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3.2 化學方程式 強化提高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3.2 化學方程式 強化提高學案

資源簡介


2019浙教版八年級下——3.2化學方程式強化提高

質量守恒定律

定義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微 觀 解 釋 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原子的數目也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變化,所以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相等 (
通電
) 水 → 氫氣+氧氣
定 律 解 釋 (
宏觀:
物質的種類一定改變(化學反應一定有新物質生成)
微觀:分子的種類改變
)從宏觀和微觀角度理解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有六個不變、兩個一定改變、一個可能改變: (
宏觀
微觀
①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總質量不變
②元素的種類不變
③元素的質量不變
④原子的種類不變
⑤原子的數目不變
⑥原子的質量不變
) 六個不變 (
宏觀:物質的種類一定改變(化學反應一定有新物質生成)
微觀:分子的種類改變
構成物質的分子的數目
) 兩個改變 一個可能改變


注意:
(1)質量守恒定律的運用范圍一定是化學變化,而不包括物理變化。
如1g水加熱后變成了1g水蒸氣,這一變化前后雖然質量相等,但水→水蒸氣是物理變化,不能說這
一變化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2) “參加反應的”不是各物質質量的簡單相加,是指真正參與化學反應的那部分物質的質量,沒有參與反應的我們稱為“剩余的”?!吧傻馁|量總和”指的是化學反應中生成的,無論是固、液、氣都要加在一起,不是此化學反應后生成的物質不應包含在內。
(3) “質量守恒”強調的是質量,而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如氣體的體積等


來看下面三個實驗:
(1)質量不變,探究質量守恒定律: (
點燃
) (
點燃
) 磷+氧氣 五氧化二磷
(2)質量減少,探究質量守恒定律: (
點燃
) (
點燃
) 蠟燭+氧氣 二氧化碳+水 托盤天平指針偏右
(3)質量減少,探究質量守恒定律 碳酸鈉+稀鹽酸→氯化納+水+二氧化碳 托盤天平指針偏右
(
加熱
)(4)質量增加,探究質量守恒定律 (
加熱
) 銅 + 氧氣 氧化銅 平衡的銅片,在一端加熱使其氧化,結果加熱過程中左邊變重。




(
例題精講
)
【例1】 蠟燭燃燒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蠟燭燃燒前后質量不變
B.蠟燭減少的質量等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質量
C.蠟燭燃燒后生成物的質量之和等于蠟燭減少的質量與消耗氧氣的質量之和
D.燃燒前蠟燭質量加上消耗氧氣質量等于剩余蠟燭的質量與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質量之和
【答案】D

【例2】氯氣是活潑的非金屬單質,在一定條件下能跟甲烷起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Cl2+CH4=CCl4+4R,則R的化學式為( )
A. HCl B. Cl2 C. H2 D. C
【答案】A

【例3】右圖為某反應的微觀粒子示意圖,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說法
不正確的是( )
A. 該反應為化合反應
B. 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
C. 反應前后,分子種類改變
D. 反應前后,分子數目不變
【答案】A

【例4】如圖A所示是用白磷(著火點為40℃)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裝置,其中細玻璃管的底端剛好
與白磷接觸.
實驗步驟 現象
將裝置A放在天平上稱量 示數為158.4g
取下帶有細玻璃管的橡皮塞,用酒精燈加熱細玻璃管下端至紅熱,迅速塞緊錐形瓶并引燃白磷 白磷燃燒,產生________________ ,并放出熱量,氣球膨脹.
冷卻至室溫如圖B所示,再次稱量裝置 氣球變癟,質量為158.4g



①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其中細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白磷燃燒的化學符號表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上述實驗知,剩余氣體的化學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具體的反應物和生成物分析兩次稱量質量不變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另一名同學在其實驗結束后發現第二次稱量的質量減小了,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Ⅰ.白磷的量不足 Ⅱ.白磷過量 Ⅲ.反應中氣球膨脹了 Ⅳ.裝置密閉性不好
④反應結束時(如圖B所示),氣球變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拓展實驗:應用質量守恒定律驗證木炭的元素組成.
實驗步驟:稱量m1 g木炭;放入盛有足量氧氣的密閉容器中引燃;反應結束后,用足量的m2 g石灰水吸收生成的氣體(吸收完全);稱量石灰水的質量變為m3 g;
數據分析:根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知木炭中含有碳元素;根據___________________可知木炭中只含有碳元素的質量
【答案】大量白煙
①錐形瓶 ;防止集氣瓶底炸裂
②P+O2 P2O5; 不燃燒,不支持燃燒;
參加化學反應的磷和氧氣的質量等于反應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質量
③Ⅳ ④氧氣被消耗,氣壓減?、莩吻迨宜儨啙?
參加反應的石墨的質量等于反應后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

