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課 大一統國家的興盛與農耕經濟的繁榮塘棲二中 褚看圖比較將明朝疆域圖、清朝疆域圖進行比較,看看有哪些變化?明朝疆域圖清朝疆域圖小組合作:按照地理空間的分布從課本P4~P7找出明清統治者如何維護國家統一、治理邊疆的?西藏西南地區西北地區東北地區東南地區臺灣明清時期對抗外族侵略明清時期,東南沿海面臨怎樣的危機?倭寇猖獗荷蘭殖民者侵占臺灣 戚繼光——明代著名抗倭將領、軍事家,與俞大猷齊名。率軍之日于浙、閩、粵沿海諸地抗擊來犯倭寇,歷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戰,終于掃平倭寇之患,被現代中國譽為民族英雄,卒謚武毅。世人稱其帶領的軍隊為“戚家軍”。 俞大猷——明代著名民族英雄、抗倭名將、儒將、武術家、詩人、兵器發明家,他最主要的功績是領導抗倭戰爭。身經百戰,戰功顯赫,“俞家軍”威名赫赫,與當時另一位抗倭名將戚繼光并稱“俞龍戚虎”。1、戚繼光和俞大猷抗倭抗倭戰爭結果: 抗倭戰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東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肅清。 明清時期對抗外族侵略 17世紀初,荷蘭殖民者用欺騙的手段,侵逐漸占領了臺灣。(荷蘭入侵臺灣)2、收復臺灣 知識窗 17世紀初,一群荷蘭人來到臺灣,他們欺騙當地居民說:“船漏了,請租給我們一張牛皮大的土地歇歇腳。”然后,把一張牛皮裁成許多細條,連接起來,圈了一大片土地,從此荷蘭人逐漸占領臺灣,建立殖民統治。○面對荷蘭殖民者的入侵,中華民族做了怎樣的抗爭?結果如何? (1)1661年,鄭成功率領軍隊從金門出發,向臺灣殖民者發動進攻。(2)1662年,鄭成功打敗荷蘭侵略者,收復臺灣。 明清時期對抗外族侵略1683年,鄭成功的后代鄭克爽歸順清朝。1684年,清朝政府設置臺灣府,隸屬于福建省。●清朝是如何加強對臺灣的統治的?●臺灣府的設置有什么樣的意義?加強了臺灣同祖國內地的聯系,鞏固了我國東南海防。鄭成功收復開發臺灣有何歷史意義?提示一 從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出發; 提示二 從臺灣本身發展考慮。1.打擊了荷蘭的殖民勢力,遏制了西方殖民者向東擴張的腳步,維護了祖國統一。2. 進一步開發臺灣,促進民族融合。 民族英雄開發臺灣的先驅三國孫權隋朝元朝鄭成功明末清初清朝事件 朝代 人物派將軍衛溫到夷洲 三次派人到流求 /設澎湖巡檢司,管轄澎湖和臺灣 /收復被荷蘭殖民者侵占的臺灣 設臺灣府 /明清時期對抗外族侵略雅克薩之戰(油畫)3.抗擊沙俄沙俄1、背景:17世紀中期,沙皇俄國的勢力侵入了我國黑龍江流域,并在中國的尼布楚和雅克薩建立了殖民據點。2、人物:康熙帝3、戰役:兩次雅克薩之戰4、結果:1689年,中俄雙方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確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的廣大地區為中國領土。小組合作:按照地理空間的分布從課本P4~P7找出明清統治者如何維護國家統一、治理邊疆的?西藏西南地區西北地區東北地區東南地區臺灣明清時期對抗外族侵略明清時期對少數民族的措施1.“明修長城”民族政策——明朝防御政策?長城發揮了什么歷史作用?④體現了明朝怎樣的民族政策??今天我們看到的長城大多是什么時候修建的??明朝為什么要大修長城?○閱讀P6資料1、資料2,思考:有人認為長城是“民族封閉的象征”,也有人認為長城是“促進北疆經濟開發的生命線和聯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紐帶”。你認為明長城發揮了什么歷史作用? 明長城在一定程度上封閉了其他民族與漢族的交往,影響了文化的傳播。 