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圖6-83 青藏地區在中國的位置1.青藏地區位于哪一地形區?位于地勢的第幾級階梯? 2.青藏地區主要包括哪兩個省區?青藏地區:海拔最高的牧區第六單元第四課第一框 地高天低中國的四大牧區海拔最高的牧區——青藏牧區畜牧業?地形氣候土地類型牧草品質 1.圖5-13 中國的地形5.圖5-37 中國土地利用類型分布P262. 資料 一3. 資料 二 4. 資料三6.閱讀卡 P67一、自 然 環 境自主學習“世界屋脊” ,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圖5-13 中國的地形自然環境—地形1.高原,”世界屋脊”.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2.海拔高,太陽紫外線強烈,利于牧草中蛋白質的合成2.青藏地區主要包括哪兩個省區?“高”自然環境—氣候(氣溫)拉薩冬季寒冷,均溫在0℃以下;夏季均溫在15 ℃左右,明顯低于同緯度成都的平均氣溫。2.青藏地區主要包括哪兩個省區?資料1:青藏地區冬季氣溫一般比同緯度的東部平原低18-20℃,夏季氣溫一般在8-18 ℃,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冬寒夏涼“寒”圖6-84 拉薩、成都的氣溫自然環境—氣候(降水)降水量少且分配不均,干濕季明顯資料2:青藏地區的4-9月為雨季;10月至次年3月為旱季,降水量非常少,不及全年降水量的1﹪。拉薩各月氣溫和降水量的分布“旱”高原山地氣候圖5-18 中國的氣候類型●青藏地區冬季氣溫一般比同緯度的東部平原低18℃-20℃,夏季氣溫一般在8℃-18℃,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 ●青藏地區每年的4-9月為雨季,10月至次年3月為旱季,降水量非常少,不及全年降水量的1﹪。 寒旱青藏高原屬于高原高山氣候:在氣溫方面,冬寒夏涼;在降水上,降水量少且分配不均,干濕季明顯。自然環境—氣候圖5-37 中國土地利用類型分布草場廣布牧草的營養成分含量高支柱產業因地制宜 植 被資料3:青藏地區耕地面積占全區面積的0.5 ﹪,而牧草地卻占全區面積的62﹪。畜牧業從自然條件方面,說一說青藏地區為什么適合發展畜牧業?自然條件地形 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氣壓低。氣候 高原山地氣候; 冬寒夏涼,降水量少且分配不均,干濕季明顯。植被 草場廣布,牧草的營養成分高。畜牧業高、寒、旱,牧草豐富二、青藏地區牧民的生產生活自給自足的游牧生活靠天養畜2.青藏牧區的放牧方式:1.主要蓄種:牦牛、藏綿羊和藏山羊想一想,浙江的山羊、水牛能在那里放牧嗎?牦牛---“高原之舟”藏綿羊藏山羊 NO! 必須是能適應高寒、缺氧、低氣壓等特殊的高原環境的物種才行。 是什么 為什么(結合自然環境和牧業生產) 衣 食 住 行 例:衣:藏袍自然環境:高原晝夜溫差大;牧業生產:適于在馬背上活動四人小組合作:結合P67-68,說說青藏地區人們的衣、食、住、行。 并從自然環境和牧業生產兩個方面分析原因 自然環境: 牧業生產:一方的牧場育一方的文化 藏袍高原晝夜溫差大;適于在馬背上活動衣烤肉鹵牦牛肉 藏式孜然烤羊腿 酥油茶是用酥油和濃茶加工而成。 自然環境:牧業生產:牛羊肉為主,酥油等奶制品營養價值高、熱量多,抵御高寒、缺氧的環境自給自足一方的牧場育一方的文化食 自然環境: 牧業生產:帳篷抵御高原上的風和寒冷滿足游牧生活需要,方便遷移一方的牧場育一方的文化住自然環境:牦牛體矮身健,能爬山負重,適應高寒條件牧業生產:自給自足、靠天養畜的牧業方式致使經濟一直落后高原之舟—牦牛一方的牧場育一方的文化行 是什么 為什么(結合自然環境和牧業生產) 畜種 衣 食 住 行 牦牛、藏綿羊、藏山羊藏 袍帳 篷能適應高寒、缺氧、低氣壓等特殊的高原環境高原晝夜溫差大;適于在馬背上活動能抵御高原上的風和寒冷;滿足游牧生活的需要,方便遷徙。馬、牦牛體矮身健,能爬山負重,適應高寒條件牛羊肉為主,酥油等奶制品營養價值高、熱量多,能抵御高寒、缺氧的環境一方的牧場育一方的文化歸納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建成通車改變西藏沒有鐵路的歷史天路千里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青藏鐵路 青藏鐵路的概況: ?是西部大開發的標志性工程。 青藏鐵路東起青海西寧市,南至西藏拉薩市,全長1956公里,是世界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被譽為“天路”。 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車。思 維 導 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