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當代科技革命與社會生活歷史與社會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下新知導入新知導入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已經進行了幾次科技革命?想一想回憶所學知識并結合第四課內容,完成下列表格:比較開始的時間標志領先的國家影響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18世紀中后期蒸汽機的發明英國蒸汽時代19世紀末電力的廣泛應用美國德國電氣時代20世紀中葉電子計算機、原子能和空間科學技術的發明和應用美國、日本······信息時代新知導入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新知導入第二次科技革命電力的廣泛應用新知導入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來新知講解1.開始時間:2.背景:3.表現(成果):4.核心:5.范圍:閱讀教材p77,歸納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紀中期以來20世紀中期以來,在前兩次工業革命的基礎上,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人類在信息技術、空間技術、等諸多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廣泛應用從美國迅速擴展到西歐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并逐漸向發展中國家延伸,最終形成了世界范圍內的科技革命。6.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條件有哪些?19世紀科學革命的巨大成就為第三次科技革命提供了理論基礎。兩次世界大戰、冷戰以及和平條件下的激烈國際競爭。科學技術的社會化,各國政府有組織的大規模投入和有計劃的開發,為科學技術的加速發展創造了條件。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1.電子計算機及信息技術的發展①以計算機網絡為核心的信息技術迅猛發展。②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國際互聯網和數字通信的發展,人類交往的活動半徑通過信息高速公路無限拓展。③今天,信息高速公路遍及全球,人類社會步入信息時代。第一臺電子管計算機于1946年2月14日在美國制成,取名埃尼阿克(eniac)。1946-1957年生產的電子計算機都是第一代電子計算機。電子計算機成為20世紀最重大的發明之一。工作中的人類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這部機器使用了18800個真空管,長50英尺,寬30英尺,占地1500平方英尺,重達30噸(大約是一間半的教室大,六只大象重)。它的計算速度快,每秒可從事5000次的加法運算,運作了九年之久。由於吃電很兇,據傳ENIAC每次一開機,整個費城西區的電燈都為之黯然失色。想一想反映了從1995年到2010年的短短十五年,使用計算機網絡的人數急劇增加。這既說明了網絡已經深入到社會的各個角落,也反映了這種先進的技術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圖表反映了怎樣的變化?說明了什么?世界各地的“硅谷”中國的“中關村”地理位置上是指由中國科學院和毗鄰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環抱而成的一個地區。1980年,這里辦起了中國第一家IT公司。以后,中關村變成了我國高科技行業,特別是IT行業的代名詞。中關村具有發展知識經濟的明顯優勢和巨大潛力,被譽為“硅谷”。在中關村,共有5000人擁有博士學位,25000擁有碩士學位,180000人是學士學位。有超過8000家高科技公司,一半以上是IT產業公司。2012年中關村示范區實現總收入2.5萬億元,企業實繳稅費達到1500億元,企業從業人員達到156萬人,企業利潤總額1730億元,實現出口230億美元,企業科技活動經費支出超過900億元。印度的班加羅爾班加羅爾是印度南部城市,卡納塔克邦的首府,印度第5大城市。印度在1947年獨立以后,班加羅爾發展成重工業的中心。高科技公司在班加羅爾的成功建立使其成為印度信息科技的中心,俗稱“印度硅谷”。迄今為止,在印度“硅谷”創立的高科技企業達到4500家,其中1000多家有外資參與。班加羅爾已成為全球第5大信息科技中心,被IT業內人士認為已經具備了向美國硅谷挑戰的實力。這里不僅有印度知名的印孚瑟斯公司,還創造了“印度的比爾·蓋茨”——該國首富普雷吉姆。使人們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通過網絡,人們能快速、全面地獲取各種資訊;網上銀行、網上購物等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等等。日常生活中,你會使用哪種電子產品登錄互聯網,主要目的是什么?結合自己的感受,說一說互聯網給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帶來的便利。網絡使世界變得越來越小,給我們的生活、工作帶來了很多便利,高效的網絡系統為我們解決了很多問題。但是現在對網絡的管理還不成熟,因此個人要提高辨別能力,遵守文明上網公約,約束個人行為;政府部門要加強監管,使網絡能更快捷、更便利地服務大眾生活等。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也引發了各種各樣的討論,如發布不良信息、網絡詐騙等。就此,談一談你的看法。阿姆斯特朗登月珍貴視頻回顧1969年,兩名美國宇航員登上月球,人類第一次在另外一個星球上留下足跡!航天技術:1919年,美國物理學家戈達德預言火箭能沖破地球引力到達月球,甚至更遙遠的太空。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造地球衛星、在人宇宙飛船、航天飛機等等,都極大地推動了人類對宇宙空間的探索。這些探索不僅發展了空間科學技術,也帶動了相關科學技術的發展。2.空間技術的發展想一想:說說以下圖片展示的內容,并結合圖片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克勞斯施瓦布提出,我們當前正處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開端技術和數字化將改變一切,各項重大技術創新即將在全球范圍內掀起巨變。影響:科技發展的發展深刻改變著人們的思維、生產生活和學習方式。人們不僅改善、提高物質生活品質、也越來越注重豐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這使學習等非物質消費的支出呈上身趨勢,需求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1)人要不間斷的學習,持續充電,才能不間斷的釋放能量。(2)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也可以改變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命運。