抵御了北方蒙古騎兵的侵犯,保護了中原地區經濟的發展。同時,長城北部的蒙古族無法任意破關掠奪,又迫切需要中原地區的農產品,轉而積極與中原地區發展貿易,從而出現長期穩定的和平交往局面。 明清時期對少數民族的措施2.清朝民族政策之武力篇——西北平叛平定準噶爾(蒙古)平定大小和卓叛亂統一了天山以北地區設置伊犁將軍,管理整個新疆地區事務平定準噶爾加強了新疆與清朝中央政府的聯系,使清朝對西北地區的統治增強,邊防更加鞏固。 懷柔:用溫和的政治手段籠絡其他民族或國家,使歸附自己。明清時期對少數民族的措施2.清朝民族政策之懷柔篇表現之一:修避暑山莊、喇嘛廟表現之二:西藏問題明清時期對少數民族的措施承德避暑山莊是中國古代帝王宮苑,清代皇帝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市區北部。始建于1703年,歷經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89年建成。 用途?修建目的? 明清時期對少數民族的措施清朝加強西藏的管轄1.建立冊封制度2.金瓶掣簽制度3.設置駐藏大臣五世達賴為“達賴喇嘛”(順治帝)五世班禪為“班禪額爾德尼”(康熙帝)1727年(雍正帝)設立,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和班禪共同管理西藏。后來,職權進一步加強。保證確定轉世靈童的公平性體現中央權威,維護國家統一乾隆五十七年(1792),特頒發兩個金瓶“(藏語音譯為”金奔巴“),分別供奉在北京雍和宮和拉薩大昭寺,內裝象牙簽數支,為抽簽選定達賴、班禪”轉世靈童“使用。明清時期對少數民族的措施明清時期對少數民族的措施明初:沿用元朝土司制度明成祖時:改土歸流清雍正時:大規模推行土——土司(少數民族的官職)流——流官(中原地區的官職)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加強了中央與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聯系,促進了民族文化的交流。3.明清對西南地區的管理西跨蔥嶺西北達巴爾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亞東北至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南至南海諸島東南到臺灣及附屬島嶼清朝疆域亞洲最大的國家明朝疆域圖清朝疆域圖對比明朝疆域圖、清朝疆域圖,看看有哪些變化。 與明朝疆域版圖相比,相同點:基本版圖相似,臺灣、南海諸島等地一直是中國的領土。不同點:清朝疆域遼闊,它在明朝的基礎上,又通過平定叛亂的戰爭,特別是平定準噶爾部,拓地萬里,建成疆域更為遼闊的大一統帝國。說說明清采取的鞏固統一的措施有什么意義? 這些措施維護了國家統一,促進了邊疆地區的經濟開發及與內地的文化交流,奠定了今天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疆域版圖。明清時期不同的民族政策1.明朝的民族政策具體表現:原因:目的:軍事防御修建并鞏固長城防范北方蒙古、女真等民族南下侵略維護封建專制統治2.清朝的民族政策具體表現:原因:目的:懷柔政策 以德化人承德避暑山莊等明末農民戰爭的啟示及其以往的歷史經驗維護封建專制統治明修長城清修廟平定準噶爾叛亂平定大小和卓叛亂抗擊沙俄侵略簽訂《尼布楚條約》鄭成功收復臺灣清朝設置臺灣府 設置伊犁將軍冊封達賴、班禪(金瓶掣簽制度)設置駐藏大臣兩次雅克薩之戰對 外改土歸流戚繼光抗倭修筑長城茶馬貿易 修建承德避暑山莊對意義:維護了國家統一,奠定了今天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疆域版圖。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