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易錯點撥】中考科學二輪備考15:物質的分類、轉化、循環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易錯點撥】中考科學二輪備考15:物質的分類、轉化、循環

資源簡介

易錯專練15:物質的分類、轉化、循環
易錯點一:對概念理解不清致錯
典例:經分析,某種物質只含有一種元素,則此物質(  )
A.一定是一種單質 B.一定是純凈物
C.一定是化合物 D.可能是純凈物,可能是混合物
跟蹤訓練:下列物質分類組合中完全正確的是(  )



氧化物
A
純堿
鹽酸
燒堿
二氧化硫
B
燒堿
硫酸
純堿
一氧化碳
C
苛性鈉
醋酸
生石灰

D
熟石灰
硝酸
食鹽
氨水
易錯點二:對于化學反應中的過量問題不加思考而致錯
典例:有一包白色固體樣品,可能含碳酸鈉、硫酸鈉、氯化鈉、氫氧化鈉中的一種或幾種。小科同學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實驗:
Ⅰ.取少量固體樣品于燒杯中,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
Ⅱ.繼續向燒杯中滴加稀鹽酸并不斷攪拌,燒杯內固體質量隨加入稀鹽酸質量的變化如圖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B段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C點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蹤訓練:現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含有FeCl3、Na2SO4、NaOH、CaCO3、NH4HCO3、Na2CO3中的一種或幾種?,F做如下實驗:
(1)取少量固體加熱,無氨味,則原固體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___。
(2)另取少量固體溶于水,得到無色澄清溶液,則原固體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___。
(3)取(2)中溶液適量,滴加過量BaCl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過濾得固體A和濾液B。固體A能全部溶于稀硝酸并產生氣泡。則原固體中一定含有________,一定不含________。
(4)向濾液B中通入CO2,產生白色沉淀,由此判斷原固體中還含有NaOH。生成白色沉淀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粗鹽提純
1. 實驗原理圖
2. 實驗器材
燒杯、玻璃棒、鐵架臺(帶鐵圈)、酒精燈、漏斗、蒸發皿、量筒、托盤天平、坩堝鉗等
3. 實驗關鍵點
實驗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溶解——攪拌,加速溶解
過濾——引流
蒸發——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或晶體飛濺
4. 產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1)粗鹽沒有充分溶解;(2)過濾時有濾液損失;(3)蒸發時有液體濺出。
5. 實驗拓展
除去粗鹽中的氯化鎂、氯化鈣、硫酸鈉:
(1)實驗思路:過量的NaOH可以將MgCl2除去;過量的BaCl2可以將Na2SO4除去;過量的Na2CO3可以將CaCl2除去。由于試劑過量,引入了新的雜質,其中BaCl2可以用Na2CO3除去,NaOH、Na2CO3可以用稀鹽酸除去。
(2)實驗步驟:粗鹽加水溶解→過濾除去不溶或難溶性雜質→加入過量試劑(①過量BaCl2溶液→②過量Na2CO3溶液→③過量NaOH溶液)→過濾→加入適量稀鹽酸→蒸發→(①②③試劑位置可以互換,但Na2CO3溶液必須在BaCl2溶液之后,否則過量的BaCl2無法除去)。
典例:(1)實驗室除去粗鹽中泥沙等難溶性雜質的實驗步驟如下:
―→―→
①操作Ⅰ的名稱是________。
②蒸發過程中,當蒸發皿中出現_____________時,停止加熱,利用蒸發皿的余熱使濾液蒸干。
(2)工業上制備粗鹽時,通過曬鹽或煮鹽的方法,可以蒸發鹽溶液中水分使之濃縮結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粗鹽中含有少量CaCl2等雜質,不能滿足化工生產的要求。因此必須將粗鹽進行精制。若要除去粗鹽中的CaCl2,所用的試劑為____________。
一、選擇題
1.下列物質能在pH=13的無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A.NaNO3、NaCl、KNO3、(NH4)2SO4 B.H2SO4、HCl、AgNO3、Na2SO4
C.KMnO4、CuCl2、Fe2(SO4)3、NaNO3 D.K2SO4、NaCl、K2CO3、NaOH
2. [2018·濟寧]通過物質間相互反應可以實現物質間的相互轉化。下列物質間的轉化,通過一步化學反應不能實現的是(  )
A.C→CO→CO2 B.Mg→MgO→MgCl2
C.CuO→Cu(OH)2→CuCl2 D.NaOH→NaCl→NaNO3
3. 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環和碳循環,其中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的是 (  )
A.水的吸收        B.動植物的呼吸
C.光合作用 D.燃料的燃燒
4. [2018·樂山]如圖,四圓甲、乙、丙、丁分別表示一種溶液,兩圓的相交部分為兩溶液混合后出現的主要實驗現象,表中滿足圖示關系的一組物質是(  )




A
Na2CO3
H2SO4
Ba(OH)2
石蕊
B
Na2CO3
HCl
Ca(OH)2
CuSO4
C
Na2SO4
HCl
Ba(OH)2
石蕊
D
HCl
Na2CO3
Ca(OH)2
酚酞
5. [2018·濟寧]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和對反應類型的判斷,都正確的是(  )
