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30張PPT。主題二社會變遷與文明演進舉例說明工業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發明給社會生產、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理解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原因.歷史與社會人教版 中考復習考綱分析考點24:舉例說明工業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發明給社會生產、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理解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原因(b)社會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一課(P57-61);第五課(P78-81);綜合探究七(P82-86)。九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四課(P82-84)◆考點分解1. 知道兩次工業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成就;2. 能運用史實說明三次革命給社會生產、生活帶來變化;3.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深刻含義。知識回顧一、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標志工業革命的開始英國工人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機。用人作動力,整臺機器包括一個手搖輪和一排并列的紗錠。用手搖動輪子,不用手指的幫助,棉花就能夠同時紡成。最初的珍妮機一次能紡出8根紗線,經過改進后,能同時紡出80根紗線,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人力動力: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紡紗機,將它命名為珍妮機棉紡織業1721年-1778年知識回顧蒸汽機的廣泛應用的影響:動力機器是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它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 蒸汽機的歷史意義,無論怎樣夸大也不為過。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熱能、為機械提供推動力的手段。因而,它結束了人類對畜力、風力和水力的由來已久的依賴。……實際上,可以說,19世紀歐洲對世界的支配與其說是以其他任何一種手段或力量為基礎,不如說是以蒸汽機為基礎。 ——《全球通史》人力、畜力水力、風力蒸汽動力1736年 – 1819年 一、第一次工業革命知識回顧一、第一次工業革命1825年,由斯蒂芬森設計的蒸汽機車拖著車廂載著乘客正式試車,標志著鐵路時代的開始。交通運輸 斯蒂芬森,英國工程師。因家庭窘迫,沒有受過正式的學校教育,很小就出來做エ,但他堅持一邊工作邊上夜校和自學。1813年,他開始研制能在煤礦使用的蒸汽機車。1825年,他設計的蒸汽機車在英國首運成功。在1829年的次蒸汽機車比賽中,斯蒂芬森的新機車“火箭號”獲勝。斯蒂芬森設計的蒸汽機車在英、法、德、美等國得到廣泛的應用。1781年-1848年火車父之知識回顧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代表性成就一、第一次工業革命知識回顧二、第二次工業革命電的出現學電父之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后來,人們根據這一現象發明了早期電動機和發電機。法拉第為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出生貧苦,僅上過小學,但自學成才。1831年首次發現電磁感應現象。法拉第 1791年~1867年知識回顧電發機1866年,德意志人西門子研制出發電機,但這種發電機存在許多缺點。電動機是把電能轉換成機械能的一種設備。19世紀70年代,經過不斷完善的發電機進入生產領域,電力開始作為動力帶動機器。動電機1870年比利時人格拉姆發明了電動機,電力開始被用來帶動機器,成為補充和取代蒸汽動力的新能源。二、第二次工業革命知識回顧二、第二次工業革命 美國發明家愛迪生利用電學研究最新成果,發明了耐用的白熾燈泡、堿性蓄電池、電影攝影機和放映機等。美利堅民族崇尚的那種傳奇般的人物——沒有受過良好的學校教育,但憑個人奮斗和非凡他一生取得了1300多項的發明專利,被稱為“發明大王”,特別在電氣應用領域,成果累累、功勛卓著。明發王大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1931年知識回顧迪愛及生明發 1862年——救人,有機會學習收發電報技術。 1869年——愛迪生在紐約一家經紀人處得到了一份滿意的工作。幾個月后,他為華爾街的老板們設計了一臺股票行情自動收報機。這項發明的成功促使愛迪生決意當一名職業發明家。他辭去工作,自己開了一家咨詢公司,專門從事發明和技術開發工作。他改進了電報機,發明了臘紙和油印機,將公司辦得有聲有色。 1876年——他做出了一個使他聲名鵲起的偉大發明:留聲機。 1878年——愛迪生將興趣轉到電燈的研制上來……二、第二次工業革命知識回顧愛迪生發明的電燈19世紀巴黎的電力鐵路最早的電影放映機影響:電力在工廠和家庭中得到了普遍應用,標志著人類邁進了電氣時代。 電 力(新能源)電動生產工具、家用電器出現大型發電廠出現遠距離輸電網絡建立→→→二、第二次工業革命知識回顧車汔發的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本茨制造出一輛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專利號為37435,專利名為氣態發動機車明二、第二次工業革命知識回顧二、第二次工業革命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試驗飛機成功服征空天的王者1903年12月17日,美國的萊特兄弟制成的第一架有動力裝置的飛機并試飛成功,試飛最長一次飛行59秒,行程約260米。把人類飛上藍天的夢想變成了現實。知識回顧二第工次影業響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成為工業化強國。19世紀最后30年,資本主義世界鋼產量從52萬噸增長到2800多萬噸;石油產量從80萬噸增加到2000萬噸,增長了24倍;鐵路從21萬公里增加到79萬公里,延長了近3倍。1870年-1913年世界工業生產分布比例%知識回顧二、第二次工業革命在科技影響生產的同時,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工廠不斷改進經營管理方式改變了生產方式:采用流水線生產方法談一談,流水線生產有什么利弊。