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9中考道德與法治熱點專題:嚴懲失信老賴 構建誠信社會【熱點材料精選】材料一:2019年4月12日記者從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獲悉,日前,中共山西省委辦公廳、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失信被執行人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從加強信息公開與共享、加強聯合懲戒、建立完善相關制度機制等方面對如何加快推進失信被執行人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機制建設作出具體規定。材料二:2019年4月4日北京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發布了《關于擴大借款主體逃廢債名單征集范圍的公告》,指出將擴大范圍征集借款主體逃廢債名單及進一步完善逃廢債數據庫,對拒不還款的失信人,將以協會名義發起公益訴訟。公告的發布又一次向失信人敲響了警鐘,也有力地提振了行業抵制逃廢債行為的信心。【熱點問題解讀】1.加快社會信用建設有什么意義?①促進社會文明、國家興旺,能夠增進社會互信,減少社會矛盾,凈化社會風氣,促進社會和諧;②能夠降低社會交往和市場交易成本,積累社會資本;③能夠提高國家的形象和聲譽,增強國家的文化軟實力,等等。2.信守承諾、為人誠信有什么重要性?①誠信是一種道德規范和品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也是一項民法原則;②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們融人社會的“通行證”。3.你認為生產經營者遵守誠信守則應該如何處理好各種利益關系? ①在涉及利益沖突的問題時,生產經營者要站在多數人利益一邊,維護消費者的生命和財產安全;②在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時,生產經營者要站在長遠利益一邊,不因為眼前的“蠅頭小利”而坑害消費者。請你為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誠信社會提出合理化建議。國家: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加大執法力度,依法懲處各類不誠信行為,建立完善的誠信懲戒機制社會:大力開展誠信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學校:加強對學生誠信教育,通過多種渠道宣傳誠信的重要性家庭:以身作則,做子女的誠信榜樣青少年:恪守誠信美德,不說假話,言行一致,信守承諾;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如:不抄襲作業,考試不作弊等5.不講誠信可能會產生什么影響?①不講誠信會失信于人,會產生信任危機,使個人難以在社會上立足。②不講誠信的行為會影響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不利于社會的和諧。③會損害國家和民族的形象,甚至會影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阻礙經濟的發展。6.我國對“老賴”實施懲戒措施有何重要意義?①有利于營造誠信的社會氛圍,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②有利于增強人們的誠信意識,提高思想道德素質與責任意識;③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構筑誠實守信的經濟社會環境,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7.老賴受到懲戒給我們哪些啟示?①行為與后果之間有著聯系,要對自己行為負責。誰對自己不負責任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②做自尊自愛的人,做負責任的公民。③不講誠信會失去別人的信任,會受到輿論的譴責;等。8.結合日常生活實際,談談我們應怎樣學習和培養誠信的優秀品質。①要言而有信,忠實地履行承諾,對人守信,對事負責,做老實人,辦老實事;②要講誠信的智慧,注意尊重他人隱私,還要注意在特定情景中的“善意的謊言”;等等。9.列舉生活中不道德、不誠信的現象,并舉一例談談其危害。①現象:抄襲作業;考試作弊;不守諾言;經濟活動中經營者弄虛作假,制假售假,缺斤短兩等。②例如:(制假售假)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既違背了道德又違反了法律;破壞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既要受到道德譴責又要受到法律制裁。10.你認為當前青少年中存在哪些誠信問題?對此,學校、社會、家庭和青少年應怎樣做?①存在的誠信問題:抄襲作業、考試作弊、涂改考試成績、假冒家長簽名等。②措施:學校:要改進教學方法,寓教于樂,把傳授知識同陶冶情操、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結合起來;開展豐富多彩的思想道德建設活動。家長:要提高自身素質,用正確的方法和良好的行為教育影響未成年子女有關部門:要加強未成年人活動場所的建設和管理,積極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凈化未成年人成長的環境未成年人:應自覺踐行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增強法制觀念,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11.“共鑄誠信學校”中學生應該怎樣做?或:青少年應怎樣培養誠實信用的美德?(公民的誠信事跡給我們的啟示。)①從小增強誠信意識,養成誠實信用的道德品質;②積極參與“共鑄誠信”活動,從自身做起,如作業不抄襲,考試不作弊、言而有信;③要按照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要求規范自己的行為,還要學法、知法、守法,依法維權,為在社會主義營造誠實信用的良好環境盡到自己的責任。12.加強誠信校園建設可以采取哪些活動?①開展以“誠信”為主題的班會、演講比賽;②舉辦“誠信知識競賽”活動,加強對學生的誠信教育;③加強校園誠信文化建設,開展以誠立校、以誠立人為主題的誠信教育活動;④舉行“誠信學生”的評選活動,等。13.擬寫誠信方面的標語或口號。誠信是金;以誠信為榮,以失信為恥;誠信,生命因它而精彩等。【熱點模擬精選】1、2019年3月22日靖州法院再次公布一批“老賴”名單張貼于縣政府門前櫥窗的失信黑名單一經公布立即引來大批群眾駐足圍觀。靖州這樣治“老賴”( )①有利于維護公平正義 ②有利于弘揚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③有利于培養公民的責任意識 ④能夠減少不誠信行為,建設和諧社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人社部下發了《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規定將把“黑名單”信息納人當地和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并且由相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實行聯合懲戒。