A.4Fe+3O22Fe2O3 化合反應 B.Cu+2AgCl===2Ag+CuCl2 置換反應
C.SiO2+3CSiC+2CO↑ 置換反應
D.BaCO3+2HCl===BaCl2+H2O+CO2↑ 復分解反應
6. 某溶液可能含有鹽酸、硫酸、硝酸鈉、氯化銅中的一種或幾種,為了探究其組成,向一定質量的該溶液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鋇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與所加氫氧化鋇溶液的質量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
A.加入氫氧化鋇溶液至過量,共發生了三個化學反應
B.該溶液一定含有鹽酸、氯化銅,可能含有硝酸鈉
C.反應過程生成的沉淀一定有氫氧化銅,可能有硫酸鋇
D.到達b點時所消耗氫氧化鋇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17.1g
7. 甲、乙、丙三種物質只通過一步反應,不能實現如圖所示的轉化的是 (  )



A
C
CO
CO2
B
NaOH
Na2CO3
Na2SO4
C
CuO
Cu
Cu(NO3)2
D
H2SO4
H2
H2O
8. 下列選項所示的物質轉化均能一步實現,且兩個反應屬于同一基本反應類型的是(  )
A.FeFe2O3Fe(OH)3 B.CuOCuSO4CuCl2
C.SSO2H2SO3 D.CO2Na2CO3NaOH
9. 對如圖所示實驗操作的說法正確是的(  )
A.可用于分離兩種液體形成的混合物
B.燒杯①中的液體應沿著玻璃棒流下
C.漏斗中的液面應高于濾紙的邊緣
D.儀器內壁有灰塵不影響實驗效果
10.除去下列各物質中混有的少量雜質,所用試劑或方法正確的是(  )
序號
物質
雜質
試劑、方法
A
CO2
CO
點燃
B
O2
水蒸氣
適量生石灰
C
Al粉
Cu粉
適量稀硫酸,過濾
D
CaCl2溶液
鹽酸
適量的氫氧化鈉溶液
11.[2018·金華]如圖是微信熱傳的“苯寶寶表情包”,苯(化學式C6H6)、六氯苯(化學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苯分子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
B.苯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小于10%
C.六氯苯中碳、氯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1
D.六氯苯由6個碳原子和6個氯原子構成
12.下列四個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
A.①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NaOH溶液
B.②向一定量CuSO4溶液中加入Zn粉
C.③加熱KClO3與MnO2固體混合物
D.④向一定量Na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
13.[2018·濟寧]下列物質的分類,不正確的一組是(  )
A.H2O、MgO、H2CO3 都屬于氧化物
B.H2S、H2SO3、H2SO4 都屬于酸
C.NaOH、Ca(OH)2、Fe(OH)2 都屬于堿
D.NaCl、Na2CO3、NaHCO3 都屬于鹽
14.在進行實驗操作時常用到下列基本操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操作①和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完全相同的
B.①④⑤組合可以完成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實驗
C.在進行操作⑤時,將水全部蒸發后停止加熱
D.配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溶液,在操作③時,若俯視讀數,會使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
15.銅屑表面呈綠色,某課外活動小組同學欲利用其制取膽礬,設計了如下制取流程,下列有關該流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操作①所用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
B.銅屑表面呈綠色的物質俗稱銅綠,化學式為Cu2(OH)2CO3
C.由固體B制取硫酸銅溶液的過程中,方法1更符合綠色化學要求
D.操作②的步驟為將硫酸銅溶液加熱蒸干
二、非選擇題
16.如圖為生物圈中碳循環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碳在大氣圈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
(2)碳從無機環境進入生物群落的途徑①表示_______過程,④表示的是_______作用。
(3)如果大氣層中的CO2增多,則會加劇_______效應。減緩此效應的措施有(答出一項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018·金華麗水]有一包白色固體可能含有碳酸鈉、硫酸鈉、硝酸鋇、氫氧化鈉中的一種或幾種。某科學興趣小組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實驗:
①取少量固體于燒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燒杯內有固體殘留并得到無色溶液甲;
②取少量無色溶液甲于試管中,滴加酚酞試液,溶液不變色;
③繼續向①的燒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斷攪拌,燒杯內固體的質量隨加入稀硝酸質量的變化如圖所示。
(1)僅通過①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原白色固體中一定有_______。