二、質量守恒在化學方程式中的應用

定義 用化學式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
書寫化學方程式遵循的原則 以客觀事實為依據,不能憑空設想或隨意臆造事實上不存在的物質的化學式和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 (
(1)左邊寫反應物的化學式,右邊寫生成物的化學式
(2)配平
(3)標明反應條件
(4)檢查:是否符合反應原則、是否配平、是否正確標明反應條件和有關符號
) ①如果反應物中沒有氣體而生成物中有氣體,則應該在氣體物質的化學式右邊注“↑” ②如果是在溶液里的反應,生成物中有沉淀產生,要在沉淀物質的化學式右邊注“↓” 左反右生一橫線,配平以后加一線;反應條件線上注,箭頭標氣和沉淀。
化學方程式的讀法 (以木炭和氧氣的反應為例) 質的方面:碳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量的方面:①每12份質量的碳和32份質量的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 44份質量的二氧化碳。 ②每1個碳原子和1個氧分子發生反應生成1個二氧化碳分子。
化學方程式的表示意義 質的方面:表示了化學反應中的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 量的方面:(1)表示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 (2)表示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粒子個數比(即前面的系數比)


配平化學方程式的常用方法:
【在配平化學方程式時,要注意只能改動化學方程式中化學式前面的化學計量數,不能改動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表示原子個數的小數字】


1.觀察法:
①從化學式比較復雜的一種生成物推求出有關各反應物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和這一生成物的化學計量數。
②根據求得的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再找出其它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例如:
H2O + Fe — Fe3O4 + H2 [以 Fe3O4為出發點]

4H2O + 3Fe — Fe3O4 + H2 [配平O和Fe]
(
高溫
)
4H2O + 3Fe = Fe3O4 + 4H2 [配平反應,并添加反應條件]

2.最小公倍數法:
①找出反應物和生成物只出現一次的元素
②若只出現的元素不止一種,只選兩個分子或原子中原子個數相對較多的元素或最小公倍數大的元

③找出最小公倍數
④計算得出化學計量數。例如:
Fe2O3 + C Fe + CO2 [以O為出發點]

2Fe2O3 + C Fe + 3CO2 [最小公倍數為6]
(
高溫
)
2Fe2O3 + 3C = 4Fe + 3CO2 [配平反應,并添加反應條件]

3.奇數配偶法(學生版中沒有,教師可選講):
①找出方程式里左右兩端出現次數最多的元素。
②該元素的原子在兩端的總數是為為一奇一偶,是的話選定這一元素作為配平的起點。
③由已推求出的化學計量數確定其它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例如:
C2H2 + O2 CO2 +H2O [O出現最多,選擇氧元素為突破口]

C2H2 + O2 CO2 +2H2O [H2O中只有一個O,奇偶配平系數為2]

2C2H2 + O2 4CO2 +2H2O [根據H守恒,故C2H2要配2,根據C守恒,CO2配4]

2C2H2 + 5O2 點燃 4CO2 +2H2O [配平O,并添加反應條件]

4.設一法(學生講義中沒有,教師可選講)
①找出方程式中較復雜的化學式,將其系數設為1
②再根據這個系數,推求其化學式的系數
③若配平完后出現分數,將方程式中所有系數通分化為最簡整數
1C2H4O+O2 CO+H2O [ 化學式較為復雜將其系數設為1]
(
5
2
)
1C2H4O+ O2 2CO2+2H2O [推求其他的化學式的系數 ]


2C2H4O+5O點燃4CO2+4H2O [將系數通分化為最簡整數,注明條件]


(
例題精講
)
【例5】下列化學方程式中,書寫正確的是( )
A. 4Fe + 3O2點燃2Fe2O3 B. 2 KClO3 === 2KCl + 3O2↑
C. 4P + 5O2點燃2P2O5 D. Cu + H2SO4 == CuSO4 + H2↑
【答案】C

【例6】下列化學方程式中,書寫正確的是( )
A.4Fe + 3O2點燃2Fe2O3
B.2H2O 2H2?+ O2?
C.2H2O2 催化劑 2H2O + O2↑
D.Fe?+ 2HCl FeCl2 +?H2O

