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學會審題第一步:審設問,反復通讀設問,標劃出設問中的關鍵信息;(設問分解法)第二步:審材料,回到材料尋找有用信息; 第三步:組織答案,回歸教材、聯系生活體驗組織答案。一、審設問 1.一般設問的常規要素 例1結合這對夫婦的捐錢行為,談談你的認識。 設問要素 (1)“談談……認識”做題要求:認識問題,是什么性質的行為,影響意義或危害是什么等(What)。 (2)“捐錢行為”一—考查內容(與教材相關知識理念):關于捐(奉獻、幫助、關愛、善待、傳統美德、扶危濟困等)、錢(金錢觀等)。 例2請分析在中小學生中“普及安全知識,提高避險能力”的必要性。設問要素(1)“分析……必要性”——做題要求:讓分析問題,找原因(Why)。(2)“安全知識,避險能力”——考查內容(與教材相關知識理念):關于安全、生命健康(教材內容)。(3)“在中小學生中”限定條件。 例3要“守護綠水青山,留住藍天白云”,我們應該采取哪些有效舉措? 設問要素 做題要求:解決問題,答做法(How) (2)“綠水青山,藍天白云”考查內容(與教材相關知識理念):關于生態、環境保護 (3)“我們”——主體范圍:關于誰,讓誰做?(一般做法類題更多要求審清行為主體、對象范圍等)。 2.尋找并標畫關鍵要素——依關鍵要素弄清命題要求,明白初步答題方向(1)審做題要求 要明白常見做題要求在試卷中的呈現(即常見題型): (1)說明了、體現了(道理、問題)(What)。認識問題—(What、Why、How)—— (2)評論、評析、看法(What、Why)。感想、啟示、收獲、啟迪(What、How)(1)原因、必要性、目的。分析問題—— (Why) (2)影響(意義、危害)、作用。(1)請你提出建議、出謀劃策、提出倡議,或關于解決問題談談主張想法(解決問題)。解決問題——參與(How) (2)落實行動:請你參與,你怎么做?即青少年承擔責任,青少年做法(情景行動、學習人物精神、寫標語口號)。 明白常規呈現方式,就大體可以做出初步判斷該答什么了(2)審考查內容 考查內容的呈現往往借助生活現象或具體內容,需要大家回歸教材建立鏈接。如:安全、避險一一生命,健康綠水青山、藍天白云一一生態文明,環境保護(2017)大型文藝晚會—一傳統文化國際盛會一一對外開放(2016)山水林田湖一一環境保護、科學發展觀打造旅游文化名城一一傳統文化、城鎮化建設(經濟建設)(2015)孔子學院—一傳統文化、對外開放 需要考生熟知教材核心知識、構建教材知識體系,熟知教材核心理念,能簡單進行知識遷移。 例題 (2015·河南)材料 城宋韻半城水,八朝古都八面風。河南開封,有過北宋商賈云集、萬國威通的繁華,也 有過在河南地位連連下滑的尷尬。近年來,開封以打造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為引領,以文化為“核”,為經濟助力,走出了一條獨特的“文化+”發展之路:“文化+城建”—悉心保護古城,同時彰顯“新宋風”城建風格;“文化+工藝設計”—著力培育特色工藝品街區;“文化+餐飲”—創立“宋都”餐飲品牌;“文化十旅游”—讓古都文化看得見摸得著… 材料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建設成效顯著,但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如城市規劃的前瞻性、嚴肅性、科學性、公開性不夠,城市建筑貪大、媚洋、求怪等亂象叢生,特色缺失,文化傳承堪憂……破解這些問題,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鎮化發展道路迫在眉睫。 結合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知識,思考下列問題 ①開封采取上述舉措打造國際文化旅游名城說明了哪些道理?(兩個方面即可,4分)②開封的特色發展之路為解決我國城鎮化面臨的問題提供了哪些借鑒?(三個方面即可。6分)分析 審第一問:開封采取上述舉措打造國際文化旅游名城說明了哪些道理? 