(2)無色溶液甲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質是_______(填字母)。
A.碳酸鈉 B.硫酸鈉 C.硝酸鋇 D.氫氧化鈉
17.[2018·金華麗水]A、B、C、D是初中科學常見的四種物質,其中A、B屬于相同物質類別的化合物,C、D物質類別不同,它們之間的轉化和反應關系如圖。圖中“→”表示某一種物質經一步反應可轉化為另一種物質,“—”表示相連兩物質能發生化學反應,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請回答:
(1)若C是二氧化碳,B是氫氧化鈣,則B→A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C是鋅,A和B都屬于酸,寫出D可能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質類別不同的兩種即可)。
18.[2018·南京]圖中A~M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且分別由H、C、O、Na、S、Cl、K、Fe中一種或幾種元素組成。B、C、E、F、M均由兩種元素組成,B中兩種元素質量之比為7∶3。固態E叫做“干冰”;A、D、H均由三種元素組成,H在實驗室可用于制取氧氣;G是焙制糕點所用的發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圖中“—”表示兩端的物質間能發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間存在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或反應條件已略去。
(1)寫出化學式:G_______,B_______。
(2)寫出H→I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KClO32KCl+3O2↑ 。
(3)寫出A與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018·廣州]某固體可能含有CuSO4、CaCO3、Na2CO3、KOH中的一種或兩種,為了確定該固體的成分,進行如下實驗:
步驟Ⅰ:取少量固體于燒杯中,加水,攪拌,固體全部溶解,得到無色溶液A。
步驟Ⅱ:取少量溶液A于試管中,滴加過量Mg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再加入過量稀鹽酸,沉淀消失,有氣泡產生。
(1)步驟Ⅱ中產生的氣泡是_______(填化學式)。
(2)根據上述實驗推斷該固體的成分,肯定含有的是_______,可能含有的是_______。
(3)設計實驗進一步確定固體組成,依次用到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某科學興趣小組完成了下列兩個實驗:
實驗1:用試管取一定量NaOH溶液,并滴加2滴酚酞試液,再加入稀鹽酸,紅色恰好消失。
實驗2:用試管取一定量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飽和的Na2CO3溶液。
實驗結束后,把兩支試管里的物質倒入同一燒杯,靜置,燒杯中有白色沉淀,上層澄清液顯紅色。同學們欲對該澄清液成分進行探究,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問題:
問題分析:
(1)實驗1的目的是驗證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方程式)。
(2)實驗2中產生白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澄清液顯紅色,說明該澄清液顯堿性,其中溶質除一定有NaOH外,還可能含有_______。
實驗驗證:
(1)取澄清液,加入適量的CaCl2溶液,無明顯現象,則澄清液中不含______________。
(2)取澄清液,通入CO2氣體,產生渾濁,寫出所發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化學反應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質的確定,既要考慮反應產物,也要考慮反應物是否過量。
21.[2018·江西]如圖,物質王國中的A~F及X玩“獨木橋”游戲,其中A~F分別是鹽酸、氫氣、氧化銅、氫氧化鈣、碳酸鈉、二氧化碳六種物質中的一種。
(1)搭橋:規則是A~F搭橋后相鄰的物質之間能發生化學反應(所涉及反應均為初中常見化學反應)。已知E的俗名叫熟石灰
①E的化學式是_______;
②A與B反應的基本類型是______________;
③C與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過橋:若A~F分別通過一步反應能直接轉化為X,則X可成功過橋,物質X是_______。
22.氧化鋅(ZnO,白色,難溶于水,溶于強酸)具有廣泛的應用。
實驗方案:工業上用粗氧化鋅(含少量FeO)制取活性氧化鋅,其流程如圖甲:
查閱資料:一些陽離子以氫氧化物形式開始沉淀、完全沉淀時溶液的pH如表。
沉淀物
Fe(OH)3
Zn(OH)2
Fe(OH)2
開始沉淀pH
1.5
6.2
6.3
完全沉淀pH
3.2
8.0
9.7
問題探究:
(1)“溶解”前將粗氧化鋅粉碎成細顆粒,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解”后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ZnSO4、_______、FeSO4。除鐵池中加入適量H2O2,使Fe2+轉化為Fe3+。為使溶液中Fe3+全部轉化為Fe(OH)3,而Zn2+不形成Zn(OH)2,則應加入氨水控制溶液的pH的范圍為_______。
(3)“沉淀池”中的沉淀經過濾、洗滌等操作得純凈固體M,其組成為aZnCO3·bZn(OH)2·cH2O。確認固體M已經洗滌干凈的操作是取最后一次洗滌液,最好選擇下列_______,向其中滴入無現象,則已經洗干凈。
A.紫色石蕊試液
B.少量稀鹽酸
C.氯化鋇溶液或硝酸鋇溶液
組成測定:固體B的組成會影響制得的ZnO的活性。為確定aZnCO3·bZn(OH)2·cH2O的組成,進行如下實驗(假設每步反應、吸收均完全):