的口號下,人們更加注重學習,一個事事要學習、處處可學習、時時都能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正在形成。(3)傳承知識、創新知識、學習知識運用知識,是國家興旺發展的重要基礎。(4)人類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啟示:課堂練習AC1.一位史學家說:“它是人類智力解放的里程碑,不僅是人的四肢的延伸,而且還是人腦的延伸,以至于部分地代替人的腦力勞動?!辈牧戏从车氖堑谌慰萍几锩械模? )A. 計算機技術 B. 航天技術 C. 生物工程技術 D. 原子能技術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 A. 航天技術 B. 生物工程 C. 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 D. 原子能新變革時代,國家、社會、青少年可以做些什么?拓展提高國家、社會:①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真正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②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抓好人才的培養,提高青年人的創新能力;③國家和各級政府要加大對科技和教育的投入;④建立國家科技獎勵制度,重獎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⑤堅持對外開放,引進外國先進技術,結合我國的國情和實際加以創新。中學生:①應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創新打下牢固的知識基礎;②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善于思考,大膽想象;③養成勤動腦、勤動手的好習慣、勤于實踐;④要勇于質疑,敢于向傳統挑戰,向權威挑戰,樹立“敢為人先”的精神;⑤提高觀察能力和創造性思維、把創新熱情與科學態度結合起來,努力做到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⑥培養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課堂總結自18世紀以來,人類社會經歷了三次科技革命,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們一定要牢牢樹立科教興國的戰略思想,以崇尚科學為榮。希望同學們能多思考、多實踐、參與科學、走進科學,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的生活會更加美好。板書總結當代科技革命與社會生活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主要成就影響開始時間:20世紀四五十年代核心: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廣泛應用發展領域電子計算機空間科學技術信息時代的到來空間技術的發展人類步入信息時代學習型社會正在形成作業布置1.背誦本課知識點2.做練習冊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br/>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當代科技革命與社會生活》練習選擇題1.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技術的新突破,微信、QQ、臉書日益成為人們日常交往、生活的重要內容。此次人類生活方式重要改變,與下列歷史概念最密切相關的是( )A. “蒸汽時代” B. “汽車時代” C. “電氣時代” D. “信息時代”2.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始于 ,其主要標志是 。( )A. 19世紀70年代 電子、火車、飛機 B. 20世紀四五十年代 信息技術C. 20世紀70年代 互聯網的開通 D. 20世紀七八十年代 基因工程、電子計算機3.科技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下列一組標志所涉及的產業,體現第三次科技革命最突出的核心技術的是( ) A. B. C. D. 4.當今互聯網技術深深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網絡語言的出現就是一個縮影,像“喜歡”叫做“稀飯”、“哥哥”簡稱“GG”、“我”叫做“偶”。下面有關評價錯誤的是( )A. 網絡語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B. 網絡語言形象風趣,別具特色C. 該觀點對網絡持完全否定態度D. 我們應堅持“網絡語言有風險,使用需謹慎?!?br/>5.我國首次實施了太空授課,這一成就所屬的科技革命的核心應是( )A. 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 B. 蒸汽機的改良 C. 電的發明 D. 航天技術6.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一位戰地記者向國內通訊社發回戰況報道,他可以選擇的通信工具有( )①有線電話 ②電報 ③電子郵件 ④無線電話A. ①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④7.20世紀80年代,走出國門的中國人發現,泰國至少領先中國30年;30年后,中國人再次發現,泰國已至少落后中國上海20年.這一變化主要是由于( ) A. 中、泰兩國社會制度不同 B.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C. 中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D. 科技革命的推動8.托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書中說,全球化時期最明顯的衡量標準是速度——特別是商業、旅行、通信和革新的速度,最經常問的問題是:“你和誰相連?怎樣相連?”這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A. 計算機互聯網技術 B. 原子能技術 C. 航空航天技術 D. 生物工程技術源9.2017年5月,在烏鎮舉行的“人機圍棋”曠世決戰中,柯潔以0:3落敗,AIPHAGO(阿法狗)取得了對人類的完全勝利,AIPHAGO(阿法狗)是基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 A. 原子能技術 B. 航天技術 C. 生物技術 D. 計算機技術二、非選擇題10、科學技術與人類社會的活動息息相關。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的三種發明已經改變了全世界的表面和一切事物的狀態。第一種是在學術方面,第二種是在戰爭方面,第三種是在航海方面?!喔缎鹿ぞ摺?br/>材料二:縱觀世界歷史,似乎可以認為,過去一萬年,人類經歷的兩次最大變革,一是農業革命,二是工業革命。