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青島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知識點總結一 ?認識正、負數1、除0外,不帶“—”號的數是正數。(像:7,+5,……)帶“—”號的數是負數。(像:—3,—155,……)2、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正數都大于負數。3、描述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可以用正、負數。二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產生:在進行測量、分物或計算時,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分數的意義 分數與意義: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分數與除法 :分子(被除數),分母(除數),分數值(商)真分數: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 ? (真分數小于1)真分數與假分數 ?假分數:分子比分母大或相等的分數 ?(假分數大于1或等于1).帶分數:分子不是分母倍數的假分數 ?(整數部分和真分數)假分數化帶分數、整數(分子除以分母,商作整數部分 余數作分子)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分數的基本性質 ? ? ? ? ? ? ? ? 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通分:把異分母分數分別化成與原來分數相等的同分母分數最大公因數約 分 ??求最大公因數 ?(列舉法、短除法)最簡分數: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數1的分數(分子分母互質的分數)約分及其方法最小公倍數通 分 ??求最小公倍數 ?(列舉法、短除法)分數比大小 ??(通分成同分母分數、化成小數)通分及其方法(找公分母)小數化分數:小數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數再化簡分數和小數的互化分數化小數:分子除以分母(除不盡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 思維導圖1、分數單位: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2、3/8和平3/8米的區別:不帶單位的分數,無實際意義,只與平均分成的份數有關。(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8份,表示其中的3份);帶單位的分數,有實際意義。(表示:3米的確1/8或1米的3/8,是一個具體的長度)3、分數化簡包括兩步:一是約分;二是把假分數化成整數或帶分數。4、最簡分數的分母只含有質因數2和5,這個分數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數。三、分數的加法和減法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通分后再加減)分數加減混合運算:先算括號里的,無括號時從左向右算。1、帶分數加減法: 帶分數相加減,整數部分和分數部分分別相加減,再把所得的結果合并起來。2、簡便計算:整數加法運算定律、減法運算性質對于分數加減法同樣適用。加法交換律: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a+b=b+a加法結合律: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a+b+c=a+(b+c)減法運算性質: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可以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再相減。 :a-b-c=a-(b+c)去括號、添括號時注意:括號前面是“-”號,去括號、添括號要變號。?????????????????????a-(b+c)=a-b-c ?????a-(b-c)=a-b+c四 ?方向與位置1、確定第幾列一般從左向右數,確定第幾行一般從前往后數。2、數對中前面的數表示第幾列,后面的數表示第幾行。如:(3,5)表示第3列第5行3、怎樣描述位置:在( )偏( )( )度方向上,距離( )( )米處。4、怎樣描述線路圖:從 某地 向 什么方向 上走 多遠 到達 某地 。六 ?統計1.復式條形統計圖:可以清楚的看出數量的多少2.復式折線統計圖:不僅可以看出數量的多少,還可以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單式與復式的最大的區別就是:復式有圖例,而單式的沒有七 ?長方體和正方體1、由6個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叫做長方體。在一個長方體中,相對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2、兩個面相交的邊叫做棱。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3、由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叫做正方體(也叫做立方體)。正方體有12條棱,它們的長度都相等,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4、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棱和頂點的數目都一樣,只是正方體的棱長都相等,正方體可以說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它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5、長方體有6個面,8個頂點,12條棱,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相對的棱的長度相等。一個長方體最多有6個面是長方形,最少有4個面是長方形,最多有2個面是正方形。正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有12條棱,每條的棱的長度都相等。長方體的棱長總和=(長+寬+高)×4 ????????L=(a+b+h)×4 ??長=棱長總和÷4-寬 -高 ??a=L÷4-b-h寬=棱長總和÷4-長 -高 ??b=L÷4-a-h高=棱長總和÷4-長 -寬 ??h=L÷4-a-b正方體的棱長總和=棱長×12 ?????L=a×12 ??????正方體的棱長=棱長總和÷12 ?????a=L÷126、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和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無底(或無蓋)長方體表面積= 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ab ????S=2(ah+bh)+ab無底又無蓋長方體表面積=(長×高+寬×高)×2 ?????S=2(ah+bh)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 ???S=a×a×6 ?7、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V=abh ?????????長=體積÷寬÷高 ????a=V÷b÷h ?寬=體積÷長÷高 ????b=V÷a÷h ????????????高=體積÷長÷寬 ????h= V÷a÷b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a3?8、a3讀作“a的立方”表示3個a相乘,(即a?a?a)9、容器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叫做它們的容積。常用的容積單位有升和毫升,也可以寫成L和ml。?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10、【體積單位換算】 進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立方厘米=1毫升???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1000000平方米八 ?可能性數目與測試的次數的關系:2~3個物體,保證能找出次品需要測的次數是1次4~9個物體,保證能找出次品需要測的次數是2次10~27個物體,保證能找出次品需要測的次數是3次28~81個物體,保證能找出次品需要測的次數是4次82~243個物體,保證能找出次品需要測的次數是5次244~729個物體,保證能找出次品需要測的次數是6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