查閱資料:aZnCO3·bZn(OH)2·cH2O受熱分解生成ZnO、H2O、CO2三種產物。
(4)寫出裝置B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稱取35.9g aZnCO3·bZn(OH)2·cH2O在B裝置中進行完全煅燒,測得裝置C和D的質量分別增重7.2g和4.4g。
實驗分析及數據處理:
(5)裝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據上述數據,則生成ZnO的質量為_______g;a∶b∶c=______________。
(7)若沒有E裝置,則測得的a值_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23.以化合價為縱坐標,以物質的類別為橫坐標所繪制的圖像叫價類圖。如圖為鐵的價類圖,例如E點可表示+2價的亞鐵鹽。請回答:
(1)A點表示的物質所屬的物質類別是_______。
(2)請寫出B點表示的物質的化學式_______。
(3)已知C點表示的化合物在常溫下能與氧氣、水發生化合反應生成D,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2018·揚州]某工廠產生的廢渣主要成分是含鈣的化合物(雜質為Fe2O3)。用該廢渣制取CaCl2晶體(CaCl2·xH2O)并進行組成測定,其制取的流程如圖所示:
已知:NH4Cl溶液顯酸性,且濃度越高酸性越強。
(1)XRD圖譜可用于判斷某固態物質是否存在。如圖為煅燒前后廢渣的XRD圖譜。寫出煅燒時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浸取時需連續攪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NH3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_______色。
(3)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CaCl2的產率隨浸取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則宜選擇的浸取溫度為_______℃左右。
(4)若使用過量濃度較高的NH4Cl溶液,則所得CaCl2溶液中會含有NH4Cl、_______(填化學式)等雜質。
(5)過濾得到的Fe2O3在高溫下可與CO反應,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6)測定晶體(CaCl2·xH2O)的組成:
a.稱取14.7000g CaCl2晶體于錐形瓶內,加入適量蒸餾水,使其全部溶解。
b.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靜置。
c.過濾、洗滌、干燥、稱量,得到10.0000g固體。
①通過計算,確定x的值(寫出計算過程)。
②判斷步驟b中沉淀完全的方法是:靜置,向上層清液中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說明已沉淀完全;若沉淀不完全,則測得的x值比實際值_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25.小新用20g含碳酸鈉53%的天然堿制取氫氧化鈉用于制作“葉脈書簽”(雜質不參加反應)。操作過程如下:
請計算:
(1)20g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為_______g。
反應后所得濾液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3)將200g濾液濃縮成制作“葉脈書簽”所需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需蒸發水_______g。
26.納米碳酸鋇是一種重要的無機化工產品,如圖是某廠生產納米碳酸鋇的工藝流程。
試劑A為稀鹽酸,現有含二氧化硅的碳酸鋇樣品40g與試劑A169.4g于燒杯中(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與稀鹽酸反應),恰好完全反應,燒杯內剩余物的總質量為200.6g。試計算:
(1)操作1是_______(填操作名稱)。
(2)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_______g。
(3)樣品中碳酸鋇的質量為_______g。
(4)反應后所得BaCl2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
易錯專練15:物質的分類、轉化、循環
易錯點一:對概念理解不清致錯
典例:經分析,某種物質只含有一種元素,則此物質(  )
A.一定是一種單質 B.一定是純凈物
C.一定是化合物 D.可能是純凈物,可能是混合物
【錯解】選A
【析錯】上述解答錯誤在于把該物質只含有一種元素理解為一種物質。單質、化合物都是純凈物,同種元素可組成單質,也可組成混合物。
【正解】選D 某種物質只含一種元素,可能是單質,如O2等,單質屬于純凈物;也有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的混合物。
跟蹤訓練:下列物質分類組合中完全正確的是( B )



氧化物
A
純堿
鹽酸
燒堿
二氧化硫
B
燒堿
硫酸
純堿
一氧化碳
C
苛性鈉
醋酸
生石灰

D
熟石灰
硝酸
食鹽
氨水
易錯點二:對于化學反應中的過量問題不加思考而致錯
典例:有一包白色固體樣品,可能含碳酸鈉、硫酸鈉、氯化鈉、氫氧化鈉中的一種或幾種。小科同學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實驗:
Ⅰ.取少量固體樣品于燒杯中,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
Ⅱ.繼續向燒杯中滴加稀鹽酸并不斷攪拌,燒杯內固體質量隨加入稀鹽酸質量的變化如圖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B段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C點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錯解】(2)NaCl、BaCl2