1)標畫關鍵詞:上述舉措、打造國際旅游文化名城、說明了哪些道理(What)。 2)回歸教材、結合生活經驗建立鏈接 上述舉措一以文化為“核”,為經濟助力,走出了一條獨特的“文化+”發展之路一傳承傳統文化、經濟建設(城市建設)。 3)審限定條件:上述舉措—打造國際旅游文化名城一旅游文化名城—文化名城。審第二問:開封的特色發展之路為解決我國城鎮化面臨的問題提供了哪些借鑒。1)標畫關鍵詞:開封的特色發展之路、解決我國城鎮化面臨的問題、借鑒。 2)回歸教材、結合生活經驗建立鏈接 “開封的特色發展”—傳承傳統文化、文化與經濟建設相結合 “我國城鎮化面臨的問題”材料二中的“城市規劃的前瞻性、嚴肅性、科學性、公開性不夠,城市建筑貪大、媚洋、求怪等亂象叢生,特色缺失,文化傳承堪憂。“借鑒”——做法(How)(3)審限定條件 審條件要求的是細心,再細心。如以下中招試題:(2009·河南)向同學們介紹幾個我省的“紅色旅游”景點。條件:我省、紅色景點 (2010·河南)新中國成立以來,河南在創新發展中原文化、為華夏文明做貢獻方面取得了哪些可喜成就? 條件:河南、創新發展、中原文化、成就 (2011·河南)請參照示例,寫出“雙百”人物中革命戰爭年代涌現出的兩位共產黨員及其事跡概要。 條件:雙百人物、革命戰爭年代、共產黨員、兩位、事跡概要、仿照示例。 (2015·河南)以史為鑒,痛定思痛!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及正義力量的最終勝利,給我們的深刻啟迪有哪些?條件:大戰的爆發、正義的勝利、我們(4)審主體范圍 練練看:請認真辨別下列題目中或實或虛的行為主體 2015·河南)“綠色化”理念重在踐行,請你介紹幾種綠色化生活方式。(公民) (2016·河南)你打算怎樣以實際行動為新長征的勝利作出貢獻?(青少年) ★對虛虛實實的主體,學會結合語境,認真推敲,建立聯系。 涉及“做”的時候,主語往往為實,答題時要注意到設問指向了“誰”,是特定的身份,或者是不特指的?涉及談看法、提建議時,則可以不考慮設問中的人稱代詞。 練練看:對比下列設問中相同的主體表達,它們在題目中的指向相同嗎? ①讓慈善事業健康發展,我們應該怎么做?讓中小學生從小遠離暴力,我們應該怎么做?②搞好青少年的法治教育,你有哪些好建議? 健康中國,健康生活。讓綠色消費成為時尚,請你談談你的主張。二、審材料審材料要求: (1)眼到手到、劃出能與書本建立聯系的有效信息(2)回歸書本,與教材主要知識、理念建立聯系,標寫出核心詞。(3)注意邏輯層次,切不可以偏概全! (4)結合設問,重視材料的分析議論部分 例題 (2016·河南)畫外音: 之一一—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屠呦呦長期肢力于青蒿素的研究,她說:“千千萬萬人的生命得以挽救,這是最值得欣慰的事情。” 之二一一室軍政治部文工團創作員闊肅始終保持“蜂兒釀就百花蜜,只愿香甜滿人間”的情懷,他一生創作了上千個精品力作,影響和激勵幾代中國人。 之三一一豫籍教育家王廣亞一生創辦十余所夫中小學,他說:“培育英才,回報祖國,回饋社會,是我最大的心愿。”你校擬舉辦“向楷模學習,為人生添彩”主題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如下任務學習上述三位前輩的事跡,請談談你的深刻感悟。(三個方面即可。6分)分析 審標關鍵詞。之一一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屠呦呦長期致力于青蒿素的研究,她說“千千萬萬人的生命得以挽救,這是最值得欣慰的事情。”一(艱苦奮斗、奉獻人民、人生價值) 之二一空軍政治部文工團創作員閻肅始終保持“蜂兒釀就百花蜜,只愿香甜滿人間”的情懷,他一生創作了上千個精品力作,影響和激勵幾代中國人。一(奉獻社會、奉獻人民、人生理想) 之三一豫籍教育家王廣亞一生創辦十余所大中小學,他說:“培育英才,回報祖國,回饋社會,是我最大的心愿。”(理想、人生、祖國、社會)總結共同點:家國情懷、無私奉獻、人生價值、持之以恒、艱苦奮斗、人生幸福三、變異的題怎么審? 近幾年,每年中招都會有一道兩道特別難審的題,讓考生覺得實在不知道該怎么答。