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0年河北省中考文綜(歷史部分)試卷分析 2010年河北省中考歷史試題,集中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在總體相對穩定的基礎上,突出提高自主探究能力,推動課改深入發展的命題思路。 一、2010年河北省中考歷史學科試題總體相對穩定。 1.試題命制依據。試題的命制嚴格依據初中《歷史課程標準》和《河北省2010年中考文化課歷史學科說明》(以下簡稱為《學科說明》)。不依賴、不傾向于某一版本的教材。反映了考試與教學要求一致、考查目標與備考指向統一的原則,使得廣大一線教師復習備考工作目標明確,同時,也減輕了廣大師生的課業負擔。 2.試題知識覆蓋率。試題緊緊圍繞課標要求的主干知識進行考查,試題涉及中國、世界近代現代史四個板塊的20個學習主題,宏觀知識覆蓋率達到66.7%;考查了中國近現代史學習主題9個、世界近現代史學習主題11個;考查的具體知識點達82個之多,廣泛的知識覆蓋率、密集的考點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重點內容考查的均衡分布,體現義務教育階段歷史課程的普及性、基礎性。 3.試題呈現形式。在題型和題量上,歷史單科選擇題9個、非選擇題3個;綜合選擇題側重歷史的4個、非選擇題1問。試題呈現圖文結合。如:12題餅狀數據圖、14題股票圖、31題重慶談判合影等,既豐富版面,又聯系生活,使試卷更加鮮活。 4.試題“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這表現在試題的整體文字閱讀量和答案書寫量呈進一步下降的趨勢。同時,試題設問簡潔,指向明確,答案設計明了,全面公正。 二、2010年河北省中考歷史學科試題的適度創新。 1.試題體現時代性、發展性,引領教學關注知識的現實意義與教育價值。 加強歷史教學的時代性和發展性是歷史新課程的重要理念,2010年中考歷史試題通過大視角著眼,小切口入手,熱點問題隱性考查等方式,從歷史的角度引導關注現實熱點問題,實現了知識的教育價值。在試題19、20、22、24、31、33等中體現明顯。 2.試題創設生活化、趣味化的情境,引領教學關注學習興趣的培養。 試題力求在材料內容的選擇、問題的設置上最大限度地促進思維的活躍,激發起學生的思考熱情,通過自主探究,得出正確的結論。從而,明確歷史教學的基本任務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歷史知識,還要讓學生將歷史知識融入現實生活中,激發學習歷史的熱情。這在試題11、12、13、14、16、17等中都有體現。 3.試題重點考查學習方法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引領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課程標準》要求要特別重視從根本上改變學習方法,努力實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學科說明》也強調“歷史學科能力的考查是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而非淺層次的識記方面的考查。”試題通過創設新的情境,給學生更多的挑戰,讓其利用積累的知識,借助已有的學習方法和能力,通過重新認識、獨立思考、做出判斷,解決新的問題。這一思想,在所有試題中均有體現。 4.試題注重情感體驗過程,引領教學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 歷史教育要啟迪學習者的心靈,引導他們自覺地走向人類神圣的殿堂,這就要求教學中要特別注意他們的心理體驗、情感震撼、內心選擇、精神升華等。試題如:11、13、22、31、33等都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它們避免了生硬的結論性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說教,著重強調了它們的自然生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