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分數應用題必考點——小升初壓軸題之工程問題工程問題是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是分數應用題中的必考知識點,通過解答工程類應用題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對代數的運算。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工程類應用題的題型有哪些。在進行解題之前,我們要清楚的知道工程問題中涉及的相關公式及其所表示的意義: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2)一般假設工程總量為單位"1"題型一:甲乙共同完成一項工程例:一項工程,甲隊單獨做20天完成,乙隊單獨做30天完成,現在他們兩隊一起做,其間甲隊休息了3天,乙隊休息了若干天,從開始到完成共用了16天,問乙隊休息了多少天?分析:①,由題意可知:甲的工作效率=,乙的工作效率= ②,假設甲乙中途不休息,一直干活,那么這項工程完成的天數為:1÷(+)=12天 ③,由于甲乙中途休息導致這項工程多做了4天才完成,那么這4天甲乙所完成的工作量就是甲乙休息時所耽誤的工作量,則4天工作總量為:4×(+)=,已知甲休息了3天,則乙休息的天數為:(-3×)÷=(天)題型二:甲乙分別完成兩項工程例:A、B兩項工程分別由甲、乙兩個隊來完成。在晴天,甲隊完成A工程需要12天,乙隊完成B工程需要15天,在雨天,甲隊的工作效率要下降40%,乙隊的工作效率要下降10%,現在,兩隊同時完成這兩項工程,那么在施工的日子里,雨天有多少天?分析:①,由題意可算出如圖的相關效率:甲雨天施工效率=×(1-40%)=;乙雨天施工效率=×(1-10%)=②,設雨天共有x天,(1-x)÷=(1-x)÷ 解之得x=10 (天)題型三:甲乙共同完成兩項工程的最少時間例:有A、B兩項工作,王師傅獨做A工作要9天完成,獨做B工作要12天完成;李師傅獨做A工作要3天完成,獨做B工作要15天完成。如果兩人合作完成這兩項工作,最少需要多少天?分析:①,由題意我們可以知道李師傅做A工作的效率高王師傅做B工作的效率高,要想時間最少,則讓李師傅去做A工作,王師傅去做B工作。②,當李師傅單獨完成A工作后,王師傅還剩沒完成的B工作量為:1-(×3)=。③,剩下工作量由王師傅和李師傅共同完成,則所用天數為:÷(+)=5(天)。王師傅和李師傅合作完成這兩項工作最少要3+5=8(天)。 答:王師傅和李師傅合作完成這兩項工作最少要8天。題型四:多人共同完成一項工程 例:一項工程,甲、乙、丙三人合作需要13天完成,如果丙休息2天,乙就要多做4天,或者由甲乙兩人合作1天。問這項工程由甲獨做需要多少天? 分析:①,由已知條件:甲+乙=2×丙=4×乙,推出甲∶乙∶丙=3∶1∶2,則甲=乙+丙由題意可知 甲、乙、丙的效率和為:甲+乙+丙=,等量代換得 甲+甲= 推出甲=則 甲單獨完成需要的天數為:1÷=26(天) 答:甲單獨完成需要26天。題型五:水池注水問題 例:一個蓄水池有甲乙兩個出水管和一個進水管丙,單開一個出水管40分鐘可以放完全池水,單開進水管,30分鐘注滿空池,如果三管一起開,幾分鐘可以放完全池水? 分析:①,水池注水問題也是工程問題里的一種題型,將水池滿水看作單位“1”, 由題意可得:1÷(+-)=60(分鐘) 答:三管一起放需要60分鐘可將水放完。工程問題不僅表現為以上幾種題型,有時候還會表現為"行程問題""價格問題",它不止是一種題型,更是一種解題思路。我們常用代換法、比例法、列方程、列表法等來解決此類題型,根據題意找出效率和時間的關系,從而找到突破口。12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