(評價) 一方面簡化了操作方法,降低了對勞動者的技術要求,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另一方面,流水線作業連續不斷運轉,強制工人快速操作,增加了勞動強度,不利于工人健康知識回顧二、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代表性成就知識回顧早期階段(蒸汽時代)新階段(電氣時代)18世紀60年代19世紀70年代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電力的廣泛應用珍妮紡紗機、水力紡紗機、蒸汽機、蒸汽機車電動機、電燈、汽車、飛機、電話英國美國、德國紡織業、機器制造業、冶金業、采礦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電力工業、鋼鐵工業、化學工業、石油工業、汽車工業都大大提高了生產力水平,促進了經濟迅速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社會的面貌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進步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②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強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二、第二次工業革命知識回顧三、第三次科技革命 1946年,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在美國誕生。此后,迅速擴展到西歐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并逐漸向發展中國家延伸,最終形成了世界范圍內的科技革命。 1.開始時間:20世紀四五十年代。2.核心: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廣泛應用。知識回顧空間技術的發展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表現: 20世紀50年代以來,空間技術的發展使人類實現了飛向太空的夢想。人造地球衛星、載人宇宙飛船、航天飛機……都極大地推動了人類對宇宙空間的探索。影響: 這些探索不僅發展了空間科學技術,也帶動了相關科學技術的發展。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知識回顧 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高科技之一。1996年,克隆羊多利的誕生,標志著生物技術新時代的來臨。 多利的獨特之處在于,它不是通過有性繁殖的方式誕生的,而是克隆技術的產物,其全部遺傳特征幾乎來自同一只羊。多利的誕生意味著人類可以利用動物的一個組織細胞,大量生產出一模一樣的生命體。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知識回顧第三次科支革命的代表性成就三、第三次科技革命四、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對生產、生活的影響(1)科技發展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會引起社會的進步,都會影響或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如第一次工業革命后工廠制的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后流水線生產方式的推行等等。再如每一次工業革命都對人們的衣食住行產生了深刻的影響。(2)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婦女地位的提高、教育的普及、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的變化等,都深受工業革命的影響。知識回顧知識梳理四、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對生產、生活的影響知識梳理四、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對生產、生活的影響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原因①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陸續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②歐洲、北美國家借助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東風,把工業文明引向了更高發展階段。直到今天,我們仍在享受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感受著科學技術在推動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魅力。③科技發展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會引起社會的進步。當代社會生活出現了許多新變化,呈現出嶄新的特點。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走出家庭,步入社會,獲得與男性平等的政治、經濟等權利。在“知識就是力量”的口號下,人們更加注重學習,一個事事要學習、處處可學習、時時都能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正在形成。④社會生產力的提高、消費產品的豐富和消費方式的多樣,也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觀念,促成了消費社會的形成。人們不僅更加注重改善、提高物質生活的品質,也越來越重視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學習、旅游、體育運動等非物質消費支出呈上升趨勢。知識梳理四、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對生產、生活的影響例1一位歷史學家說:“當法國革命和拿破侖戰爭在歐洲大陸上造成血腥和暴烈的悲劇時,在英國發生了一個變化。這一變化,歸根結底使得圍攻巴士底獄和滑鐵盧戰役在相形之下似乎無足輕重了。”“這一變化”是( ) 憲章運動 B. 啟蒙運動 C. 工業革命 D.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典精例題【解析】材料中的“法國革命”指法國大革命,“英國正在發生著一個變化”指的是工業革命。材料充分肯定了工業革命的影響。因為在法國進行大革命的同時,英國率先開始了工業革命,英國的生產力得到迅速提高,并促進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這場革命雖然聲勢不大,但它卻奠定了英國在世界稱霸的基礎。 C項工業革命是題干材料所描述的“這一變化”,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C例2運用數據進行分析是歷史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表格反映了英、法、德、美四國實力的對比變化。導致該“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典精例題【解析】本題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依據所學,1870年以后,第二次工業革命興起,美國、德國更多的利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新技術、新設備,起點高,發展快,到20世紀初期,美國、德國超過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法國,成為世界頭號、二號經濟強國。