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名稱原 因領導人任 務起止時間開始標志或導火線性 質意 義文 獻獨立戰爭英國殖民統治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華盛頓擺脫英國殖民統治,贏得了民族獨立1775.4——1783來克星頓的槍聲(開始標志)民族解放戰爭、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有利于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以后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動作用。《獨立宣言》1776.7.4內戰南北雙方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奴隸制存廢問題是焦點)林肯廢除黑人奴隸制,維護國家統一1861——1865林肯當選總統(導火線)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經過這場戰爭,美國廢除了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 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解放黑人奴隸宣言》1862年九年級期中考試復習要點一、美國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第12、18課)二、英法資產階級革命(第11、12.、13課)國家原 因開始時間和標志領導人在位國王結束標志結 果意 義文 獻英國腐朽的封建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1640年恢復召開長期關閉的議會克倫威爾查理一世1688年光榮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制,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①英國資產階級 通過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了自己的統治,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②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1689年《權利法案》法國1789.7.14攻占巴士底獄羅伯斯庇爾路易十六1794年羅伯斯庇爾被推上斷頭臺(熱月政變)摧毀了封建制度,走上資本主義道路①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封建統治,②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1789年《人權宣言》美國英國的殖民統治阻礙了北美經濟發展1775.4來克星敦槍聲華盛頓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北美取得了勝利,獲取獨立美國獲得獨立;美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推動歐美和拉美革命1776年《獨立宣言》三、俄國、日本兩國的改革(第19課)國家原 因時 間領導人內 容相 同 點俄國農奴制的存在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a、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地主再也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 c、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他們必須出錢贖買這塊份地a、目的相同:都是為了擺脫國內危機,鞏固統治b、形式相同:都是自上而下進行的改革c、性質相同:都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d、結果相同:都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日本幕府統治危機以及歐美列強的入侵從1868年起明治天皇a、政治方面,“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 b、經濟方面,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 c、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即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四、兩次工業革命(第14、20課)名 稱時 間前 提主要國家表 現 領 域主要任務及成就時代特征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到1840年前后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英國、 美國紡織業、交通運輸業a、哈格里夫斯——珍妮機 1765年(英國)b、瓦特——改進蒸汽機1785年(英國)c、史蒂芬孫——火車機車 1814年(英國)蒸汽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70年代開始資本主義制度的鞏固加強帶來了經濟繁榮美國、德國a、新能源(電力和石油)的發現和應用b、新機器(內燃機)和新產品(電器)的創制c、新交通工具(汽車、飛機)的出現a、愛迪生——電燈等(美國)b、卡爾·本茨——內燃機汽車 1885年(德國)c、萊特兄弟——飛機 1903年(美國)電氣時代五、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方式?1、資產階級革命:1640——1688年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789.7.14——1794.7 法國大革命2、民族獨立戰爭:1775.4——1783年 美國獨立戰爭3、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1861年 俄國農奴制改革;1868年 日本明治維新 六、19世紀中期資本主義制度是如何發展的?領導人是誰?1、1861——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林肯總統2、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沙皇亞歷山大二世3、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明治天皇七、新航路的開辟、殖民擴張和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10、15、16課)⑴最著名的航海家是哥倫布(1492年),他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的古巴、海地,發現新大陸,稱當地居民為印第安人;新航路的開辟,密切了世界各大洲之間的聯系,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但是也開啟了一場持續數百年的殖民活動。⑵新航路開辟后,首先進行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著是英國和法國,他們進行著罪惡的“三角貿易”;路線:歐洲——非洲——美洲——歐洲;最早進行奴隸貿易的是葡萄牙,英國人后來居上,成為最主要的經營者。殖民主義的罪惡主要包括:殖民掠奪、屠殺當地居民、販賣黑人奴隸。殖民擴張的后果是:使非洲喪失了大量的精壯勞動力,殖民者掠奪了大量的原料和金銀,投資于工商業,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同時,這些殖民地也為他們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場。⑶“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英國完成工業革命后,加緊了對印度的剝削,引起了印度人民的反抗,1857——1859年爆發了印度民族大起義,杰出女英雄是章西女王。拉美除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外,其余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1816年以后的十年間,拉美人民在玻利瓦爾的帶領下,解放了委內瑞拉、哥倫比亞等地,沉重打擊了西班牙殖民者,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他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葡萄牙殖民者為大勢所迫,宣布巴西獨立。八、工業革命后,歐洲成為世界工廠,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斗爭日趨尖銳(17課)(1)世界上第一次群眾性的、政治性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是英國的憲章運動,工人們斗爭要求取得普選權,參與國家管理。(2)1844年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相會,共創馬克思主義理論,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三部分。(3)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4)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為激勵后人,公社領導人之一——歐仁·鮑狄埃創作了《國際歌》九、第一次世界大戰(21課)原 因經 過重要戰役戰后成立的國際組織結 果性 質影 響①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②1914年6月,薩拉熱窩事件引燃一戰戰火爆發:1914年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德、俄、法、英也很快卷入戰爭;交戰雙方:同盟國的德國和奧匈帝國;協約國的英法俄意美中和塞爾維亞。凡爾登戰役1916年國際聯盟1918年奧匈帝國瓦解,德國投降帝國主義的掠奪戰爭給交戰各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產生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俄使用說明:請大家每周抽出三天,每次10—15分鐘的時間背誦一部分,大約兩個周就可以背誦一遍。之后再稍稍抽點時間復習遺忘的部分即可。(僅供參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祝大家成功!) 2010-10-1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