【答案】C

【例7】物質X是一種重要的阻燃劑。用三氧化二銻(Sb2O3)生產X的化學方程
式為Sb2O3 + 2H2O2 X + 2H2O。X的化學式為( )
A.SbO2 B.Sb2O5 C.HSbO3 D.H3SbO4
【答案】B

【例8】鎂條在空氣中燃燒,不僅生成氧化鎂、氮化鎂,還有少量鎂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鎂的氧化物。
(1)已知氮化鎂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請你寫出氮化鎂的化學式 。
(2)寫出鎂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答案】(1)Mg3N2;(2)2Mg + CO2 點燃2MgO + C

【例9】在點燃條件下,M和N反應生成X和Y。反應前后分子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下所示 (其中“ ”代表氫原子,“ ”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
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物質 M N X Y
微觀示意圖


A.生成物均為氧化物
B.M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3:8
C.在該反應中,生成X和Y的質量比為9:22
D.在該反應中,M和N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1:3
【答案】C

三、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書寫化學方程式的一般步驟:
設:根據題意設未知數x,y等(一般是求什么就設什么);
方:正確寫出有關化學方程式;
關:找出題中已有量和待求量的質量關系;
比:列出比例式,解出未知量;
答:簡明寫出答案。

化學方程式計算要注意的問題:
未知數一般設為x、y、z等英文字母,且之后不用單位。
化學方程式一定要配平
標量時,一定要將實際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代入計算(且數據應標在對應物質的下方),而物質中所含的雜質、或反應物中過量部分的質量等均不代入。
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只與物質質量有關,若已知體積或密度,應先將其轉化為質量才能帶入,且“上下單位相同,左右單位對應”。
求得的x值后面要帶上單位(如:x=19.6g),計算結果不用分數表示。
(
例題精講
)
【例10】家用消毒液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鈉(NaClO),其制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是:Cl2+2NaOH == NaCl+NaClO+H2O。計算7.1g氯氣(Cl2)理論上可以制得次氯酸鈉
的質量。
【答案】解:設制得次氯酸鈉的質量為x
Cl2+2NaOH = NaCl+NaClO+H2O
71 74.5
7.1g x .

x=7.45 g
答:制得次氯酸鈉的質量為7.45g。

【例11】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X、Y、Z、W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
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據如下表。則關于此反應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
物 質 X Y Z W
反應前的質量(g) 2 1 16 16
反應后的質量(g) 19 m 2 13

A. 物質Y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B. 若X與Z的相對分子質量比為17︰28,則反應中X與Z的計量數之比為1︰2
C. 參加反應的Z與W的質量比為14︰3
D. 該反應的基本類型為化合反應
【答案】B
【例12】6.4g某物質R完全燃燒生成8.8gCO2,化學反應方程式是2R+3O2點燃2CO2+4H2O則由此得出的下列結論,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①R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
②R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是37.5%
③6.4gR燃燒還生成了7.2gH2O;
④R的相對分子質量等于64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D

【例13】物質都是由粒子構成的,化學反應的實質是粒子之間的重新組合。




(1)上圖為甲、乙兩種不同的氣態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丙物質的微觀示意圖,
其中和分別表示氫原子和氮原子,則可知:
①一個丙分子由 個原子構成。
②構成甲物質的粒子是 (填“分子”、“原子”或“離子”)。
③此反應中甲、乙、丙三種物質的粒子個數比為 。
(2)把一定質量的純凈物A和80 g B在一定條件下按下圖所示充分反應,當B消耗完時,可生
成88 g D物質和18 g E物質。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參加反應的A物質的質量是 。
②A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個數比是(需表示出元素種類) 。
【答案】(1)①4;②分子;③3∶1∶2;(2)①26 g;②C∶H=1∶1

【例14】工業上用煅燒石灰石制備二氧化碳(已知:CaCO3CaO+CO2↑)?,F有含雜質10%的
石灰石100 t(雜質不參與反應,且不含鈣元素),經高溫煅燒后,若測得剩余固體中鈣元素
的質量分數為50%。通過計算回答:
(1)石灰石中的碳酸鈣是否完全分解。
(2)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
【答案】解:設石灰石中的碳酸鈣完全分解生成的CaO的質量為x
CaCO3CaO+CO2↑
100 56
100t90% x
=50.4t
石灰石樣品中鈣元素的質量為:100t10%40%=36t
完全分解后,剩余固體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為:>50%
所以石灰石未完全分解。
(2) 剩余固體的質量為:
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00t-72t=28t