究其原因,或是關鍵設間要求很新穎,有一個關鍵詞拿不準意思;或是壓根不知道讓分析問題還是解決問題,不知道從哪兒答;或是會忽略關鍵的條件詞。等等。近幾年中招設問集中體現以下特點。 設問特點1:考查學生對時政熱點的深度關注和正確理解。 設問特點2:常變常新,平中見奇,匠心獨運: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設問特點3:考查主干知識和核心理念,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綜合性理解。設問特點4:設問立意深遠。既考查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又考查核心能力與核心素養。常規的題會審了,變化之后的題,變異的題怎么審呢?(一)關鍵詞新穎一一遷移轉化法例如: (2010·河南)建設繁榮富裕和諧穩定的社會主義新疆,讓新疆各族群眾生活越來越美好。請談談實現這一奮斗目標的信心來源。(三個方面即可。6分) 信心來源一一信心來自哪些方面?有信心的原因? (2011·河南)從毀滅走向新生,從悲壯走向豪邁,走過風,走過雨,四川依然美麗!這一巨大變迂向世人昭示了什么?(6分) 昭示一證明、說明 (二)同問不同意一回歸生活法例如: (1)請分析天價宰客現象的影響 (2)請解讀中原文化對中華文化的影響 “影響”一一回歸生活:我們常常在什么情況下說“影響”?我們說的影響常常有哪幾種意思? 一件事的影響一一意義(正)、危害(反)(后果分析) 一件事對另一件事(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影響一一相對關系、重要性、影響。 再如: (1)請談談你天價宰客現象的看法(2)銘記歷史,捍衛和平!當今中國該怎么辦,請談談你的看法。(3)甲午恥辱不能忘!為避免歷史悲劇重演,請談談你的主張。“看法”一—我們在日常生活常常會對什么談看法?一一對一件已經發生的事,對如何解決一件事。對一件已經發生的事一—事情的影響、意義、危害(后果分析)。對如何解決一件事一—提建議、出謀劃策 對如何(做)一件事一一具體做法,或具體人群的具體做法。 再如 (1)中國食品安全事件頻發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請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祖國發生歷史性巨變的主要原因。(3)“微行為”一行為雖小,事關重大。原因何在?(4)實現中國夢,需要確保人民幸福。請闡明理由。“原因”一—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對什么追問原因?對一個做法—一現實原因、重要性、意義。對一個結果、現狀—一責任、貢獻。對一個說法—一理由、理論、事實、重要性。(三)理解一句話一一變成為什么例1(2015·河南)“微行為”一一行為雖小,事關重大。原因何在?行為雖小,事關重大。原因何在?轉換: (1)為什么說“行為雖小,事關重大”?(2)為什么行為雖小,事關重大?(3)行為雖小,為什么事關重大? 轉換到此,答案呼之欲出:小行為體現著……關系著……影響著……反映著……制約著… 參考答案微行為能反映一個人的文明素養和精神境界:微行為關系國家的形象和民族的尊嚴;微行為關系個人品德形成,日常生活體現個人素養;個人微行為反映社會文明程度,影響社會發展;等等。例2(2013·河南)實現中國夢,需要確保人民幸福。請闡明理由。轉換: 1)為什么說“實現中國夢,需要確保人民幸福”?(2)為什么實現中國夢,需要確保人民幸福?(3)實現中國夢,為什么需要確保人民幸福? 到此,答案又是水到渠成了:因為人民是……人民幸 福關系著…確保人民幸福能夠……有利于 參考答案: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主人;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彰顯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越性;有利于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持社會和諧穩定;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全國各族人民的迫切要求和共同期盼。