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資 產 階 級 的 革 命 運 動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資產階級力量的進一步壯大,資產階級以排山倒海之勢沖破了封建制度的束縛,以啟蒙思想作為思想武器,迎來了17—18世紀的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經過激烈的斗爭,最終建立起資產階級統治,為資本主義發展掃除了障礙。與此同時,隨著工業革命的興起和擴展,大大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制度顯示出了充分的優越性,資本主義制度取代封建制度已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19世紀60—70年代,一些國家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開始進行改革和革命,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得以確立。資產階級的革命運動1、1640—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2、1775—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3、1789年開始的法國大革命 4、1861—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0-1689年)(1)背景:①文藝復興為資產階級革命做了思想動員和準備; ②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力量迅速壯大。(2)根本原因: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階級矛盾激化。(3)開始的標志:1640年國王查理一世召集長期關閉議會,籌集軍費。(4)領導人:克倫威爾?? 領導階級:資產階級和新貴族(5)結束(勝利的標志):1688年宮廷政變(又稱為:光榮革命) (6)君主立憲制確立的標志:1689年《權利法案》(以法律形式限制國王權利, 英國議會制定);實質:資產階級與封建勢力妥協。內容:以法律形式對國王權利明確制約——不經議會批準國王不能征稅,也不能在和平時期維持常備軍;國王既不能隨意廢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執行。意義:確立起“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法律由議會制定,法律一旦制定,國王就不能中止。”——《權利法案》(7)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影響(意義): ①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地位,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 ②揭開了歐洲和北美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2、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1789.7.14~1814年)(1)根本原因:封建專制統治和封建等級制度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階級矛盾激化。(2)性質:資產階級革命(3)開始的標志(序幕):1789年7月14日,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獄。(4)文獻:《人權宣言》: ①內容:宣稱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在權利方面,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現,所有公民有權參與法律的制定。 ②作用(意義):體現了“反對君主專制”和“反對封建等級制度”的要求,體現資產 階級性質。 ③宣傳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的思想。(5)大革命的影響:摧毀了法國封建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發展影響很大。(6)法蘭西第一帝國(1804-1814年) ①對內政策:頒布《法典》鞏固資產階級統治,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立法規范。 ②對外政策:打擊反法同盟,擴大法國疆域,控制歐洲許多地方 ③帝國滅亡:1812年遠征俄國失利,1814年反法同盟打敗拿破侖,封建王朝復辟; ④帝國滅亡的根本原因:封建勢力強大,侵略戰爭,遭到人民的反抗。 ⑤評價拿破侖對外戰爭:初期打擊反法同盟,是“正義的民族戰爭”;后期變為“侵略戰爭”,他既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也損害了他國人民利益,激起反抗。3、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年)(1)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發展受到殖民統治阻礙;(2)導火線:1773年,波士頓傾茶事件;(3)開始的標志:1775年來克星頓的槍聲;(4)領導人:華盛頓(大陸軍總司令)——合眾國之父(5)文獻:《獨立宣言》(大陸會議發表);(6)美國誕生的標志:1776年7月4日是美國獨立日(7)美國獨立的標志: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即被迫解除“一切隸屬關系”;(8)轉折點戰役:1777年薩拉托加戰役;(9)1787年美國憲法:第一部資產階級的成文憲法,確定“三權分立”。 ①確立美國是聯邦制國家,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享有行政權; ②國會和最高法院分別掌握國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權。(10)意義:①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 ②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有利于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③對以后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動作用。(11)美國獨立戰爭具有雙重性質:資產階級革命和民族解放戰爭性質。(12)美國《獨立宣言》和法國《人權宣言》的共同點:都強調權利平等、自由,受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的影響。(13)美國、法國、英國的政治體制:美、法確立民主共和制;英國確立君主立憲制。4、美國南北戰爭1861——1865年(1)根本原因:北方資本主義制度和南方種植園奴隸制兩種不同經濟制度之間矛盾的激化。(2)矛盾焦點:奴隸制廢存問題。 (3)導火線:1861年林肯當選美國第16任總統。 (4)林肯政府的首要任務:維護國家統一。(5)解決方式:主張和平解決,但最終通過美國南北戰爭武力解決。(6)轉折點:1862年,林肯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適用于南方叛亂各州(作用與意義:激發了黑奴的革命熱情,使戰爭的形勢有利于北方)(7)結果:1865年南北戰爭以“北方勝利”告終。(8)影響:它是美國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美國從此廢除了“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9)美國南北戰爭具有雙重性質:資產階級革命和內戰性質。(10)評價林肯:? ①林肯領導美國人民維護了國家統一,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廢除了奴隸制并因此而獻身,受到美國人民的尊尊敬; ②林肯政府掃除了美國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上的又一障礙,為經濟騰飛奠定了基礎。(11)對我們解決臺灣問題的啟發: ①軍事和法律手段是維護祖國統一的重要方式;堅決反對分裂。 ②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盡最大的努力和平統一; ③堅決反對“臺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針對“臺獨”分裂勢力和國際上干涉中國內政的反華勢力,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維護國家統一。 二、資產階級的法律文獻 在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不僅用暴力的形式掃除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而且還采用了法律的形式鞏固了資產階級的革命成果,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文獻。 