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走向社會主義之路第1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籌建新中國(第一屆政協會議)(一)時間:1949年9月? 地點:北平(二)內容:1、制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共同綱領》)---臨時憲法(1)新中國的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2)新中國的性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2、選舉中央人民政府領導----毛澤東為政府主席3、大會確定:國旗為五星紅旗;代國歌為《義勇軍進行曲》;首都為北京;采用公元紀年。(三)作用:為新中國的成立作好準備工作。二、開國大典(新中國成立的標志)(一)中央政府第一次會議1、接受《共同綱領》為施政方針;2、任命周恩來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朱德為解放軍總司令。(二)大典盛況1、時間:1949年10月1日2、毛澤東宣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三)新中國成立的意義1、標志新民主主義革命已經取得勝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時代的結束;2、中國人民站立起來,成為主人;3、中國歷史揭開了新的篇章。三、解放大陸1、殲滅國民黨殘余軍隊:向西北、中南和西南進軍;2、1951年同西藏鑒定和平協議,西藏和平解放。第2課?? 為鞏固新中國而斗爭一、土地改革1、時間:1950--1952年底??? 文件:《中國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2、作用(意義):徹底廢除了在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剝削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村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二、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1、原因:美國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干涉中國內政;并越過中朝邊境,轟炸中國東北邊境的地區,嚴重威脅新中國的安全。為保家衛國(目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抗美援朝。[來源:21世紀教育網]2、總司令:彭德懷??? 英雄人物:黃繼光?? 邱少云3、結束:1953年7月《朝鮮停戰協定》的簽定----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威望。21世紀教育網第3課?? 新中國的內政與外交一、內政(《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會議名稱: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時間1954年9月 地點:北京;內容: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憲法內容: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3、選舉毛澤東為主席,周恩來為國務院總理。二、外交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提出:1953年中印談判;??? (2)倡導:中國、印度、緬甸(3)內容: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2、亞非萬隆會議:1955年---------周總理“求同存異”方針第4課?? 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一、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年)1、過渡時期的總路線(一化三改造):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2、一五計劃:(1)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 (2)時間:1953---1957年;(3)內容:重點發展生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完成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4)成就:一田(克拉瑪依油田)、一橋(武漢長江大橋)、三廠(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沈陽飛機制造廠、鞍山鋼鐵公司)、六路(三公路、三鐵路)。21世紀教育網二、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改動的內容改造的途徑結果及歷史意義存在的主要問題農業農業生產合作社21世紀教育網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社會主義公有制形式在國民經濟中占主導地位,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起來,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由于發展速度迅猛,工作過于急促和粗糙,在實際工作中出現了一些偏差。21世紀教育網手工業手工業生產合作社資本主義工商業加工訂貨到公私合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