等等。 (四)斟詞與酌句,推敲小變化如:針對2017年兩會,審議出臺了《民法總則》設問如下:(1)請你分析出臺該法的必要性。該法的出臺向我們昭示了什么。該法出臺表明了什么?(2)談談該法出臺的影響。請分析該法出臺的原因。 請分析該法出臺的積極意義。 仔細酌,句句推敲,注意細微變化,推敲答案不同 (五)你我與我們,隨情景變化 對虛虛實實的主體,學會結合語景,認真推敲、建立聯系。 你可不是你、我可能是你:我們也許只是你、我們也許指大家。 五、努力與命題人心意相通一一體會命題人的意圖很重要 命題人是有感情的、命題人是有感情傾向的、命題人是有價值取舍的。所以、你要明白命題人的立場與觀點,明白命題人的傾向與側重,明白命題人的感悟色彩與要求。命題人是在試圖讓你明白,試圖與你溝通,試圖引導你走向設問的。 你要明白:命題人的感悟傾向、價值取舍、意圖要求在材料表述中是有體現的。 例1:(2012河南 單選)隱私連著安全,安全天甲幸、從無體止的垃短信到電信詐騙甚至架等暴力犯票、公民個人信息被暴露、買賣和非法使用、今年4月、公安部統一部署在全國集中嚴打侵害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活動,挖出并了一大批非法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源頭”、數據交易平臺和非法“調查公司”等,這說明 A.信息化時代公民沒有隱私可言B資源共享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C交流個人隱私有利于社會和諧D保障個人信息安全須多措并舉 體會命題人意圖,找出反映命題人感彩與傾向的詞語痕跡。 分析 題干,無體止的垃圾短信到電信詐騙甚至綁架等暴力犯罪,公民個人信息被暴露、買賣和非法使用,今年4月,公安部統一部署在全國集中嚴打侵害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活動,挖出并摧毀了一大批非法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源頭”、數據交易平臺和非法“調查公司”等。 滿滿的正能量啊!明顯是在批評侵犯隱私的行為,明顯是在肯定打擊侵權的做法,命題人顯然是在帶領你認識侵犯隱私行為的危害,樹立正確的法律意識、維權意識、公民意識,但選項中“B.資源共享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C.交流個人隱私有利于社會和諧”明顯在是唱反調嘛,感悟色彩完全相反,與命題人意圖南轅北轍!當然排除。 例2(2015·河南 多選)買“旺仔”牛奶,得到的卻是“旺子”、“六個核桃”搖身變為“大個核桃”,“康師傅”變驗為“康帥傅”,“天方”客串為“天萬”……請如此類的“傍名牌”現象,不光讓消費者頭疼,也讓被傍的企業頗為煩惱,“傍名牌”行為 A.侵害了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B.能夠增強新興企業的競爭實力 C.符合商品花樣翻新的市場需求 D.影響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 體會命題人意圖,字里行間: 都是命題人對傍名牌的反對與批評,命題人明是是在引導你認識到此行為的危害,從面引起重視,提升法律意識,學會依法維權。 分析 選項中“B.能夠增強新興企業的競爭實力:C符合商品花樣翻新的市場需求”顯然不明自命題人的教育意圖,答案設置與教育立意背道而馳。 最后,我們必須明白:決定你中招成績的也許不是實力,而是審題,不是審題能力,而是審題的習慣!審題制約你的成敗,拿起筆,從讀題開始,標畫關鍵詞,建立鏈接,速記關鍵鏈接,構思關鍵角度,把句子說完整說明自夠了!總結:當我們好不容易把題審好,把答案角度想好,切記,還要做到:(1)條理清晰,分打呈現,注意角度不重復。