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8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適應性測試社會·法治(閉卷)參考答案及評分意見一、TTFFFT二、單項選擇題(48分) 7-11:D B C C C 12-16: A B A B C 17-21: B D C B A 22-26: A B A B D 27-30 B C D B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其中31題8分,32題8分,33題10分,34題8分,35題12分,共46分)31. (8分)(1)政局不穩(戰爭)導致漕運中斷;黃河泛濫導致部分河段淤廢;海運及其它交通運輸的發展逐漸替代漕運。(3分)(2)西電東送;滿足東部地區能源需求,促進東部地區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減輕大氣污染(3分)(3)地上河;因為黃河中游水土流失嚴重,河流含沙量增加,導致下游形成地上河。(2分) (共8分)(1)民族危機加劇,政府腐敗無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救亡圖存意識(民族民主意識)增強等。(2分,任意一個角度得2分)重要貢獻:創立同盟會革命組織;提出三民主義革命綱領;發動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統治;結束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推動中國政治近代化進程等。 (任意二點得2分,如有其他正確的同等賦分)(2)1949年。(1分)外交史實:實行“另起爐灶”的外交政策,廢除舊的屈辱的外交關系;實行“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的政策,清除了列強在華勢力;第一年就同蘇聯等十幾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1953年取得抗美援朝的勝利,提高國際地位;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1955年在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方針,加強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任意3點得3分)33.(共10分)(1)新亞歐大陸橋,倫敦溫和濕潤,北京寒冷干燥,倫敦比北京氣溫較為溫暖,降水較多且均勻。(3分)(2)“一帶一路”尤其是“一帶”經過我國西部通向中亞、西亞和歐洲,使得西部從對外開放的后方變成前沿,這必將使得我國對外開放的地理格局發生重大調整,對形成我國東西部全面對外開放的局面有重大意義。(2分)(3)特點:海路日益發達,陸路漸趨衰落;外國商人大量從海上來到中國;海岸線成為面向世界的新窗口;經濟貿易與文化交流同步。(任意二點得2分)原因:陸上絲綢之路的衰落;政治經濟重心的南移;國內商業的發展;指南針開始用于航海事業;造船技術的提升等。((2分,任意二點即可。如有其他言之有理均同等賦分)(4)主動融入全球化,加快與世界經濟的全面接軌;加強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的經貿往來;助推自身經濟發展、科技創新等。(1分,語言表述不求相同,意思相近即可。)34(1)服務與管理的作用。(2分) 啟示:①每一位公民都應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②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③現代社會的公民,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任答1點得2分)(2)網友認為“善良始終是高尚的,必須堅持”說明要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2分)網友認為“對事件的制造者必須嚴懲不貸”說明要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2分)35. (1)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2分)(2)協商民主;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各1分)(3)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各1分)科技創新能力已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通過自主創新“把大國重器掌握在自己手里”,有利于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2分)(4)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1分)中國精神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社品.pdf 社會法治答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