【析錯】(1)AB段固體質量減少,說明加入稀鹽酸后沉淀溶解并生成氣體。(2)加入稀鹽酸后沉淀部分溶解,說明加入BaCl2溶液生成碳酸鋇沉淀和硫酸鋇沉淀。在產生沉淀的同時生成氯化鈉。稀鹽酸與碳酸鋇反應生成氯化鋇。又C點時,稀鹽酸過量。故C點時一定含有的溶質是NaCl、BaCl2、HCl。
【正解】(1)固體部分溶解并有氣泡產生 (2)NaCl、BaCl2、HCl
跟蹤訓練:現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含有FeCl3、Na2SO4、NaOH、CaCO3、NH4HCO3、Na2CO3中的一種或幾種。現做如下實驗:
(1)取少量固體加熱,無氨味,則原固體中一定不含__NH4HCO3__。
(2)另取少量固體溶于水,得到無色澄清溶液,則原固體中一定不含__FeCl3、CaCO3__。
(3)取(2)中溶液適量,滴加過量BaCl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過濾得固體A和濾液B。固體A能全部溶于稀硝酸并產生氣泡。則原固體中一定含有__Na2CO3__,一定不含__Na2SO4__。
(4)向濾液B中通入CO2,產生白色沉淀,由此判斷原固體中還含有NaOH。生成白色沉淀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BaCl2+2NaOH+CO2===BaCO3↓+2NaCl+H2O__。
粗鹽提純
1. 實驗原理圖
2. 實驗器材
燒杯、玻璃棒、鐵架臺(帶鐵圈)、酒精燈、漏斗、蒸發皿、量筒、托盤天平、坩堝鉗等
3. 實驗關鍵點
實驗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溶解——攪拌,加速溶解
過濾——引流
蒸發——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或晶體飛濺
4. 產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1)粗鹽沒有充分溶解;
(2)過濾時有濾液損失;
(3)蒸發時有液體濺出。
5. 實驗拓展
除去粗鹽中的氯化鎂、氯化鈣、硫酸鈉:
(1)實驗思路:過量的NaOH可以將MgCl2除去;過量的BaCl2可以將Na2SO4除去;過量的Na2CO3可以將CaCl2除去。由于試劑過量,引入了新的雜質,其中BaCl2可以用Na2CO3除去,NaOH、Na2CO3可以用稀鹽酸除去。
(2)實驗步驟:粗鹽加水溶解→過濾除去不溶或難溶性雜質→加入過量試劑(①過量BaCl2溶液→②過量Na2CO3溶液→③過量NaOH溶液)→過濾→加入適量稀鹽酸→蒸發→(①②③試劑位置可以互換,但Na2CO3溶液必須在BaCl2溶液之后,否則過量的BaCl2無法除去)。
典例:(1)實驗室除去粗鹽中泥沙等難溶性雜質的實驗步驟如下:
―→―→
①操作Ⅰ的名稱是__過濾__。
②蒸發過程中,當蒸發皿中出現__較多固體__時,停止加熱,利用蒸發皿的余熱使濾液蒸干。
(2)工業上制備粗鹽時,通過曬鹽或煮鹽的方法,可以蒸發鹽溶液中水分使之濃縮結晶,理由是__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蒸發水分,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繼續蒸發,固體析出__。
(3)由于粗鹽中含有少量CaCl2等雜質,不能滿足化工生產的要求。因此必須將粗鹽進行精制。若要除去粗鹽中的CaCl2,所用的試劑為__Na2CO3__。
一、選擇題
1.下列物質能在pH=13的無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D )
A.NaNO3、NaCl、KNO3、(NH4)2SO4
B.H2SO4、HCl、AgNO3、Na2SO4
C.KMnO4、CuCl2、Fe2(SO4)3、NaNO3
D.K2SO4、NaCl、K2CO3、NaOH
2. [2018·濟寧]通過物質間相互反應可以實現物質間的相互轉化。下列物質間的轉化,通過一步化學反應不能實現的是( C )
A.C→CO→CO2 B.Mg→MgO→MgCl2
C.CuO→Cu(OH)2→CuCl2 D.NaOH→NaCl→NaNO3
3. 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環和碳循環,其中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的是 ( C )
A.水的吸收        B.動植物的呼吸
C.光合作用 D.燃料的燃燒
4. [2018·樂山]如圖,四圓甲、乙、丙、丁分別表示一種溶液,兩圓的相交部分為兩溶液混合后出現的主要實驗現象,表中滿足圖示關系的一組物質是( A )




A
Na2CO3
H2SO4
Ba(OH)2
石蕊
B
Na2CO3
HCl
Ca(OH)2
CuSO4
C
Na2SO4
HCl
Ba(OH)2
石蕊
D
HCl
Na2CO3
Ca(OH)2
酚酞
5. [2018·濟寧]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和對反應類型的判斷,都正確的是( D )
A.4Fe+3O22Fe2O3 化合反應 B.Cu+2AgCl===2Ag+CuCl2 置換反應
C.SiO2+3CSiC+2CO↑ 置換反應
D.BaCO3+2HCl===BaCl2+H2O+CO2↑ 復分解反應
6. 某溶液可能含有鹽酸、硫酸、硝酸鈉、氯化銅中的一種或幾種,為了探究其組成,向一定質量的該溶液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鋇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與所加氫氧化鋇溶液的質量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B )
A.加入氫氧化鋇溶液至過量,共發生了三個化學反應
B.該溶液一定含有鹽酸、氯化銅,可能含有硝酸鈉
C.反應過程生成的沉淀一定有氫氧化銅,可能有硫酸鋇
