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9年高考時事政治解讀及配套練習主題一?繼續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時事·熱點】材料一: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6.5%;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國際收支基本平衡,進出口穩中提質;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金融財政風險有效防控;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000萬以上,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上述主要預期目標,體現了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求,符合我國發展實際,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銜接,是積極穩妥的。材料二:2019年要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并舉,重點降低制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深化增值稅改革,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保持6%一檔的稅率不變,但通過采取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增加稅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繼續向推進稅率三檔并兩檔、稅制簡化方向邁進。明顯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負擔。下調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各地可降至16%。材料三:要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持續釋放內需潛力。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投資的關鍵作用,穩定國內有效需求,為經濟平穩運行提供有力支撐。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我國有上億市場主體,而且還在不斷增加。把市場主體的活躍度保持住、提上去,是促進經濟平穩增長的關鍵所在。要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下硬功夫打造好發展軟環境。【鏈接·解讀】經濟生活角度1.如何才能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持續釋放內需潛力?(1)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要通過個稅改革、穩就業等政策舉措,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不斷提高養老、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水平,解決居民消費的后顧之憂;不斷改善消費環境,讓百姓能放心、安心、舒心消費。(2)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重點解決消費市場中結構性矛盾問題。補齊農村消費短板是關鍵。要增加下鄉產品的多樣性,利用互聯網工具精準落地消費補貼,同時加強農村消費者權益保護,促進農村消費品質升級。(3)消費環境影響消費,要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培育新的消費熱點,為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奠定基礎。(4)加大對制造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發展的投資,推動中國制造優化升級,刺激投資需求。2.說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市場經濟理論依據,并分析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意義。(1)依據:①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②推進信用體系建設,打造誠信營商環境,打造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促進市場公平競爭。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夠實現科學的宏觀調控。優化營商環境是改善宏觀調控,推進經濟體制創新,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2)意義:有利于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潛力;有利于打造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促進市場公平競爭;有利于減輕企業負擔,改善企業發展環境;有利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政治生活角度1.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說明黨中央重視營商環境優化的依據,并說明我國政府應如何優化企業營商環境。(1)依據:①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執政黨。重視營商環境的優化是發揮黨統領全局和協調各方的領導作用。②黨重視營商環境的優化是堅持科學執政、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新常態的發展的表現。(2)措施:①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持續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優化政府服務,提高服務效率和水平,促進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②政府要履行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職能,加強市場監管,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放管服”改革。③政府要加強社會建設,加快健全有利于優化營商環境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補齊基礎設施和制度短板。④嚴格依法行政,做到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⑤我國政府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對人民負責的原則,為人民群眾增便利。2.運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相關知識,說明我國應如何建設法治化的市場營商環境。(1)中國共產黨堅持依法執政,領導立法,帶頭守法,發揮黨在建設市場營商環境中的核心作用。(2)人大行使立法權、監督權,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并監督法律法規的實施。(3)人大代表可通過實際調研提交建設法治化市場營商環境的議案或就相關問題提出質詢。(4)政協委員可就建設法治化的市場營商環境建言獻策,并監督相關法規政策的執行。生活與哲學角度1.運用聯系多樣性知識,說明我國為什么把擴大內需作為戰略基點。(1)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事物的聯系是多種多樣的。聯系的多樣性要求我們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2)擴大內需,我國看到了事物發展的有利條件。我國人口眾多,市場廣闊,已進入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關鍵階段,處處都蘊藏著巨大的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同時,我國也看到了事物發展的不利條件。國際經濟形勢不穩、國際需求萎縮,只能把擴大國內需求、開拓國內市場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立足點。(3)擴大內需,既看到了事物的外部條件,也把握了事物的內部條件。從外部條件看,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不穩,國際需求萎縮,對外貿易困難增大;從內部條件看,我國經濟亟需調整和轉型。2.運用關于社會歷史的知識,說明“穩增長、保就業”政策的理論依據。(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穩增長、保就業”的政策是對經濟下行和就業壓力大的反映,并有利于該問題的解決。(2)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遵循這兩個規律,旨在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推動經濟發展。(3)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保就業才能使人民有能力滿足基本的物質生活需要。(4)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命題·猜想】1.“就業優先”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被置于宏觀政策層面,報告同時強調“必須把就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為貫徹落實這一精神,政府應該( )①提供全方位的就業服務,做好高校畢業生的分配工作②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抓好技能培訓,提高勞動力質量③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實現多渠道、多方式就業和創業④加大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支持,解開束縛其發展的枷鎖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據統計,2018年1月至9月市場主體延續較快增長勢頭,全國新設市場主體1561.6萬戶,平均每天新設5.72萬戶;新設企業501.2萬戶,平均每天新設1.84萬戶。目前,我國市場主體數量位居全球之首。我國市場主體數量的迅速增長表明(? )①我國新型政商關系正在形成? ②市場配置資源的機制開始發揮作用③我國市場準入環境不斷優化? ④我國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提速和升級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3.制度性交易成本是指因政府的各種制度工具所帶來的成本,可以簡單地理解成是企業在遵循政府制定的一系列規章制度時所需付出的成本。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下硬功夫打造好發展軟環境。下列能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是(?? )①某央企調整生產要素投入,采用人工智能技術以降低勞動力成本②某市工商局對新開辦企業實行“多證合一”,三個工作日辦完手續③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制造業等行業的增值稅稅率從16%降至13%④某省決定為貧困地區修建一條高速公路以降低交通成本和物流成本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4.閱讀材料,完成下面要求。統計顯示,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自2015年以來已連續3年保持在50%以上。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2018年為76.2%,比上年提高18.6個百分點,比資本形成總額高出43.8個百分點。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物流等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傳統零售業態與電商平臺深度融合,新興業態和新商業模式快速發展。同時,我國居民消費已經呈現出從注重量的滿足向追求質的提升的趨勢特征,消費升級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必然趨勢。但供給結構升級緩慢、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抑制了我國居民消費升級的步伐和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9年3月5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持續釋放內需潛力。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投資的關鍵作用,穩定國內有效需求,為經濟平穩運行提供有力支撐。結合材料并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促進消費提質升級為什么能夠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答案·解析】1.C我國堅持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不能給畢業生分配工作,①錯誤;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既有利于促進就業,也是解決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重要舉措,②有利于落實就業優先的精神,正確;③的主體是勞動者,而不是政府,故排除;快遞員、送餐員、代駕員、網約車司機、網約保潔員、淘寶店主等就業形態是當前增加就業規模的重要途徑,政府應該加大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支持,解開束縛其發展的枷鎖,④正確。2.B我國市場主體數量的迅速增長表明我國市場準入環境不斷優化,也表明我國新型政商關系正在形成,①③正確且符合題意;市場配置資源的機制早已發揮作用,②說法錯誤;④不符合題意,應排除。3.C調整生產要素投入與制度性交易成本無關,①排除;對新開辦企業實行“多證合一”,能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②入選;降低稅率,減少納稅額,利于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③入選;修建高速公路降低的是交通成本和物流成本,不是制度性交易成本,④排除。4.答案 ①消費對生產有重要的反作用,成為拉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促進消費提質升級能夠增強其對經濟發展的基礎作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②消費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促進消費提質升級,能夠帶動新興業態快速發展、供給結構的升級和企業技術創新,進而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和整個經濟的轉型升級。③消費提質升級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需求,促進勞動力質量的提高,調動了勞動者積極性。促進消費提質升級能夠更好地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推動經濟持續穩定發展。解析 本題設問指向促進消費提質升級為什么能夠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實際上就是問消費為什么能促進經濟的發展,調動教材上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的知識,聯系材料作出分析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