(
拓展訓練
)
1.氯化鈉是重要的調味品,是舌尖上最不可缺少的味道。下面三幅示意圖分別
表示不同的化學反應,但生成物中都有氯化鈉。



圖1 圖2 圖3
(1)圖1是金屬鈉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的微觀示意圖。由圖1可知,元素的化學性
質與 (填字母序號)有密切的關系。
A. 最外層電子數 B. 內層電子數 C. 電子層數
(2)圖2描述了NaOH溶液與鹽酸反應的微觀實質,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 ,
圖中A、B、C處應填入的化學式或離子符號依次為 。
(3)圖3所示的四種物質中屬于氧化物的是 (填化學式),該反應的化學方程
式為 。
【答案】(1)A
(2)復分解反應(寫“中和反應”不得分) OH-、H+、H2O(順序寫錯不得分)
(3)ClO2 Cl2 + 2NaClO2 ==== 2ClO2 + 2NaCl

2.化學是在分子、原子層面上認識和創造物質的一門科學。
(1)物質是由微粒構成的。在鐵、二氧化碳、食鹽三種物質中,由分子構成的是 。
(2)過氧化氫是一種常用的殺菌消毒劑,其原因是過氧化氫分子中含有“過氧基”(—O—O—)。據此推測,下列物質中,可用作殺菌消毒劑的是 (填序號)。

(3)氣體A和氣體B接觸可發生反應,其微觀過程如下所示。

①該反應過程中,屬于氧化物的是 。
②將等體積的兩只集氣瓶分別盛滿A、B,如圖1所示進行實驗。若相同條件下,氣體的體積比等于分子個數比, 則圖1實驗中充分反應后,剩余的氣體是 。
【答案】(1)二氧化碳 (2)④ (3)①BD ②B


(
復習鞏固
)




【演練1】下列事實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
①石灰水放在敞口的容器內,其質量增加;②高錳酸鉀受熱分解實驗后剩余固體的質量比原反應固體質量??;③根據質量守恒定律,2g氫氣與8g氧氣反應,應生成10g水;④36g水通電完全分解,可得到2g的氫氣;⑤1.2g碳與3.2g氧氣反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A. ①②④ B. ①②⑤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答案】B
【演練2】N(NO2)3是科學家2011年發現的一種新型火箭推進劑的原料。下列有
關說法正確的是( )
A.N(NO2)3由三種元素組成
B.N(NO2)3中N、O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4∶5
C.每個N(NO2)3分子中含有3個氮原子
D.N(NO2)3屬于化合物
【答案】D
【演練3】 ①某物質A與足量的氧氣完全反應,可生成4.4g的二氧化碳和3.6g水,則下列關于物質
A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物質A中必然含有C、H、O三種元素
B.物質A中必然含有C、H元素,不含有O元素
C.物質A中必然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無法確定
【答案】C

②某物質A2.0g與足量的氧氣完全反應,可生成4.4g的二氧化碳和3.6g水,則下列關于物質A描述正確的是( )
A.物質A中必然含有C、H、O三種元素
B.物質A中必然含有C、H元素,不含有O元素
C.物質A中必然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無法確定
【答案】A

③物質A1.6g與足量的氧氣完全反應,可生成4.4g的二氧化碳和3.6 g的水,則下列關于物質A描述正確的是( )
A.物質A中必然含有C、H、O三種元素
B.物質A中必然含有C、H元素,不含有O元素
C.物質A中必然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無法確定
【答案】B

④某物質A2.0 g與足量的氧氣完全反應,可生成4.4g的二氧化碳和3.6g的水,則物質A的化學式 。
【答案】C4H16O

【演練4】反應2A+B==2C+D,若反應前A和B的混合物為20g,充分反應后B剩余2g,生成8gC,
則C與D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是( )
A. 4:5   B. 2:5    C. 5:4 D. 4:5
【答案】B

(
1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塘县| 林芝县| 秭归县| 安溪县| 卫辉市| 五台县| 仙桃市| 平南县| 木里| 招远市| 攀枝花市| 三门县| 临安市| 印江| 田东县| 黄梅县| 吴桥县| 铜川市| 扶余县| 丰都县| 彰化市| 邵武市| 古交市| 施秉县| 永福县| 青海省| 临沧市| 马边| 色达县| 郁南县| 太康县| 海宁市| 密山市| 沛县| 中宁县| 镇平县| 台东县| 兴文县| 台湾省| 漳州市| 高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