D.到達b點時所消耗氫氧化鋇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17.1g
7. 甲、乙、丙三種物質只通過一步反應,不能實現如圖所示的轉化的是 ( B )



A
C
CO
CO2
B
NaOH
Na2CO3
Na2SO4
C
CuO
Cu
Cu(NO3)2
D
H2SO4
H2
H2O
8. 下列選項所示的物質轉化均能一步實現,且兩個反應屬于同一基本反應類型的是( C )
A.FeFe2O3Fe(OH)3 B.CuOCuSO4CuCl2
C.SSO2H2SO3 D.CO2Na2CO3NaOH
9. 對如圖所示實驗操作的說法正確是的( B )
A.可用于分離兩種液體形成的混合物
B.燒杯①中的液體應沿著玻璃棒流下
C.漏斗中的液面應高于濾紙的邊緣
D.儀器內壁有灰塵不影響實驗效果
10.除去下列各物質中混有的少量雜質,所用試劑或方法正確的是( B )
序號
物質
雜質
試劑、方法
A
CO2
CO
點燃
B
O2
水蒸氣
適量生石灰
C
Al粉
Cu粉
適量稀硫酸,過濾
D
CaCl2溶液
鹽酸
適量的氫氧化鈉溶液
11.[2018·金華]如圖是微信熱傳的“苯寶寶表情包”,苯(化學式C6H6)、六氯苯(化學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 )
A.苯分子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
B.苯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小于10%
C.六氯苯中碳、氯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1
D.六氯苯由6個碳原子和6個氯原子構成
12.下列四個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C )
A.①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NaOH溶液
B.②向一定量CuSO4溶液中加入Zn粉
C.③加熱KClO3與MnO2固體混合物
D.④向一定量Na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
13.[2018·濟寧]下列物質的分類,不正確的一組是( A )
A.H2O、MgO、H2CO3 都屬于氧化物
B.H2S、H2SO3、H2SO4 都屬于酸
C.NaOH、Ca(OH)2、Fe(OH)2 都屬于堿
D.NaCl、Na2CO3、NaHCO3 都屬于鹽
14.在進行實驗操作時常用到下列基本操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操作①和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完全相同的
B.①④⑤組合可以完成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實驗
C.在進行操作⑤時,將水全部蒸發后停止加熱
D.配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溶液,在操作③時,若俯視讀數,會使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
15.銅屑表面呈綠色,某課外活動小組同學欲利用其制取膽礬,設計了如下制取流程,下列有關該流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B )
A.操作①所用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
B.銅屑表面呈綠色的物質俗稱銅綠,化學式為Cu2(OH)2CO3
C.由固體B制取硫酸銅溶液的過程中,方法1更符合綠色化學要求
D.操作②的步驟為將硫酸銅溶液加熱蒸干
二、非選擇題
16.如圖為生物圈中碳循環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碳在大氣圈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CO2__,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含碳有機物__。
(2)碳從無機環境進入生物群落的途徑①表示__光合作用__過程,④表示的是__(分解者)分解__作用。
(3)如果大氣層中的CO2增多,則會加劇__溫室__效應。減緩此效應的措施有(答出一項即可)__保護植被;使用新能源;植樹造林等__。
16.[2018·金華麗水]有一包白色固體可能含有碳酸鈉、硫酸鈉、硝酸鋇、氫氧化鈉中的一種或幾種。某科學興趣小組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實驗:
①取少量固體于燒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燒杯內有固體殘留并得到無色溶液甲;
②取少量無色溶液甲于試管中,滴加酚酞試液,溶液不變色;
③繼續向①的燒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斷攪拌,燒杯內固體的質量隨加入稀硝酸質量的變化如圖所示。
(1)僅通過①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原白色固體中一定有__Ba(NO3)2__。
(2)無色溶液甲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質是__ABD__(填字母)。
A.碳酸鈉 B.硫酸鈉 C.硝酸鋇 D.氫氧化鈉
17.[2018·金華麗水]A、B、C、D是初中科學常見的四種物質,其中A、B屬于相同物質類別的化合物,C、D物質類別不同,它們之間的轉化和反應關系如圖。圖中“→”表示某一種物質經一步反應可轉化為另一種物質,“—”表示相連兩物質能發生化學反應,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請回答:
(1)若C是二氧化碳,B是氫氧化鈣,則B→A的化學方程式是__Na2CO3+Ca(OH)2===CaCO3↓+2NaOH(合理即可)__。
