④不用含磷洗衣粉;⑤將海水淡化.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答案】C (復習鞏固)1. 某化學興趣活動小組為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進行如下探究實驗:(1)如圖所示,在一個具有刻度和可以滑動活塞的玻璃容器中放入一粒白磷(白磷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為40℃),將玻璃容器固定好,放在盛有85℃熱水的燒杯上.請回答下列問題:①實驗中可以看到玻璃容器內白磷燃燒時的現象是___________,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磷開始燃燒時活塞先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動,后向________________移動實驗驗結束后,恢復到室溫,活塞應停在約___________厘米處.②此反應中白磷要過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小軍根據燃燒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原理,認為可用木炭代替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并按右圖裝置進行實驗.他依據的實驗原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小軍檢查裝置氣密性后,將盛有足量紅熱木炭的燃燒匙迅速伸入集氣瓶中,并把塞子塞緊,待紅熱的木炭熄滅并冷卻至室溫后,打開彈簧夾,并未發現倒吸現象.經過認真分析,小軍發現實驗失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條)②小軍反思上述實驗的探究過程后認為:用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時,在藥品的選 (點燃)擇或生成物的要求上應考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條).【答案】(1)①產生大量白煙;磷+氧氣→ 五氧化二磷;右;左;4;②除盡玻璃容器中的氧氣;(2)木炭燃燒消耗氧氣;①木炭燃燒雖消耗了氧氣,但產生了新的氣體,致使集氣瓶內氣體壓強沒有明顯變化;②藥品要能在空氣中燃燒且燃燒時只消耗氧氣;生成物最好不是氣體,如果生成物是氣體,則應用吸入的液體將其完全吸收(合理均可).2.某班同學如圖裝置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先用彈簧夾夾住乳膠管.點燃紅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廣口瓶內水面變化情況.實驗完畢,甲同學的廣口瓶內水面上升明顯小于瓶內空氣體積的1/5 ,乙同學的廣口瓶內水面上升明顯大于瓶內空氣體積的1 /5 下列對這兩種現象解釋合理的是( ?。?br/>①甲同學可能使用紅磷的量不足,瓶內氧氣沒有消耗完②甲同學可能未塞緊瓶塞,紅磷熄滅冷卻時外界空氣進入瓶內③乙同學可能沒夾緊彈簧夾,紅磷燃燒時瓶內部分空氣受熱從導管逸出④乙同學可能插入燃燒匙太慢,塞緊瓶塞之前,瓶內部分空氣受熱逸出.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D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