1、英國:《權利法案》對國王的權利進行明確的制約,為限制王權提供了法律保障,英國首先確立起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 2、美國:《獨立宣言》宣告了美利堅合眾國的成立;1787年美國憲法確立美國為聯邦制的國家;《宅地法》保證了人民對土地的需求,《解放黑人奴隸宣言》使黑人奴隸獲得了人身自由,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直接推動了南北戰爭的進程。 3、法國:《人權宣言》體現了反對君主專制和封建等級制度的思想維護了資產階級利益;《法典》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范。 三、對資產階級革命的評價(意義) 資本主義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大進步,在這更替的過程中,要注意對資產階級革命的評價。 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統治,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道路。推動了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和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標志著世界近代史的開端。 2、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有利于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以后的歐洲和拉美的革命起了推動作用。 3、美國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經過這場戰爭,美國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障礙,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4、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封建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有利于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同時也震撼了歐洲的封建統治秩序,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四、對資產階級革命中的歷史人物的評價 人類的歷史活動是人的活動,掌握歷史人物的基本活動,學會正確評價歷史人物,能夠對人類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和主要活動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都有一個關鍵性的領導人物,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的克倫威爾,美國獨立戰爭中的華盛頓和南北戰爭中的林肯,法國大革命中的拿破侖。(一)克倫威爾: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重要領導人,他出身新貴族,率領議會軍打敗國王軍隊,建立共和國,推翻了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治。但他在掌握了政權,就任“護國主”后,實行有利于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政策,建立軍事獨裁統治,引起了人民的不滿。在他結束統治后,英國政局陷入動蕩中,導致了舊王朝的復辟。華盛頓: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總統,他領導美國人民進行英勇斗爭,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贏得了國家獨立,被美國人民譽為“國父”。同時,制訂了1787年美國憲法,建立起聯邦制國家,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為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林肯:是南北戰爭期間一位著名的總統,他領導聯邦政府開展斗爭,頒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調動了人民的積極性,打敗了南方叛亂軍隊,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成為美國歷史上受人愛戴和尊敬的總統。(四)拿破侖:是法國大革命時期杰出的資產階級政治家、軍事家。1799年發動政變,奪取了政權,1804年,加冕稱帝,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對內制訂和頒布《法典》,便利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范,鞏固了資產階級統治。對外戰爭打退了反法同盟,捍衛了資產階級革命成果,沉重打擊了歐洲的封建統治。但后期戰爭侵犯了歐洲許多國家的獨立,掠奪了各國人民,實行軍事獨裁統治,引起了被征服地區人民的反抗,最終,拿破侖帝國在窮兵黷武中覆滅。 要充分認識他們在資產階級革命中的領導作用,同時也要看到他們的階級局限性和時代局限性,如克倫威爾背叛共和原則實行獨裁統治;華盛頓作為一個大種植園主階級的代表,不可能廢除黑人奴隸制;林肯在內戰前的優柔寡斷,不敢立即廢除奴隸制,即便于后來讓黑人奴隸獲得了人身自由,但也不可能真正完全解放黑人奴隸;拿破侖建立帝國后的軍事擴張等,要客觀、全面、辯證地評價歷史人物。資產階級革命與改革之比較 世界上沒有絕對相同的事物,任何事物與事物之間都有它們的異同點,對于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同樣如此,對此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比較:(一)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的異同點:相同點:(1)根本原因:都是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嚴重的阻礙。英、法受到封建專制統治的阻礙,美受到英國殖民統治的阻礙。 (2)性質:都具有資產階級革命的性質。 (3)領導階級;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在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領導下,美國獨立戰爭在北方工業資產階級和南方大種園主的領導下,法國大革命在大、小資產階級的領導下。 (4)在革命過程中,都頒布了資產階級性質的法律文獻。英國頒布了《權利法案》,美國頒布了《獨立宣言》,法國頒布了《人權宣言》。 (5)結果;都取得了勝利,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 (6)影響:都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推動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 不同點:(1)原因不完全相同:英國革命為了推翻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治,美國革命為了推翻英國的殖民統治,法國的革命是要推翻波旁王朝的專制統治。 (2)領導階級不完全相同:除了資產階級領導革命外,英國還有新貴族,美國還有南方種植園奴隸主階級,法國還有自由派貴族。 (3)特點不同:英國建立了由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共同執政的君主立憲制制度,美國獨立戰爭不僅是資產階級革命,也是一次民族解放戰爭,法國大革命則成為資產階級革命時代最大的、最徹底的、最典型的資產階級革命。 (4)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成功后確立的是君主立憲制,美國獨立戰爭勝利后實行的是聯邦制,法國在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確立的是民主共和制。六、美國獨立戰爭與美國南北戰爭的不同點: (1)原因不同:美國獨立戰爭是因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英國殖民統治的阻礙,南北戰爭是因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黑人奴隸制的阻礙。 (2)內容不同:獨立戰爭要求推翻英國的殖民統治,贏得民族獨立,南北戰爭維護國家統一,廢除黑人奴隸制。 (3)方式不同:美國獨立戰爭采取的是民族解放斗爭的方式,美國南北戰爭是以內戰的方式進行的。 (4)性質不同:獨立戰爭具有民族解放戰爭和資產階級革命的雙重性質,南北戰爭是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