(2)若C是鋅,A和B都屬于酸,寫出D可能的化學式__Na2CO3、CuO、NaOH(或其他碳酸鹽、金屬氧化物、堿的化學式)三種中的任意兩種__(物質類別不同的兩種即可)。
18.[2018·南京]圖中A~M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且分別由H、C、O、Na、S、Cl、K、Fe中一種或幾種元素組成。B、C、E、F、M均由兩種元素組成,B中兩種元素質量之比為7∶3。固態E叫做“干冰”;A、D、H均由三種元素組成,H在實驗室可用于制取氧氣;G是焙制糕點所用的發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圖中“—”表示兩端的物質間能發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間存在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或反應條件已略去。
(1)寫出化學式:G__NaHCO3__,B__Fe2O3__。
(2)寫出H→I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KClO32KCl+3O2↑ 。
(3)寫出A與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K2CO3+H2SO4===K2SO4+H2O+CO2↑__。
19.[2018·廣州]某固體可能含有CuSO4、CaCO3、Na2CO3、KOH中的一種或兩種,為了確定該固體的成分,進行如下實驗:
步驟Ⅰ:取少量固體于燒杯中,加水,攪拌,固體全部溶解,得到無色溶液A。
步驟Ⅱ:取少量溶液A于試管中,滴加過量Mg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再加入過量稀鹽酸,沉淀消失,有氣泡產生。
(1)步驟Ⅱ中產生的氣泡是__CO2__(填化學式)。
(2)根據上述實驗推斷該固體的成分,肯定含有的是__碳酸鈉__,可能含有的是__氫氧化鉀__。
(3)設計實驗進一步確定固體組成,依次用到的試劑是__過量氯化鋇(氯化鈣/硝酸鋇/硝酸鈣)溶液,酚酞試液__。
20.某科學興趣小組完成了下列兩個實驗:
實驗1:用試管取一定量NaOH溶液,并滴加2滴酚酞試液,再加入稀鹽酸,紅色恰好消失。
實驗2:用試管取一定量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飽和的Na2CO3溶液。
實驗結束后,把兩支試管里的物質倒入同一燒杯,靜置,燒杯中有白色沉淀,上層澄清液顯紅色。同學們欲對該澄清液成分進行探究,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問題:
問題分析:
(1)實驗1的目的是驗證__NaOH+HCl===NaCl+H2O__(填化學方程式)。
(2)實驗2中產生白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__Ca(OH)2+Na2CO3===CaCO3↓+2NaOH__。
(3)澄清液顯紅色,說明該澄清液顯堿性,其中溶質除一定有NaOH外,還可能含有__Na2CO3或Ca(OH)2__。
實驗驗證:
(1)取澄清液,加入適量的CaCl2溶液,無明顯現象,則澄清液中不含__Na2CO3__。
(2)取澄清液,通入CO2氣體,產生渾濁,寫出所發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CO2+Ca(OH)2===CaCO3↓+H2O__。
交流反思:化學反應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質的確定,既要考慮反應產物,也要考慮反應物是否過量。
21.[2018·江西]如圖,物質王國中的A~F及X玩“獨木橋”游戲,其中A~F分別是鹽酸、氫氣、氧化銅、氫氧化鈣、碳酸鈉、二氧化碳六種物質中的一種。
(1)搭橋:規則是A~F搭橋后相鄰的物質之間能發生化學反應(所涉及反應均為初中常見化學反應)。已知E的俗名叫熟石灰
①E的化學式是__Ca(OH)2__;
②A與B反應的基本類型是__置換反應__;
③C與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2HCl+Na2CO3===2NaCl+CO2↑+H2O__。
(2)過橋:若A~F分別通過一步反應能直接轉化為X,則X可成功過橋,物質X是__H2O__。
22.氧化鋅(ZnO,白色,難溶于水,溶于強酸)具有廣泛的應用。
實驗方案:工業上用粗氧化鋅(含少量FeO)制取活性氧化鋅,其流程如圖甲:
查閱資料:一些陽離子以氫氧化物形式開始沉淀、完全沉淀時溶液的pH如表。
沉淀物
Fe(OH)3
Zn(OH)2
Fe(OH)2
開始沉淀pH
1.5
6.2
6.3
完全沉淀pH
3.2
8.0
9.7
問題探究:
(1)“溶解”前將粗氧化鋅粉碎成細顆粒,目的是__增大接觸面積,使其充分反應__。
(2)“溶解”后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ZnSO4、__H2SO4__、FeSO4。除鐵池中加入適量H2O2,使Fe2+轉化為Fe3+。為使溶液中Fe3+全部轉化為Fe(OH)3,而Zn2+不形成Zn(OH)2,則應加入氨水控制溶液的pH的范圍為__3.2~6.2__。
(3)“沉淀池”中的沉淀經過濾、洗滌等操作得純凈固體M,其組成為aZnCO3·bZn(OH)2·cH2O。確認固體M已經洗滌干凈的操作是取最后一次洗滌液,最好選擇下列__C__,向其中滴入無現象,則已經洗干凈。
A.紫色石蕊試液
B.少量稀鹽酸
C.氯化鋇溶液或硝酸鋇溶液
組成測定:固體B的組成會影響制得的ZnO的活性。為確定aZnCO3·bZn(OH)2·cH2O的組成,進行如下實驗(假設每步反應、吸收均完全):
查閱資料:aZnCO3·bZn(OH)2·cH2O受熱分解生成ZnO、H2O、CO2三種產物。
(4)寫出裝置B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aZnCO3·bZn(OH)2·cH2O(a+b)ZnO+(b+c)H2O+aCO2↑__。
現稱取35.9g aZnCO3·bZn(OH)2·cH2O在B裝置中進行完全煅燒,測得裝置C和D的質量分別增重7.2g和4.4g。
實驗分析及數據處理:
(5)裝置A的作用是__吸收空氣中的水和二氧化碳__。
