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菲律賓群島圖表——新航路開辟的概況發現好望角找到通往東方的新航路發現美洲大陸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時間 代表人物 支持國家 航向 航線簡況1487—1488 迪亞士 葡萄牙 向東 里斯本—大西洋—好望角1497—1498 達.伽馬 葡萄牙 向東 里斯本—大西洋—印度洋—印度(到達東方)1492—1502 哥倫布 西班牙 向西 巴羅斯—大西洋—美洲1519—1522 麥哲倫(船隊) 西班牙 向西 巴羅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到達東方)第一次:1492-1493第二次:1493-1496第三次:1498-1500第四次:1502-15041506年哥倫布,因被西班牙王室責罵為大騙子而郁郁而終1521年麥哲倫,死于菲律賓的部族沖突中,僅剩的維多利亞號帶著18人生還。迪亞士20歲成為年輕的水手;26歲第一次隨航非洲;35歲領隊遠航好望角;48歲葬身大西洋。1497年領隊遠航;1498年到達印度;1499年回到葡萄牙;1502年第二次遠航印度1503年第三次遠航印度1542年死于印度。達.伽馬達.伽馬圖說——新航路開辟的原因手工工場放貸者和他的妻子馬可·波羅行記手工工場出現,工商業的發展。社會上需要金銀,出現尋金熱。馬可·波羅行記關于東方富庶的敘述在中西商貿中,哪些人占據優勢?西歐人渴望開通一條直接通往東方的新航路。 ——新航路 開辟的直接原因陸路路線:大都→敦煌→喀什→君士坦丁堡(阿拉伯人)→地中海(意大利人)→西歐海陸路線:大都→杭州→廣州→卡里庫特→巴格達(阿拉伯人)→地中海(意大利人)→西歐嘗試多角度分析新航路開辟的原因或條件材料一:基督教自稱是普世教會,凡有人類的地方就該有基督教。……亨利王子從西非沿岸南下,教皇任命他為騎士團長,該騎士團撥出大量錢財供他用于在西非傳教……不管是到東方來的達.伽馬,還是往西方去的哥倫布,都是把宗教目標和現實目標糅合在一起,無法區分。 ——《全球通史》材料二:馬丁.貝海姆(1459—1507),德國地理學家,航海家,世界上第一個(1492年)地球儀的制造者。 評說——新航路開辟的影響評述新航路開辟的影響具體要求: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通過對材料的對比分析,客觀全面地評述新航路開辟帶來的影響。學習活動:第一學習小組:歐洲人認識世界的范圍歐洲人認識的世界范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如何看待這些變化?第二學習小組:(新航路開辟前后)貿易的范圍和內容貿易的范圍、交換的商品有怎樣的變化?如何看待這種變化?第三學習小組:美洲印第安人的遭遇結合新航路開辟后美洲印第安人的遭遇,評價新航路開辟的影響。1420年歐洲人認識的世界范圍1620年歐洲人認識的世界范圍 歐洲人認識的世界范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如何看待這種變化? 貿易的范圍、交換的商品有怎樣的變化?如何看待這種變化?范圍:全球性商品:品種更多積極:國際貿易發展,世界市場逐漸形成,物種交流傳播等消極:制約了某些地區的發展等(歐洲貿易中心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西歐興起,意大利等相對衰落;奴隸貿易——非洲喪失精壯勞動力等。) 結合新航路開辟后美洲印第安人的遭遇,評價新航路開辟的影響。美國經濟史學家貢德.弗蘭克《白銀資本》中說,在殖民者到達美洲后的一個世紀,當地人口減少了95%。征服期間遭受的有形損失、文化模式的破壞、征服引起的心理創傷、強迫勞動的負擔、酒精和新疾病的傳入,各地的印第安人大批的死亡。——全球通史1620年歐洲人認識的世界范圍評說——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新航路開辟的影響分成哪兩大方面?對各大洲帶來的影響程度大小如何?新航路溝通了世界、貿易發展了世界、文明與野蠻交織了世界——世界開始走向整體 1500年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我們可以拿哥倫布和宇航員進行比較:前者抵達圣薩爾瓦多,打破了地區間彼此隔絕的束縛;后者登上月球,打破了行星間彼此隔絕的束縛。……嚴格的全球意義上的世界歷史直到哥倫布、達.伽馬和麥哲倫進行遠航探險時才開始的。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諾斯(美)中國方案之一:推進“一帶一路”如同一列高速列車,載著沿線國家駛往光明未來;就像一條康莊大道,吸引沿線國家走向共同繁榮。 延展——整體世界的發展 歷史總是延續的,所以順著歷史我們可以認識今天的世界。比如今天的全球化緣起于500年前的新航路開辟; 歷史也總是有時代特征的,所以不同的時代有創造歷史的不同故事。比如500年前有西歐的新航路開辟,今天有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構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