故選D。D第一次世界大戰 B. 殖民擴張 C. 第三次科技革命 D. 第二次工業革命例3可視農業是“互聯網+農業”中的一種特色農業電子商務模式,消費者可以通過互聯網免費觀看動植物的整個養殖、種植過程,了解和監督生產活動。由此可見“互聯網+”( ) ①日益滲透到社會生產生活②是促進農產品銷售的核心渠道③對人類的文明進步起決定性作用④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典精例題【解析】由材料“可視農業是‘互聯網+農業’中的一種特色農業電子商務模式,消費者可以通過互聯網免費觀看動植物的整個養殖、種植過程,了解和監督生產活動”可和,“互聯網+”日益滲透到社會生產生活,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的進步。②③說法太絕對。故選D。D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滦竭^萬不是夢?。?br/>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第十八課 社會進步的動力和歷史發展的趨勢(一)考點24舉例說明工業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發明給社會生產、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理解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原因同步練習選擇題1.馬克思說:“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場手工業變成了現代化大工業”。通過改進蒸汽機為新的工具提供動力的人是( )A.萊特兄弟 B. 卡爾·本茨 C. 史蒂芬孫 D. 瓦特2.導致右圖中現象出現的關鍵發明是( )A.珍妮機 B.蒸汽機C.火車 D.發電機 3. 科技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也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下列現象可能出現在19世紀中期的是( )A.在電燈下學習 B.用電腦發郵件 C.坐火車去旅行 D.坐汽車去上班4. 十九世紀,面對燃燒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煙霧,來自國外的旅行者卻為它的魅力所傾倒;有錢的英國人更喜歡乘坐蒸汽輪船在渾濁不堪、散發異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覽。這說明( )A.電力在英國被廣泛應用 B.人們陶醉于工業革命成就C.發展工業必須破壞環境 D.工業革命成果擴展到全球5. 下面是英國城鎮人口比重變化圖,出現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 )A.就業機會的變化 B.外來人口的增加C.工業革命的影響 D.大規模資本輸出6. “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核心技術的突破和運用中,作出杰出貢獻的時代先鋒有( )①瓦特 ②馬可尼 ③富爾頓 ④愛迪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 下表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產量的變化。對這一變化的出現產生了直接影響的是( )年份1880190019101920產量(億噸)0.040.210.460.94A.蒸汽機的改良 B.火車的誕生 C.內燃機的應用 D.電燈的發明8. 科技發明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下列搭配正確的是( )A.史蒂芬孫—電燈 B.瓦特—火車 C.愛因斯坦—汽車 D.萊特兄弟—飛機9. 可視農業是“互聯網+農業”中的一種特色農業電子商務模式,消費者可以通過互聯網免費觀看動植物的整個養殖、種植過程,了解和監督生產活動。由此可見“互聯網+”( ) ①日益滲透到社會生產生活②是促進農產品銷售的核心渠道③對人類的文明進步起決定性作用④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10.“互聯網+”是近幾年大熱的概念。它指的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即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滲透、融合和顛覆,促使傳統行業改造升級,催生新興產業。“互聯網”最能反映的當前科技發展的特點是( ) A. 科學技術不斷轉化為生產力 B. 一種技術的發展引起多個領域的革命C. 新技術開始改變人們的生活 D. 科學成果不斷涌現二.材料題11. 工業文明的浪潮對世界各國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英國18世紀中期至19世紀中期工業生產情況(部分)——改編自達·赫·威爾遜《英國史》材料二: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國起,(這)是他們積325年窺探之后的一逞。炮聲震撼了中國,也震撼了亞洲。對于中國來說,這是一塊界碑。它銘刻了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材料三:西方傳教士“帶來了這些西方文明的樣本,但……只是代表了西學的一縷微弱之光,在一小部分較進步的中國士大夫中間隱約閃亮?!?br/>——徐中約《中國近代史》 根據材料一,概述英國工業發展狀況,并指出與此密切相關的歷史事件。 (2)西方人“積325年窺探之后的一逞”指什么?它與上一小題中的歷史事件有何聯系?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歷史現象?列舉在此期間推動中國工業化進程的一個實例。參考答案1.D 2.B 3.C 4.B 5.C 6.C 7. C 8.D 9.D 10.D11. (1)英國工業發展迅速;英國工業革命。(2)鴉片戰爭。工業革命使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處心積慮地要打開中國市場,悍然發動鴉片戰爭。(3)“西學東漸”。洋務運動。(民族工業產生與發展過程中的具體事例也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十八課 社會進步的動力和歷史發展的趨勢(一)考點24舉例說明工業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發明給社會生產、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理解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原因.ppt 第十八課 社會進步的動力和歷史發展的趨勢(一)考點24舉例說明工業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發明給社會生產、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理解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原因同步練習.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