前者迎來了人類文明的曙光,而后者則開創了過去兩個世紀的現代全球文明。——帕爾默《現代世界史》(1950年版)材料三:1945年8月,美國先后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一方面,造成日本近10萬房屋被毀,20多萬平民傷亡;另一方面,加速了日本投降。材料一中所說的第二種和第三種發明分別指什么?(2)“過去兩個世紀”里曾經發生了兩次工業革命。請問這兩次工業革命的標志各是什么?請你說出第三次工業革命始于什么時候?(3)綜合上述三則材料,請你分析科學技術對人類的影響。答案一、選擇題1.【答案】D2.【答案】B3.【答案】A4.【答案】C5.【答案】A6.【答案】C7.【答案】D8.【答案】A9.【答案】D10.【答案】(1)火藥;指南針。(2)蒸汽機的普遍使用;電力的普遍應用。20世紀中期。(3)科學技術會給人類帶來雙重影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它能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但如果利用不當,也會帶來災難。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九下《當代科技革命與社會生活》教案課題當代科技革命與社會生活單元七學科歷史年級九年級學習目標1.認識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本內容。2.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帶給人類生活的影響。3.通過閱讀材料、圖片,提高整合材料的的能力,使學生能夠認識到生產力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原因。4感受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體會科技發展與人類經濟發展的密切關系。重點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難點理解生產力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原因。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師:觀看視頻,回答人類社會經歷了幾次工業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類文明史上繼蒸汽技術革命和電力技術革命之后科技領域的又一次重大飛躍,與前兩次科技革命相比,它具有哪些特點?它對于人類歷史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請同學們閱讀課文。1.第三次科技革命興起的時間?2.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占有什么樣的地位?3.第三次科技革命產生了怎樣的正面影響?用表格方式復習舊知,引出新知。引起學生的興趣。講授新課(課件演示相關圖表,輔導學生閱讀和解答,教師講評,分層解析、歸納概括)(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1.第三次科技革命興起的時間時間:20世紀四五十年代標志:信息技術和空間技術有了重大突破。2.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和基因工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占有什么樣的地位?A.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互聯網是人類歷史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人類由此進入信息社會。(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和影響1.與前兩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哪些特點?A.速度快——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大大加快了(以科技成果商品化周期縮短為例:19世紀需要50年,一戰前需要30年,二戰后需要7年,70年代后只要3至5年)B.范圍廣——科技各個領域之間相互滲透(電子計算機的使用和新材料以及火箭技術→空間開發→海洋開發和生物工程→計算機更新換代)C.影響大——新技術成為社會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20世紀初,科技進步因素引起的產量值在發達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為5%~10%,20世紀70年代增長至60%,現在已達80%)2.第三次科技革命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可組織學生舉例說明新科技對自己學習、生活乃至衣、食、住、行的改變。A.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空前發展;(西方國家工業生產的年平均增長率,在兩次大戰之間為1.7%,在1950~1972年猛增至6.1%)B.引起世界經濟結構的變化;(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使信息技術產生了質的飛躍,導致了信息技術產業的出現,“技術密集型”企業迅速崛起。發達國家“技術密集型”企業發展的規模速度大大超過“勞動密集型”企業,體力勞動者減少而腦力勞動者增加了)課堂小結:自18世紀以來,人類社會經歷了三次科技革命,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們一定要牢牢樹立科教興國的戰略思想,以崇尚科學為榮。希望同學們能多思考、多實踐、參與科學、走進科學,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的生活會更加美好。回顧舊知識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提高學生分析能力小組合作探究播放歷史圖片、歷史材料培養學生的查找資料和語言表達能力,合作精神。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分享討論的精神。培養學生現場分析能力課堂練習學練結合使學生充分掌握新知識。板書思維導圖方式展現,重點內容一目了然。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三次科技革命.flv 人教新課標歷社九下- 7.4當代科技革命與社會生活 (教案).doc 人教新課標歷社九下- 7.4當代科技革命與社會生活 (練習).doc 人教新課標歷社九下- 7.4當代科技革命與社會生活 (課件).ppt 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逝世,珍貴登月視頻回顧.mp4 (參考素材未插入課件)再見阿姆斯特朗登月第一人離世 影像追憶世界英雄.flv (參考素材未插入課件)科技革命.fl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