該“辦法”的出臺實施,有利于( )①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②讓欠薪的老賴無處藏身③徹底解決農民工欠薪問題④推進誠信社會建設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五年來,聊城市加大對失信被執行人的信用懲戒力度,將28567名“老賴”信息納入征信“黑名單”,對其融資信貸、擔任法定代表人、高消費以及乘坐飛機、高鐵等行為進行限制,司法拘留3208人次,追究刑事責任33人。此舉措( )①說明人無信不立,誠信美德是與人合作交往的通行證②警示人們:不誠信、不負責任必然受到法律制裁③表明行為與后果具有一致性,個人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④有利于推動我市政治文明建設。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4、2018年全國法院針對“老賴”們采取限制高消費等信用懲戒措施200多余萬次。同年3月,山東省政府出臺的新規規定,在重大考試中作弊將被記入失信信息。這說明( )①個人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②不誠信、不負責任必然受到法律制裁③我國積極構建誠信社會④人無信不立,誠信美德是與人合作交往的通行證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武漢、長沙、合肥、南昌四市簽署合作協議,確立建立“一市失信,四市受限”的城市間信用聯動,將那些“老賴”列入黑名單,從信貸、出行等多方面對其進行限制。“老賴”也違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 )A.愛國 B.敬業 C.誠信 D.友善 6、江西省發布今年第1期“誠信紅黑榜”,曝光了一批“老賴”,對這些老賴發出限制令:一是禁止乘坐飛機、列車軟臥;二是限制在金融機構貸款或辦理信用卡;三是失信被執行人為自然人的,不得擔任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據此青少年應該做到( )①大事需誠信,小事無所謂 ②依法嚴厲懲處失信行為 ③對人要守信,對事要負責 ④樹立“失信可恥”的觀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7、【以案說法】材料一:為了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權威和尊嚴,推進社會誠信建設,建設“五美鄖西”,4月24日,鄖西縣人民法院院根據相關規定,對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的失信被執行人信息予以公布并同時進行信用懲戒:禁止乘坐飛機、列車軟臥二等以上艙位,購買非經營必需車輛,旅游、度假,在星級以上賓館、酒店、夜總會、高爾夫球場等場所進行高消費……材料二:中學生李某的爸爸在網上看到法院公布的“老賴”的名單中竟然有自己認識的人,于是果斷轉發并在評論欄中編寫了一段漫罵“老賴”的話。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作答(1)法院公布“老賴”名單是否侵犯了公民的人格權?為什么?(2)李某的爸爸轉發并發布漫罵“老賴”的留言合法嗎?為什么?(3)本案例對我們有哪些警示?8、閱讀材料,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老賴,通俗意義上即欠錢不還的人,法律意義上的“老賴”一般指有能力償還債務,但拒不償還的債務人,或是據不履行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行為。材料二:今年,最高法院已公布了《關于加快推進失信被執行人信用監督、警示和戒機制建設的意見》,對待老賴這樣誠信缺失的人群,處罰的措施包括:法院可以通過網絡宣傳、海報張貼、報紙登示等方法向全社會公示老賴的具體失信行為及涉及金額,并將其記入誠信檔案;限制出行和消費,凍結其賬戶,劃扣養老金,子女不允許上重點私立學校,甚至可被判刑,唯一住房可以拍賣,工作受限(禁止成立公司或者擔任公司高層領導)等。(1)我國加大對失信人的處罰和打擊力度說明什么?(2)我們應該怎樣踐行誠信?【參考答案】1-6 DACBCB7、答案(1)法院公布“老賴”名單沒有侵犯了當事人的人格權。根據法律規定,有法定義務的公民必須做出一定的行為,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否則就可能構成違法犯罪,受到法律的追究。(2)轉發信息合法的,但是漫罵“老賴”違法。公民有言論自由,轉發司法機構依法公示的信息,沒有侵犯他人的名譽權。漫罵“老賴”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嚴。(3)(道理+行動)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老賴”不履行相應的義務,應受承擔法律責任,但其人格尊嚴不受他人非法侵犯。作為公民,我們要知曉自己的權利,正確認識權利的價值,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守法。也要平等地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答案(1)①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誠信是我們融入社會的“通行證”,失去誠信將會使我們處處受限,無法正常生活;②國無信則衰,國家重視誠信社會氛圍的構建,目的在于督促社會成員之間以誠相待、以信為本,増進社會互信,減少社會矛盾,凈化社會風氣,促進社會和諧;③誠信能夠提高國家的形象和聲譽,增強國家的文化軟實力;④我國的個人誠信體系和社會信用體系日益受到重視,個人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不斷完善。((6分),言之有理即可)(2)①樹立誠信意識,真誠待人,信守承諾,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言出必行,勇于承認過錯,主動承擔責任;②運用誠信智慧。社會生活復雜,當我們面臨尊重他人隱私和對人誠實發生沖突時,要遵循倫理原則和法律要求,權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誠實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隱私;③珍惜個人的誠信記錄。大力宣揚誠信文化,營造“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的良好社會風尚和社會誠信環境氛圍,努力促進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6分),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