(2)把話說明白,意思表達完整。(3)語言力求規范,努力使用學科術語,教材語言。4)字要寫好哦, 做到這些,再加上我們隨后獻給你的常規設間的答題思路,你一定OK,成功非你莫屬!綜合審題案例 例:“廿三糖瓜粘,廿四掃房日,廿五炸了九子炸豆腐……”春節是農耕文明賜予中國人的禮物,是老百姓最看重的節日。過年回家是春節最重要的節日儀式。年復一年,億萬個家庭的團圓故事總會在春節集中上演,“人類最大規模的周期性遷徙”,成為春節這股文化潮汐持久不衰的生動見證。親情團聚、敬老慈幼這些世代相傳的優秀文化因子,牢牢占據著春節文化的中樞,這些春節“老理兒”、“老禮兒”不能丟。 改革開放40年來,人們對“年味”的理解、對過年方式的選擇越來越豐富多元,從央視春晚開播到短信祝福、網絡賀年,再到如今旅游、健身、讀書等各式過年潮流,新的文化樣態不斷孕生蝶變,讓春節這杯時間的佳釀散發出歷久彌新的芬芳。既要守護好作為文化傳統的春節,也要發展好引領時代潮流的春節新文化,為此,有關部門發出“熱熱鬧鬧”、“干干凈凈”、“清清奭爽”、“團團圓圓”過大年的倡議,得到網友廣泛支持。“品味中國年,文明過春節”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正在進行,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1)為什么說春節“老理兒”、“老禮兒”不能丟?(兩方面即可,4分)(2)對于文明過春節倡議,你打算怎樣積極響應?(三方面即可,6分) 分析:第一問:1.審問題:題型:“為什么”(原因)。主題:“春節“老理兒”、“老禮兒””(文化)。主體:主角(國家、民族) 配角(人民群眾)2.審材料:“春節是農耕文明、春節文化的中樞、優秀文化因子”(優秀傳統文化) “是老百姓最看重的節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 3.轉換:春節“老理兒”、“老禮兒”是什么?(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原因4.組織答案:主角(國家民族)(用帶“是”的知識點):傳統的“老理兒”、“老禮兒”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能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堅定民族文化自信;配角(人民群眾):能增強節日喜慶,滿足人們文化需求等。 第二問:1.審問題:題型:打算怎樣積極響應?(怎么辦)主題:文明過春節主體:限制性主體(人民群眾,可省略。)2.審材料:過年方式的選擇越來越豐富多元、要發展好引領時代潮流的春節新文化發出“熱熱鬧鬧”、“干干凈凈”、“清清奭爽”、“團團圓圓”過大年的倡議。 3.深度:你打算怎樣文明過春節? 你打算怎樣響應文明過春節倡議?倡議內容:“熱熱鬧鬧”、“干干凈凈”、“清清奭爽”、“團團圓圓”過大年的倡議。轉換為4個小問題:你如何“熱熱鬧鬧”文明過春節?你如何“干干凈凈”文明過春節?你如何“清清奭爽”文明過春節?你如何“團團圓圓”文明過春節?(命題人可能就是這樣想的)4.組織答案:熱熱鬧鬧:貼對聯、剪窗花、逛廟會、賞花燈,把年過得喜慶有年味兒; 干干凈凈:屋里屋外收拾妥當;不亂吐亂扔,共同呵護美好家園; 清清爽爽:走親訪友優先選擇綠色出行;遵守禁放規定;或:不搞楚香燒紙祭祀; 團團圓圓:多陪家人聊天(或:與家人一起包餃子、準備年夜飯)等。特別注意:材料中出現的:“短信祝福、網絡賀年,再到如今旅游、健身、讀書等各式過年潮流”的做法,我們答案中一定要避免與它們雷同,否則不得分。 總結:設問的常規要素(1)做題要求:讓你認識問題(What)、分析問題(Why),還是解決問題(How)(2)考查內容:與教材相關的主干知識或理念。 (3)限定條件。 (4)主體范圍:誰去做、要誰做、對誰做等。 審設問就要求找出這些常規要素,即關鍵詞,做出標畫;然后圍繞關鍵詞進行聯系、思考、分角度找出答案。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