(6)根據上述數據,則生成ZnO的質量為__24.3__g;a∶b∶c=__1∶2∶2__。
(7)若沒有E裝置,則測得的a值__偏大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23.以化合價為縱坐標,以物質的類別為橫坐標所繪制的圖像叫價類圖。如圖為鐵的價類圖,例如E點可表示+2價的亞鐵鹽。請回答:
(1)A點表示的物質所屬的物質類別是__單質__。
(2)請寫出B點表示的物質的化學式__FeO__。
(3)已知C點表示的化合物在常溫下能與氧氣、水發生化合反應生成D,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__4Fe(OH)2+O2+2H2O===4Fe(OH)3__。
24.[2018·揚州]某工廠產生的廢渣主要成分是含鈣的化合物(雜質為Fe2O3)。用該廢渣制取CaCl2晶體(CaCl2·xH2O)并進行組成測定,其制取的流程如圖所示:
已知:NH4Cl溶液顯酸性,且濃度越高酸性越強。
(1)XRD圖譜可用于判斷某固態物質是否存在。如圖為煅燒前后廢渣的XRD圖譜。寫出煅燒時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Ca(OH)2CaO+H2O__。
(2)浸取時需連續攪拌,其目的是__使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再與氯化銨反應__;生成的NH3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__藍__色。
(3)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CaCl2的產率隨浸取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則宜選擇的浸取溫度為__30__℃左右。
(4)若使用過量濃度較高的NH4Cl溶液,則所得CaCl2溶液中會含有NH4Cl、__FeCl3__(填化學式)等雜質。
(5)過濾得到的Fe2O3在高溫下可與CO反應,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Fe2O3+3CO2Fe+3CO2 。
(6)測定晶體(CaCl2·xH2O)的組成:
a.稱取14.7000g CaCl2晶體于錐形瓶內,加入適量蒸餾水,使其全部溶解。
b.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靜置。
c.過濾、洗滌、干燥、稱量,得到10.0000g固體。
①通過計算,確定x的值(寫出計算過程)。
②判斷步驟b中沉淀完全的方法是:靜置,向上層清液中滴加__Na2CO3溶液,沒有沉淀產生__,則說明已沉淀完全;若沉淀不完全,則測得的x值比實際值__偏大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答案:(6)①設14.7g晶體中CaCl2的質量為m。
CaCl2+Na2CO3===CaCO3↓+2NaCl
111       100
 m       10g
=,m=11.1g
則14.7g×=11.1g
解得x=2。
25.小新用20g含碳酸鈉53%的天然堿制取氫氧化鈉用于制作“葉脈書簽”(雜質不參加反應)。操作過程如下:
請計算:
(1)20g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為__10.6__g。
反應后所得濾液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4%
(3)將200g濾液濃縮成制作“葉脈書簽”所需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需蒸發水__120__g。
【解析】(1)碳酸鈉的質量為20g×53%=10.6g。
(2)設反應生成氫氧化鈉的質量為x,
Na2CO3+Ca(OH)2===CaCO3↓+2NaOH
106              80
10.6g              x
=,x=8g,
濾液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100%=4%。
(3)設需蒸發水y,
200g×4%=(200g-y)×10%,y=120g。
26.納米碳酸鋇是一種重要的無機化工產品,如圖是某廠生產納米碳酸鋇的工藝流程。
試劑A為稀鹽酸,現有含二氧化硅的碳酸鋇樣品40g與試劑A169.4g于燒杯中(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與稀鹽酸反應),恰好完全反應,燒杯內剩余物的總質量為200.6g。試計算:
(1)操作1是__過濾__(填操作名稱)。
(2)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__8.8__g。
(3)樣品中碳酸鋇的質量為__39.4__g。
(4)反應后所得BaCl2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20.8%__。
【解析】 (3)設樣品中碳酸鋇的質量為m1,反應生成BaCl2的質量為m2,
BaCO3+2HCl===BaCl2+H2O+CO2↑
197       208     44
m1       m2     8.8g
197/m1=44/8.8g,m1=39.4g。
(4)208/m2=44/8.8g,m2=41.6g,
m(SiO2)=40g-39.4g=0.6g
BaCl2溶液中的質量分數為×100%=20.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琼中| 大丰市| 永仁县| 东安县| 兴安县| 东莞市| 衡阳市| 旌德县| 酒泉市| 涟源市| 灵台县| 威海市| 敖汉旗| 通河县| 博爱县| 铜梁县| 镇坪县| 礼泉县| 泰州市| 白城市| 霍林郭勒市| 加查县| 沙湾县| 贵阳市| 茂名市| 广宗县| 永登县| 长泰县| 莫力| 靖西县| 克什克腾旗| 吴江市| 莫力| 巴彦淖尔市| 泾阳县| 甘肃省| 渝中区| 旺苍县| 武宣县| 闸北区| 乌审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